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企业开展清洁生产的必要性

来源 :理论纵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ilin1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清洁生产是环境保护战略具有重大意义的创新。该文论述了清洁生产产生的起源,提出推行清洁生产是化工企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清洁生产;环保
  
  20世纪70年代以来,全球社会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但同时也造成了资源过度消耗和日益稀缺,环境问题日益严重,人们不得不开始对过去的经济发展模式进行反思,重新审视经济与环境和环境资源间的关系。通过过去几十年的环境保护实践,人们逐渐认识到,仅依靠开发更有效的污染控制技术所能实现的环境改善十分有限,关心产品和生产过程对环境的影响,依靠改进生产工艺和加强管理等措施来消除污染更为有效,于是清洁生产战略应运而生。清洁生产是环境保护战略具有重大意义的创新,是工业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1、清洁生产的产生。
  1.1清洁生产的起源
  清洁生产的起源来自于20世纪60年代美国化工行业和污染预防审计,而“清洁生产”的概念最早可追溯到1976年。
  我国的清洁生产最早出现于80年代初期,而明确提出清洁生产口号的是1992年,当年5月,国家环保局与联合国环境署联合组织了在我国举办的第一次国际清洁生产研讨会,会上中方首次推出“中国清洁生产行动计划(草案)”。
  1.2开展清洁生产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1.2.1开展清洁生产是控制污染的有效手段
  由于传统的经济学发展观驱使人们片面的追求经济的无限增长,“先发展后治理”蔚然成风。这样做的后果是:一方面对自然资源的无节制开发超过了自然的承受力,使得自然资源日趋枯竭;另一方面,在社会生产过程中和消费过程中所排放的大量污染物超过了生态系统的自净化能力,环境污染日益严重。
  1.2.2开展清洁生产是减轻末端治理的有效措施
  末端治理作为污染控制的主要手段,为环保起到了积极的、主要的作用,但随着经济的发展,末端治理的弊端已显露无余。首先:末端治理设施投资大,运行费用高;其次,末端治理存在污染转移的问题;第三,末端治理造成资源浪费,不利于可持续发展。
  清洁生产相对于末端治理,具有以下优点:
  (1)清洁生产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企业产品最终寿命的保证;
  (2)清洁生产是一个全面提高过程,包含了企业最主要、最直接的要素,即实现“节能、降耗、减污、增效”的目标;
  (3)清洁生产是企业综合素质提高的保证。清洁生产强调组织的管理水平,提高所有员工在经济观念、环境意识、参与管理及技术水平、职业道德等方面的素质。
  清洁生产从根本上扬弃了末端治理的弊端,它通过全过程控制,减少甚至消除了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这样,不仅减少末端治理、设施的建设周期,也减少了日常运转费用,大大减轻了企业的负担。
  1.2.3开展清洁生产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
  企业的发展无非是追求利益的最大化,而利益体现的载体是成本。成本的表现是外部成本和内部成本。外部成本,即是不以企业的意志而转移的成本,如原料价格、运输成本等,这是不可控成本;而内部成本,如制造成本,财务、销售成本等,均是可控成本,可以通过加强内部管理,改善财务及销售环境而实现的成本,是弹性成本,开展清洁生产是实现内部成本最低化的保证。
  实践证明,如果一个企业的产品单一而其产生的废物综合利用率低的话,企业的寿命不会长久。
  1.2.4开展清洁生产可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企业发展的最终宿命是市场,没有市场,就没有利益,企业就变成朽木一堆。
