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只涂料桶

来源 :早期教育(家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dxf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穿过小树林,穿过麦田小路,在开满荷花的池塘边,是小熊的家。今天一大早,小熊就上镇里买回了红、绿、蓝三桶涂料。他用红涂料涂了铁皮船,用绿涂料涂了栅栏,用蓝涂料涂了墙壁。然后把三只涂料桶整整齐齐地靠在门边。
  夜里,靠在一起的涂料桶趁着月色到荷花池里去洗了个澡。
  “不好了,不好了。”蓝涂料桶大声地嚷嚷。原来清澈的荷花池变得浑浊起来了。
  “怎么办?”绿涂料桶问道。
  “赶紧跑。”红涂料桶说着,带头跑了起来。
  三只涂料桶跑得气喘吁吁,最后,他们发现连个追赶他们的影子也没有。
  “哐哐哐,自己吓着自己了。”绿涂料桶拍着自己的大腿说。
  “当当当,是呀,自己吓自己了。”蓝涂料桶拍着自己的肚子说。
  “咚咚咚,没有人发现我们呀。”红涂料桶敲着自己的脑袋说。
  “咚咚咚,当当当,哐哐哐……”三只涂料桶抱在一起笑了起来。
  “谁那么吵,还让不让人睡觉?”一只老鼠从地洞里爬出来。
  “快跑。”一只涂料桶喊了一声,于是,他们飞快地跑起来。
  直到跑出去了很远,发现老鼠没有追来,他们才停住了。
  “呼——呼——差点被发现了。”绿涂料桶喘着气说。
  “跑得我喘不过气来了。”蓝涂料桶说。
  “嘘,我们小声点。”红涂料桶说。
  “你们想干什么?”倒挂在树上的蝙蝠发现了他们。
  “跑!”三只涂料桶又跑了起来。
  直跑到他们累倒在一个草堆里。
  “我们为什么要跑呀?”蓝涂料桶小心翼翼地说。
  “是呀,我们又没干什么坏事。”绿涂料桶说。
  “我们不跑了,就在这里休息了。”红涂料桶躺在草堆里。
  “唧唧,唧唧……”你们把我的宝宝吵醒了,你们得帮我哄哄我的宝宝们,一只母鸡从草堆后边走出来。
  “咦,这是怎么回事呢?”三只涂料桶我看你,你看我。
  “大半夜的,是我们不好,只顾说话了,影响你们休息了。”绿涂料桶首先反应过来说。
  “我们给宝宝唱支歌吧!”蓝涂料桶建议说。
  “当当当,咚咚咚,哐哐哐……”于是,三只涂料桶唱着好听的摇篮曲哄宝宝入睡了。
  第二天早上,小熊发现三只涂料桶不见了,也许是别人拿去装东西了,或者拿去当板凳了,或者拿去当小桌子了……这一切都不重要,看着崭新的铁皮船,崭新的栅栏,还有阳光下的蓝色墙壁,小熊的心里像吃了蜜糖一样甜滋滋的。
  而三只涂料桶呢?后来,他们组建了一支乐队,叫涂料桶乐队,老鼠为他们演出打领带,蝙蝠为他们演出拉幕布,小鸡为他们演出搬凳子。三只涂料桶既神气又漂亮,他们唱的歌那么不一样,又那么让人心里暖洋洋。
其他文献
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这就意味着学生的习作应树立鲜明的读者意识,即要有明确的表达对象,将言语表达看成是与具体对象进行的书面沟通。因此,教师的习作指导既要关注写什么、怎么写的等问题,又要关注为什么写、写给谁的等问题,让学生唤醒、重拾读者意识,增强他们的习作热情,发展他们的习作能力。  一、顺应表达需
在读到冯铁山教授的《诗意语文论》之前,一直有两个问题萦绕在我的心头: 一是语文因什么而教?二是语文该怎么教?关于第一个问题,尽管当前语文基础教育改革进入到了深化阶段,但为“考试而教”的窠臼仍未脱离;关于第二个问题,目前中小学语文教学虽热衷文本细读、小组合作,但学生的语文素养却未见明显提高。  这两个问题使我很迷茫,正是在这种迷茫与困惑中,我读了冯铁山教授的新著《诗意语文论》。拿到这本书,我就被封面
何谓“还原”?顾名思义,是将词语在字典中的本义与在课文中的语义进行比较,继而通过其中差异或者矛盾之处,来感悟课文中言语表达的奥秘。本文以《三打白骨精》一课“笑”的教学片段为例,借助“还原”策略彰显词语表达的精妙。  【教学片段】  师:同学们,我们都知道,唐僧对孙悟空随意“打杀”是极力反对的,甚至不惜念紧箍咒来惩罚他。为什么在孙悟空“打杀”之前没有阻止呢?孙悟空第一次打白骨精,唐僧也许不知道,但为
