埃及大选的苦果

来源 :财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yitian10469061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拖再拖的埃及总统选举终于在5月23日-24日举行了首轮投票。穆斯林兄弟会(下称穆兄会)的自由和正义党候选人穆尔西(Mohamed Mursi)获得25.3%的选票,位居首位。在去年底举行的议会选举中,该党也赢得了埃及人民议会(议会下院)近半数席位,独占魁首。紧随穆尔西之后的是独立候选人、前穆巴拉克政府总理沙菲克(Ahmed Shafik)。由于没有候选人得票超过半数,排名前两位的穆尔西和沙菲克将在6月16日-17日的第二轮投票中展开最后的角逐。
   本次总统选举被埃及媒体誉为三十年来第一次民主大选。选举结束后,埃及军方将正式把政权交归民选政府。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初选结果和选前民意调查大相径庭。今年5月以来,埃及主流媒体和美国独立民调机构先后发布的11份民调报告显示,投票开始前,获得宗教极端分子——沙拉菲派支持的独立候选人法图赫(Abul-Fotouh)和持中间立场的独立候选人前阿盟秘书长穆萨(Amr Moussa)呼声最高。但首轮投票后,两人的得票率仅分列第四和第五位。
   虽然法图赫未能进入下一轮角逐让很多人松了口气,但穆萨的出局却也让不少欧美分析人士深感悲观。
   美国布鲁金斯学会中东学者、埃及人阿萨德(Ragui Assaad)在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赢得初选的两位候选人是最坏的一对组合,等待埃及人的要么是前政权残余势力重返政坛,要么是穆兄会的独裁。
  
  最后的角逐者
   自由与正义党主席穆尔西曾在美国求学、工作多年。1982年,穆尔西获得美国南加州大学工程学博士学位,随后便在加州州立大学北岭分校任教。1985年,他回到埃及,先后担任扎加齐克大学和开罗大学教授。2000年,穆尔西当选埃及国会议员,并成为穆兄会的新闻发言人。
   不过,穆尔西的政治立场却不是欧美国家政府所乐见的。他对1979年埃以和平条约的态度颇为引人注意。他表示戴维营协议以及随后签署的《埃以和平条约》无助于实现完全的和平,并声言支持巴勒斯坦人重返耶路撒冷。
   初选胜利后,穆尔西回避了类似的过激言论,转而向选民大肆承诺,谋求赢得广泛的支持。他说,他将与穆巴拉克彻底划清界限,并和军方搞好关系;政府的高级职位将向基督教徒敞开;而埃及女性不必严格遵守穆斯林的着装要求。
   不过,这些言论在许多反对者看来不过是随意开出的空头支票。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评价说,如果一个伊斯兰政府替代穆巴拉克政权,那将是从根本上颠覆了我们所知道的“二战”后形成的世界格局。
   在埃及政治动荡爆发之初,穆兄会为避免“篡夺革命成果”之嫌,奉行“参与但不主导”(Participation, not domination)的政策,声称将不参与总统选举。但在今年初赢得议会选举的胜利后,穆兄会一改初衷,于4月1日推举其副主席沙特尔(Khairat El-Shater)参选。由于沙特尔2011年3月刚从监狱获释,不符合候选人至少六年内未曾入狱的规定,穆尔西作为替补,以自由和正义党主席的身份加入选战,成为最后一个获得资格的候选人。
   5月25日上午,穆兄会发言人率先公布了穆尔西和沙菲克在第一轮胜出。两天后,竞选委员会才证实了这一消息。阿萨德认为,穆兄会抢先公布投票结果是因为在他们看来,沙菲克是最容易击败的对手。
   现年70岁的沙菲克是穆巴拉克政权的高级将领,他几乎也是在最后一刻才获得参选资格。今年4月,由穆兄会控制的议会通过法律禁止穆巴拉克政权的旧部和高官参与竞选。幸运的是,选举委员会认为该法案违反了宪法,使沙菲克最终获得了竞选资格。
