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90年代以来,中国新纪录片运动激起了一批独立纪录片导演的创作欲望。他们秉承独立性的精神,将镜头聚焦在边缘化的人物身上,其中不乏双边缘化的底层女性。这些纪录片通过表现底层女性在社会中不断抗争与逃离底层过程中的伤痛,彰显出了这一女性群体独特的精神世界和对时代和社会的影响。本文以《回到凤凰桥》《摇摇晃晃的人间》《秉爱》《归途列车》等影片为例,从对独立纪录片的内涵界定开始,分析其中塑造的女性形象、纪录片的表达与创作特色以及纪录片中女性意识的呈现。
关键词:独立纪录片;底层女性形象;女性意识;创作特色
纪录片作为一种“媒介”,由于是对人物形象真实社会生活的展示,因此发挥着“社会镜子”的功能。中国的独立纪录片创作,自九十年代伊始,开辟了国家话语之外的民间叙述空间,之后出现了越来越多以社会底层女性为主人公的独立纪录片创作者,他们将镜头对准底层女性的真实生活境况,记录她们在父权夫权制度的控制下自我意识的觉醒以及自发的抗争活动,意图打破长期以来的男性主导的话语体系,在社会中建立起一种更加平等的性别关系。
1 独立纪录片中的底层女性概念界定
1.1独立纪录片的定义:
独立纪录片是相对于体制内纪录片而言,创作于体制外的,在选题到创作各环节都具有强烈导演个人意图,在叙事表达和影片形式上很少受到约束和规范的影片。在新纪录片运动兴起之后的十几年中,独立影像凭借“个人化”的特色成为纪录片创作者最为活跃的地带。“寻求一种有别于主流意识形态、真实而自觉的记忆形式”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自由的表达与纪录让独立纪录片在社会价值及人文关怀方面都比体制内纪录片强烈一些。
1.2底层女性形象的定义:
随着独立纪录片的兴起以及男性长期主导社会话语体系的现状,越来越多的独立纪录片创作者把关注点投射到了社会中位于底层的的女性群体身上。他们沦为底层角色的原因不同,或因为传统习俗中重男轻女思想,或因为教育缺失或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完善。但这些底层女性身上又普遍存在着一些共同特征,即不断试图挑战、打破男权等。这些正面特质被独立纪录片导演塑造出来,让社会大众不再以悲观的看法面对这个群体的未来,而是看到她们身上的闪光点和日益流露出的女性意识,给于他们更多的帮助与期待。
2 独立纪录片中的底层女性群像分类
根据国内学者的数据梳理,当前我国体制内的纪录片对于女性形象的塑造大体分为三类:第一种是掩盖了女性性别特征的“铁姑娘”形象;第二种是“贤妻良母”形象;第三种是独立强势的“都市丽人”形象。而独立纪录片导演完全跳脱出这种刻板化的人物创作,关注到一些被时代隐匿的女性群体,其中可分为以下几类:
2.1生活在城市中的农家女孩
这一群体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而诞生,城市的不断现代化吸引了大量的年轻农村女孩进城务工,但现实中城市和乡村的巨大跨越给这些女孩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城市中的生存压力与孤独感让这些被父权意识支配惯了的女孩受到心理上的冲击。像《回到凤凰桥》中进入北京打工的霞子一样,不堪压力重新回到农村,却又因为长时间的城市生活带来的自我认同无法快速转换,从而在回到家乡后不断与家人产生矛盾冲突。
2.2 公共事务中个体权益表达者
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及社会思想的进步,女性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权力不断获得提升而产生一类女性形象。他们与社会公共事务中的不公平现象展开抗争,一次来维护自身的权益,由于涉及到敏感话题——上访维权,被很多体制内导演避而不谈,成为独立纪录片中常有的角色代表。包括冯艳导演的纪录片《秉爱》中的张秉爱,她既有中国妇女思想中的传统美德,同时她还有着大多数乡村女人所不具备的抗争意识。在平凡而丰富的生活中表达自我的声音。
2.3亚文化与性少数群体
独立纪录片导演的镜头还关注到了女性亚文化群体。自九十年代起,以《流浪北京》中精神分裂的女画家为例,越来越多的导演开始在影像中呈现这些亚文化与性少数群体的生存状态。拍摄他们经历的来自社会大众的议论和指责,以及“家庭”与“事业”的束缚。这类导演的初衷是以纪录她们真实的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为主,让观众了解到这个群体不为人知的隐秘的生活片段,打破长期以来对她们的生活固有的偏见。
3 独立纪录片中女性化的表达及创作特色
