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年钱锺书:“我几乎成了写信的动物”

来源 :同舟共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562609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钱锺书走出国门访问意大利、美国、日本以及出版《管锥编》后,学术界对他的兴趣与日俱浓。1980年小说《围城》的再版畅销与1990年电视剧的热播,使“钱学”从“荒江野老屋中二三素心人商量培养”之学渐渐转向“显学”,有不断被神化、庸俗化、浅显化的趋势。钱锺书的读者也渐渐从少数象牙塔中人增至普罗大众,大量粉丝的各类来函从四面八方雪片般飞进钱府。
  1982年钱锺书当上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后,不相识的人来函求推荐、作序、题词等也多了起来。读信、复信遂成了晚年钱锺书一项重要工作,连他自己都感叹“几乎成了写信的动物”。杨绛先生说:“他每天收到许多不相识者的信。”“每天第一事是写信,他称‘还债’。他下笔快,一会儿就把‘债’还‘清’。这是他对来信者一个礼貌性的答谢。但是债总还不清;今天还了,明天又欠”。(杨绛《我们仨》,三联书店2003年版)“锺书每天起床后,第一件事就是到案头写信。”“他每天少则写一两封,多则三五封,平均要写三封。别人写信或寄书来,他总要给人家个回应。他回信是出于礼貌,并不仅仅为了应酬。好在他出手很快.呼啦呼啦几下子就是一封”。(《中华读书报》2001年1月23日)
  一生与信的渊源
  钱锺书的一生与书信有着剪不断的渊源。上中学以后,他就常为父亲钱基博代笔写信,由口授而代寫,由代写信而代作文章。“我常见锺书写客套信从不起草,提笔就写,八行笺上,几次抬头,写来恰好八行,一行不多,一行不少。锺书说,那都是他父亲训练出来的,他额角上挨了不少‘爆栗子呢”。(杨绛《记钱锺书与〈围城〉》,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从为父代笔写信开始,走出家门后,他在人生的各个阶段都热衷于写信。考上清华后,钱锺书每次写给父亲的信都被老夫子贴在本子上珍藏,整理为“先儿家书”。“信写的非常有趣,对老师、同学都有生动的描写”,钱基博高兴起来还把自己教训儿子的家信拿出来发表,也把儿子的来信拿出来“显摆”。
  在钱锺书留学海外,回国后辗转昆明、蓝田、上海等地工作时,书信都是他与外界保持联系、表达情感的重要媒介。特别是他与杨绛分开之时。钱锺书杨绛夫妇伉俪情深,早已是现代文化圈中的佳话:“锺书和我不在一处生活的时候,给我写信很勤。”(《我们仨》)解放后依旧如此。杨绛随一伙老知识分子下乡锻炼,钱锺书便每日一信,字小行密,“情意绵绵又生动有趣”。即使在“文革”下放干校期间,他一有空就写家信,“三言两语,断断续续,白天黑夜都写。这些信如果保留下来,如今重读该多么有趣!”(杨绛《干校六记》,中国青年出版社2000年版)可惜的是,这批“情意绵绵”的家信,大多已被杨绛先生烧毁。
  其实在电话并非寻常人家可用的时代,书信往来一直是人际交往的必然选择,老派文人更是寄托于此。在信息化的今天,八行书笺,毛笔行书,早已是遗风雅韵的奢侈品了。只是让人意外的是,在钱氏最后二十年中,即使在电话、交通等都极为便利之时,他仍然每天认真地写着信。
  晚年信札的数量及特点
