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域禅风

来源 :海峡摄影时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df2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佛教是福建境内最有影响的宗教。东汉末年以降,至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福建有代表性的大寺庙普遍离市区不远,坐落之地环境清幽,建筑完整而不失岁月沧桑之美,是参禅拜佛的绝佳之地。
  悠久的历史孕育了灿烂的文化。世界三大宗教: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在福建都有深厚的建筑基础,不同教院,有其不同建筑风格和历史文化的积淀。其中,福建寺院建筑文化更是福建建筑的一大瑰宝,影响深远,成了福建魅力建筑一大缩影。中国的寺观建筑,特别是佛教寺院建筑,一般以殿堂为主体,代代沿袭,最后因高度程式化、规范化而显得板滞。而福建的寺院建筑却别有特色,在继承古制上有所创新,较为灵活,大大地丰富了我国的宗教建筑艺术。
  学术界一般认为,佛教在西汉末、东汉初传入我国中原一带。最迟在西晋时,佛教就传入福建。西晋太康三年(公元282年),晋安郡太守严高在郡北无诸旧城(即今福州市)建造绍因寺,这是见诸文字记载的福建第一个寺院。寺名绍因,有“继承”意义,可能在此之前福州已有佛寺。
  福建佛教自唐五代后,虽然发展不平衡,但从全省范围上看,至近代持久不衰。一般认为,佛教传入中国后,经历了依附(东汉)、发展(魏晋南北朝)、鼎盛(隋唐)和衰微(宋代以降)。但这种现象在福建没有出现,宋元以后,佛教在福建继续发展。其间虽然有元末战乱、明嘉靖后的倭寇骚挠和以寺院资产充军饷等因素的冲击,佛教局部受到打击,但总的还是有发展的。明清时,虽然闽南一带佛教发展缓慢,但在闽中、闽北仍然照常发展,在闽西甚至还较唐宋元有了更大的发展。
  揽“寺”观禅
  “寺”最初并不是指佛教寺院,在汉代则是朝廷所属政府机关的名称。九寺中的“鸿胪寺”,是接待印度高僧的地方,类似现在接待国宾的礼宾司和国宾馆。因此,“寺”是佛教传到中国后,中国人为尊重佛教,对佛教建筑的新称呼。将称朝廷高级官署的“寺”,用来称呼佛教建筑,足可以说明统治者对佛教的敬重了。
  作为宗教活动的场所,福建佛教寺院有着悠久的历史、深厚珍贵的文化艺术。
  涌泉寺始建于唐建中四年(公元783年),五代梁开平二年(公元908年)闽王王审知重兴,被誉为“闽刹之冠”。陶塔、雕版、血经与铁树、铁锅、铁丝木为涌泉寺的“三宝”和“三铁”。所藏的佛经、佛像雕版13375块,驰名国内外,被弘一法师称为“庋藏佛典古版之宝窟”。涌泉寺还是台湾佛教信徒受戒和求道的寺院。名僧大德有神晏、永觉、为霖、古月、虚云、圆瑛和妙莲等。
  林阳寺创建于后唐长兴二年(公元931年),开山祖师是志端法师。现存寺院是清光绪年间古月、圆朗等募资仿效涌泉寺格局重建的。1930年圆瑛法师任林阳寺住持。所藏经卷如明刻善本《大广佛华严经·普贤行愿品》等,均为研究佛教的宝贵资料。林阳寺曾与西禅寺、涌泉寺、崇福寺、崇圣寺等被誉为福州五大丛林。
  西禅寺创建于隋朝(公元589~公元618年),是福州五大丛林中历史最悠久的古刹。玉佛楼专奉两尊玉雕佛像,其中释迦牟尼卧像是全国最大的玉佛之一;用29吨黄铜铸成的千手千眼观音像为国内仅有。西禅寺与台湾及东南亚佛教界有很深的因缘并拥有许多下院。名僧大德如开山祖师大安、慧棱、宗元、元智、微妙等。