   沙菲克20岁加入埃及空军,后毕业于埃及空军学院,分获军事科学和外太空战略研究学硕士和博士学位,还曾任埃及驻罗马使馆武官,埃及空军司令及民航部长。2011年1月29日,“阿拉伯之春”爆发伊始,他受命担任政府总理,但就任不到两个月,便在民众的抗议声浪和反对派的巨大压力下辞职。
   美联社调查发现,由于穆兄会和沙拉菲派的崛起,沙菲克也赢得了许多埃及基督徒的支持;后者约占埃及总人口的20%。因为担心穆斯林政治势力的崛起将带来对基督徒的歧视,他们视沙菲克为最坚定的反对政权宗教化的候选人。
  英国《卫报》则评论认为,沙菲克的支持者主要是穆巴拉克国家民主党(National Democratic Party)的残余力量。阿萨德也表示,国家民主党残余力量依赖多年来掌控的社会网络,在最后时刻有组织地散布了关于其他候选人的谣言,向农村和基层的选民宣讲只有沙菲克才能使埃及社会稳定,让经济重回发展之路。“这样做的后果是,不少在选前民调中支持穆萨的人将票投给了沙菲克。”阿萨德分析说。
   更有传闻表示,政府部门有可能向埃及现役军警发放了90万张身份证明,让他们投票支持沙菲克,而依照法律,军警本没有投票权。竞选委员会宣布结果后,沙菲克的竞选总部燃起了大火,不少埃及人举行了游行。
  
  当务之急
   美国马里兰大学5月就埃及大选进行的民调显示,选民最关心的五大议题分别是:候选人的诚信度、发展经济的能力、个人背景和经历、 解决失业问题的能力以及对宗教在政治中作用的看法。可见埃及民众对经济问题的关心远远超过了政治、宗教问题。因此,无论谁当选埃及总统,让埃及经济走出停滞都将是其面临的首要挑战。
   据布鲁金斯学会统计,1960年以来经历过民主转型的103个国家里,约有半数在转型第一年遭遇了经济困难,大约40%的国家在此后五年里经历了经济衰退。
   “阿拉伯之春”发生前,埃及经济在中东地区颇为耀眼。2004年,埃及开始了大规模的自由主义经济改革,包括让埃及镑自由浮动、将公司和个人的收入税减少一半、有限度地私有化等措施。2006年至2007年间,埃及经济增长速度达到7%,成为中东增长最快的国家。
   布鲁金斯学会近日出版的《春天之后:阿拉伯世界的经济转型》一书认为,到2010年底,埃及失业率虽然高企,但已经出现走低迹象;相比经济困难,政府根深蒂固的腐败、居高不下的财政赤字,民众因无权参与政治决策而产生的失望,是促使民众参与街头抗议的更主要的原因。
   穆巴拉克政府下台后,埃及经济扭头向下。实际GDP增长率从2010年的5.1%下降为2011年的不到1%。从2010年12月到2012年4月期间,埃及外汇储备从320亿美元一路下滑,接近150亿美元的历史低位。埃及经济发展势头逆转固然有全球金融危机这一大背景的影响,但因政府长期缺位,埃及诸多财政、金融改革措施无法施行,也是重要原因。例如,由于缺乏配套的经济改革措施,以及2012年-2013年度财政预算迟迟无法落实,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未能按时发放一笔32亿美元的贷款,后者对于已经陷入经济困难的埃及至关重要。
   如果穆尔西在6月胜出,那么除了经济问题,他还亟须锚定埃及的外交关系。包括穆尔西在内的一些穆兄会高级官员近来发表了不少立场强硬的看法,例如支持巴勒斯坦对抗以色列;如果美国不继续提供军事援助,埃及就将重新考虑1979年签订的《埃以和平条约》等等。这给中东局势平添了许多不确定性。
   不过,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政治学教授米沙尔(Shaul Mishal)告诉《财经》记者,这些言论不一定会成为最终的政策;作为一个新生的政治力量,穆兄会的当务之急是在国内和国际取得最广泛的认同和资金支持,而不是在外交关系上制造事端。
   此外,因为人口增多以及对尼罗河的治理不善,一场淡水危机慢慢显现。埃及水资源研究中心研究推断,到2025年埃及将严重缺水,大约60%的农田得不到灌溉。环境和社会问题也急需一个有效的政府进行治理。
  
