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高中生实施个性化教育的模式

来源 :首都教育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yx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从实际出发,针对高中教育的现状,反思了传统教育的弊端。借助于现代心理学理论阐述了培养学生个性、实施个性化教育的必要性。探索出高中教育应遵循发现、培养和促使学生实现其智力强项和特长的个性化教育模式。
  关键词:个性;智力强项;个性化教育
  
  目前的高中教育在实际操作上更多的注重了共性和现实功利性,忽视了学生的个性。我们的高中教育就像一台机床,它力图生产的是成批标准的“物”的产品,而不是形态各异、性能不同、用途广泛的“人”。“素质教育”的推进步履维艰,仍未摆脱“应试教育”的惯性影响,忽视学生个性的发展则带有普遍性。笔者通过多年教学实践和从事班主任工作,在学习前人理论的基础上,力求为其寻找科学的依据,初步探索出以下教育模式,企图引导学生不断自我完善,把自己的个性特点发挥出来,成长为对社会对人类有用的人才。
  
  一、了解和认识学生,发现他们个性中的智力强项和特长差异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加德纳认为,学生的智力是多元的,人除了言语(语言智力)和逻辑(数理智力)两种基本智力以外,还有七种其他智力。它们是视觉(空间关系智力),音乐(节奏智力),身体(运动智力),人际交往智力,自我反省智力,自我观察智力和存在智力[1]。加德纳认为,每个学生都在不同程度上拥有上述9种基本智力,智力之间的不同组合表现出个体间的差异。教育的起点不在于一个人有多么聪明,而在于怎样变得聪明,在哪些方面变得聪明。根据加德纳的观点,由于智力总是以组合的方式来运作的,每个人都是具有多元智力的个体,而不是只拥有单一的、用笔纸测验可以测出分数来判断解答问题能力的个体,所以每个教育对象刚一出生就不相同,他们都没有完全相同的心理倾向,也没有完全相同的智力,而都具有体现自己个性的智力强项,有自己的风格。如果通过接近学生,能认识和发现学生的这些差异,指出并欣赏学生的这些智力强项而不是否定或忽视这些强项,然后针对其进行有的放矢的教学,那么就会产生最大的功效,我们的教学也就会充满希望。由此可见,了解学生,发现学生的智力强项和特长,并认真地对待这些差异是实施高中生个性化教育的前提。教育者不会发现学生,学生不会发现自我,都是很可悲的事情。教学应根据不同的学生智力特点来进行,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和教学对象的不同创设各种适宜的能够促进学生全面充分发展的教学手段、方法和策略。由此可见,个性化教学说穿了就是在发现了学生的个别差异和智力强项的基础上而从事的教学。老师首先要摒弃用传统的“正规”的评价工具(如标准化测验考试)去了解和认识学生的个别特性;要通过与学生谈话、讨论问题及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去了解学生认识学生,发现学生的特长、才华和智力强项。当然,最好的做法是学生跟同一教师学习很长时间,使教师和学生对彼此都有深入的了解,最终形成彼此相容的“搭档”,这样,教师就不再说出“我教得好,但他就是学不会”这样的话来。
  
  二、尊重和赏识学生,满足他们个性中的智力强项和特长发展的需要
  
  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闪光点、智力强项,学会赏识学生,学会尊重学生,不因为他们身上曾经表现出来的劣迹而去歧视他们,即使是对所谓的“差生”。我们应该学会发现和欣赏学生的长处,满足他们个性中所表现出来的智力强项和特长发展的需要。心理学认为“需要是个性倾向性的源泉”。原苏联心理学家波果斯洛夫斯基[2]指出:“需要……这是被人感受到的一定的生活和发展条件的必要性。需要反映有机体内部环境和外部生活条件的要求……需要激发人的积极性……需要是人的思想活动的基本动力。”由此可见,关注学生的需要,满足其需要,是我们实施个性化教育塑造学生个性的关键。所谓满足学生的需要,是针对学生个性所表现出来的智力强项和特长而言,不是满足他们身上非正常的任性和有阻于智力发展和身心健康的不良嗜好。
  要满足学生的需要,首先,在开设必修应试课的同时,设置丰富多样的选修课,并针对高中学校特点,强化和提升其应试课程。必修应试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共性,选修课程则在于满足学生个性发展所表现出来的智力强项、特长、兴趣和爱好的需要。这方面的工作有待我们重视和落实。其次,针对学生尤其是高中生的实际情况,尝试开设有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因为此类活动课程能满足学生多方面的需要。这些课程主要包括研究性学习、社会服务与社会实践、信息技术教育、劳动与技术教育,除此之外,还有诸如班团活动、体育艺术节、学生同伴间的交往活动、学生个人或群体的心理健康活动等。综合实践活动关注的焦点是学生关心什么,对什么感兴趣,哪些真正是学生的问题和需要。
  在如何开发和利用校内校外课程资源来满足学生多方面的需要和发展这一方面,还有待做进一步的探索和研究。
  
