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人从事雕塑创作十余年,对当代雕塑创作小有心得体会,此文对令我所鄙夷的雕塑圈创作现象套路化现象加以总结,为与大家分享。
美其名曰“女性主义”的新一代少女心泛滥的低龄化女性小情思小感伤。
曾几何时,女性主义艺术=内衣首饰娃娃等女性私人生活物品及少女趣味用品的直接或间接呈现,若是按照如此对等关系演变下去会逐步异化:当你在展览上看到作品中有文胸内裤高跟鞋耳环项链手镯子,就算你是零基础的艺术票友,你也要自信的给同伴讲解这便是大名鼎鼎的“女性艺术”,若是再幸运一点你会顿悟:做一个女性艺术家原来如此简单。
美其名曰“尊重个人感觉”的不同材料的平面或立体拼贴。
解读作品时他们振振有词地说这个世界上我们每个人都是值得被大肆尊重的独立的个体,面对世界时每个人的感受之独一无二不可替代,你乍听觉得比由杰斐逊于1776年起草的《独立宣言》还庄严肃穆,但你极有可能忽略一点那就是感受的共性,神秘主义幌子的伪装下仅仅是那些像严重抄袭模仿艺术大师米歇尔.基佛一样的创作者们无非就是将他们眼睛所能看到的、手所能捡到的所有综合材料之间互相搭配,诀窍是“拼一拼、摆一摆、凑一凑”准能行、“怎么好看怎么拼、怎么拼怎么好看”将综合材料做抽象图案的简单平面构成,以疏密对比章法布局等最基础的视知觉审美规律的照搬无脑运用...具体到作品内容时,大多参照模拟具体的动物植物形象加以变形夸张以保留一个看似非似的形象,当你问他你这做的是什么时,作者为了保持神秘感必定告诉你:“这什么都不是”、“我也不知道这是什么”、“你觉得是什么就是什么”这三板斧能把你嘴堵得死死的。观众不知道这是什么很正常,但作者说自己不知道这是什么,鬼都不信。
美其名曰“形态构成”的简单化几何造型雕塑。
实则仅是“挖洞、叠加、旋转、韵律美感”的形同美院大一作业般难度却被一众雕塑家乐此不疲运用,此类作品正大肆进军中国城雕界。我称之为“旋转韵律螺旋扭转穿插派”的城雕流派登上新的历史舞台:管道贪吃蛇、矩阵方块旋转楼梯般螺旋上升等等这些艺术家关于几何体镶嵌、扭转、穿插的运动轨迹规律设计的脑回路以及审美素养,犹如低等生物草履虫的步行足迹运算水准般原始。。。近年来各大城雕展上此类作品比重竟然高达95%。
美其名曰新剧场化装置雕塑。
近几年流行开来的写式雕塑的场景化、舞台剧场化是一个大趋势,他们把围绕主体雕塑自身周遭的装饰物一加再加,自然现成品、道具应有尽有,恨不得把作品阵势变为舞台布景般的程度方才满意罢休。在主题氛围塑造上几乎不选择阳光开朗风,反而是大多像极了抑郁症自闭症少年的小天地,色调设定上以紫黑色系所代表的的沉郁晦暗的调调居多,作品说明铭牌上的文字解读多套用生僻的西方哲学家精神病理学的理论,这样一搞,让人觉得是玄之又玄,害的观众不敢多说只能夸赞。
美其名曰“互动”,实则仅仅是把成年观众当幼儿的当代雕塑无脑化互动设计。
互动是快被各类雕塑学术研讨会的学术官僚们用烂了的词汇。美术馆展品设计机关按钮引诱观众的触碰而作出相应简单化反应,于是就堂而皇之变成了互动;室外公共艺术声称要和观众互动和环境发生关系,这么大口气乍听觉得这事儿来头不小,后来观众恍然大悟所谓互动仅仅是观众能在作品中進入作品内部、或者触碰作品让其发声变形等...这样的互动先不说学术性,就算是纯娱乐性,我相信连8岁以下的儿童都未必会被吸引过去与之“互动”一下。
美其名曰“新写实雕塑”
同样是写实雕塑作品在寻求新美学样式的努力中的尝试,一类是在“扭曲风”,主体人物的塑造技巧上大多配以“头一扭、脖子一歪、肩膀一高一低”的头颈肩固定套路肢体扭曲的程式,以人物胸像居多,一类是“新古风”,对古典雕塑语言的搬用,通常以浑源宽厚方正的概念性极强的古代陵墓雕塑程式,三类是恬静少年抱鱼骑马的“静谧梦幻风”。
美其名曰“中国物派”
