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阅读教学模式

来源 :语文周刊·初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ywhy_wh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何启迪学生智慧,挖掘学生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我认为主要还是在教学模式上进行突破,那就是要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阅读教学模式。具体措施如下:
  首先,教师角色的转变,即由过去的灌输者转变为教学意义上的对话者,为学生创设敢说敢问、多说多问、会说会问的课堂学习环境。比如在教学《我的叔叔于勒》时,对于刚学习小说的学生来说,除了感兴趣,更多的就是疑问,而这样的疑问在文章中又多次出现,学生肯定也想解开疑问,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把质疑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他们在质疑中找到答案。在这些质疑中,文章主题的理解和今天仍然存在异化了的人和人的关系、人和人之间究竟应该如何相处的问题引起了学生的争论。对此我通过一个换位思考的形式让他们主动展开讨论、参与讨论,正是这种质疑和讨论,不仅使学生学有所获,也让我教有所获:教师应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习活动的参与者;由传统的教学支配者、控制者转变为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指导者;由传统的静态知识占有者转变为知识的动态研究者,教师应该在课堂内为学生营造一种宽松的、能充分发挥学生才华和表达机会的氛围,让他们在学习中不是教学被动的接受者,而是课堂中真正的主角,让他们有勇气敢于质疑、敢于提出不同的见解,积极参与讨论、研究。
  其次,学生角色的转变,即由过去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学习意义上的主动学习者。在长期的被动学习中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无法得以发挥,学习效果不能真正体现出来。针对这一情况,在《春》的教学中,我允许学生自主选择学习的伙伴,然后再根据我所提出的问题进行小组内明确分工,让每一个学生得到独立思考、发表个人见解的机会,进而推动了组内成员的质疑和讨论,这样做不仅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让学生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感悟文章的美,获得极大的情感满足。这种教学上的转变,不但没有流于形式,反而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自己就是课堂的主人,让整个课堂教学变成了学生发展个性,表现个性,培养个性的过程,真正达到了教学的目的。
  第三,常变常新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消除了对语文学习的厌倦感。好奇心是每个学生的特质,如果一个教师的教学形成了一种固定的模式,那自然不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好奇感和积极性,相反还会使学生产生厌倦感。所以,在教学中我也经常改变花样,其中在教学《我的信念》时,我发现由于年代久远,学生在理解把握上存在很大难度,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特意安排本文和《理想》进行比较阅读,从中发现《理想》的第五节“理想使你忘记鬓发早白,理想使你头白仍然天真”,第六节“理想既是一种获得,理想又是一种牺牲”等句子和《我的信念》中的那些地方具有共通点和相似点?这些句子说明了什么?这样一来,不仅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从而发现了文章中更深层次、更有价值的东西,这不仅在探究能力上得到训练,也得到了美的熏陶,使新课标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本课的教学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而且在与学生的互动中我也受到了很大的启发,促进了教学相长。
  第四,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应用越来越广泛。不仅是教师可以借助现代教育技术制作课件运用于实际教学中,让语文教学更加生动、直观,也更能激起学生的情感和求知欲;而且教师也可以让学生通过网络获取更为丰富的信息量,为学生独立自主的发展创造条件,搭建一个展示学生才华的平台,使学生利用自身优势,发挥自身潜能,优化自身素质结构,使学生更能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语文的学习中来。
  总之,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阅读教学模式,不仅是语文教学方面的创新,它也是学生学习方式上的创新。创新并不神秘,它是人性的重要特质,是人的巨大潜在力,只要我们不懈努力,敢于创新,我们的语文教学一定能迈上一个新台阶。
其他文献
一、营造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培育学生健康的心态(即:优化课堂教学)    第斯多惠说:“不称职的教师强迫学生接受真知,优秀的老师则教学学生主动寻求真知。”“一个合格的教师不单要教会学生怎样建造建筑物,同时也要教会学生怎样制造砖瓦,并要和学生一起动手施工,教会学生建好房屋的本领。”“教师先不要急于给学生讲解观点,应当启发学生自己去寻找答案,主动去掌握知识。”由此可见,教师的职能不在于传授、发扬已有的
