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来源 :中国篆刻·书画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glovechi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所有创作的源泉都来自于生活,美术尤其如此。在小学美术作业设计中,注重让小学生联系生活、挖掘生活、感悟生活,让他们在对生活的观察与体验中去产生创灵感和作激情,是新时期小学美术教育者的首要任务。
  关键词:小学美术 作业设计 源泉
  生活赋予了所有艺术以真实的生命力,脱离了生活的艺术创作是苍白而虚幻的,是无法接受时间考验的“废品”。作为艺术的一种重要形式,美术反映了人类最真实的活动,同时又是对人类生活的一种认识与提炼,在小学美术教育中,让小学生充分认识到美术与生活两者之间密不可分的这种联系,是每个教育者的首要任务。如何在有限的教育时间与空间内,还学生一个真实的生活课堂,一直以来都是值得美术教育者认真思考的课题。笔者认为,教师可以通过美术作业的有效设计,让小学生在完成“生活化”作业的过程中,去拓宽自己的视野,去丰富自己的内涵,去捕捉灵感,激发热情,让他们走进生活、认识生活、体验生活,在这幅特殊的“画卷”中恣意创作,尽情挥洒自己的灵感与才华。
  一、立足生活实际进行作业设计
  虽然小学生无时不刻的处于生活这个大舞台之中,但是对生活中的点滴他们却往往视而不见。因此,教师要把握好生活与美术作业两者之间最佳“契合点”,为学生架起一道连接美术创作与生活的桥梁,“擦亮”他们发现生活的眼睛,让他们学会在生活中寻找可供创作的“美术灵感”。如在学习浙美版二年级下册第一课《春天在哪里》时,可以设计结合“听、看、想”和“拍、剪、画”于一体的作业:
  ① 课外作业(认真观察生活搜集素材):A、春天到了,同学们你们身边都发生了哪些变化?用你的眼睛、你的耳朵、你的心灵去发现、去寻找一下吧。有相机的同学们可以把你认为美的景色拍下来,下节课和其他同学共同分享。没有相机的同学也可以将自己的眼睛当作相机,记录下美好的瞬间。(同时提醒学生,美术作品的创作并不局限于画笔,让他们开动脑筋自己寻找更多的创作工具)。B、 带着学生们一起走上操场,去观察春天都有哪些与其他季节不同的变化和特征,然后让他们一一说出来。很多学生看到了树枝上小小的枝芽、嫩绿嫩绿毛茸茸的小草、浅浅的粉色的桃花花苞;还有温柔的春风;同学们都脱下了厚重的棉袱换上的漂亮毛衣等等。
  ② 课内作业(将生活中采集到的素材表现于作品之中):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对生活的观察,选择一种或者多种画图工具画一幅以“春天在哪里”为主题的美术作品;也可以用不同的材料,如布、彩纸等等剪贴出一张个性化的“春之图”(有的学生居然想到了用工艺纸和铅丝编织了一顶非常漂亮的“柳帽”来表现春天)。
  这种设计作业的方法,不但让小学生真正融入到了生活之中,让他们认识到美术创作既来之于生活又是对生活真实而精彩的反映,同时唤醒了小学生于课堂作业中无法体验到的触觉、听觉以及视觉等感官意识,实现了生活与美术教学实践两者之间的“互补”。春天本来就是一个多姿多彩而又生机盎然的季节,春天的色彩、春天的印象,就如同刚刚开始新生活的小学生一样,那样新鲜,那样的充满活力和生命力,只有让小学生去“触摸”春天,才会点燃他们的智慧与热情。尤其是在生活中只要“玩一玩”、“看一看”、“走一走”就会收集了很多有趣的素材,那些在平常看来熟悉而不起眼的景象,在他们的反复尝试与思考中成为了美术创作的“好点子”,让他们既感受到探索生活的乐趣,也产生了用美术作品来描绘生活的意愿。
  二、围绕生活素材进行作业设计
  美术创作需要大量丰富的素材,小学生对生活缺乏主动的观察力,亦没有自主采集素材的意识与能力,所以教师应在美术作业的设计中有目的的去引导小学生主动的、自觉的走进生活,留心观察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情,学会捕捉和收集一些有“亮点”的人物或者是景致。所谓“处处留心皆学问”,只有让小学生真正走进生活,学会用心生活,才能够让他们从生活中汲取更多创作的“养料”。如在学习浙美版一年级下册第二课《叔叔阿姨真忙》时,叔叔阿姨为什么而忙?他们忙碌起来会有什么样的表情?怎样的动作?这些问题可能很多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并不会留意。