中央美院雕塑系主任隋建国领军的观念雕塑早在九十年代初就把雕塑材料从基本材质一举高升为研究对象的地位。“物性”“物的身份”等相对于传统守旧具象写实雕塑的时髦又高冷且优越感十足的词汇之于当时全国偏远地区的美术院校而言无疑等同于九十年代初之于大陆的香港。于是它便不免成为了新世纪之初中国学院派雕塑专业雕塑美学重塑的样板戏,以其作品中金属材质的不可或缺性,金属雕塑工作室在所不辞地承接了这一历史重任,由于隋建国教授独创并沿用并传播至今的“铁皮中空包裹美学”美学上的易感染性与实践上的易模仿实施性,于是国内雕塑系每届大二大三创作课与各类户外创作营每年会盛产此类作品恐怕逾千件之多。
美其名曰“童年记忆情怀杀”的打死也抹不掉的童年情节。
弹弓、手枪、汽车飞机在近几年雕塑展上频频出现,作者们似乎在其求艺萌芽时期受20世纪初油画川军儿童面容成人题材的惯用模式影响至深,加之一部分人精密人偶玩具模型控、景观模型控在作祟,导致出现这一趣味儿童化的荒诞景致。
美其名曰“动态美学提出者”的动态机械雕塑。
雕塑史中从静态到动态的跨越,乍一想的确有种里程碑感觉,求新求刺激本没错,但绚烂酷炫又能动,仅仅是目前毫无新意的艺术视知觉刺激去借助机械科学的美学助力而已。
美其名曰“沉浸式体验艺术”的酷炫灿烂靓丽有趣游乐场体验。
沉浸式影院、剧场、KTV、地产展厅、婚礼、游戏....这个审美神经末梢麻木的时代,有多少真正能引起我们的注意的探索,沉浸式不得不算一个。日本teamlab《花舞森林》、埃利亚松红砖美术馆《道隐无名》成了抖音网红的自拍背景、众多男女青年们跟异性约会的最佳场所...在充斥着靓丽、酷炫、有趣的各种似“娱乐场”的展馆中,我们看到的更多是和出现在游乐场里同样的笑容,而不是以往观看传统美术馆时笃定的神思。最终,随着侵袭而来的浮夸的美学如同消费时代洪流般不可阻挡地快速生效,随之而来的只能是同样快速的审美疲劳,其魅终将褪去。
小结:
就算真是套路也本没有错,毕竟艺途之艰孰人不知?效仿前人尊前车之鉴乃之畏也,但我怕的是就算我们看到套路但却麻痹自我放任其自流,更严重者,浑然不觉反拍手称赞。他们所盘踞的江山与新一批极其容易被迷惑双眼的艺术价值评判系统急需推翻,此乃当代艺术界力求繁荣发展的当务之急。希望此篇文章,能点醒一批人。
美其名曰“女性主义”的新一代少女心泛滥的低龄化女性小情思小感伤。
曾几何时,女性主义艺术=内衣首饰娃娃等女性私人生活物品及少女趣味用品的直接或间接呈现,若是按照如此对等关系演变下去会逐步异化:当你在展览上看到作品中有文胸内裤高跟鞋耳环项链手镯子,就算你是零基础的艺术票友,你也要自信的给同伴讲解这便是大名鼎鼎的“女性艺术”,若是再幸运一点你会顿悟:做一个女性艺术家原来如此简单。
美其名曰“尊重个人感觉”的不同材料的平面或立体拼贴。
解读作品时他们振振有词地说这个世界上我们每个人都是值得被大肆尊重的独立的个体,面对世界时每个人的感受之独一无二不可替代,你乍听觉得比由杰斐逊于1776年起草的《独立宣言》还庄严肃穆,但你极有可能忽略一点那就是感受的共性,神秘主义幌子的伪装下仅仅是那些像严重抄袭模仿艺术大师米歇尔.基佛一样的创作者们无非就是将他们眼睛所能看到的、手所能捡到的所有综合材料之间互相搭配,诀窍是“拼一拼、摆一摆、凑一凑”准能行、“怎么好看怎么拼、怎么拼怎么好看”将综合材料做抽象图案的简单平面构成,以疏密对比章法布局等最基础的视知觉审美规律的照搬无脑运用...具体到作品内容时,大多参照模拟具体的动物植物形象加以变形夸张以保留一个看似非似的形象,当你问他你这做的是什么时,作者为了保持神秘感必定告诉你:“这什么都不是”、“我也不知道这是什么”、“你觉得是什么就是什么”这三板斧能把你嘴堵得死死的。观众不知道这是什么很正常,但作者说自己不知道这是什么,鬼都不信。
美其名曰“形态构成”的简单化几何造型雕塑。
实则仅是“挖洞、叠加、旋转、韵律美感”的形同美院大一作业般难度却被一众雕塑家乐此不疲运用,此类作品正大肆进军中国城雕界。我称之为“旋转韵律螺旋扭转穿插派”的城雕流派登上新的历史舞台:管道贪吃蛇、矩阵方块旋转楼梯般螺旋上升等等这些艺术家关于几何体镶嵌、扭转、穿插的运动轨迹规律设计的脑回路以及审美素养,犹如低等生物草履虫的步行足迹运算水准般原始。。。近年来各大城雕展上此类作品比重竟然高达95%。
