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方法 激发兴趣

来源 :教师教育科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xin19872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中美术欣赏课的开设,是要让学生在面对古今中外优秀的美术作品时。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对美术作品的分析和评价,去理解艺术家的创作初衷和体悟美术作品中内在的精神涵义,达到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和启迪智慧,扩大他们的知识面,以及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的目的。
  因此,在欣赏课的教学中,我不仅要思考如何讲解作品(灌输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思考如何吸引学生来参与欣赏(体现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原则)。作为教师应该怎样去把握好美术欣赏课呢?
  在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本身往往隐藏着解决问题的方法。正是由于“欣赏无定法”,也给美术欣赏课的教学方法的创造提供了无限空间。相传唐代书法家张旭见公孙大娘舞剑、担夫争道,而提高了书艺;怀索观夏云多奇峰、夜闻江涛,启发了书法艺术的灵感等等。这些“艺无定法,道可旁通”的事例,告诉我们既然美术欣赏没有固定方法,我们何不触类而旁通,即通过引进与美术作品有联系的事物或知识,来引导学生对美术作品的理解,以达到欣赏的目的。事实证明,这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这样,不仅能提高同学们对美术欣赏课的兴趣,而且也便于他们加深对美术作品的理解,还可以加强学科之间的联系和扩大他们的知识面。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课也是这样,如果有着精彩的导入,那么接下去的教学也就能比较顺利地进行。在欣赏中国民间美术作品时,要让这些生活在现代都市中,喜欢穿牛仔服和玩电动玩具长大的高中生去关注并认同民间美术,从而达到欣赏的目的,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要解决好这一问题,就必须精心设计好本堂课,采用现代中学生较为熟悉的事物为切入点,才更容易被他们接受。在这堂课中,我先让同学们欣赏一首熟悉的英文情歌《MY HEART WILL GOON》。
  我们知道音乐和美术被称为“姊妹艺术”,而且它们之间的确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把音乐引进到美术欣赏课的教学,不仅活跃了教学气氛,而且有助于学生对美术作品的理解,尤其是对一些抽象作品的理解。比如,在欣赏荷兰画家蒙德里安的作品《百老汇街的爵士乐》时,一边放爵士乐,一边让学生去找寻画与音乐之间的联系,并把感受表达出来。在音乐影响下,同学们面对画面,很容易感受到画中那错综复杂的直线和闪烁不定的小色块形象地表达出爵士乐所特有的节奏感。这样,抽象的绘画语言变成了诠释音乐的形象的视觉符号了。
  音乐对人的情感能起到很好的渲染作用。而美术欣赏离不开情绪的调动,没有充满感情色彩的欣赏过程,必然得不到情感的体验,认知的效果也将大打折扣。在讲解美术形象的本质特征这一问题时,为了避免陷入枯燥的理论阐述与抽象的概念教学,我以罗中立的油画《父亲》这一成功地塑造了艺术形象的典范之作为例来进行欣赏和分析。首先,我让同学们讨论,应该给这幅画取一个什么画名,才能使这一形象更具艺术感染力。经过思考,大部分同学们都给这幅画取了画名(多数都取名为《老农》),但不知是否确切,很想知道原画的名称,因而产生了心理上的期待。这时,我并不直接把答案告诉他们,而是让他们进一步欣赏。接下去我采用多媒体的手段,以琵琶演奏的民歌《父老乡亲》为背景音乐,在饱含深情的乐曲声中,加上解说词,渲染气氛。
  古铜色的老脸,艰辛岁月耕耘出的那一道道车辙似的皱纹,犁耙似的手曾创造了多少大米白面,那缺了牙的嘴有又扒进过多少粗粮糠菜,他身后是经过劳动换来的一片金色的丰收景象,他的手中端着的却是一个破旧的茶碗。画家以深沉的感情,用巨幅画的形式,借超写实主义的手法,刻画了一位勤劳、朴实、善良、贫穷的老农形象。它咄咄逼人,发人深省,多少人曾在他面前黯然神伤。因为这位老农的形象已经远远超过了生活原型,他所代表的是中华民族千千万万的农民,正是他们辛勤的劳动,才养育了世世代代的中华儿女,他是我们精神上的父亲。
  此画问世后即引起了强烈反响,尤其是在我们整个民族经历了十年浩劫这个重大灾难之后,他所激起的不只是观者对老农个人身世的悬想,更是对整个中华民族这个农业大国命运的深深思索。
  在欣赏过程中,由于音乐和画面同时出现,听觉和视觉的共同冲击,同学们的感受更加直观,情感得到了升华。解说词引导学生从画中的老农形象想到中国的农民阶层,由农民再想到养育中华儿女的“父亲”,进而想到祖国这一农业大国的命运。在这一情感的体验过程中,同学们深切的体会到为什么这幅画要取名为《父亲》才更有艺术感染力。从而也更好地认识到,创造美术形象就是要创造出“通过具体生动的个性,来表现事物的共性与普遍真理的形象,也就是创造艺术典型”。这样,同学们加深了对美术形象的认识和理解,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通过以上的课堂教学实践,我认识到:美术欣赏没有固定的方法不应该成为困惑我们的问题,而应在教学实践中,运用辨证的思维和事物普遍联系的规律,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做“触类而旁通”,这样,问题也就会迎刃而解。
其他文献
