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坳里的炊烟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ebin05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五岁的时候,父母响应国家“大搞三线建设”的号召,我家从嫩江畔那座有着几个大军工厂的城市,搬到了建在张广才岭深山老林里的“小三线”军工厂。
  山坳里最早升起炊烟的地方,是家属区里的豆腐房。当家家户户的炊烟刚刚升起的时候,豆腐房里的老把式已经把那一盘盘甜丝丝、白嫩嫩的大豆腐“出锅”了。喜欢吃豆腐的人们爱往豆腐房奔,进去时盆里端着黄豆,出来时盆里装着豆腐——一斤黄豆五分钱,换两块。
  早上的炊烟,看上去轻飘飘的,里面的分量却很足:一家人早上、晌午吃的,都在里面。热气腾腾的厨房里,忙碌的大人们先把早上吃的盛出来,然后再把孩子晌午吃的留出来,最后再用饭盒把自己的晌午饭装进去。留给孩子的,放到了余温未退的大锅里热着;装进饭盒的,大人们放到手提兜里。推开家门,林区特有的清晰空气与烧“柈子”生成的炊烟味道扑鼻而来。坐车的,把饭盒提在手上;骑车的,把饭盒挂在车把上或夹在后座上,上班去了。
  山坳的炊烟,随着不同的时节散发着不同的味道。园子里的苞米熟了,插在钢筋钎子上,带着皮放到灶坑里的火上烧,皮烧没时,苞米也差不多熟了,这时再把苞米放到火炭上,直到烤得焦黄发亮,香味诱人。山核桃下来了,扒出一堆炭火,将核桃放在里面,能听到核桃在火堆里发出的“吱吱”响声,等到核桃一个个地裂开小嘴时,就可以劈开吃了。成群的苏雀(qiao)儿来了,孩子们欢天喜地,提着滚笼、拍笼,漫天遍野地在雪地上追逐雀儿们的踪影。关在滚笼“诱房”里当“诱子”的雀儿,“呷呷呷、叽叽、嘟嘟儿”地发出一串串清脆悦耳的叫声,使劲地呼唤着掠过上空的伙伴。季节转换,少年的吃和闹似乎是永恒的风景,那些和苞米、核桃、苏雀的味道掺杂在一起的炊烟,还在记忆的岁月里丝丝缕缕地袅娜着,让少年的心里生发一片茫然的温馨……
  那个年代,国家还没有保护野生动物的法令,山里的野猪、狍子、黑瞎子,野鸡、飞龙等各种珍禽野兽都曾在炊烟里变成了饭桌上的“嚼喝”。那时的人们,也没有保护森林的意识,山上的桦木、松木、柞木、色(shai)木、榆木、杨木,水曲柳、黄波罗、秋子、半拉子、白扭子、青杆子……不管是珍贵的物种,还是不成材的树木都曾变了一垛垛的劈柴,化作了缕缕炊烟——现在想来,在那炊烟的思念里,还真的有好些该“思”的事儿呐。
  山坳里的炊烟,有着不同的年龄:年老的,升起在“板夹泥”的房子上,年轻的,升起在砖瓦房上。当年,那些来自不同城市、最先上山“扎根山区,建设三线”的人们,借宿在附近农村社员家、林业工人家,砍伐、修路、崩山、采石,建了厂房后,又用石头、木头、黄泥、稻草盖起了一栋栋、一排排的“板夹泥”,在荒无人烟的山坳,升起了第一缕炊烟。后来,家属区里又有了砖瓦房,结婚成家的第二代“三线人”,在那里燃起了新家的炊烟。厂里的军品也随着这炊烟的扩散,一代又一代地研发、定型、生產着:四零火箭筒、八二迫击炮、八二无后坐力炮……年老的和年轻的炊烟交织在一起,日出日落,朝夕陪伴着早出晚归的人们,暑往寒来,周而复始地温暖着军工人既艰辛又欢愉的“三线”岁月。初春,炊烟同山坡上破冰迎雪的冰凌花、悬崖上含苞欲放的鞑子香,一道早早地报春;炎夏,炊烟随烂漫山花、碧草飞莺,抒发着人们对自然和生活的挚爱;入秋,炊烟与斑斓的五花山、飘香的野果,一同让人们感受自然的丰馈;隆冬,炊烟伴漫天的飞雪,为家属区的房屋盖上一层厚厚的被子,让人们抵御零下三十几度的严寒。
  如今,山坳里的工厂迁回到城市,“小三线”终结了它的使命。大山里的军工人走了,告别山林的最后一缕炊烟在空寂的家属区升起后,慢慢地飘向张广才岭的深处,似有挥之不去的眷恋、不舍……
  责任编辑:黄艳秋
其他文献
1962年上半年,我上小学六年级,7月就要考初中了。  5月下旬是铲头遍地的时候。星期天,父亲因事不能和我一块儿去山里,问我自己能不能去,我说能去。我随摆渡社员的船过了辉发河,走了一段路,就来到了山里。  玉米苗都长一拃多高了,田垄上长出了一些小草,真的该铲了。我把装干粮的兜子挂在树上,站了一会儿就铲了起来。没有别人,一个人干活没意思,不一会儿就觉得有点累了。但我没休息,把锄头杵在地上稍微站了一会
期刊