美其名曰新剧场化装置雕塑。
近几年流行开来的写式雕塑的场景化、舞台剧场化是一个大趋势,他们把围绕主体雕塑自身周遭的装饰物一加再加,自然现成品、道具应有尽有,恨不得把作品阵势变为舞台布景般的程度方才满意罢休。在主题氛围塑造上几乎不选择阳光开朗风,反而是大多像极了抑郁症自闭症少年的小天地,色调设定上以紫黑色系所代表的的沉郁晦暗的调调居多,作品说明铭牌上的文字解读多套用生僻的西方哲学家精神病理学的理论,这样一搞,让人觉得是玄之又玄,害的观众不敢多说只能夸赞。
美其名曰“互动”,实则仅仅是把成年观众当幼儿的当代雕塑无脑化互动设计。
互动是快被各类雕塑学术研讨会的学术官僚们用烂了的词汇。美术馆展品设计机关按钮引诱观众的触碰而作出相应简单化反应,于是就堂而皇之变成了互动;室外公共艺术声称要和观众互动和环境发生关系,这么大口气乍听觉得这事儿来头不小,后来观众恍然大悟所谓互动仅仅是观众能在作品中進入作品内部、或者触碰作品让其发声变形等...这样的互动先不说学术性,就算是纯娱乐性,我相信连8岁以下的儿童都未必会被吸引过去与之“互动”一下。
美其名曰“新写实雕塑”
同样是写实雕塑作品在寻求新美学样式的努力中的尝试,一类是在“扭曲风”,主体人物的塑造技巧上大多配以“头一扭、脖子一歪、肩膀一高一低”的头颈肩固定套路肢体扭曲的程式,以人物胸像居多,一类是“新古风”,对古典雕塑语言的搬用,通常以浑源宽厚方正的概念性极强的古代陵墓雕塑程式,三类是恬静少年抱鱼骑马的“静谧梦幻风”。
美其名曰“中国物派”
中央美院雕塑系主任隋建国领军的观念雕塑早在九十年代初就把雕塑材料从基本材质一举高升为研究对象的地位。“物性”“物的身份”等相对于传统守旧具象写实雕塑的时髦又高冷且优越感十足的词汇之于当时全国偏远地区的美术院校而言无疑等同于九十年代初之于大陆的香港。于是它便不免成为了新世纪之初中国学院派雕塑专业雕塑美学重塑的样板戏,以其作品中金属材质的不可或缺性,金属雕塑工作室在所不辞地承接了这一历史重任,由于隋建国教授独创并沿用并传播至今的“铁皮中空包裹美学”美学上的易感染性与实践上的易模仿实施性,于是国内雕塑系每届大二大三创作课与各类户外创作营每年会盛产此类作品恐怕逾千件之多。
美其名曰“童年记忆情怀杀”的打死也抹不掉的童年情节。
弹弓、手枪、汽车飞机在近几年雕塑展上频频出现,作者们似乎在其求艺萌芽时期受20世纪初油画川军儿童面容成人题材的惯用模式影响至深,加之一部分人精密人偶玩具模型控、景观模型控在作祟,导致出现这一趣味儿童化的荒诞景致。
美其名曰“动态美学提出者”的动态机械雕塑。
雕塑史中从静态到动态的跨越,乍一想的确有种里程碑感觉,求新求刺激本没错,但绚烂酷炫又能动,仅仅是目前毫无新意的艺术视知觉刺激去借助机械科学的美学助力而已。
美其名曰“沉浸式体验艺术”的酷炫灿烂靓丽有趣游乐场体验。
沉浸式影院、剧场、KTV、地产展厅、婚礼、游戏....这个审美神经末梢麻木的时代,有多少真正能引起我们的注意的探索,沉浸式不得不算一个。日本teamlab《花舞森林》、埃利亚松红砖美术馆《道隐无名》成了抖音网红的自拍背景、众多男女青年们跟异性约会的最佳场所...在充斥着靓丽、酷炫、有趣的各种似“娱乐场”的展馆中,我们看到的更多是和出现在游乐场里同样的笑容,而不是以往观看传统美术馆时笃定的神思。最终,随着侵袭而来的浮夸的美学如同消费时代洪流般不可阻挡地快速生效,随之而来的只能是同样快速的审美疲劳,其魅终将褪去。
小结:
就算真是套路也本没有错,毕竟艺途之艰孰人不知?效仿前人尊前车之鉴乃之畏也,但我怕的是就算我们看到套路但却麻痹自我放任其自流,更严重者,浑然不觉反拍手称赞。他们所盘踞的江山与新一批极其容易被迷惑双眼的艺术价值评判系统急需推翻,此乃当代艺术界力求繁荣发展的当务之急。希望此篇文章,能点醒一批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