  三、激发兴趣并表现自我,促使学生个性中智力强项和特长的成功实现
  
  满足了学生个性特长和智力强项发展的需要,就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J·piaget)[3]指出:“兴趣,实际上就是需要的延伸,它表现出对象与需要之间的关系,因为我们之所以对于一个对象发生兴趣,是由于它能满足我们的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学习的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开放自由的教育环境,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为每位学生提供自我表现的机会,使每位学生都能得到发展和成功,这是我们实施个性化教育、塑造学生个性所要达到的最终结果,也是每个教育工作者不懈追求的目标。
  那么如何尊重学生的表现,如何给学生提供表现的机会和创设成功的契机?首先,从教学角度讲,要鼓励学生自我理解、自我解读教科书,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使学习过程成为一个富有个性化的表现、张扬过程。这是为学生提供个性化表现的前提,也是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其次,在教学中要超越历史上的“教师中心论”,建立互动的师生关系。把教学的本质界定为交往,通过交往,重建人道的和谐的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在这样的师生关系中,学生会体验到平等、自由、民主、信任、友善、理解、亲情与关爱,同时受到激励、鞭策、鼓舞、感化、召唤、指导和建议,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与丰富的情感体验。这是替学生创设个性化表现的人际氛围。再次,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自主、探究与合作的学习,逐步改变传统教学中的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和书本为中心的局面,不断拓展教学空间,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发展。这是为学生提供自我表现和成功实现的本质要求。
  当然,在现实的教学中,也可通过一系列具体操作,为学生提供表现的机会,促使其智力强项和特长的成功实现。诸如,把讲台让给学生,让学生上台讲,让学生参与练习设计,通过参与教的过程给学生表现的机会;指导学生发表作品,组织各种竞赛活动、游戏活动、实践活动,给学生提供表现机会;通过自主选择学习方法给学生表现的机会;通过角色转换给学生表现的机会等。
  总之,了解学生,认识学生,发现学生,尊重学生,欣赏学生,满足学生,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表现自我,走向成功。只有顺应学生的本性就能够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激活其封存的记忆,开启其幽闭的心智,放飞其囚禁的情愫,从而在高中教育阶段为其架设起一座通向个性化发展的桥梁。
  