  地藏寺相传始建于南朝梁武帝大通元年(公元527年),主要供奉地藏王菩萨。民国时成为福建省著名的尼众丛林,尼德钦任住持。现存的地藏寺是清同治年间(公元1862~公元1874年)由信徒鹤山樵者集资重修,寺院建筑布局合理、殿堂古朴、别具风格。
  崇圣寺创建于唐咸通十一年(公元870年),开山祖师是义存禅师,义存的弟子文偃、师备及其弟子文益分别创立了禅宗新派别——云门宗、法眼宗,故崇圣寺被后人视为云门、法眼的发源地。南宋宁宗时被御定为我国五山十刹之一,素有江南第一丛林之称。枯木庵树腹题刻是福建雕刻的三大奇物之一,也是我国罕见的唐代木碑。新加坡有四座禅寺为崇圣寺的下院。
  广化寺始建于南朝陈永定二年(公元558年),开山祖师是金仙禅师,被称为闽东一大丛林,而民间也有“未出兴化,先有广化”之说。1990年广化寺被中国佛教协会列为三座全国样板寺院之榜首。广化寺是东南亚9座佛寺的祖寺。名僧大德如无际、志彦、慧广、极中、源彻、云章、圆拙和毅然等。
  慈寿寺,俗称囊山寺,创建于唐僖宗乾符三年(公元876年),开山祖师是妙应禅师。僖宗光启二年(公元886年),闽王王审知皈依妙应禅师,并奏请朝廷,赐名“慈寿禅寺”匾额。名僧大德如深公、道杰、湘江、永清、一行、通源、源智、慧贤、化光等。慈寿寺在东南亚拥有6座下院。
  光孝寺始建于宋神宗元丰八年(公元1085年),又称梅峰寺。宋朝的光孝寺,屡经扩建,殿堂雄伟,成为莆田四大丛林之一。清光绪年间微嘉法师任住持,慈寿寺在海外颇有影响,拥有下院18座。名僧大德如惠照、怀琇、规永、月珍等。
  开元寺创建于唐垂拱二年(公元686年),开山祖师为匡护法师。为目前福建省规模最大的佛教寺院。大雄宝殿以石柱86根、密宗五方佛和妙音鸟雕刻著称。甘露戒坛为我国现存极少数戒坛之一,东西塔为全国最高、石建筑艺术最为精美的一对佛塔。辟有泉州佛教博物馆和弘一法师纪念馆。名僧大德如文称、弘则、袒脯和尚、楚勤、常岌、子琦、妙恩、大圭、木庵、转道、转逢、圆瑛和妙莲等。
  龙山寺创建于隋大业十四年(公元618年),其最吸引人的是供奉着由樟树雕成的千手千眼观音菩萨像,被誉为镇山之宝和国内雕塑珍品。明代时,龙山寺香火已分传台湾及东南亚,目前台湾有近500座仿祖寺建筑风格的龙山寺。这是大陆与台湾佛教传承关系的一个历史见证。名僧大德有祖派、智渊、肇善等。
  南普陀寺始建于唐会昌大中年间(公元841~公元859年),主要供奉观音菩萨。初名普照寺,为陈肇公所创建。1924年转逢法师推行改革,实行十方选贤制。1927年太虚创办了闽南佛学院,1985年复办,在国内及东南亚都有着广泛的影响。该寺的素菜也久负盛名。名僧大德还有会泉、弘一、常惺、性愿、会觉、慈舟、广心和妙湛等。   南山寺创建于唐开元初年(公元713~公元714年),由云岭常公法师任住持。高达6米的阿弥陀佛造像,由整块石头精雕而成,具有唐代雕刻艺术风格,为福建室内石佛之冠。由缅甸华侨捐献的白玉佛和该寺僧尼刺血写成的《华严卷》残卷为稀世之宝。清代佛乘法师主持修缮寺院,弟子遍及东南亚各国。南山寺曾与福州涌泉寺、莆田广化寺和泉州开元寺等被誉为福建古代四大名寺。
  万福寺创建于唐德宗贞元五年(公元789年),开山祖师为正干禅师,该寺是我国禅宗著名的丛林,也是日本黄檗宗的祖庭,在中日佛教文化交流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清顺治十一年(公元1654年)应日本佛教界邀请,该寺住持隐元法师率僧众赴日本长崎,1661年在京都创建了“黄檗山万福寺”。名僧大德还有被誉为临济宗高僧的希运法师等。