  企业之间在市场中的竞争,不仅仅是产品质量、价格、服务、广告的竞争,也是企业形象和品牌形象的竞争。90年代以来,以环境保护为主题的绿色浪潮声势日高,环境因素已成为企业在全世界范围内树立良好形象、增强产品竞争力的重要砝码。企业通过实施清洁生产,采用清洁的、无公害或低害的原料,清洁的生产过程,生产无害或低公害的产品,实现少废或无废排放,甚至零排放,不但可以提高企业竞争能力,而且在社会中可以树立起良好的环保形象,赢得公众对其产品的认可和支持。特别是在国际贸易中,经济全球化使得环境因素的影响日益增强,推行清洁生产可以增加国际市场准入的可能性,减少贸易壁垒。
  2、我国化工企业生产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原因分析
  2.1生产工艺过程中固有的,主要由生产产品所用的原料及所采用的工艺路线所决定。如采用乙炔法生产醋酸乙烯时,乙炔的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产生碱水和电石渣,改为乙烯法后,这些污染物完全消除了。
  2.2生产工艺过程之外的及非正常状态,多与管理有直接的关系,主要有:(a)用过的辅助材料如润滑油、添加剂、溶剂等未得到正当回收使用;(b)不合格的产品;(c)设备大检修时的废材料和物料;(d)开停车不合格时产生的中间产物;(e)原料、中间产物、产品在储存、运输、采样过程中的泄漏;(f)生产设备、阀门维修不及时,由泄漏造成的物料流失;(g)事故等。
  3、推行清洁生产是化工企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清洁生产的宗旨是“节能、降耗、减污、增效”。清洁生产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3.1清洁能源(或资源)
  主张采用无污染或少污染的能源、原材料(或资源)代替毒性大、污染重的能源、原材料(或资源)。如以水质溶剂替代有机溶剂、使用水膜包衣减少二氯甲烷的使用量等。以最大化手段降低或消除最终产品的毒性。
  3.2改进工艺、设备
  用消耗低、效率高、无污染或减少污染的工艺和设备替代消耗高、效率低、产污量大、污染重的工艺和设备。
  如改变工艺参数提高产率降低不合格产品率,发酵过程采用超滤工艺减少滤渣、采用输送泵输送原料不用真空或压缩空气输送降低原材料损失和污染等,实现工艺设备清洁、高效化水平。
  3.3综合利用、减少污染
  调查表明,企业污染物的1/3是由管理不严造成的跑冒滴漏和操作不规范造成低收率产生的,化学制药吨产品平均物料消耗37吨,生物制药吨产品消耗87吨。
  最大限度的利用能源和原材料,实现物料最大限度的厂内循环,如产品提纯物料的回收利用,采用全封闭离心分离技术避免含有固体物料的有机溶剂分离过程中无组织排放,以实现“闭合经济”、“循环经济”模式。
  3.4可持续性
  目前我国面临诸多环境问题,实施清洁生产是改变当前环境污染问题的最重要途径和手段。清洁生产借助于各种理论和技术,在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的各个环节采取“预防”措施,将生产技术、生产过程、经营管理及产品等方面与物流、能量、信息等要素有机结合起来,并优化运行方式,从而实现最小的环境影响,最少的资源能源使用、最佳的管理模式以及最优化的经济增长水平。更重要的是,环境是经济的载体,良好的环境可更好地支撑经济的发展,并为社会经济活动提供必须的资源和能源,从而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4、化工企业实施清洁生产的意义
  企业,尤其是化工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意义和深远影响。
  首先,实施清洁生产是企业污染物达标排放的需要。一直以来,我国大多数化工企业为严重的环境污染所困。企业将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和道义上的后果。而实施清洁生产工作,可以从根本上减少或杜绝污染的产生,确保企业达标排放,并为企业最终实现零排放奠定基础。一般来说,只要全员参与,积极地、严格地,有效地推行清洁生产审核,从源头上消除污染的产生,企业是完全可以实现达标排放的。
  企业若不现实达标排放,将会被限产、停产,企业外部形象将受到损坏,建立诚信企业将无从谈起。