独立纪录片在创作中不同于体制内纪录片的宏观叙事模式,尤其是在拍摄底层女性题材时,由于底层女性特殊的社会地位与细腻的情感,对于纪录片创作者拍摄手法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首先在叙事视角方面,独立纪录片中多采用女性视角进行表达与创作,女性视角侧重于细节、情感的表达,用女性独特的细腻情感和耐心的沟通去深入记录主人公的生活,真正进入到被拍摄者的内心世界。其次应结合主人公本身的特点采取相应的拍摄手法,例如在《摇摇晃晃的人间》中导演范俭选择余秀华本人的诗句作为声音背景配合着主人公生活的大起大落,在光线与景别的运用上适时地选用特写拍摄余秀华梳头、照镜子、写诗的画面,配以或温暖柔和或昏暗的灯光,使得主人公被塑造的有血有肉且情感丰沛,向观众打开了底层女性的心灵世界。
4 独立纪录片中底层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
女性的自我意识主要是指女性自觉地认识自己的性别、社会地位及身份的一种意识。是作为个体的女性进行身份建构的第一阶段。纪录片中的女性意识主要表现在导演对于电影中的女性主人公的塑造,不再将其看成是供男性支配和观赏的对象,而是有独立自主精神且有权利掌控自己命运的人物。
独立纪录片中的底层女性作为长期生存在主流社会外的边缘群体,长期被贴有“底层身份”的标签,而被拍摄者作为这一底层群体的代表人物,一定是男权主导社会中的弱势群体。近年来独立纪录片关注到这一现象,并将视点聚集在不断挑战、试图打破这种禁锢的女性身上。其次,底層女性开始寻求话语权的平等也是对于自我意识表达的一种方式,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社会大众更适应于让男性主导社会中的话语体系,对于身处底层的女性来说更是长期处于缺失话语权的状态。独立纪录片为底层女性提供了表达自己的场所,提供了一个在大众面前发声的机会。打破了之前“男人说,女人听”的局面,从而启发着同类人以一种独立的、自我的个人意志重新审视自己的生命。
结语
独立纪录片导演们用自己的镜头“平等的”记录着身处底层的女性们的生活,将这些被传统道德观念或社会制度禁锢的女性生活真实客观的展现在受众面前。这些“弱者”在社会边缘不断痛苦挣扎的同时又不断抗争、争取话语表达权的个体意识,值得引发观者的深思。
参考文献
[1]梅冰、朱靖江编著:《中国独立纪录档案》.[M],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徐小斌《关系》.[M],引自《粉色》,中国文联出版社,1999年版,第8页.
[3]魏国英.女性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89.
[4]应宇力.女性电影史纲[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
作者简介:李梦潇(1996.05.31-),女,汉族,河北沧州,艺术硕士,山东师范大学,研究方向:广播电视。
关键词:独立纪录片;底层女性形象;女性意识;创作特色
纪录片作为一种“媒介”,由于是对人物形象真实社会生活的展示,因此发挥着“社会镜子”的功能。中国的独立纪录片创作,自九十年代伊始,开辟了国家话语之外的民间叙述空间,之后出现了越来越多以社会底层女性为主人公的独立纪录片创作者,他们将镜头对准底层女性的真实生活境况,记录她们在父权夫权制度的控制下自我意识的觉醒以及自发的抗争活动,意图打破长期以来的男性主导的话语体系,在社会中建立起一种更加平等的性别关系。
1 独立纪录片中的底层女性概念界定
1.1独立纪录片的定义:
独立纪录片是相对于体制内纪录片而言,创作于体制外的,在选题到创作各环节都具有强烈导演个人意图,在叙事表达和影片形式上很少受到约束和规范的影片。在新纪录片运动兴起之后的十几年中,独立影像凭借“个人化”的特色成为纪录片创作者最为活跃的地带。“寻求一种有别于主流意识形态、真实而自觉的记忆形式”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自由的表达与纪录让独立纪录片在社会价值及人文关怀方面都比体制内纪录片强烈一些。
1.2底层女性形象的定义:
随着独立纪录片的兴起以及男性长期主导社会话语体系的现状,越来越多的独立纪录片创作者把关注点投射到了社会中位于底层的的女性群体身上。他们沦为底层角色的原因不同,或因为传统习俗中重男轻女思想,或因为教育缺失或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完善。但这些底层女性身上又普遍存在着一些共同特征,即不断试图挑战、打破男权等。这些正面特质被独立纪录片导演塑造出来,让社会大众不再以悲观的看法面对这个群体的未来,而是看到她们身上的闪光点和日益流露出的女性意识,给于他们更多的帮助与期待。
2 独立纪录片中的底层女性群像分类
根据国内学者的数据梳理,当前我国体制内的纪录片对于女性形象的塑造大体分为三类:第一种是掩盖了女性性别特征的“铁姑娘”形象;第二种是“贤妻良母”形象;第三种是独立强势的“都市丽人”形象。而独立纪录片导演完全跳脱出这种刻板化的人物创作,关注到一些被时代隐匿的女性群体,其中可分为以下几类:
2.1生活在城市中的农家女孩