  在近现代学人中,钱锺书应是复信最勤、最多的,他流布海内外的书信数量可能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按杨绛先生的说法计算,后二十年一天平均写信三封,流散于外的信札就有两万封之巨(这还不包括1978年前的)。近些年来,钱锺书的信札早已违背其当初意愿,被别人各怀目的地拍卖和发表。2013年,香港书商李国强欲拍卖钱氏手札一事被炒得沸沸扬扬,甚至惊动了百岁老人杨绛。据报道,此次准备拍卖的钱氏手札有66封之多,另有其妻女书信及手稿等。有媒体吹嘘跟风道:“66封钱锺书与友人往来的书信手稿首次曝光,是钱锺书研究近几十年来的重大发现。”其实自言大量拥有钱氏手札者大有人在。香港的宋淇先生与晚年钱锺书书信来往密切,去世后留下一大批钱氏手札。其子宋以朗透露,宋淇与钱氏夫妇的通信,由1979年开始一直写到1989年,10年间共有138封。(《东方早报》2011年10月9日)台湾学者汪荣祖先生说他保存着75封信,曾征求过杨先生的意见,表示不会发表。许渊冲在一篇《忆钱锺书》的长文中,就收录了近20篇钱先生的来信。已出版的有关钱氏的研究著作中也收录了一定数量的钱札。陆文虎曾收集、整理和编选过一册《钱锺书书信集》,大约征集了各类书信300多封,本拟收于三联版的《钱锺书集》中,但因杨先生反对,这册书信集最终没有出版。
  杨绛先生曾说,放弃汇集书信的设想,实际上是出于对读者负责的态度。钱锺书先生散落世间的书信数量巨大,现在全部收齐办不到。至于只挑小部分出版,选择标准也不易制定。况且,他的信多为回复来函的普通书简,没有特别的价值和意义。即使个别书信涉及学术问题,内中观点也已在他的著述中详细阐明,不必再收入文集。可以期待的是,《钱锺书书信集》必是钱锺书身后又一部值得玩味的大书。
  翻译家宋淇曾说过读钱锺书信的感受:“读来示是人生一乐,妙语层出不穷,智慧与幽默共存,而书法圆浑自如,已臻化境,赏心乐事,莫过于此。”钱锺书给他的信用毛笔、圆珠笔、打字机的都有,似乎信手拈来,语言主要是文言文,只有第一封是全英文,但实际上每封信都点缀着多国语言,字体是行草之类。宋以朗说:“看他用毛笔写中、英、法、德、意、拉丁文,广东话所谓‘舞龙咁舞’,我其实真有点头痛。”有段时间因为钱的信太短,加上圆珠笔字迹易化难认,不便保存流布,宋淇竟给钱锺书寄来了一包好笔好纸!钱锺书收到纸笔和信后复信道:“弟性卞急,而来信须答者又夥,每信手拈败笔作书,累兄目力,疚愧之至,以后当力矫此习。”可见共赏钱函已是他朋友圈中一件赏心悦目的雅事。文言文,八行笺,挥洒自如的行楷,丰富幽默的语言等,这是钱氏给朋友信札的外在特点。此外,信中讨论学术,谈诗论文,甚至臧否人物等,也另有其学术价值。
  那些无穷的“后患”
  钱锺书不厌其烦地复信、题签,使他赢得了更多人的尊重与理解,满足了一部分粉丝的“追星梦”,也确实激励了一大批青年学人的成长,甚至成了他们的精神导师。但与此同时,这些当初根本没有预料会被拿去拍卖和公之于世的私信(这和胡适、吴宓等把日记当著作写不一样),给大师钱锺书留下了“无穷后患”。杨绛先生也承认“这些信也引起意外的麻烦”。(《我们仨》)曾有报道说,钱锺书致吴祖光的信札,不到10行字,2008年12月在上海以一万一千元拍出,翌年5月又在北京以两万三千元成交。2013年保利公司官网挂出的三封“钱锺书、杨绛至同贤先生信札”,估价竟达万元至18万元。(原上海古籍出版社社长魏同贤后致信媒体及保利拍卖公司,质疑拍卖的三封信中有两件是“伪造”的。)   其实最大的问题还不是金额的问题,主要是私信的内容被别人误读和利用,一些不适宜公布的私論被拿到桌面上来,使“一束矛盾”(钱的自嘲语)的钱锺书形象凸显了出来,让钱家人尴尬,让钱锺书的公众形象受到质疑。杨绛先生认为,钱锺书许多随手而写的书信,行文难免月旦人物,属于自己隐私,现时发表未必合适。她举例说,凡收到寄赠著作,钱锺书先生回信致谢,自然要以赞语相加。但他的赞扬不一定是对书的全面评价,他经常要附上一句“容当细读”,表明他还未能及时细读。宋以朗认为他父亲与钱锺书的这些来往通信是“现代中国文学的珍贵史料”,可能会整理出版,也可能悉数寄还杨绛先生。因为他有顾虑:“我爸爸与钱锺书的部分通信,若公开会得罪不少人,内容多是讨论钱锺书对他人的看法,显示出他看不起其他学者的态度。”