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笔者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学生对古医籍缺乏关注,自主阅读能力较差,其学习需要和学习行为之间存在明显矛盾,学习过程存在畏难情绪和功利心理。今后开展医古文课程教学改革,应当注重这些问题。
关键词:医古文;学习动机;教学改革
本文从学习需要和学习期待两方面对中医类专业本科生的医古文课程学习动机进行问卷调查,以期为广西中医药大学医古文实验课程教学改革提供参考。调查在课程开始之前进行,涉及本校2016级中医学、针灸推拿学专业共901名本科生。问卷通过“问卷星”平台统一发放,回收有效问卷895份,问卷有效率为99.33%。
一、学习需要调查
学习需要是产生学习行为的重要驱动力,了解学生的阅读习惯和知识需求,有助于教师在教学中有的放矢,提高教学效率。为此我们设计了如下问题:
(单选)在规定的课程之外,你是否会主动阅读其他古医籍或相关著作?
A.经常广泛阅读 B. 偶尔随意阅读
C. 只读别人推荐的 D. 从来不读
(单选)在学习医古文课程之前,你独立阅读中医典籍的感受是?
A.很轻松,没有阅读障碍
B. 要借助工具书才能读懂
C. 很艰涩,不知从何入手
(多选)关于为何要学习医古文,以下选项与你较为接近的是?
A.本课是必修课
B. 想掌握阅读古医籍的方法技巧
C. 想增加古医籍的阅读积累
D. 想了解古籍中记载的医理医术
E. 想体验高尚的医家情怀
F. 因为我喜欢这门课程
(多选)你对医古文课程中涉及的哪些知识最感兴趣?
A. 古汉语文字知识
B. 醫家事迹与人物典故
C. 中医理法方药知识
D. 历史文化知识
E. 诸子百家学说
F. 自然名物知识
问题1主要针对学生的课外阅读习惯。其中选择A项的仅占4.95%,选择B项的达到78.71%,选择C项的占9.41%,选择D项的占6.93%。
问题2针对学生的课外阅读体验,其中选择A项的仅占1.7%,选择B项的达到70.39%,选择C项的占27.91%。
问题3主要调查学生的学习目的,其中A项从课程性质和教学规定出发,选择人数占67.33%。B、C、D项从专业发展角度出发,选择人数分别占73.76%、69.31%和74.26%。E、F项从情感角度出发,选择人数分别占25.25%和5.45%。
问题4调查学生的知识需求,其中选A项的占37.71%,选B项的占88.98%,选C项的占77.12%,选D项的占54.66%,选E项的占35.59%,选F项的占34.75%。
根据以上结果,我们发现学生的学习需要呈现如下特点:
(1)阅读习惯欠佳,阅读能力偏弱。本次调查发现,接受调查的学生普遍没有形成良好的自主阅读习惯。首先,学生对古医籍的关注度很低,关注面狭窄,自主阅读欲望不强。其次,阅读行为较为随意,目的指向不明确且不能持续。再者,阅读方式以大略浏览为主,缺乏系统理解和深入思辨,信息来源依赖他人介绍,缺乏自觉。同时,绝大多数学生对古医籍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阅读障碍,说明学生的阅读能力整体偏弱,阅读缺乏技巧,这与其未能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不无相关。
(2)课程学习追求实用目的。问题3的调查表明学生注重课程的实用性,对其中涉及中医专业理论知识和应用技能的部分有较为强烈的求知欲,而人文情怀等因素对其学习意愿的影响极微。
(3)知识需求专业倾向明显。问题4的调查结果表明,在课程涉及的各类知识中,学生最迫切需求的还是与中医专业本身直接相关的知识,而古汉语文字知识作为阅读古医籍的工具基础,却未引起学生重视。此外学生乐于了解历史文化知识,对百家学说与自然名物等兴趣索然,也体现出学生重专业学习、轻通识教育的特点。
二、学习期待调查
学习期待是学习动机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期待,有助于教师回应学生的学习需求,从而高效有序地组织教学。为此我们设计问题如下:
(简答)你对本课程有何期待,想在本课程的学习中达成怎样的目标?