这一群体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而诞生,城市的不断现代化吸引了大量的年轻农村女孩进城务工,但现实中城市和乡村的巨大跨越给这些女孩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城市中的生存压力与孤独感让这些被父权意识支配惯了的女孩受到心理上的冲击。像《回到凤凰桥》中进入北京打工的霞子一样,不堪压力重新回到农村,却又因为长时间的城市生活带来的自我认同无法快速转换,从而在回到家乡后不断与家人产生矛盾冲突。
2.2 公共事务中个体权益表达者
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及社会思想的进步,女性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权力不断获得提升而产生一类女性形象。他们与社会公共事务中的不公平现象展开抗争,一次来维护自身的权益,由于涉及到敏感话题——上访维权,被很多体制内导演避而不谈,成为独立纪录片中常有的角色代表。包括冯艳导演的纪录片《秉爱》中的张秉爱,她既有中国妇女思想中的传统美德,同时她还有着大多数乡村女人所不具备的抗争意识。在平凡而丰富的生活中表达自我的声音。
2.3亚文化与性少数群体
独立纪录片导演的镜头还关注到了女性亚文化群体。自九十年代起,以《流浪北京》中精神分裂的女画家为例,越来越多的导演开始在影像中呈现这些亚文化与性少数群体的生存状态。拍摄他们经历的来自社会大众的议论和指责,以及“家庭”与“事业”的束缚。这类导演的初衷是以纪录她们真实的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为主,让观众了解到这个群体不为人知的隐秘的生活片段,打破长期以来对她们的生活固有的偏见。
3 独立纪录片中女性化的表达及创作特色
独立纪录片在创作中不同于体制内纪录片的宏观叙事模式,尤其是在拍摄底层女性题材时,由于底层女性特殊的社会地位与细腻的情感,对于纪录片创作者拍摄手法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首先在叙事视角方面,独立纪录片中多采用女性视角进行表达与创作,女性视角侧重于细节、情感的表达,用女性独特的细腻情感和耐心的沟通去深入记录主人公的生活,真正进入到被拍摄者的内心世界。其次应结合主人公本身的特点采取相应的拍摄手法,例如在《摇摇晃晃的人间》中导演范俭选择余秀华本人的诗句作为声音背景配合着主人公生活的大起大落,在光线与景别的运用上适时地选用特写拍摄余秀华梳头、照镜子、写诗的画面,配以或温暖柔和或昏暗的灯光,使得主人公被塑造的有血有肉且情感丰沛,向观众打开了底层女性的心灵世界。
4 独立纪录片中底层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
女性的自我意识主要是指女性自觉地认识自己的性别、社会地位及身份的一种意识。是作为个体的女性进行身份建构的第一阶段。纪录片中的女性意识主要表现在导演对于电影中的女性主人公的塑造,不再将其看成是供男性支配和观赏的对象,而是有独立自主精神且有权利掌控自己命运的人物。
独立纪录片中的底层女性作为长期生存在主流社会外的边缘群体,长期被贴有“底层身份”的标签,而被拍摄者作为这一底层群体的代表人物,一定是男权主导社会中的弱势群体。近年来独立纪录片关注到这一现象,并将视点聚集在不断挑战、试图打破这种禁锢的女性身上。其次,底層女性开始寻求话语权的平等也是对于自我意识表达的一种方式,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社会大众更适应于让男性主导社会中的话语体系,对于身处底层的女性来说更是长期处于缺失话语权的状态。独立纪录片为底层女性提供了表达自己的场所,提供了一个在大众面前发声的机会。打破了之前“男人说,女人听”的局面,从而启发着同类人以一种独立的、自我的个人意志重新审视自己的生命。
结语
独立纪录片导演们用自己的镜头“平等的”记录着身处底层的女性们的生活,将这些被传统道德观念或社会制度禁锢的女性生活真实客观的展现在受众面前。这些“弱者”在社会边缘不断痛苦挣扎的同时又不断抗争、争取话语表达权的个体意识,值得引发观者的深思。
参考文献
[1]梅冰、朱靖江编著:《中国独立纪录档案》.[M],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徐小斌《关系》.[M],引自《粉色》,中国文联出版社,1999年版,第8页.
[3]魏国英.女性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89.
[4]应宇力.女性电影史纲[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
作者简介:李梦潇(1996.05.31-),女,汉族,河北沧州,艺术硕士,山东师范大学,研究方向:广播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