钱锺书自己对书信在别人文章中被公开引用和刊布,生前曾表示过不满:“拙函示众,尤出意外;国内写稿人于此等处不甚讲究,倘在资本主义国家,便引起口舌矣。”“现在出版法已公布,此事更非等闲。我与弟除寻常通信外,并无所谓‘墨宝’,通信如此之类……皆不值得‘发表’。‘No can do’,to use the pidgin English formula.(大意:书信示众就像洋泾浜英语的用法一样离谱)”可是“天要下雨,娘要嫁人”,搬出“出版法”也属徒劳,根本不是他的意志能左右得了的。
  钱锺书的世故、客套在他的私信中一览无余,在已公布发表的信中早已不是秘密。夏志清认为钱:“写信太捧人了,客气得一塌糊涂。”“待人过分客气”。尽管如此,有人置之一笑,有人却将其奉为圭臬,以之炫人。上世纪80年代后期,在一次全国外语教学英语教材评审会议上,有位老师推荐了一本“文学史”书籍,并且说这本书已经有了钱锺书等先生的赞美和推荐。那位老师的话还没有说完,钱瑗就腾地站了起来,满脸通红,大声说道:“我父亲没有推荐。”这句话使推荐人极为难堪,他掏出三封信放在桌子上,表示并没有撒谎。有人现场就把信翻开细阅,发现其他人是说了赞扬的话,但钱锺书的信正如杨绛所言,一大半是客套话,最后是以“容当细读”结束。大家认定钱锺书的话不是推荐,因为他还没有看呢。钱锺书写信会礼节性、习惯性地尊称对方为“兄”,署名曰“弟”,不管对方是同辈人还是晚辈,有不知深浅者就自以为学问了得,沾沾自喜,传为笑柄。
  有采访者曾对余英时先生说:钱先生对您也是非常欣赏。余赶紧回话:“没有没有,那是他的客气话。你知道钱先生也有他世故的一面,他很客气,不能把他的客气话当真,我从来没有当真过。当然这也不是说他说的是假话,但也不能在这上面真的认真。”(《余英时访谈录》,中华书局2012年版)不过钱锺书确实曾当别人面夸赞过余英时的信:“你看现在国内还有谁能写出这样的信?”对有水平的信他会毫无掩饰地表达自己的喜好。
  “浮名害我”
  复信过多、过勤,造成另一个连锁反应是鼓舞了更多相干或不相干者的来函,以及种种未及预料的访客,使晚年钱锺书应接不暇,苦不堪言,耗费了他大量精力、心力和时间。他在给友人信中说:“客多信多,干扰工作”。(1982年与许渊冲信)“老来岁月,更无闲气力作人情。而书问过从者不乏,甚以为苦。故戏改梅村语云:‘不好诣人憎客过,太忙作答畏书来。’比年多不作复,客来常以病谢。案头积函不拟复者已二三十余,‘学得无愁天子法,战书虽急不开封’。”(与吴忠匡书)“弟去夏挂名副院长后,不相识人来函求推荐、作序、题词之类,日必五六,虽多搁置不理,而中有年老境困、其情可悯者,不得不稍效绵薄,并作复书。”(1983年I1月22日致宋淇函)“十一年来,衰病相因,愚夫妇皆遵医诫,谢事,只恨来信太多,亦多懒慢不复。”(1992年与李黎书)
  宋淇曾帮钱锺书想出“逐客书”一计:“先生写好一封信,对外间一切要求均加婉却,上边的称呼空出待填,最后签名下是否可留一点空白以及盖印以示隆重,其尺寸大小即依函副本,不妨写得较来函字多一点,高一点。寄来后,晚即可去代影印二百份。”但钱锺书很世故地谢绝了:“倘以印就form(格式——编者注)作“逐客书”,必召闹挑衅,且流传成为话柄,由话柄而成为欛柄。畏首畏尾,兄当笑我为moral coward(满口道理的懦夫——编者注)也。”(见宋以朗文),有人还建议钱找助手帮忙写信,他说:“有过建议说找一个助手帮我写信,但是光为还有不少外国朋友的信,我总不能找几个助手单单帮我写信……这对年轻人是一种‘奴役’,我并不认为我是够格的‘大师’,可以享受这种特权。”
