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途支离破碎 你为何歌唱

来源 :青年作家·中外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ldor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电影《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以松子这个鲜活的人物角色塑造为基础,刻画了其悲剧的一生,命运的悲剧并非偶然,童年时代父爱的缺失、男权至上的传统观念、加之自身的性格,促成了其悲惨的一生。但她以宽容、忍耐、博大和爱拯救了一个又一个灵魂,映射出人性的光辉。而歌剧的运用和黑色幽默的沉重基调又使得松子的悲剧形象表现出一种冰冷残酷的美。
  关键词:《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松子;悲剧;价值观;精神创伤
  
  影片《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改编自山田宗树同名小说,由日本导演中岛哲也执导。影片具有“中岛哲也美学”式的风格,散发着罂粟般妖娆与魔性,用童话般的手法,诙谐逗趣的方式,为观众讲述了松子渴望爱的一生,但这种反讽的运用编织的却是个百分百的悲剧。从文本到影像,影视艺术的悲剧性达到了另一个高度和深度,人类的灵魂也在潜移默化中得以升华,这就是悲剧电影为何有着这样持久和震撼的魅力所在。主人公跌澜起伏的命运在华丽的场景中演绎,呈现给观众的是一种近乎完美的残酷,近乎残酷的美。
  日本电影常常能挖掘出生活底层被人忽略的又关乎人类本质的东西,这部影片能让我们看到人的劣根性,也渗析着人的生存价值观,与此同时还有忍耐、包容、宽恕的大海般的爱的精神。影片《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实现了商业性、趣味性、艺术性、形式美的天衣无缝的缝合。控诉了命运和社会的残酷,也达到了人生、艺术、宗教的形而下和形而上的完美结合。
  
  一、生而为人,对不起
  
  影片将一个弱小而善良的女人的不幸人生以一种当下与回忆、现实与梦幻的形式展现,不仅仅向我们讲述一个悲情的故事,而且挖掘松子一生中映照出的人性光辉,让我们看到了稀释和融化人生悲剧的甘霖、温度和阳光。
  松子为爱而生,为爱而死,她的一生都在奉献爱、寻找爱,她试图挽回人生一次次不幸的转弯,却穷其一生,被人嫌弃。自杀的作家八女川曾留给松子一句话:“生而为人,对不起。”松子也反复在墙上写这句话,带着一种虚无主义的忏悔。在这个男权至上的社会里,松子为的是男人,为得到父亲的宠爱而扮鬼脸,为得到男人的爱情,忍受屈辱和暴力,她的这种对爱的执著多少有些癫狂。在一定程度上看,生而为人,松子为的是自己,为自己的幸福而努力。在目睹八女川的自杀惨状和明了冈野的卑鄙欲望后,她终于去做了土耳其浴女郎。后来,她又做了别人的情妇,做陪酒女,和别人合伙又将合伙人杀掉,坐牢……生活给予了她太多的不幸,但她每次都会重新点燃心中的希望,真心地生活,认真地付出。当龙洋一出狱对她拳打脚踢,与她不再相认时,松子的爱情已经宣告破灭。就连那仅存的回家梦想,也在自己弟弟的冷漠拒绝下慢慢粉碎。
  世界的残酷就在这里,并不是你付出了多少就能收获多少,并不是好人就有好报,但是松子作为人的本能是要活下去。社会和群体,甚至家庭不给她融入的缝隙,她便自己去制造缝隙,松子总是在说,不管怎样,好过一个人,去爱一个人吧,总比孤独一个好。她暗示自己,自己活下去不为自己,而是那个她深爱的人。是那些男人,让她每次在觉得人生完结的时候,继续找到了呼吸的理由,哪怕是伤痕累累也好,都不曾后退,因为那是她能给自己所找的、关于这个世界美好一面的理由。松子没有嫌弃过任何人,但她的一生都被他人所嫌弃,到底是谁该说对不起。每一个出现在这个故事里的男人,都对不起松子,但松子是为了别人而活,但导演并没有揭示松子的一生是毫无意义的,相反,她是仁慈的上帝。再次出狱的龙洋一找到了笙,“自我出生后,没有被谁爱过,对于我这种人,松子的爱情太过耀眼,太令人心痛,太可怕了”。龙洋一在圣经的指引下明白了什么才是爱,于是松子便是他的上帝,这正体现这松子的价值。而她的侄子在蛛丝马迹的追寻中看到了一个真实的人生,他深深体会到姑姑悲剧一生留下的精神遗产,人生真正的价值在于“付出”。
  
