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数学在各个领域的重要作用越来越突出。数学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课程,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结合笔者自身的数学教学经验和对学习新课标精神的心得,简单探讨下新课程下的数学课堂应该如何转变。
【关键词】小学数学;方式;转变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5-0261-01
数学作为一门基础课程,在人们的工作、生活、学习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新课程下的数学教学,其主旨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和长远发展,所以在数学课程教学中,不仅要考虑到数学科目的特点和作用,还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情况。教师教学要尊敬学生的个性发展,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抽象的数学理论和复杂的应用过程与学生的亲身经历相结合,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简单化,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同时,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一、“经验型”教学要转变
从经验中学习是每一个人天天都在做而且应当做的事情,然而经验本身的局限性也是很明显的,就数学教学活动而言,单纯依赖经验教学实际上只是将教学当作一个操作性活动,即依赖已有经验或套用学习理论而缺乏教学分析的简单重复活动;将教学作为一种技术,按照既定的程序和一定的练习使之自动化。它使教师的教学决策是反应的而非反思的、直觉的而非理性的,例行的而非自觉的。这样从事教学活动,我们可称之为“经验型”的,认为自己的教学行为传递的信息与学生领会的含义相同,而事实上这样往往是不准确的,因为师生之间在数学知识、数学活动经验、社会阅历等方面的差异使得这样的感觉通常是不可靠的,甚至是错误的。
二、正确看待教师和学生的地位,教师和学生的角色要重新确立。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属于核心人员,任何教学活动的开展都要符合学生的利益;教师要做好教学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主要是为学生服务,最大限度地帮助学生解决困难,促进学生成长。新课标的实施,要求课程结构由单一性转向多样性和复合性,许多课程,如活动课程和研究型课程,从设计开发到实施,需要师生共同完成。教师要允许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更要宽容学生的错误,真诚相助,一起构建互相尊重、真诚相待、共同进步的师生关系。
三、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主动性是现代学习方式的首要特征,它对应于传统学习方式的被动性。新一轮课程改革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在教学中更重要的是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等方面的发展。[1]就学习数学而言,学生一旦“学会”,享受到教学活动的成功喜悦,便会强化学习动机,从而更喜欢数学。在课堂教学中,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主动体会数学学习方式的改变,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由“被动”变“主动”,由简单“学会”到“会学”数学,自觉转变数学学习方式无疑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四、变“权威教学”为“探究性学习”
新课程倡导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对我们教师的职能和作用提出了强烈的变革要求,即传统的居高临下的教师地位在课堂教学中将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教师站在学生中间,与学生平等对话与交流;过去由教师控制的教学活动的那种沉闷和严肃要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真诚和激情。因而,教师的职能不再仅仅是传递、训导、教育,而要更多地去激励、帮助、参谋;师生之间的关系不再是以知识传递为纽带,而是以情感交流为纽带;教师的作用不再是去填满仓库,而是要点燃火炬。学生学习的灵感不是在静如止水的深思中产生,而多是在积极发言中,相互辩论中突然闪现。在教学中,我大胆放手,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角,成为知识的主动探索者。
五、变数学教学的组织形式为“小组合作制”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它有这样几方面的要素:积极的互相支持、配合,因而合作学习将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化为小组之间的竞争,有助于培养学生合作的精神和竞争意识;有助于因材施教,可以弥补一个教师难以面向有差异的众多学生的教学的不足,从而真正实现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目标,因而在数学教学过程中,采用小组合作方式,在理解难点、重点时让学生讨论讨论,在建立概念时让学生小组合作进行操作等多方面的实践,有利于学生整体素质的培养。
六、培养学生学会反思数学学习
所谓反思,就是从一个新的角度,多层次、多角度地对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进行全面的考查、分析和思考。《新课标》指出:“人们在学习数学和运用数学解决问题时,不断地经历直观感知,反思与建构等思维过程,这些过程是数学思维能力的具体体现,有助于学生对客观事物中蕴涵的数学模式进行思考和做出判断。”同时提出,评价应关注学生“能否不断反思自己的数学学习过程,并改进学习方法。”荷兰著名数学家弗赖登塔尔曾指出,“反思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核心和动力”,“通过反思才能使现实世界数学化。”通过反思,可以深化对问题的理解,优化思维过程,揭示问题本质,探索一般规律;通过反思,可以沟通知识间的相互联系,从而促进知识的同化和迁移,产生新的发现。因此,反思是一种积极的思维活动,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会积极的反思,对于培养学生学会学习是非常重要的。
七、营造符合新课程要求的课堂环境
新课程要求师生共同有效参与到教学过程中,但对于许多高中生来说,自觉主动地融入教师营造的氛围中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此教师要想办法鼓励学生放开内心的束缚,首先就是自己先“放得开”束缚。教师的“放得开”体现在教学过程中不预设情境,更不预设答案,而是留给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空间,让学生自由展示自我思考问题的方式。对于学生演示的公开在黑板上的解题过程,教师要善于从中寻找学生思维的亮点,肯定并鼓励他们的成绩,只要思路正确,方法正确,就要给予表扬,而不是一味地以最终答案论成败。
总之,新课程要求学生的学习方式应是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积極实践、注重体验、自我反思评价的学习方式。以学生为本,引领学生喜欢学、学会学,建议学生选择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或者其他更好的、适合自己的、更切实有效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真正成为有数学素养的新型学习者。
参考文献
[1]杨淑琳.浅谈在新课程教学改革中学习方式的转变[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2(3):98-98.
[2]张征.反思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核心和动力[J].学周刊b版,2010(8):150-150.