早市上有个麻花铺子,打理铺子的是一个女人,大人小孩都管她叫徐姐,她每天不多不少就做五百根,卖完就收摊,生意特火。  徐姐说,炸麻花要把好三关:一关是醒面关。徐姐每天中午给孩子做完饭,然后就搬出来她家的两个大陶泥盆,装好面,开始和面,醒面,这些面正好够做五百根麻花的,然后放到阴凉处醒上。说到这里得补充一句,徐姐用的面粉那可是上好的雪花粉。二关是放料。往醒好的面里加入食用矾、蜂蜜等其他配料,这可是技术
期刊
跳跳鱼,学名弹涂鱼。在我们家乡,人们叫它滩虎龙或干脆就叫滩虎。反正又是龙又是虎,挺神乎的,家乡人很少去逮它吃它。这种在家乡原本随处可见的小鱼,如今已濒于绝迹。  滩虎是一种两栖鱼类,体长约十来厘米,通身泥灰色,像泥鳅一样圆滚滚的身形,生长在海边和近海滩涂的河沟里。别的鱼离开水很快就会死掉,可它不一样,能长时间离水,在岸滩上生活,靠胸鳍和尾巴在泥滩上爬行、跳跃,弹跳力十足,不亚于青蛙。  我小時候生
期刊
老话说:“难过的日子,好过的年!”小时候过年,尽管东西不丰盛,却感到年味十足。  鸡刚叫头遍,娘就穿好衣裳起来拾掇,准备摊煎饼。她昨晚就泡好了粮食:极少的麦子、碾碎的瓜干、磨碎的玉米糁子。  她把它们掺和到一起,用清水淘洗了几遍。做完这些,天就快亮了。推磨的活儿谁都不想干,一大三盆子糊子就得推半天。多数时间是,大姐二姐各抱一根磨棍,我和妹妹两个人合抱一根磨棍,娘在一边添磨,二哥在炕上恣个洋地睡觉。
期刊
下班的路上,看到有水果摊在卖青橘。我放下车子,问了一句,酸吗?不酸不买,我喜欢吃酸的。小贩回过神来说,随便挑,这种青橘就没有甜的,不酸不要钱。我挑最青的买了五斤,小贩很高兴,觉得我够意思,买得挺多的,他却不知道这些只够我吃一两天的。  是的,我爱吃橘子,尤其爱吃酸涩的青橘。这种习惯或许是与生俱来的。母亲告诉我,那时候她还怀着我,一次在医院检查回来,一向不怎么喜欢吃酸的母亲,却偏偏想吃酸的。于是,父
期刊
农村娃书读得迟。7岁的时候,我才背起书包对父亲说:“爸,我要走了。”  乡考之后,我就离开村子到十几里外的地方去读初中,这是一段去时完全下坡、回时完全爬坡两头都黑的路。父亲为我舂米磨面,备足一个星期的口粮,说:“村口有几条不识字的狗,专门咬那些识字的人。”于是常常脚跟脚地把我送到那排柴篱笆村口。我站在篱笆墙外说:“爸,我要走了。”父亲就站在篱笆墙内,两眼有些茫然和空落,却努力地从底层衣兜里拿出几块
期刊
我两岁半时,出麻疹,出到腰部,那红红的疹子死活不肯再往下走了,这是非常危险的信号。  母亲年纪尚轻,并不知我已经并发了肺炎。就在那天中午,我父亲要出差远行。他看了看帐子里的我,还是走了。我们随父亲落户到一个叫“文成”的农机修造厂,在那个交通闭塞的山区,我们举目无亲,二弟才五个月大。  我发高烧,抽搐,鼻翼一扇一扇的,喘不过气来。母亲抱着我去掛急诊,见我抽得那样,医生叫所有排在我面前的急诊病人让开,
期刊
“呼啦啦”旋转着飞过来,敲打着骨头。北京的风硬,碰上后,想脱身都难。  我生长在西北,感受过西北风。对于西北风的熟悉,就像左手熟悉右手一样清清楚楚,不用伸手就能感知。风在黄土地、黄土高坡、黄土塄坎刮过立春,春天就来到西北;吹过立秋,秋天就来西北填空。刮过一年时令,一年光阴就没了。年末,我去了趟北京,遇到北京的风,感觉北京的风就像是刀子风,一种细细的刀子刺肉的感觉隐隐而来,却又那么的想极力尝试。  
期刊
那是2003年冬天的一个深夜。  当我改完最后一本作业,已是凌晨两点钟。我舒了一口气,许多人都以为当老师轻松,但谁会知道这么晚了才开始休息。我洗了脸,熄了灯,走到窗前吸了几口新鲜空气,准备平静一下发热的脑袋,希望等会儿有好睡眠。  突然,我看到窗外十多米远的大街上一条人影从阴影处慢慢地走出来,格外注意地向我的窗口张望,边向我的窗口张望边走向垃圾桶。走到垃圾桶边时,停下脚步专注地望了我的窗口几秒钟,
期刊
2017年11月1日早晨,天刚放亮,突然电话铃响了,是妹夫从家打来的,他在电话里告诉我:“母亲居住的老屋后山墙塌了,村里要拆掉老屋给母亲盖新的,不用个人花一分钱,我们都很赞同,唯独母亲不同意。”母亲接着又和我通电话,说:“我不盖新的就住这个房子。”我知道母亲很倔强,父亲在世时都是母亲说了算,母亲认准的事就一条道走到底,九头老牛也很难拉回来,我急着往老家赶,想说服母亲。  母亲居住的房子是上世纪7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