期刊
再次读罢《三国演义》,掩卷深思,感慨万千。  “自古英雄出乱世”绝无半点夸张,无论是军事家、政治家还是文学家、发明家,凡是能对世界产生深远影响的人物,大多数是在乱世之中独显其才。英雄人才为乱世而生。在乱世,机会总是相对均等一些。在乱世中,常常是英雄不问出处,只要你有能耐,就可以成为英雄。三国时期,每个人都以不同的性格向战乱频繁的时代诠释“胜者为王”的真理。奸诈的曹操,谦逊的刘备,老谋深算的孙权。似
期刊
“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重要途径,应予以大力提倡。”这是语文《新课程标准》对语文综合性学习重要性的明确阐释,丰富多彩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正是语文教学创造性的体现。在教材编排上,绝大部分单元后面都安排了“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活动,足见对综合性学习的重视。语文综合性学习可以使学生在广阔的社会生活中学习语文、运用语
期刊
长期以来,初中语文课教学中一直存在着重知识教学,轻能力培养的应试教学倾向。课堂教学以教师讲授、学生记忆为主,学生处于接受知识的被动位置,思维处于抑制状态,不利于学生素质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低下。怎样通过课堂结构的改革,把学生的学习情感由抑制状态升华到亢奋状态,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全面地使课时教学目标当堂实现;既能活跃学习气氛,增添教学生机,又能培养能力,开发智力。几年来,我在教学实
期刊
1、多媒体评改:更新教学手段,运用现代化技术进行教学,是各学科教学的必然趋势,作文教学也是如此。如果学生是电脑写作,写作过程中教师可以连机监控观看,写完后将文章设置“共享”,每一个人都可以调看任何一个人的文章并进行评改。由于有被同学观看评改的心理预期,加上中学生大都有表现欲的特点,动笔前就有了写作的先期刺激。教师讲评可以将文章上大屏幕,讲评就具有了直观性。如果学生是纸笔作文,教师可以将文章输入电脑
期刊
教育必须以人的发展为本,促进学生个体生命的成长。这是素质教育的核心理念,也是新课程的价值取向和目标追求。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已成为当前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促进者,应根据学生对文本的反应,及时调整自己的思路,加入到与学生和文本的对话中去,让他们尽量深度参与,自主建构。简而言之,教师所做的一切都是
期刊
所谓教学情境,就是教师为挖掘学生潜在的智慧而创设的一个场,这个场以“情”和“境”为依托,以促进课堂教学合作和学生发展为前提,以培养学生创造力为关键,来达到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为目的。语文课堂教学最不可缺少的就是感情,语文教材中文质兼美的散文、情景交融的诗歌、引人入胜的小说,其字里行间汩汩流淌着作者情感的清泉,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给学生深深的感染和熏陶。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活”起来,学好语文
期刊
叶圣陶先生说:“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文章要自己改,学生学会了自改的本领,才能把文章写好。改与作关系密切、改的优先权应属于作文的本人。”《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为切实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一是重视修改,以及修改中的合作。如第二学段要求“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第三学段要求“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第四学段要求“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因此,教师
期刊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多样化的现代化媒体介入课堂教学。其交互性、知识的大容量性、实物投影的真实性、视频素材的丰富性等等都为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广阔空间,它也为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教”与“学”提供多种多样的可以选择的功能,同时提供随时的学习结果验证,学习信息的及时反馈和可调节的学习进度和可选择进行的学习路径,从而为学生提供了视、听、读、写的创造性的集成的学习环境,优化了整个课堂教学,提
期刊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尽管现在的作文给学生提供了很大的自由写作空间,但仍有很多学生在写作时总是绞尽脑汁、搜肠刮肚、东拼西凑才写出一篇文章,把写作当成一件苦差事。在作文教学这块天地,不同的教师、不同地区提出了不同的教学方法,有的提倡快速作文,有的提倡教师写下水作文等等。那么究竟该如何引导学生写好作文,让学生乐于写作呢?     一、激发学生的写作动力,教学生勤练笔    对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