  二、精神枷锁下的畸形梦想
  
  影片以喜剧和温暖的形式表现悲剧,讲述了松子坚韧地追求爱,从童话般梦幻的天鹅世界一步步坠入乌鸦一样黑暗的悲惨世界。松子的这一生是梦的营造、梦的破灭到梦的重构的过程,充斥其中的是希望与绝望,苦难与执著。影片一开始通过一组快速的剪辑和色彩艳丽的画面向我们展示了人们在面对生活困境时的态度,有人逃避,有人麻木,有人堕落,正如片中所说“梦想很幸福,但能幸福过完一生的人少之又少,每个人都希望成为白天鹅,长大之后才发现却成了一只黑乌鸦”。或许这就是松子一生噩梦的写照,而这一生的悲剧促成并非偶然,是性格和命运的结合。
  松子对爱充满了渴求,但这份执著和热情来源于本身的直觉而非感悟。从父亲偏爱生病的妹妹久美,对松子一直很冷淡,七岁的松子发现扮鬼脸可以使父亲对她关心时,这个鬼脸的松子便是被父爱的渴望压抑下的变异体,开始脱离了松子的本我。孩童时期的影响使成年松子一紧张就不由自主地扮鬼脸,而这个毛病的根源则是父爱的缺失。对个体来说,父亲是一个人一生中最重要的男性形象之一。尤其是在儿童个体心目中,父亲的权威与形象的高大是毋庸置疑的。在松子的心中,父亲理所当然地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而且,适当的恋父是每个女孩必经的一个对父亲喜爱依恋的一种状态,根据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的理论,每个小女孩都会有厄勒克特拉情结(Electra complex),即“恋父情结”。对于小女孩来讲,对异性的倾慕,总是以父亲为原形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中塔莉莎的恋父情结就转移到了对托马斯的爱情上。松子的爱情也一样是她渴望的父爱的变异体。对于每一个情人,她总是在想“我要做什么,才能得到你的爱”,而当每一段感情结束,松子陷入谷底都会说“我肯定我一生完了”。这种把自我的确立建立在对男性感情依赖的基础之上。
  从某种角度上说这又是一部励志片。松子不顾一切地摆脱一个人生活的孤单世界,虽然家人、情人对她冷漠无情,但她从未放弃生存下去的希望和勇气,这种坚强的意志来源于她内心世界顽强生长着的一种力量。她把爱当做生命的全部,当做反抗绝望和悲苦的上帝。松子是日本战败后的一代,此时,传统信仰被打破,家庭格局被迫解体,松子这一代出生的人似乎与这样的社会氛围格格不入,片中父亲不苟言笑的出场性格设定,是因为他还沉浸在战败所带来的沉重苦痛和精神压抑之中。从小生病在床的久美象征着父亲的精神包袱。父亲每次回家看望久美,实际上也是去抚慰自己的精神创伤,这使得崇尚爱、幸福、关怀的松子被长长的楼梯隔挡在最下层。在松子被定义为“毫无意义”被忽略时,我们所看到的是社会的阴冷无情,控诉了命运和社会的残酷。
  
  三、母性的救赎心灵的回归
  
  在日本电影中,女性一直是最重要的母题之一,女人的沦落象征着被占领,而女人对独立、自强的追求则孕育着整个民族兴起的希望。女性的宽容、温柔、执著与感性往往具有改变社会面貌的力量,特别是在社会转型时期,拯救社会与人的灵魂。
  松子就是上帝完善的化身,她用爱治愈了人类带血的伤痕,用宽恕之心去淡然面对暴力和邪恶,原谅那些不可原谅的人,并深深地爱他们。在松子所有的恋人中,龙洋一也是促成松子悲剧的一个导火线,他曾说:“我两次搅乱了松子的生活,我会伤害人,不能给人幸福,我能为松子做的,只有一样,再也不要和松子见面,把松子忘掉。”龙洋一虽然爱松子,但不会去爱,松子却以博大的胸怀原谅他,用生命和全部去爱他并救赎了他。而面对冷漠的亲情,松子也用爱原谅了家人。当纪夫让她不要再回家时,她孤独坐在河边暗自垂泪。中年的松子住在一条和家乡的那条河极其相似的河边公寓里。河作为一个意象在影片中多次出现,这是松子内心对家庭、亲情的回归与被认同的渴望的表征。松子对回归家庭的渴望,其实也是对父爱的渴望,直到去世,她才带着微笑一步步踏上阶梯,回到了所谓的“家”。导演在这个片段的表现手法上采用了优美的音乐和柔光效果,用穿越时空和虚幻的手法让松子踏上悬浮的天梯,由中年走回纯真的无伤害的儿童时期,围绕她们的是温暖的光芒,这是对女性心灵和灵魂上的拯救和皈依的赞美。
  影片将光明和黑暗,温柔和暴力,希望和绝望汇成汹涌的力量,直捣我们的内心,在暴力后面是上帝拯救邪恶的呼唤,也正是如此,影片将其思想上升到了宗教的高度,以上帝的真善美与包容治疗人类的脆弱和狠毒,召唤人类从魔鬼的门前返回。以笙为代表的青年新一代与传统彻底划清了界限,摆脱家庭中束缚嬉戏于都市喧闹的街头。他们独立、自我同时又十分迷惘,没有信仰。但是在了解了姑姑松子的一生后,也逐渐认同和追随了松子人生理想和价值观,成为精神上的继承人。松子不计回报、毫无保留的爱,无论条件的宽容,以一种“上帝爱罪人”的高尚情感,使得笙认定了“这就是我能皈依的上帝”。女性以其特有的方式完成了对男性精神的救赎。
  