而要表现劳动中的人们,对于孩子来说,见得最多的还是身边的父母。因此在布置作业时,可以选择一到两个生活中最为常见的“家务事”,如做饭、买菜等作为创作主题,让学生们利用课外时间与父母共同完成。如和爸妈一起买菜,走近菜市场,去体验平常接触不到的一个“特别”的生活环境。学生们对这个热闹喧嚣又新鲜的生活场景有了一个直观印象,而对爸爸妈妈在菜市场是怎样买菜、如何与菜贩子讨价还价以及在挑选新鲜蔬菜时的产生的动作、表情也有了深入而细致的观察,这使小学生意识自己在饭桌上吃到的简单一餐,其过程竟是包含着这么多的“内容”在里面。正是这种走进生活、融入生活的体验,会帮助小学生创作出真实而细致,形象而生动的“原汁原味”却又不失“亮点”的美术作品,有的学生通过碳笔,运用简单的黑白色调将妈妈蒸馒头的场景描绘了出来,仅仅几笔简单的线条,就将妈妈看到热气腾腾刚出锅的馒头时那开心的笑脸表现了出来,而他们对身边的人的敬佩与感激之情也跃然纸上。
  三、围绕生活之美进行作业设计
  严格来说,很多小学生对“美”的认识仅停留在表面,习惯从事物对自己的感官刺激来判断事物的美丑,如果教师不加以矫正,会让学生对美的反应不断迟钝,继而难以发现生活之美。生活可谓让学生获取美感,激发灵感的重要“课堂”。从生活点滴培养学生对美的感悟,让学生在生活氛围中学会观察,学会发现美术之“美”、创作之“美”,不断的汲取来自于生活的创作灵感,对提高学生的美术创作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例如,在教学生进行绘画创作时,笔者设计了“我的第一次体验”的课外作业,让学生们在课外时间将自己某天的生活体验记录下来,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分析比较容易入画的场景与素材,以及立意好的场景应怎样入画等等,积极鼓励学生将他们亲手搜集的素材作为创作析型,开始绘画构图。实践证明,通过这样的引导,虽然有些学生的美术作品略显单薄,但主要形象都勾画的非常到位,而当在教师指导下,他们在作品中添加一些与主题相关的多种元素之后,一幅幅优秀作品则悄然而生,生活之美跃然纸上。这样生活化的创作体验,培养了学生对美的感悟,增添了学生美术创作的经验与知识,促进了他们创作技巧的提高,如此,则美育也得了有效的渗透。
  四、围绕作品鉴赏进行作业设计
  美术鉴赏能力源于对经典作品鉴赏的体验,而当前造成小学生美术创作“无灵感”的原因就在于缺乏这种能力,因此,只有先加强体验,才能够让学生获得更多真情实感,让情感“成形”,并用于实践。当学生们积累了丰富的生活经验与素材之后,如何将这些内容填充到自己的美术创作中,即“怎样提炼、怎样下笔”,成为了很多学生面临的难题。因此,教师要为学生创设“第二课堂”,布置与作品鉴赏相关的作业,多让学生观摩、欣赏艺术大师的优秀作品,不限时间,不限国界,可以同时看中国的齐白石、 国外的米罗、凡.高等,让学生们在“海量”欣赏中拓宽视野,潜移默化的提高自己的审美标准。与成人最大的不同在于,小学生视点会更具趣味化,而通过欣赏,让学生能够领略和掌握更多的构图技巧,这无疑会让他们美术创作的“功力”朝向一个新的高度攀越。尤其是多让学生们去欣赏同龄人作品,一些少年艺术家的作品中表现出的张扬个性,更容易让小学生产生共鸣,创作欲望和潜质更容易被激发出来。同时,教师还要注重通过作业设计引导学生们有目的的与同伴进行切磋、交流、在取长补短中完善自己。要多给学生观摩一些极创意的作品,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让他们能够有更多渠道、更多机会畅游在艺术海洋中,通过不断发现和创新,时刻保持一种创作的激情与热情,从而提升学生对美的欣赏能力。
  结语:美术作业的生活化设计,会让小学生积累起更多丰富的生活经验和创作素材,为他们进行个性化的美术创作提供了一个方向和坐标。小学生会在教师有意识的引导之中慢慢的运用手中的画笔将生活与美术进行融合,而他们也会在对生活的体验与感悟中逐渐发现,一幅优秀而又独具特色的作品,并不是单纯的模仿和肤浅的想象,它们应该是充满着生活气息的“活”的作品。
  参考文献:
  [1]许伟. 为有源头活水来——小学美术生活化教学探微[J]. 教师, 2014, (16): 84.
  [2]余慧骊. 农村小学美术课堂开展“生活情趣化”吹塑纸版画教学研究[J]. 学周刊:中旬, 2014, (8): 228.
  [3]李富业. 小学美术教学生活化的探讨[J]. 学周刊:中旬, 2014, (11): 225.