语文训练是教师的“训”和学生的“练”相统一的过程。“训”指的是教师设计、启发、指导和必要的讲解:“练”指的是学生听说读写的实践活动。可见,语文教学中的“训练”不等同于工匠技能的训练,也不等同于士兵的操练。  所谓“以训练为主线”,是指在教师指导点拨下的学生实实在在的学习过程。因此,教师必须树立起以“训”导“练”,“训练”结合,以“练”为主的观念,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词动学生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
期刊
试论举例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孟会玲    由于小学生年龄小,阅历浅,分析理解能力有限,所以在教学中遇到抽象概念或深奥道理就觉得难以理解,而举例法则是一种能使学生化抽象为具体,化深奥为浅显,易学、易懂、易用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将此法巧用于小学《语文》教学,不仅能帮助学生正确理解课本知识,全面提高语文素质,而且对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培养、高尚道德情操的形成、正确思想方法的掌握、身心健康的发
期刊
我们的数学课堂提倡学生的自主、互动学习,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采用教学案一体化的方法,将老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把自主权交给学生,使数学课堂变得生动活跃,使学习效率大幅度提高。    1 教学案的使用    教学案是将老师和学生在课堂上的具体活动融合在一起的一种教学预案。教学案在使用过程中一般分为以下几个环节:自学尝试一小组合作、互助研讨一汇报交流一教师点拨、强调重
期刊
体育课前我们总看到这样一些现象,有很多学生已经早早地来到场地,急切地盼望着体育老师的到来,那神情令人心醉!还有些学生已经急不可耐地活动起来。  为什么学生如此兴奋?都些是什么能够让学生对体育课独有情钟?  学生一天的时间大部分是在学校度过的,而学校生活时间大部分是在课堂上,因此课堂教育也就成为让学生感到学校教育快乐的主渠道。能否让孩子感到课堂是快乐的天堂:也就是学生的学校生活质量的重中之重了。那么
期刊
摘要 廖承志是中国共产党内真正的和平主义战士。在其革命与建设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和平思想,即以爱国主义为主线的和平理论;以国际外交为路径的“发展”理论;以统一战线为法宝的民族理论等三个方面。这些和平思想既是对毛泽东和平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又是对邓小平理论中关于和平思想部分的有益补充。至今仍有重要借鉴指导意义。  关键词 廖承志;和平思想;爱国主义    廖承志是中国共产党卓越的社会活动家,真
期刊
经过十几年的教学工作,个人对新课程改革有一些想法体会。  新教材与老教材确实有巨大的差别,特别表现在教材内容、目标定位、师生关系、学习方式等方面。接触新教材,我们就会感觉到新气息、新思想、新理念。  采用新教材后,大家可能感到学生活跃了,象数学课都有情景引入,自我探究,合作学习等,课堂气氛也完全不一样了。学生知识掌握灵活了,作业形式丰富了,但学生成绩与原来使用老教材的学生相比下降了,这正好说明我们
期刊
摘要 李白是盛唐时代造就的伟大诗人,留下了近千首诗歌,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本文试图通过分析李白的送别诗,来看李白在面对亲人、友人,面对离别时的真挚感情。李白的送别诗,往往能用诗情画意,冲淡离别的哀伤,借以述怀,显示了诗人的魅力。  关键词 李白;送别诗;离别;友情    在中国诗坛上,送别诗一直是诗家的重要题材,在李白的诗歌中,送别诗别有一番韵味,有颇多的感人之处。李白的送别诗可分为几个小
期刊
中国几千年来的家庭教育,一直祟尚的是“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教育方式,家长在家庭中有着绝对的权威,对孩子的教育总是处于一种居高临下、盛气凌人的态势,好像家长总是正确的,而孩子总是过错满身,生来就是一个邪恶的化身,只有靠严厉的家教去点化冥顽,从而使孩子去恶向善。其实不然,只要冷静地去从一个孩子的角度思考一下事情的本质,我们往往会得出截然相反的结论,其实际的情形是孩子生来几乎是一样的。正所谓“人之初,性本
期刊
摘要 本世纪初有学者提出,为了更加完善和规范我国的农村职业教育,有必要单独制订一部《农村职业教育法》。目前我国农村职业教育仍旧存在着种种问题,为此,本文从农村职业教育独立立法的缘由,必要性以及《农村职业教育法》独立立法的内容,即从确认农村职业教育的公益性、确立并完善农村职业教育机构的监管体系、确立农村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学历层次接轨、规范农村职业教育资格证书制度等几方面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关键词 
期刊
也谈我的教育合作观  杨玉杰    当今的时代是一个竞争的时代,而竞争的成功往往取决于人们的合作。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如果不善于和他人合作,将不同的知识加以交流,综合,提高和应用,就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在教育教学工作的成功和失败。    1 教学工作中,师生的合作  教师应具备科学的育人观和现代的教育观。要树立学生既是教育的客体又是教育的主体的观念,尊重、信任、关心、保护学生,热爱学生,要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