  华严寺创建于宋开宝四年(公元971年),为吴越王钱弘俶敕建,住持是了悟禅师。所处支提山被佛教信徒视为天冠菩萨讲经说法的道场,《华严经》有“不到支提枉为僧”之语,曾被誉为佛教五大名山之一。供奉佛、菩萨像与其他寺院不同,是按《华严经》记载所塑造、供奉的,现存明代铁铸天冠菩萨像947尊。
  布局精妙
  福建寺院建筑依据山川地势,巧借山岩筑寺,与山川大地融为一体。形态各异的外观造型,将精美的雕饰与寺庙建筑融为一体。
  从建筑格局上看,福建寺院的建筑群体平面布局多为均衡对称,设计时以纵轴为主、横轴线为辅,通过暗示、烘托、对比等手法,使建筑间含有微妙的虚实关系,从而体现了中国建筑“含蓄”的美学特征。一般寺院的建筑,也以中间一条南北向纵轴线为主,主要建筑都位于南北向的中轴线上,次要建筑安排在轴线的东西两侧。自南向北,依次为山门,山门的正面为天王殿,天王殿后面是大雄宝殿、法堂,再后面为藏经楼。唐宋时代,禅宗兴起后,提倡“七堂伽蓝”制,即建有七种不同用途的建筑物。到了明代以后,七堂伽蓝已有定式,即以南北为中轴线,自南向北依次为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堂和藏经楼。东西配殿则为伽蓝殿、祖师殿、观音殿、药师殿等。寺院的东侧为僧人生活区,包括僧房、香积厨(厨房)、斋堂(食堂)、茶堂(接待室)、职事堂(库房)等。西侧主要是云会堂(禅堂),以接待四海云游僧人。
  近代寺院的基本部分,主要为两组建筑:山门和天王殿为一组,合称“前殿”,大雄宝殿为一组,为寺院主体建筑。有了这两组建筑,方可称为“寺”。庭院布局以四合院最为典型,从表面看,四合院是一个封闭型较强的建筑空间,但实际上,宽大的庭院,使用中灵活多变,适应性很强。福州鼓山上的涌泉寺大致就呈现这种布局形式。天王殿正中一位笑容可掬、身着汉装的大肚弥勒佛。殿内两厢是四大天王,据说他们是佛教寺院内东西南北四面天的保卫者。四大天王职责合成象征为“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在弥勒佛像背后,站立着一尊韦驮菩萨,他是护法天神。天王殿后面,一个大天井,天井上方刻的“石鼓名山”四个字,这是清乾隆年间福州郡守李拔所题。天井中央的水池,引入山泉,清澈见底,池上卧着的小桥,名石卷桥,于北宋乾兴元年(公元1022年)砌成。天井两角立着一对用钢筋制成的圆形铁杆,杆尖超出寺院高度,每当寺院举行重大佛事活动时,用它来挂佛幛、佛幡之类,同时它还起着避雷的作用,是1927年马尾船政局捐造的。
  福建寺院建筑还十分重视色彩,特别是重要建筑,往往是“屋不呈材,墙不露形”,形成了独特的东方建筑色彩艺术,这一特点在寺院建筑上也同样得到体现。
  “国技”大观
  福建寺院采用传统宫殿建筑形式。寺院一般以殿堂(又称正殿、大殿或大雄宝殿)为主体。殿堂建筑集中地体现了我国传统建筑风格和特点。寺院的殿堂屋顶较多地采用庑殿、歇山、重檐、悬山、硬山、卷棚等样式。屋顶,无疑是建筑中最显著、最重要的部分,无论正视、侧视、俯视,它的立面平面都是曲线。曲线优美的屋顶,尤其翼状起翘的“飞椽”,轻巧活泼的动人形象,是给人印象最为深刻的部分。
  “斗拱”是福建建筑普遍具有的奇特构件,常被用来代表中国建筑,兼具结构、造型、装饰多重功能,十分独特……斗拱由多种形状各异的木块重叠装配而成,位于柱顶、额枋、梁枋与屋顶之间,它的使用可增加屋檐伸出的长度,缩短梁枋跨度,分散节点处的剪力。此外,还兼有装饰作用并表现尊贵等级。使用斗拱的木构架,是中国建筑精髓所在。