  宪法隐忧
   无论总统选举花落谁家,一个月之内新当选的总统就将从军方手中接管政权。然而,由于埃及新宪法尚未诞生,总统和议会之间的权力分割,军队权力的限定仍是悬而未决的难题。
   穆巴拉克下台两天后,埃及最高军事委员会(the Supreme Council of the Armed Forces)即宣布暂停使用1971年宪法。随后,最高军事委员会委派法律专家小组起草和添加了8条宪法修正案,并在2011年3月19日通过全民公决确定了1971年宪法修订版本的合法性。
   反对者认为这部宪法在形成过程中存在不少程序缺陷:首先,修宪的专家小组由最高军事委员会确定,没有体现大多数党派的利益,立法过程完全不公开;其次,它没有改变穆巴拉克时期的政府和政治架构,为残余势力复辟提供机会;最后,其设定的选举时间不利于新生政党的形成和参政。然而由于法律的真空会加剧埃及社会治安的恶化,77%的选民在公决时承认了宪法修正案。
   再次激起诟病的是,公决后不到两周,最高军事委员会旋即发布了共63章的《临时宪法宣言》(Provisional Constitutional Declaration)。加拿大西蒙弗雷泽大学埃及政治学教授穆斯塔法(Tamir Moustafa)对《财经》记者表示,军方通过的这份临时宣言篡改了不少措辞,无异于彻底替换了1971年宪法及其修正案。
   2011年11月,代理总理希尔米(Ali al Selmi)向一些政府官员散发了后来被媒体称做“希尔米文件”的材料,试图定义高于宪法的“立宪原则”,规定最高军事委员会有否决从制宪委员会诞生的新宪法的权力,总统和议会无权监督军队的预算。这份被认为是军事委员会试探民意的材料,最终以数万人在解放广场游行示威结束。此后,修宪再无重大进展。
   一般来说,宪法的首要功能就是规定政府机构的基本构架,并划分部门之间的权力归属。穆斯塔法表示,在宪法诞生前举行主要选举,就像在游戏结束后制定游戏规则,会使权力的定义和划分较为艰难。
   穆斯塔法的观点也得到阿萨德的呼应。他告诉《财经》记者,埃及以后继续实行总统负责制还是议会制,取决于哪个候选人最终获胜。穆兄会目前倡导混合制,但如果沙菲克获胜,在议会占据主导地位的穆兄会就可能大力推行议会制。
其他文献
面对中国经济增速超预期下滑,“稳增长”被放到了更突出位置。在“三驾马车”的需求框架中,欧美势衰导致出口不振,国内消费暂时难堪大任,中国经济“稳增长”最有效的一条路,似乎还是投资拉动,这让许多人莫衷一是。   投资需要有本钱,否则银行杠杆撬动不起来。在2009年开始实施的4万亿刺激计划中,最“给力”的政策王牌是,将固定资产投资的项目资本金比例从30%直降至20%;默许地方政府以虚增资产、甚至直接负
期刊
被称为“中国版高收益债”的中小企业私募债的步伐渐行渐近。   5月22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分别发布实施中小企业私募债试点办法(下称《试点办法》),标志着中小企业私募债业务试点正式启动。据一位深交所人士透露,首批中小企业私募债将在6月底之前挂牌。   据悉,《试点办法》颁布之后,对此业务有意向的券商纷纷前往中国证券业协会提交试点申请;预计6月初向沪深交易所提交备案产品方案。  
期刊
随着市场资金面渐宽,银行人民币理财产品收益大不如前,其平均收益率从1月的5.24%下降到4月的4.93%。   “目前资金成本降低,整个银行理财市场新推出的产品收益都在下降。”某国有大行个金部负责人告诉《财经》记者。5月下旬,央行再次降低存款准备金率,约4000亿元到5000亿元的流动性将被释放,这让4月末稍稍止跌的银行理财产品收益再次面临压力。   据银率网数据库统计,2012年一季度各商业
期刊