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医古文课程的学习期待大致包含如下类型:
(1)掌握课本知识。了解繁体字及特殊用字、词类活用与特殊语序等古汉语知识及语言现象,了解中医经典和古代医家事迹,掌握经典医案中所涉及的理法方针及用药之道。
(2)掌握学习方法。学会分析字词、辨析词类活用与特殊句式等语法现象,掌握句读标点的方法,以及用现代汉语翻译文言文的技巧。
(3)提高阅读能力。开阔眼界,增加阅读经验和阅读积累,使得学生能够借助课上所学的知识技能,自主研读中医古籍,达到学以致用。
(4)改善课堂氛围。增加课程的趣味性和实用性,增加课堂互动和相关知识拓展,避免照本宣科的“一言堂”式的讲课。同时希望教师将枯燥深奥的知识融于幽默形象的语言表述之中,改善沉闷呆板的课堂气氛,增强学习的愉悦感。
总体来看,绝大部分学生对医古文课程的学习抱有乐观期待,尤其渴望真材实料和寓教于乐的课堂。同时,课程考核环节给学生带来较大压力,不少学生都受其掣肘,以至于学习成就感被剥夺。
三、余论
通过本次调查,我们得到如下启示:
第一,本校中医类专业学生的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学习行为存在明显矛盾。绝大部分学生都希望增加古医籍的阅读积累,却只在课堂上才真正深入阅读,课外阅读多半浅尝辄止。且学生虽然希望能够读懂古医籍,却又往往轻视作为阅读基础的古汉语文字知识,徒有羡鱼之情,最终无功而返。而多数学生对此矛盾現状并无自觉,这反映出大部分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尚未觉醒,学习行为依赖教师推动,缺乏内驱力和自省心,也缺乏阅读方法和技巧。对教师而言,对于自主意识薄弱的学生,应设法警醒,以正面例子进行鼓励熏陶,或设计探究性教学情境以唤醒和促进其自主学习。
第二,畏难情绪和功利化思想对课程学习产生负面影响。许多学生对古医籍兴趣浓厚,但容易因文字繁难或文理深奥而放弃钻研,如有学生在调查中表示“虽然很想看,但是看不懂,所以干脆不看了”。而有的学生对待知识的态度极端功利,甚至认为“不是考试重点的就没必要看”。这些不良心态在学生当中普遍存在,需要教师及时纠正并加以良性引导,否则会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不利于学生今后的发展。
第三,“唯分数论”的课程考核方式不足以推动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在教学中需要采取多种手段激励学生。目前以试卷为主的考核方式,其动机力量更多在于失败的威胁,而不是成功的希望,反复遭遇考试失败会打击学生自信,影响学习情绪。因此,在设计课程考核方式时,应考虑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注重过程反馈,以此鞭策学生在课堂之外保持自主学习的习惯。
关键词:医古文;学习动机;教学改革
本文从学习需要和学习期待两方面对中医类专业本科生的医古文课程学习动机进行问卷调查,以期为广西中医药大学医古文实验课程教学改革提供参考。调查在课程开始之前进行,涉及本校2016级中医学、针灸推拿学专业共901名本科生。问卷通过“问卷星”平台统一发放,回收有效问卷895份,问卷有效率为99.33%。
一、学习需要调查
学习需要是产生学习行为的重要驱动力,了解学生的阅读习惯和知识需求,有助于教师在教学中有的放矢,提高教学效率。为此我们设计了如下问题:
(单选)在规定的课程之外,你是否会主动阅读其他古医籍或相关著作?
A.经常广泛阅读 B. 偶尔随意阅读
C. 只读别人推荐的 D. 从来不读
(单选)在学习医古文课程之前,你独立阅读中医典籍的感受是?
A.很轻松,没有阅读障碍
B. 要借助工具书才能读懂
C. 很艰涩,不知从何入手
(多选)关于为何要学习医古文,以下选项与你较为接近的是?
A.本课是必修课
B. 想掌握阅读古医籍的方法技巧
C. 想增加古医籍的阅读积累
D. 想了解古籍中记载的医理医术
E. 想体验高尚的医家情怀
F. 因为我喜欢这门课程
(多选)你对医古文课程中涉及的哪些知识最感兴趣?