  大殿一般采用梁柱结构。其梁柱做法,是沿进深方向在石础立柱,柱上架梁;梁上又立短柱,上架一较短的梁。这样重叠数层短柱,架起逐层缩短的梁架。最上一层立一根顶脊柱形成一组木构架。每两组平行的木构架之间,以横向的枋联结柱的上端,并在各层梁头和顶脊柱上,安置若干与构架成直角的檩子;檩子上排列椽子,承载屋面荷载,联结横向构架。这种木构架,是用中国传统工艺做成,可抗地震的破坏。
  名山名刹正当游
  福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既是宗教活动场所和文物保护单位,又是独具特色、颇有魅力的风景名胜旅游资源。如以南普陀寺为重要组成部分的“五老凌霄”为厦门大八景之一;以崇圣寺为重要组成部分的闽侯雪峰山与鼓山、旗山三山鼎峙,称为福州“三绝”,而雪峰山又有“闽越神秀”与“琼瑶第一峰”之美称;梅林、牡丹园、千叶宝莲构成崇圣寺园林三大特色;光孝寺的铜钟音色清朗、音量洪厚,“梅寺晨钟”为莆田一景;南山寺以“五宝八胜”(即大钟、血书、藏经、贝叶经、红茶花树与大雄宝殿、玉佛殿、石佛阁、陈太傅祠、梅花、栗园、修真净室和姑娘墓)为主要景观;开元寺则以景名“紫云双塔”位居泉州十景之一。
  佛教的寺院、佛塔、石刻、匾额等蕴含着深厚的宗教文化内涵,是有特色、有吸引力的人文旅游资源,颇有观光、朝圣、考察和研究价值。宗教活动场所、文物保护单位的开发利用,有利于形成独特的旅游产品,开拓新的旅游市场,吸引更多的旅游者,对旅游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随着旅游业的发展,福建佛教寺院的风景名胜旅游资源的价值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得到了一定的开发利用,也有了相应的地位。
其他文献
在福建省福州市北峰区瑞峰之麓,有一座唐代古刹林阳寺,为福州五大禅宗丛林之一。  林阳寺,古称林洋院、瑞峰院。据《三山志》记载:后唐长兴二年(公元931年),置林洋院。后晋天福元年(公元936年)创寺。开山祖师是志端禅师。志端(公元89l~公元969年),福州人,出家后拜安国弘王舀为师,后开创林阳寺,任住持。  明朝初年,林阳寺废驰。明末谢肇浙过寺时赋诗一首,描述了它的荒凉景象:  丛林一片掩垂藤,
期刊
福州圣泉寺,位于福州市(晋安区)鼓山镇园中村境内,始建于唐代景龙元年(公元707年),初名“法华寺”,传说僧人怀一苦于寺内用水困难,一日见两禽争斗,十分好奇,以杖拄地,顿时泉水涌出,故而在唐开元元年(713年),寺庙更名为“圣泉寺”。  说起鼓山“涌泉寺”,相信家喻户晓,可说起鼓山“圣泉寺”,却知者寥寥,孰不知“圣泉寺”不但也是一座与“泉”有关的寺庙,而且它的建寺时间比“涌泉寺”还早。  据《榕城
期刊
福州白塔寺,也称定光塔寺,坐落在于山西麓,为宫殿式建筑,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五代时,白塔寺是福州名寺之一,唐天祐二年(905年)创建,原为藏经之所,两年后,为祝贺朱温即位,改名为“万岁寺”(俗名塔寺)。明代嘉靖年间主要殿宇大多毁于倭患。现存寺庙是清道光年间重建。  白塔寺在福州于山脚下,因寺内白塔而得名,真正的“学名”为定光古寺、定光塔寺,于唐天祐二年(905年),由闽王王审知创建,是五代时期
期刊
昭明寺为福鼎闻名海内外的千年古刹之一,建于南朝梁大通元年(公元527年),相传为昭明太子萧统所敕建,题有匾额,故而得名。寺中的“七级浮屠”昭明古塔为福建省最早寺塔之一。  福鼎,地处闽浙交界的闽东地界,毗邻浙江温州,历来为闽越和瓯越文化的发源地之一,中原文化的传入也比较早,自秦汉以来,便是闽浙之间的重要城镇。深厚的儒释道三家文化以及独具民族特色的畲族文化、独具地方特色的饮食文化与闽东老区的革命精神