  四、鸟笼里的歌唱
  
  一个极度寒冷的悲剧故事,以华丽、温暖的色彩画面和充满幻想希望的童话般的音乐来演绎。松子的身后总是绽放着鲜艳的花朵,故事里总是有美妙而欢快的歌声,夕阳总是绚烂到令人落泪,星光总是灿烂到令人神伤,雪花总是纯洁到令人窒息,可是往往笑与泪就是这样一瞬间。她坐在与故乡相似的那条河流前,生活与命运的罪与美如同这条河流。平静,却永恒。
  笙作为对松子故事的讲述者,这一个角色设置很好,吸引观众走进松子的故事,在进入松子的世界时,有身临其境之感。这部风格时尚华丽但丝毫不显凌乱空乏的电影里,仿佛松子是残酷悲情的集大成者。整部电影的颜色与剧情配合得当,现实故事中总是带着一丝朦胧的感觉,很有美感,反倒是幻境场面显得色彩更为艳丽,有鲜嫩的黄色,有白色和黑色,有玫瑰的红色。即便是松子死的画面也是唯美的,这样更加显出松子寂寞不幸的一生。
  影片还运用了卡通动画形式来加强表达故事的丰富性,松子在做罔野情妇的段落,用了音乐、歌词、肢体表演和一些动画效果讲述了这一段情节。在对松子八年监狱生涯进行表现的时候,导演干脆直接运用了音乐录影带的拍摄方式,完成了一段《生命是什么》的插曲。“喜剧”、黑色幽默,在整部电影沉重的基调中让人心疼。在樱花飘落的季节,松子踏着轻快的步伐,在心中练习了无数次的“我回来了”,梦想千百回相遇的场景,却在门口看见理发师和他妻子、儿子在一起。在于泽村惠相处的生活片段的回忆中影片使用了粗粒、真实的纪录片风格,这些超现实、多元素、杂类型的混合风格无不体现了消解历史与深度,反本质,反确定性的后现代主义色彩。此外,每次松子人生际遇的转变,都采用了音乐剧的形式切换,使得场景突变自然,且将松子的不幸描绘得淋漓尽致。松子这一生的故事太多,数不清的细节、线索、伏笔遍布整部片子,歌舞片、舞台剧的糅合,是导演的一种创意。它减轻了观众心中为主人公遭受磨难所承受的痛苦,像在密闭的囚室里开了一道拯救生命的窗户,我们才不至于被松子的命运所窒息。
  