最近一则“月嫂月薪1.5万秒杀博士”的新闻引来口水阵阵。引发的热议至少反映出两个问题:一是教育投资,尤其是高等教育投资回报率的下降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二是人们对非由教育引致能力胜任的岗位,抱有普遍的低视。   这里的确存在陆先生提到的“技术与教育”的分离问题。城市,或城市化则起到了关键的连结作用。   单就生产而言,劳动力、产业和城市是驱动经济的三个基本要件。劳动力受雇于产业,在城市进行生产,或
期刊
历史常有相似之处。从2010年开始,关于中国经济可能出现硬着陆的担忧,都会在每年的4月-5月如期出现。前年,导火索是严厉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和欧债危机的升级。去年,导火索是重型机械和汽车销售的突然下滑。而今年,则是经济数据的全面下行。   5月11日公布的4月份经济数据显示,中国经济下滑大幅超过市场预期。与GDP关系最紧密的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从3月的11.9%大幅下降至9.3%。如果工业增加值数据
期刊
温州金融综合改革引发各界热议,其中关于小贷公司转为村镇银行的问题更是成为关注的焦点。小贷公司与村镇银行都坚持“小额、分散”的放贷原则,以服务“三农”、中小企业为目的,但二者存在明显差异。   首先,按照银监会《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村镇银行最大股东或唯一股东必须是银行业金融机构,持股比例不得低于15%,单个自然人股东及关联方持股比例不得超过10%。现有小贷公司是由自然人、企业法人与其他社会组织
期刊
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环江县福龙示范基地,一片蜈蚣草绿意盎然。这种可吸附砷、铅等重金属的蜈蚣草,被誉为“土壤清洁工”。   福龙示范基地的蜈蚣草由专家指导,村民栽种,技术人员看护与栽培,是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又称“863计划”)重点项目之一——环江重金属矿区及周边重金属污染土壤联合修复技术与示范工程。   5月19日,该示范工程通过科技部验收,成功为“有色金属之乡”环江县重金属污染的土壤解“毒”
期刊
中国经济过去几个季度增速显著放缓,一个重要问题是本轮短周期的底部是否已经到了,抑或增长仍会下行?判断这个问题涉及如何看待本轮增长放缓,和相应需要的政策放松的力度。  对总需求管理政策、尤其是货币政策的力度的把握,涉及政策在稳增长、调结构和控制通胀预期的三个目标之间的平衡。经济的潜在增长率和企业部门的去杠杆压力又是影响政策在不同目标之间平衡的两个关键变量。  今年前几个月宏观政策的放松比较谨慎,可能
期刊
即将过去的二季度,曾被业界和诸多研究机构视为房地产信托首个兑付高峰,出现违约事件概率较高,但与预测截然相反,市场表现异常平稳。   这是因为,在监管部门的直接参与下,信托公司、房地产企业、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下称AMC)等各方正在发起一场规模浩大的 “保兑付”大战。同时,银监会相关部门正在酝酿出台相关政策,拟将AMC参与房地产信托相关业务“转正”,纳入日常监管轨道。   自2011年上半年以来,
期刊
近一段时间以来,受欧元区政治、经济形势影响,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形势再次严峻,这将对全球经济产生深重影响,中国亦难置身事外。     形势再次严峻   目前看,西班牙已经处于危机边缘,有可能成为继希腊、爱尔兰、葡萄牙之后第四个需要救助的欧元区国家。   西班牙是欧元区第四大经济体,其爆发主权债务危机可能引发欧债危机卷土重来并进一步升级,并可能引发欧洲政治变局和经济陷入长期低迷。   去年以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