期刊
石室禅院位于全国最大的台商投资区——厦门市海沧新阳工业区内。南枕玳瑁群山,山间林木葱翠、飞瀑流泉,但闻晨钟暮鼓响彻寰宇。北望灵鹫山峰,放眼海天水阔、气象万千,好一派佛国景象。  厦门,为我国的四大经济特区之一,与台湾隔海相望,素以环境优美,风景秀丽而著称。闽南人自古崇佛,信仰普遍,故而灵山秀水缀以香火缭绕的寺院是厦门各景区的一大特色,闻名中外的寺院在闽南一带随处可见。  药师佛道场石室禅院位于玳瑁
期刊
莲山寺位于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之莲花山西麓,创建于宋朝,法脉属曹洞宗。《龙岩州志》载,此处怪石“有若莲瓣”,故名“莲山招提”。寺内供养观世音菩萨,香客如云,屡现灵异,清朝龙岩知县王有容礼大士有验,即捐金置香灯田,并立碑记其事,此碑至今矗立于寺前。  莲山寺位于福建龙岩莲花山西麓。据清乾隆《龙岩州志》载:“在怪石丛中有若莲瓣”,“故名莲山招提”。“建观音堂,屡现灵异,祈祷皆应”,相传有“仙人丹灶”遗迹
期刊
雪峰崇圣禅寺,位于福建闽侯县大湖乡境内福古线旁雪峰山,距福州市区76公里,始建于唐咸通十一年(公元870年),开山祖师是著名高僧义存。唐闽王王审知到此朝山,问开山祖义存:“象骨峰有何异?”答曰:“山顶暑月犹有积雪。”王便赐山名为雪峰,沿袭至今。  雪峰崇圣禅寺始建于唐咸通十一年(公元870年)。开山祖师义存是中国佛教史上的著名高僧。他精通禅道,弟子遍及全国,中国禅宗中的云门、法眼两宗就出自他的门下
期刊
长乐千年古刹龙泉寺原名“西山寺”,唐懿宗有感于“井现青龙”的祥瑞,特赐匾额“龙泉禅寺”,沿用至今。百丈禅师系长乐市沙京人,其订《禅门规式》垂训千秋,这就是著名的“百丈清规”。他“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高风,对后代影响极深。  龙泉古刹 几度兴废  龙泉寺位于福建省长乐市沙京之莲花山麓,始建于南北朝梁世祖承圣三年(公元554年),道远禅师开山,始名“西山寺”。唐开元、天宝年间,百丈怀海禅师祝发于此,
期刊
为全面记录和展示邵武旅游风光,提升邵武旅游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由邵武市人民政府与福建省摄影家协会共同主办的“张三丰故里·醉美南武夷”邵武旅游风光摄影大赛,即日起向全省摄影工作者和爱好者征稿。  一、征稿内容  凡是反映邵武市境内的自然风光、人文历史、风土民情和社会生活的摄影作品均可应征。  二、参赛规则  1.作品彩色、黑白均可,数量不限。照片统一10英寸,不需装裱。组照不超过6幅,并按顺序在照
期刊
真是与善、美并列的人类三大基本价值之一,是对人类社会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的抽象概念。弗雷格指出:“所有科学都以真为目标,……发现真是所有科学的任务。”对哲学而言,“真”这一概念更具根本性,它涉及认识论的许多基本问题。亚里士多德把哲学定义为关于真的科学,西方哲学家远在巴门尼德时代就开始了对真的追问。{1}在现代西方真问题属于语言哲学研究的主要对象,哲学家们把“真”作为一个极基本、极重要的概念来加以探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