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来源 :家长·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m29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尤其是初中,是学生青春期的开始,是学生正确思想形成的重要阶段,德育作为中学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成为当前教学的重中之重。班主任,是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实施主体,是学生学习成长的主要指导人员,是整个学生家庭的托付载体。他们作为学校、学生、家庭三者之间重要的纽带,不仅担任简单的课业教学和班级管理,更加肩负着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重任。在初中阶段,班主任如何对学生的思品进行良好的引导,充分发挥班主任工作中的德育作用,为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成为我们当前需要着重解决的问题。我在担任班主任的多年来,一直在思考,如何才能在我平日的教学与管理过程中,“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般地进行德育渗透,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行。我始終认为,教学工作和德育工作是相辅相成,不能分割的,应该将德育渗透在教学与管理的各个环节当中。以下是我在教学中的一些做法,抛砖引玉:
  将德育渗透在课堂教学中
  课堂,是学校进行教学活动的主要场所,自然也是德育的重要基地。学生在学习和成长中,无论是知识,能力还是品行,道德的获得,大部分都是从课堂上获得的。可以说,课堂上给予学生的“精神复合营养”是最全面也是最丰富的。但是在传统的认识中,人们通常将德育工作押在思想政治的教学上,认为自己科目的教学只是完成教学大纲的要求就行,甚至是单纯地认为“德育就是管理”而撒手给班主任。也可能因为我是班主任兼任课教师的缘由,在这一点上体会颇深。其实,只要我们认真地对待每一堂课,每一位学生,在教学的过程中,德育是始终伴随的。当学生学习获得成功时,一个赞扬的手势;当学生面临挫折,一段鼓励的话语;当学生遇到困难时,一只帮扶的手……这些都是德育。
  在课堂教学中,知识讲授和技能获得固然重要,但是德育更是不可忽视,试想,一个满腹经纶的人,缺乏道德修养,唯利是图,可以肯定地说,他所接受的是失败的教育。因此,任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仅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教会学生学习的能力,更要充分挖掘和发挥各个学科的德育功能,灵活、适度地进行德育渗透,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道德修养,价值取向。学会怎样做好,怎样做好人,在伴随智育发展的同时,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
  将德育渗透在具体活动中
  除了课堂教学中的渗透之外,课堂外的时间也可以很好地利用起来。初中阶段的学生,是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想要培养学生拥有正确的道德观念,单纯依靠课堂教学中“机缘”式的渗透是不够的,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应该花更多的心思,组织一些具体的、生动的、具有针对性的德育活动,提升学生的道德意识和道德素质。在德育活动的组织上,通常要讲究三个原则:序列性、主题性和连续性。所谓序列性,就是要根据时令机缘,顺序开展,不能颠倒。比如说,每逢新年学校举行联欢会,各个班级,各位学生都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正是展现自己才华的大好时机,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但是如果错过这个时令,反而在阳春三月或重阳四月开展,则会导致事倍功半;所谓主题性,就是要求每一个德育的活动都要有一个主题,明确德育的重点。比如五一劳动节,此时就可以组织“劳动光荣”类似主题的德育活动,开展大扫除或者是野外拾荒等,提升学生的卫生意识;所谓连续性,就是指德育活动要连续而不间断,不能“三天打渔两天晒网”,想起来就举办一场,想不起来就忽略过去,这样没有长性,也会影响德育的渗透效果。
  此外,除了德育活动的组织和开展之外,还应该在学校内多增设一些心理咨询,定期观看爱国影片,升国旗仪式等。同时,在学校的橱窗中,班级的黑板报上,也应该做好德育宣传,应用正面的引导,纯化学生的德行,开启学生的心智,升华学生的人格,从而形成“教学育人、管理育人、活动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良好育人氛围。
  将德育渗透在家庭教育中
  现在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家庭,在现实生活中,一部分家长对子女的教育不能与学校德育工作协调一致,不仅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也为学校德育工作的正常开展增添了一定的难度。针对这一点,作为班主任要做好以下工作:第一,让家长认识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性。我在了解家长们普遍关心的重点、热点和难点的基础上,通过开家长座谈会向家长介绍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意义,使家长充分认识到实施素质教育与学生健康专长的密切关系。同时也使家长明确学校德育工作的重点,从而积极配合学校开展工作。第二,请家长参与和协助学校的德育活动。班主任要正确地引导家长配合学校的教育工作,促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结合,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巨大潜力。