如何激发学生习作的需求心理,调动其积极性,让学生拥有持久的习作兴趣呢?我通过实施“清单项目”活动,有效地让学生保持旺盛的习作生命力。  一、设计“清单项目达标卡”  “清单项目达标卡”活动,根据文章体裁而定,每次习作一般设6~10种类型,如写人的文章就设“最佳题目奖”“最佳人物外貌奖”“最佳人物语言奖” 最佳人物神态奖”“最佳动作奖”“最佳人物心理奖”“最佳文章开头奖”“最佳文章结尾奖”“最佳选材
【关键词】五年制高职;高质量发展;中高职贯通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1005-6009(2021)38-0023-06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职教20条”)明确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职教20条”印发后,国家密集出台“双高计划”、产教融合型企业、职教集团、教师队伍建设、教材建设、劳动教育等一系列重大举措。[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古诗词在语文教学中越来越被重视。古诗词具有语言精练、韵律和谐、情感丰富、词句优美的特点。古诗词教学的过程,其实是鉴赏美的过程,在这过程中通过诵读,与文本及作者展开对话,体味古诗的韵律美、意境美、情感美,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古诗鉴赏品位、审美情趣,还有益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语文学习能力。  一、与诵读对话:体味古诗词韵律之美  诵读是学习古诗词的基本方法。入选教材的古诗词节奏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可见,语文教学是需要拓展阅读的,应当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课外阅读材料。事实证明,现有教材已不能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适当进行拓展阅读,将学生的视野引向课外,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拓展性阅读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才能有效开展呢?  一、课前阅读展示,奠定学习基础  上新课前,我经常会布置一些搜集性的作业,目的是让
《诗经·郑风》里有一首清扬明快的《野有蔓草》,是这样写的:“野有蔓草,零露漙兮。有美一人,清扬婉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野有蔓草,零露瀼瀼。有美一人,婉如清扬。邂逅相遇,与子偕臧。”  青草蔓延,肆意生长,晶莹闪烁的露珠滚动在上面,犹如点点跳动的光斑在闪烁。温婉的女子与君子相遇,含情脉脉,适得所愿。  我格外喜欢这首诗,它于我而言,不仅仅是一幅自由的爱恋图景,更是一派牧歌般的朝阳青草露珠图。每天,
二年级学生已经认识了1000多个汉字,并且掌握了“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猜字谜”等识字方法,也能够熟练地看拼音识字。然而随着识字量的增加,同音字、形近字、笔画复杂的字逐渐增多,再用上面的方法识字就会让学生觉得枯燥乏味。这时教师指导学生根据汉字特点进行科学识字,探究汉字密码就显得尤为重要。音、形、义的完美结合决定了许多汉字的结构本身就是一种情感的表达,因此教师在识字教学时,不应把汉字看成一个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多样化地设计课堂教学形式,更好地激发学生主动阅读的兴趣。方式多样化的教学将课堂重心从“教材”转向“学生”,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基于学情,层次化阅读  动态化地设计教学内容应该从实际学情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