[3]王大平.“激发兴趣,培养能力”的探索与实践[J].教师,2012(30):91-91.
【关键词】小学数学;方式;转变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5-0261-01
数学作为一门基础课程,在人们的工作、生活、学习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新课程下的数学教学,其主旨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和长远发展,所以在数学课程教学中,不仅要考虑到数学科目的特点和作用,还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情况。教师教学要尊敬学生的个性发展,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抽象的数学理论和复杂的应用过程与学生的亲身经历相结合,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简单化,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同时,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一、“经验型”教学要转变
从经验中学习是每一个人天天都在做而且应当做的事情,然而经验本身的局限性也是很明显的,就数学教学活动而言,单纯依赖经验教学实际上只是将教学当作一个操作性活动,即依赖已有经验或套用学习理论而缺乏教学分析的简单重复活动;将教学作为一种技术,按照既定的程序和一定的练习使之自动化。它使教师的教学决策是反应的而非反思的、直觉的而非理性的,例行的而非自觉的。这样从事教学活动,我们可称之为“经验型”的,认为自己的教学行为传递的信息与学生领会的含义相同,而事实上这样往往是不准确的,因为师生之间在数学知识、数学活动经验、社会阅历等方面的差异使得这样的感觉通常是不可靠的,甚至是错误的。
二、正确看待教师和学生的地位,教师和学生的角色要重新确立。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属于核心人员,任何教学活动的开展都要符合学生的利益;教师要做好教学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主要是为学生服务,最大限度地帮助学生解决困难,促进学生成长。新课标的实施,要求课程结构由单一性转向多样性和复合性,许多课程,如活动课程和研究型课程,从设计开发到实施,需要师生共同完成。教师要允许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更要宽容学生的错误,真诚相助,一起构建互相尊重、真诚相待、共同进步的师生关系。
三、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主动性是现代学习方式的首要特征,它对应于传统学习方式的被动性。新一轮课程改革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在教学中更重要的是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等方面的发展。[1]就学习数学而言,学生一旦“学会”,享受到教学活动的成功喜悦,便会强化学习动机,从而更喜欢数学。在课堂教学中,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主动体会数学学习方式的改变,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由“被动”变“主动”,由简单“学会”到“会学”数学,自觉转变数学学习方式无疑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四、变“权威教学”为“探究性学习”
新课程倡导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对我们教师的职能和作用提出了强烈的变革要求,即传统的居高临下的教师地位在课堂教学中将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教师站在学生中间,与学生平等对话与交流;过去由教师控制的教学活动的那种沉闷和严肃要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真诚和激情。因而,教师的职能不再仅仅是传递、训导、教育,而要更多地去激励、帮助、参谋;师生之间的关系不再是以知识传递为纽带,而是以情感交流为纽带;教师的作用不再是去填满仓库,而是要点燃火炬。学生学习的灵感不是在静如止水的深思中产生,而多是在积极发言中,相互辩论中突然闪现。在教学中,我大胆放手,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角,成为知识的主动探索者。
五、变数学教学的组织形式为“小组合作制”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它有这样几方面的要素:积极的互相支持、配合,因而合作学习将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化为小组之间的竞争,有助于培养学生合作的精神和竞争意识;有助于因材施教,可以弥补一个教师难以面向有差异的众多学生的教学的不足,从而真正实现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目标,因而在数学教学过程中,采用小组合作方式,在理解难点、重点时让学生讨论讨论,在建立概念时让学生小组合作进行操作等多方面的实践,有利于学生整体素质的培养。
六、培养学生学会反思数学学习
所谓反思,就是从一个新的角度,多层次、多角度地对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进行全面的考查、分析和思考。《新课标》指出:“人们在学习数学和运用数学解决问题时,不断地经历直观感知,反思与建构等思维过程,这些过程是数学思维能力的具体体现,有助于学生对客观事物中蕴涵的数学模式进行思考和做出判断。”同时提出,评价应关注学生“能否不断反思自己的数学学习过程,并改进学习方法。”荷兰著名数学家弗赖登塔尔曾指出,“反思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核心和动力”,“通过反思才能使现实世界数学化。”通过反思,可以深化对问题的理解,优化思维过程,揭示问题本质,探索一般规律;通过反思,可以沟通知识间的相互联系,从而促进知识的同化和迁移,产生新的发现。因此,反思是一种积极的思维活动,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会积极的反思,对于培养学生学会学习是非常重要的。
七、营造符合新课程要求的课堂环境
新课程要求师生共同有效参与到教学过程中,但对于许多高中生来说,自觉主动地融入教师营造的氛围中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此教师要想办法鼓励学生放开内心的束缚,首先就是自己先“放得开”束缚。教师的“放得开”体现在教学过程中不预设情境,更不预设答案,而是留给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空间,让学生自由展示自我思考问题的方式。对于学生演示的公开在黑板上的解题过程,教师要善于从中寻找学生思维的亮点,肯定并鼓励他们的成绩,只要思路正确,方法正确,就要给予表扬,而不是一味地以最终答案论成败。
总之,新课程要求学生的学习方式应是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积極实践、注重体验、自我反思评价的学习方式。以学生为本,引领学生喜欢学、学会学,建议学生选择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或者其他更好的、适合自己的、更切实有效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真正成为有数学素养的新型学习者。
参考文献
[1]杨淑琳.浅谈在新课程教学改革中学习方式的转变[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2(3):98-98.
[2]张征.反思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核心和动力[J].学周刊b版,2010(8):150-150.
[3]王大平.“激发兴趣,培养能力”的探索与实践[J].教师,2012(30):9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