  德育工作任重而道远,我们班主任一定要注重把德育渗透到教育的各个环节中,真正做到德育工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才能实现智育和德育的双赢。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教育的不断改革,在教育研究中,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存在着脱节的现象,这一现象一直困扰着研究人员。尽管理论因为比较注重内在的逻辑一致而把复杂的现实变得精简了,实践因为过于复杂而把没有关联的事物联系到一起,而且因为人们比较注重理论和实践的内在一致性,从而忽略了理论和实践的内在区别,从而使两者存在严重的脱节现象。因此,本文针对教育技术——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中介进行深入研究。  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
期刊
新高考要求学生具备自主选择的意识与能力。立德树人的教育背景下,将生涯教育融入到学科教学已经成为必然趋势。历史学科的外延性使得它能够很好地承载中学生涯规划的理念教育,这种理念渗透也是可行的,而这样的一种结合模式又必须对历史教师提出一些特殊的要求,对学生做出理智與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具有天然的学科优势。  职业生涯规划与高中历史教学  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就是让中学生尽早认识自我、认识职业、认识教育与职业
期刊
阅读教学中文本对话存在的问题  语文阅读教学中对话形式多样,虽然学生与文本的直接对话是学生直接提取文本信息,对于掌握文本内容有事半功倍之效,但是由于是人和物之间的对话,所以存在以下几个问题。首先,学生与文本对话的时间较少。在日常的阅读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很多教师都是较为注重师生对话以及学生之间的对话,而给予学生和文本之间的对话是相对较少的。在一堂阅读课中,我们经常可以听到:“接下来给你们几分钟时间
期刊
为了说明当前小学课堂管理的状况,现对某小学283名学生和30名教师开展问卷调查,并辅以访谈调查,从中得到小学课堂管理存在的问题及优化管理的对策。  小学课堂管理状况的现状  小学课堂管理现状调查问卷分析  第一,学生调查问卷结果。为了从学生的角度说明小学课堂管理的现状,现随机抽取3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将学生分为学优生、学中生、学困生。学优生的定义标准为期中、期末考试每门课均为80分以上(含语文
期刊
《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明确指出:“游戏是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 “要因地制宜地为幼儿创设游戏条件”。《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同时指出:“玩是幼儿的天性” “要发现、保护和引导幼儿固有的天性”“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可见,游戏在幼儿生活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价值。本文着重从本土游戏的角度阐述其特点和价值。  在民间流传着许多小游戏 ,它是源于人们生活的一种自创的游戏,它汇聚了祖祖辈辈劳动人民的智慧
期刊
现在科学技术应用于生活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电动玩具,这些电动玩具给幼儿带来了欢乐,但对幼儿的发展没有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甚至造成幼儿出现自私、孤僻等性格。幼儿的天性就是活泼好玩,教师要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引导幼儿发挥固有的天性。民间游戏作为幼儿活动的主要在游戏方式之一,在幼儿活动中民间游戏可以作為幼儿教育的媒介,培养幼儿身心良好发展。  幼儿活动开展民间游戏的重要性  在幼儿活动中开展民间游戏是
期刊
随着新课改的进一步发展,小学语文的重要性愈加凸显。掌握好语文知识是学习各类学科的前提和基础,小学语文知识包括:拼音、汉字、词语、句子(标点)、阅读和写作六大部分,其中写作是最高阶段,这就要求学生在掌握词句用法的情况下,提高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但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学生在提及语文写作时总是一筹莫展,“没有东西可写”“词不达意”“表达不出”等情况时常出现,教师也为此煞费苦心。本文将创新写作的教学方式,
期刊
幼儿内心对绘画的热情是与生俱来的,他们喜欢肆意地涂鸦,用爸爸的笔,用妈妈的口红,用地上的小石子,用手指头画画桌子上的水渍……为了留住这份最简单纯粹的热情,为了记录下这种最美丽的童真,教师将把着重点放在从幼儿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上,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景,从各个方面激发幼儿对线描画的兴趣,让幼儿敢想敢画,爱上线描画。  改变画纸  提到绘画,我们通常会用到长方形的纸,这是最普遍、最普通的画纸。对于有
期刊
《醉翁事记》是一篇因“治滁政绩”而“乐民之乐”且“能达于进退究通之理”的精美游记。“乐其乐”,从表象看是“官民同乐”“与人共乐”,而从深层次看则是“乐民之乐”。其中“爱其俗”不只是爱自然形成的民俗,而是治滁而生成的社会风气和滁人原有民俗的融汇。全文以一“乐”字作线索贯穿始终。这个“乐”是作者能保持为人大节,处穷通临祸福而无愧于古君子的光辉精神境界,而不同于历代迁客骚人的寄情山水。  初中语文课本选
期刊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作为教育工作者要从了解、关怀、爱护学生入手,引导鼓励,建立深厚的师生情谊,亲其师,然后信其道,教育就能水到渠成了。  曾经有人对教师进行过调查访问,绝大部分的教师都认为自己对学生倾注了自己的爱。但有教育工作者选了3所学校,对学生进行师生关系现状调查,从学生问卷统计表中得出,67%的学生对教师的评价为“不满意”。主要反映在教师对学生的态度:一是让学生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