  钱锺书的身体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尚可,那时正值壮年。但“文革”开始后,历经批斗、下放干校、打架、“逃亡”等诸多不幸,加之老年人的常病,使他的身体渐差。哮喘、喉炎、肺气肿等都是老毛病,睡眠也不是很好,后期还患有前列腺炎,时常起夜。每年最难度的是入伏之后那三十来天,以及立冬前暖气没来的那十几天。每次一得感冒,必然引起哮喘,要半月二十天才缓过劲来。但在“文革”后期,在身体状况差、居住条件根本谈不上(学部办公室)的情况下,他仍坚持整理出皇皇巨著《管锥编》。此书出版后,他尚有宏愿:“初计此辑尚有论《全唐文》等书五种,而多病意倦,不能急就。”(1978年1月作《管锥编·序》)1978年他在给郑朝宗信中也说:“假我年寿,尚思续论《全唐文》《少陵》《玉溪》《昌黎》《简斋》《庄子》《礼记》等十种,另为一编。然人事一切都不可预计。”可是在《管锥编》出版后的二十年时间内,虽然生活无忧,声名鹊起,他却再也没有完成大部头著作,只是对它进行了增订,留下了一堆犹如天书的手稿,不能不说是学术史的重大遗憾和损失。前文估计流布于世的钱氏信札有两万封,以保守一万封每封信平均350字计,也撰写了约350万字——足以抵得上几部《管锥编》了。假如继续坚持抱着“锱铢积累”写《围城》的决心,排除不相干的纷扰,放弃那些毫无意义的应酬、月旦人物的复函,又何以续写不出一部《管锥编》?没有留下著作,反而留下是非,这对晚年惜时如金的钱锺书来说,不能不说是个人生悲剧。
  有人曾问钱锺书:估计什么时候写完后面的《管锥编》,他无奈地说:“老年人是不能作什么估计的,可以说是无估计可言。我觉得一个人到了五十岁以后,许多事情都拿不定,如身体健康就拿不定。我对人生的看法是,眼光不能放得太远,从某个意义来讲,一个人的事业与心愿都是有距离。”(彦火《钱锺书访问记》,《记钱锺书先生》)《围城》重印后,杨绛问他想不想再写小说。他说:“兴致也许还有,才气已与年俱减。要想写作而没有可能,那只会有遗恨;有条件写作而写出来的不成东西,那就只有后悔了。遗恨里还有哄骗自己的余地,后悔是你所学的西班牙语里所谓面对真理的时刻,使不得一点儿自我哄骗、开脱或宽容的,味道不好受。我宁恨毋悔。”还是在私信中,他对虚名的利害发出了切身的感叹:“虚名之带来实害,如是如是!”(与沙予信)“浮名害我,不得清净!”(与臧克和信)
  原载于《同舟共进》2014年第5期,转载请注明出处
其他文献
我在反腐第一线  陆群,湖南省纪律检查委员会预防腐败室副主任,从事纪检工作近20年,见证了衡阳“贿选案”从发现到查办的全过程。微博上,他是“御史在途”,特立独行,为弱势群体奔走,被网友喻为“现代包公”。  《同舟共进》:您从事纪检工作这么多年,有没有什么案件让您印象深刻?  陆群:从事纪检工作近20年,见证过不少案例,参与过少数案件的查处,解剖过不少案件。例如湖南省机械工业局原局长林国悌案件、永州
期刊
我早就想写这样一篇文章,建议堂堂正正地将政府治理机构(行政权力)延伸到村一级,而不是所谓“村民自治”。  正打算落笔时,遇到山东平度发生纵火事件,心中充塞着悲愤,虽然强征土地、警察抢尸之类恶性事件早已听闻多起。好在这个事件已引起广泛关注,我写本文前《京华时报》有評论,标题旗帜鲜明《欲知平度真相先查征地内幕》;《南方都市报》3月23日社评是《平度事件:村民以身守土,谁在以身试法》;据最新报道,记者证
期刊
曾国藩为什么借钱过年  清朝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十二月二十一日,三十一岁的翰林院检讨(从七品,大约相当于现在国务院部委的副处级)曾国藩在给父母的一封家书中写道:  男今年过年,除用去会馆房租六十千外,又借银五十两,前日冀望外间或有炭资之赠,今冬乃绝无此项,闻今年家中可尽完旧债,是男在外有负累,而家无负累,此最可喜之事。  一位翰林院庶吉士出身的七品官,靠租房子栖身,还要借钱才能过年。从曾国藩
期刊