A. 古汉语文字知识
B. 醫家事迹与人物典故
C. 中医理法方药知识
D. 历史文化知识
E. 诸子百家学说
F. 自然名物知识
问题1主要针对学生的课外阅读习惯。其中选择A项的仅占4.95%,选择B项的达到78.71%,选择C项的占9.41%,选择D项的占6.93%。
问题2针对学生的课外阅读体验,其中选择A项的仅占1.7%,选择B项的达到70.39%,选择C项的占27.91%。
问题3主要调查学生的学习目的,其中A项从课程性质和教学规定出发,选择人数占67.33%。B、C、D项从专业发展角度出发,选择人数分别占73.76%、69.31%和74.26%。E、F项从情感角度出发,选择人数分别占25.25%和5.45%。
问题4调查学生的知识需求,其中选A项的占37.71%,选B项的占88.98%,选C项的占77.12%,选D项的占54.66%,选E项的占35.59%,选F项的占34.75%。
根据以上结果,我们发现学生的学习需要呈现如下特点:
(1)阅读习惯欠佳,阅读能力偏弱。本次调查发现,接受调查的学生普遍没有形成良好的自主阅读习惯。首先,学生对古医籍的关注度很低,关注面狭窄,自主阅读欲望不强。其次,阅读行为较为随意,目的指向不明确且不能持续。再者,阅读方式以大略浏览为主,缺乏系统理解和深入思辨,信息来源依赖他人介绍,缺乏自觉。同时,绝大多数学生对古医籍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阅读障碍,说明学生的阅读能力整体偏弱,阅读缺乏技巧,这与其未能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不无相关。
(2)课程学习追求实用目的。问题3的调查表明学生注重课程的实用性,对其中涉及中医专业理论知识和应用技能的部分有较为强烈的求知欲,而人文情怀等因素对其学习意愿的影响极微。
(3)知识需求专业倾向明显。问题4的调查结果表明,在课程涉及的各类知识中,学生最迫切需求的还是与中医专业本身直接相关的知识,而古汉语文字知识作为阅读古医籍的工具基础,却未引起学生重视。此外学生乐于了解历史文化知识,对百家学说与自然名物等兴趣索然,也体现出学生重专业学习、轻通识教育的特点。
二、学习期待调查
学习期待是学习动机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期待,有助于教师回应学生的学习需求,从而高效有序地组织教学。为此我们设计问题如下:
(简答)你对本课程有何期待,想在本课程的学习中达成怎样的目标?
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医古文课程的学习期待大致包含如下类型:
(1)掌握课本知识。了解繁体字及特殊用字、词类活用与特殊语序等古汉语知识及语言现象,了解中医经典和古代医家事迹,掌握经典医案中所涉及的理法方针及用药之道。
(2)掌握学习方法。学会分析字词、辨析词类活用与特殊句式等语法现象,掌握句读标点的方法,以及用现代汉语翻译文言文的技巧。
(3)提高阅读能力。开阔眼界,增加阅读经验和阅读积累,使得学生能够借助课上所学的知识技能,自主研读中医古籍,达到学以致用。
(4)改善课堂氛围。增加课程的趣味性和实用性,增加课堂互动和相关知识拓展,避免照本宣科的“一言堂”式的讲课。同时希望教师将枯燥深奥的知识融于幽默形象的语言表述之中,改善沉闷呆板的课堂气氛,增强学习的愉悦感。
总体来看,绝大部分学生对医古文课程的学习抱有乐观期待,尤其渴望真材实料和寓教于乐的课堂。同时,课程考核环节给学生带来较大压力,不少学生都受其掣肘,以至于学习成就感被剥夺。
三、余论
通过本次调查,我们得到如下启示:
第一,本校中医类专业学生的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学习行为存在明显矛盾。绝大部分学生都希望增加古医籍的阅读积累,却只在课堂上才真正深入阅读,课外阅读多半浅尝辄止。且学生虽然希望能够读懂古医籍,却又往往轻视作为阅读基础的古汉语文字知识,徒有羡鱼之情,最终无功而返。而多数学生对此矛盾現状并无自觉,这反映出大部分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尚未觉醒,学习行为依赖教师推动,缺乏内驱力和自省心,也缺乏阅读方法和技巧。对教师而言,对于自主意识薄弱的学生,应设法警醒,以正面例子进行鼓励熏陶,或设计探究性教学情境以唤醒和促进其自主学习。
第二,畏难情绪和功利化思想对课程学习产生负面影响。许多学生对古医籍兴趣浓厚,但容易因文字繁难或文理深奥而放弃钻研,如有学生在调查中表示“虽然很想看,但是看不懂,所以干脆不看了”。而有的学生对待知识的态度极端功利,甚至认为“不是考试重点的就没必要看”。这些不良心态在学生当中普遍存在,需要教师及时纠正并加以良性引导,否则会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不利于学生今后的发展。
第三,“唯分数论”的课程考核方式不足以推动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在教学中需要采取多种手段激励学生。目前以试卷为主的考核方式,其动机力量更多在于失败的威胁,而不是成功的希望,反复遭遇考试失败会打击学生自信,影响学习情绪。因此,在设计课程考核方式时,应考虑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注重过程反馈,以此鞭策学生在课堂之外保持自主学习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