  [参考文献]
  [1]钟启泉,崔允,张华.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为学生的发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 波果斯洛夫斯基.普通心理学[M].魏庆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69.
  [3]皮亚杰.儿童心理发展[M].传统先译.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2.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分析了英语AB级考试的基本特征,针对我院学生的AB级考试现况,提出了相应的公共英语教学改革,主要为:正确认识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正确认识AB级考试;提高师资水平,改善教学效果,既要帮助学生过级,又要打下实践的基础;改革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学习与运用相结合,证书与能力相结合。  关键词 :英语AB级考试;公共英语;教学改革    一、 英语AB级考试的基本情况和特征    英语AB
期刊
摘 要:从对话理论的视角去观照写作及写作教学,写作就是对话,包括与“他者”对话和与自我对话。与“他者”对话就是与自然对话、与生活对话、与文本对话。个体在与“他者”的对话中丰富“自我话语”,在与自我的对话中发展“自我话语”。 “自我话语”是“每个人的个性话语,它是一种承载着个体独特的经验、情感和思想的“个人话语”。写作应该是个体用“自我话语”表情达意的活动。写作教学就是在教师的引领下,学生通过不断的
期刊
摘 要:在钻研教材、设计教案、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不断清点,要根据明确的课堂教学目标及学生的学习实情随时进行取舍。在取舍之间,教师应该反复斟酌,仔细考虑,时时清点,努力使我们的课堂变得有度、有理、有序、有效,只有科学地进行选择与取舍,做到灵活而有目标,才能使得我们的课堂教学更有实效。  关键词:语文教学;取舍;有效课堂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对自己的物品清理查点,哪些是必要的,哪些是不太重要的,
期刊
摘 要:中学语文教学是知识传授和人文精神培育的土壤,为转变教学思维,发挥语文美感教育作用,使学生想象力得到了释放,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充分发挥,是一种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学;美育    美育称之为审美教育,重在塑造心灵。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就说过,“美是一种心灵的体操——它使我们的精神正直,良心纯洁,情感和信念端正。”美育很重要,但是并不高深,它不是虚无缥缈的海外仙
期刊
摘 要:在翻译界,“再创造”一直是一个颇有争议的话题。反对“再创造”的学者认为它违背了翻译的基本原则,而支持“再创造”的学者对“再创造”产生的原因,表现的范围及需要的条件等也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基于以上问题,本文首先尝试对“再创造”进行界定,进而论证了“再创造”的基本特征和理论支持以及需要的基本条件,最后从四个角度实例论证了其在英汉文学翻译中的表现。  关键词: 再创造; 英汉文学翻译    “再
期刊
摘 要:浮雕壁画是所有艺术类中与各种材料联系最为密切的课程之一。所以在浮雕壁画的选材刚面不但要考虑材料与教学、材料与艺术、材料与经济、材料与环境等诸多因素去思考。还要做到一个对现在、对未来、对事业有益有贡献的思考。  关键词:环境道德;环境文化;实用;科学素质    浮雕壁画是一门古老的公共艺术在现代学院教学中是一个把艺术应用于环境装饰的一门学科,它作为一种很好的传达文化和艺术媒介伴随着社会的发展
期刊
摘 要:教育硕士学位论文具有选题密切联系教学实践、研究框架较为合理、文献有综无述、运用理论创新不足、科研方法不够规范等特点。根据扬长补短的原则,应促使教育硕士的教学实践由经验性向理论指导下的自觉实践转变,教育科研方法的学习由知其名向会其用转变,论文写作的指导由零散向系统转变。  关键词:教育硕士;学位论文;扬长补短    随着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提高教育硕士培养质量成为迫切需要解决
期刊
摘 要:当今社会公德缺失已为严重的社会问题,然而关于公德私德的讨论更是众说纷纭,本文试图把社会公德放在其产生的历史背景,针对现今公德低下,从社会整体文明建设出发,结合公共理性的价值意义,对如何加强社会公德建设提出几点参考意见。  关键词:浅谈;公德建设;方法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道德滑坡已成为众人瞩目的社会现象。人们的行为方式价值认同利益取向呈现多元化,整个社会的精神文明程度严重滞后于工
期刊
摘 要:力量训练是篮球运动员发展弹跳能力的重要手段,本文从弹跳的特点、案例分析以及训练方法来阐述篮球运动员发展弹跳力的重要性,为提高篮球运动员弹跳力提供依据。  关键词:力量训练;篮球;弹跳力;训练方法    现代篮球运动的发展趋势已呈现高空争夺的格局,拼抢异常激烈,谁能获得高空优势,谁就能掌握比赛的主动。本文结合篮球运动的特点,从实际训练的角度出发,论述篮球运动员弹跳训练的有关问题,为教练员和运
期刊
摘 要:作者阐述了股票期权激励制度的概念、作用和优势,分析了股票期权制度应关注的若干要素,包括确定实施对象、有效期限、执行价格、行权数量等。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实施股票期权激励制度的现状进行探讨并提出了相关对策,希望能为准备或正在实施股票期权制度的企业提供借鉴或参考。  关键词:股票期权;激励;制度;现状    股票期权,是由企业的所有者向经营者提供激励的一种报酬制度。通俗的说是买方(期权持有者)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