  (作者单位:成都理工大学广播影视学院)
其他文献
明天我就要到水星上去定居了  可是癌症还没有被攻克  明天我就会拥有一枚  指头大的子弹  可以毁灭整个镂空的地球  可是癌症还是没有被攻克  这是全人类最大的悲哀  也给我的家庭出了道难题  2001年2月初7我的父亲  死于肺癌享年54岁  有消息报道再过6年  人类就可以征服癌症  我于是买回一口冰棺  将我父亲的遗体盛敛  待到癌症攻克的那天  好让他完整无缺地复活过来  可是明天我就要到
期刊
《春雪》是日本著名作家三岛由纪夫的绝笔之作——超长篇小说《丰饶之海》的第一部。这部小说描写了侯爵之子松枝清显和伯爵之女绫仓聪子之间的悲恋,是三岛文学艺术美的升华,被称作“绘卷[1]风格的王朝文学的再现”。[2]本文选取了这部小说的唐月梅和郑民钦两个版本的中文译本,通过这两个版本之间的比较,探讨日本文学作品在翻译成中文时容易产生的一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翻译被定义成将源语言的文本用在意义上
期刊
摘要:继《红颜》《苹果》之后,导演李玉带来了新的作品《观音山》,影片在关注女性命运归宿的基础上,还探讨了信仰、生死的真谛。生活是多元的,有爱有无奈,有心结,也有释怀,有死亡也有感动。在情感的海洋里,青春的流浪亦在两代人的磨合中成熟起来。  关键词:人文关怀;青春;女性    电影世界的艺术魅力,根本就在于对人的丰富情感的表现。“探析情感世界的秘密,是艺术永不衰竭的源泉。”[1]近年来,中国电影对于
期刊
摘要:陈凯歌导演的《赵氏孤儿》在剧情改编的角度上对原著没有很大的创新和突破,但在人性刻画的层面却实现了一定意义上的成功。总的来说,其仍是一部带有传统中国古装片风格的影片。  关键词:《赵氏孤儿》;剧情;人性;影调    2010年12月4日公映的电影《赵氏孤儿》改编自中国古典戏剧《赵氏孤儿》,讲述了春秋时期晋国大夫赵氏因奸臣陷害而惨遭灭门后,大夫程婴抚养赵氏孤儿长大并报仇雪恨的故事。  影片故事情
期刊
摘要:《金山》通过对几代海外劳工生活秘史和悲苦命运的描写,刻画了中国普通民众在全球化进程中艰难前行的身影。张翎并未停留在宏大叙事的表层,而是摈弃某些熟悉的概念和口号,进入一种客观平实的人生书写。一群“金山客”和他们的女人的故事让小说生动而复杂,其中交织着无法言说的婆媳关系,还充盈着默默守候的朋友之义。  关键词:张翎;《金山》;人性;小说    2010年,在南昌举行的首届小说节上,笔者有幸见到了
期刊
摘要:在人们的期待之中,《赵氏孤儿》与我们见面的,与《黄土地》饱含的浓烈的启蒙意识、《霸王别姬》带来的沉重的历史感有所不同,《赵氏孤儿》更确切地说是导演陈凯歌对历史与忠义的后现代解构。这鲜明地体现在影片中的人物呈现出的浓烈的救赎与自我救赎感。  关键词:《赵氏孤儿》;救赎;程婴    在中国,“赵氏孤儿”的故事大家可谓耳熟能详。史书记载晋灵公武将屠岸贾因与赵盾不和,嫉妒赵盾之子赵朔身为驸马,设计杀
期刊
摘要:时代的发展,造就了不同的人物。普通的小人物是怎么一步步发展成为社会精英的呢?在我看来,他们追求梦想,坚持不懈并为之奋斗的精神是成功的关键。而影片《阿甘正传》和《当幸福来敲门》中的主人公为了理想而不断奋斗的精神就是最好的验证。  关键词:《阿甘正传》;《当幸福来敲门》;自由;梦想;奋斗    时代的发展,造就了不同的人物。普通的小人物是怎么一步步发展成为社会精英的呢?在我看来,他们追求梦想,坚
期刊
摘要:本文根据实践经验,从明确定位、围绕家庭、增强互动和加强合作等四个方面,探索市级城市周报如何办出特色,如何走上品牌发展之路。  关键词:城市周报;特色;对策    目前的市级城市周报脱胎于原先的城市广播电视报,大多走过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单纯预告广播电视节目的历史,走上了综合型娱乐生活报的道路。在此过程中,尽管办报思路在不断调整,版面内容和形式在不断更新,但在省级都市报和市级日报、晚报的挤压下,
期刊
摘要:本文从朱时茂执导的电影处女作《戒烟不戒酒》入手,阐述影片对于制造笑点和现实问题的独特解读,彰显出导演对于低成本电影中,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如何双赢这一主题。  关键词:价值;创意;现实    《戒烟不戒酒》(2011)是朱时茂执导的电影处女作。主要讲述了酒鬼严保久(朱时茂饰)以及他的女儿严蒙蒙(刘欣饰)两代人在时代变迁和年龄增长的过程中发生的种种改变。  这部联合了乔任梁、刘欣、陈佩斯、邬君梅
期刊
摘要:对底层人物所受苦难的反复书写,直面下层百姓的痛苦,表现他们无法承受的生命之重,及由其产生的绝望式反抗,是鬼子文学创作的一种意境追求。鬼子的人生经历和生活积累,使他能够立足于民间,并直面人生的惨淡,由此形成他独具特色的苦难美学思想和小说创作模式。本文以鬼子小说的苦难与暴力为研究对象,重点分析鬼子小说的创作模式和美学价值,这对当代文学创作,其影响价值不容低估。  关键词:苦难;暴力;创作模式;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