  (慈溪市胜山镇中心小学 浙江宁波)
其他文献
褚奕辰 2007年2月生,现就读于杭州现代实验小学二(3)班。我学习努力、成绩优良,多次被评为三好学生、优秀少先队员、优秀班干部等称号。课堂学习之余,我还爱好书画、乐器、棋类等。在乐器学习方面已通过架子鼓五级考试,并于2014年7月参加浙江省第五届打击乐比赛获少儿A组银奖。自从幼儿园中班接触国画以来,我对国画及书法表现出了较强的兴趣,并取得了一些成绩。2013年在全国艺术新星国际交流活活动华东赛区
期刊
刘建春 男,1973年4月出生,河南新密人,世界华人艺术人才,2014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高级研究生花鸟班,中国美术学院艺术研究会理事、中国摄影艺术家联谊会会员,中国美术研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研究协会河南分会副秘书长;中国工艺美术师协会河南分会副秘书长,全国才艺测评委员会河南考区副主任、新密考区主任,河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河南省艺术家摄影协会、郑州摄影家协会、郑州美术家协会会员,新密市美术家
期刊
缪惠新  1959年出生,嘉兴市秀洲区油车港镇人,高中文化程度,做过农民,当过民办教师,现在嘉兴市秀洲区文联工作。  1998年11月20日被美国《时代》周刊(亚洲版)评为“亚洲十位艺人”之一,作品《窗口》赠送给当时由克林顿夫人希拉里筹建的“世界妇女活动中心”。2004年被评为“中国现代民间绘画优秀画家”称号。2010年5月,被中国文化部评为第十五届“群文之星”。  获奖情况:  1983年《乡情
期刊
张会妍 今年7岁了,我喜欢画画,爱跳舞,也喜欢下围棋,练习跆拳道,喜欢一切美好的事物。在第二届书画艺术评优大会现场比赛中,荣获最高奖“书画小明星奖”,我非常开心,在梁琼老师的指导下,我会继续努力,提高绘画水平。
期刊
摘 要:在写字教学的实践中,评价的形式多样,从评价的主体看有教师评价、学生自评互评、家长评价;从评价的手段看,有语言、动作、展示、实物等评价。这些形式的评价合理运用、有机融合,将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写字兴趣,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从而提高写字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写字教学 有效评价  在写字教学的实践中,笔者意识到注重评价是抓好写字教学的一种有效手段。布卢姆曾这样说过:“没有评价便没有教育,教育需要不
期刊
临近期末,在一次美术课上,笔者正有声有色地讲授蒙克的《呐喊》作品。在讲述作者内心痛苦、孤独、甚至恐惧的心情时,突然有学生站起来对笔者说:“老师,我们也像画中的蒙克啊!”笔者其实也深切感知如今学生的压力之大,便故作镇定地说:“大家也很痛苦?”这一反问让整个教室炸开了锅,学生的情绪一下子激动起来。甲学生说:“老师,您不知道呀,学业水平考试、期末考接踵而来,我们担心啊!”乙学生说:“我们讨厌考试,您说痛
期刊
竹绘美术拓展教学,是指以毛竹为材料,利用竹筒、竹板、竹根等绘画素材,开展美术教学活动。2011年版的《美术课程标准》(以下简称《美术课标》)明确提出了要让学生尝试各种工具、媒材进行美术创作活动,提倡利用学校周边资源开发校本课程。因此,笔者以《美术课标》为指导,根据学生对新鲜事物有着强烈好奇心的心理特征。利用山区学校特有的毛竹作为创作材料,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各种教学方法,使之适合学生,从而激发学生学
期刊
1.制约发展:书法素养的现状思考与深度反思  思考起点  随着练习书法的年数不断增加,很多学生却只能停留在同一水平,并没有对书法艺术有更深层次的理解,也并没有看到学生们对它产生了多大的情愫。这种书写现状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校的写字教学从“普及”到“提高”的发展。针对寻求制约“提高”的突破口,以下几段艺术评论引起了笔者的思考。  自古以来,文人们就知道仅仅凭借多临多练,是培养不出书法家来的,真正的书法
期刊
摘 要: 为了在语文课程中切实抓好写字教学,让学生写出端正、漂亮的字,作为低段的语文教师应结合低段教材和实际情况进行写字教学:关注基本笔画,迈好书写第一步;聚焦字体结构,稳扎稳打齐步走;开发书法微课,步步推进促成效。步步为营,带领学生走进书法的殿堂,触摸汉字,亲近汉字,淋漓尽致地书写汉字。  关键词:小学 语文课 书法教育  汉字是华夏文明的载体,不管时代怎么变化,字就是“人”的第二张脸,中国有句
期刊
释文:  旭常云:或问书法之妙,何得其古人?曰妙在执笔,令其圆畅,勿使拘挛;其次识法,须口传手授,勿使无度。所谓笔法也,其次在布置,不慢不越,巧使合宜;其次变通识怀,纵合规矩;其次纸笔精佳。五者备矣,然后能齐古人。  ――唐·蔡希综《法书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