新四军第4支队司令员高敬亭被处死一案,是抗日战争初期发生在新四军中的重要事件。由于涉及此案的档案始终没有完全公开,造成对高案的解读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坊间有一种比较流行的说法是:叶挺于1939年5月13日应约前往安徽省政府所在地立煌,5月24日安徽省政府主席廖磊向第五战区诬告第4支队,五战区转报蒋介石,蒋介石批准“所请将高敬亭处以枪刑照准”,叶挺带着蒋的批文抵达合肥青龙厂将高敬亭关押,然后召开斗争
期刊
今人以为古时帝王凛然不容侵犯,其实在清代之前,士大夫当面抨击皇帝的事例可谓史不绝书。明朝的政治苛严,士大夫冒犯龙颜,有被廷杖乃至杀头的风险,但明代士风高昂,士大夫冒死上书者前赴后继,显得很悲壮。宋代则“以仁厚立国”,视公议为“国之元气”,优容士论,认为“以言逐人,非盛世所宜有”,两宋三百余年,除了一二特例,少有因言事而被羞辱、杀戮者,顶多只是贬黜,因而朝野议论尤盛。  北宋仁宗朝嘉祐二年(1057
期刊
如何定义现阶段的反腐  《同舟共进》:十八大后的反腐呈现高压态势,习近平同志提出“以猛药去疴的决心,壮士断腕的勇气”反腐。您如何看待十八大后一年来的反腐工作?  李永忠:习近平同志提出反腐要“猛药去苛”“壮士断腕”,王岐山同志提出“当前反腐以治标为主,为治本赢得时间”,这两者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用一种治标的办法来缓解当前“愈演愈烈”的腐败问题。虽说急则治标,缓则治本,但在这么艰巨严峻的反腐态势面前
期刊
甲午惨败的这一年,中国的热血之士都行动起来了,纷纷开出自己的救亡药方。学贯中西的严复首先从平静的书斋拍案而起,化笔为剑,用文章呐喊冲锋;康有为在北京振臂疾呼,发动轰轰烈烈的“公车上书”,提出拒约、迁都、变法三项救国之策;孙中山在美国檀香山成立兴中会,愤而向清廷公开挑战,誓言“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在家国罹难的艰危时刻,这三位中国人所经历的心路沧桑,无疑是中华民族劫后重生、凤凰涅槃的生动缩影。 
期刊
重庆 董天策(重庆大学新闻学院院长、教授、博导,本刊特邀审读员)《同舟共进》2014年第4期相当精彩,几乎每一篇文章都值得细细品读。这倒让我很为难——如何评点这一期刊物?想来想去,拎出三个关键词:学理、智慧、性情。具体说,就是“专题策划”富有学理,“焦点关注”特有智慧,文史文章很有性情。  我们应当向新加坡学习什么?这是本期专题策划提出的重要问题。萧功秦指出,从邓小平1978年访问新加坡开始,中国
期刊
何兆武,历史学家、翻译家。1921年生于北京(祖籍湖南),1939年考入西南联大,先后就读于土木、历史、哲学、外文系。1956年至1986年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研究员。1986年后任清华大学思想文化研究所教授。历史研究著作有《中国思想发展史》等,译著代表作有罗素的《西方哲学史》、卢梭的《社会契约论》等。  2006年何兆武推出口述史《上学记》,这部“浓缩了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心灵
期刊
当你围绕着车来规划时,就会把车吸引来;当你围绕着人来规划时,就会把人吸引来。  当今世界,有36亿城市人口。到2030年,这个数字将达到50亿,占当时世界人口的60%。中国在这一全球性的城市化大潮中一马当先,城市化决定着21世纪中国的命运。  城市化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模式。一系列研究指出,人类集中在大都市居住,比起分散居住,所消耗的能源、对环境的冲击都小得多,同时也更有创造力、产值更高。但这并不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