  其次,清洁生产是企业降低生产成本,节能降耗,提高产品寿命的有力保障。
  目前,化工企业生产成本仍偏高,而物耗高是影响成本的主要因素。通过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可以从改善工艺条件水平、采用高效、节能设备,提高物料及能源使用效能,同时减少原辅材料(特别是有毒有害原材料)用量,以达到节能、降耗、降成本升效益的目标。某厂通过对全厂范围内开展清洁生产,在生产中采用世界独有的113m3站立下进上出式连续结晶罐,使得原料总利用率大大提高,达99%以上,产品总收率达到97.5%以上;将高浓度废水进行浓缩,每年可增加利润达到3000万元。由此可见,清洁生产作为经济效益的推手作用有多大。
  再者,清洁生产标本兼治,是企业环保之路的必然选择。
  传统的环保治理,是有了污染以后才上治理项目进行治理,这种末端治理的弊端在上面已谈过,其侧重点在于“治”。而开展清洁生产,不仅能实现从源头到生产过程污染物的削减,同时也可在审核过程中不断发现清洁生产机会,通过实施一系列方案,可实现污染物减量及达标排放,大大减轻或消除末端治理造成的压力。清洁生产侧重于“防”,“防”与“治”着力点不同,“防”有四两拨千斤之势,而“治”有千斤重压之累。
  最后,清洁生产是企业推进循环经济建设的基础,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对企业来说,循环经济要求企业树立环境成本意识。比如在国际贸易领域中,由于与贸易有关的环境保护要求将增加企业成本支出,影响产品取向,最终影响企业市场竞争力。清洁生产实施可以实现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国内实施清洁生产的工厂的经验表明,用于清洁生产的投入可以在1-3年内收回。因此这是一种符合可持续发展观点的双赢的战略。
  5、结论
  目前,化工企业生产过程不可避免地产生废水、废气、废渣,环境保护工作任重道远。近几年,工业企业经济效益低下,不少企业亏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拿出大量资金进行技术改造。实施清洁生产审核,可以做到在投入较少的情况下达到降低产品成本、减少污染的效果。清洁生产审核将环保工作逐渐由传统的末端治理转变为源头治理,以提高物料和能源的利用率,减少甚至消除废料的生成和排放,降低生产活动对资源的过度使用以及对环境的影响。
  
  参考文献:
  [1]《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
  [2]化工清洁生产技术中心.化工企业清洁生产培训教材[M].北京:化工部环境保护研究所,1995。
  [3]中国可持续发展国际培训中心.企业污染预防指南[M].北京:北京市环境保护技术培训中心,1997。
  [4]《清洁生产、绿色化学原理与实践》.藏树良、关伟、李川等编.化学工业出版社。
其他文献
摘 要:人力资源管理从80年代确立至今,已经历了近20年的发展。这期间,全球的社会经济环境已发生了巨大变化,特别是以计算机技术和现代通信技术为代表的信息科技正改变着我们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社会正从后工业社会而迈入知识经济社会。组织赖以生存的外部环境和组织的竞争方式也正进行着悄无声息但却深入持久地变革,组织的各种管理职能必须应潮流,不断改变自身以应对正在改变着的世界。  关键词:全球化;人力资源管
期刊
摘 要:《厦门典藏契约文书》为地方史的研究提供了丰富而又珍贵的历史资料,本文主要是从训诂学的角度,就其中的清代契约文书,来谈一下自己的发现、看法。  关键词:俗字;训释;校正;方言    《厦门典藏契约文书》是厦门市博物馆研究丛书中的一本,2006年10月新出的。其中收集了闽台两地,自康熙年间至建国初期1000多件、鲜为人知的民间私人文书,正是这些残破陈旧的历史碎片,为地方史的研究提供了丰富而又
期刊
摘 要:作者结合工作实践,针对军队审计人员综合素质不高的现状,从加强政治素质建设、业务素质建设和法制意识建设三个方面阐述了如何提高军队审计人员综合素质,以提高军队审计工作质量,加强审计监督。  关键词:审计人员;综合素质;对策    军队审计人员身处要职,工作在军队审计工作的前沿,是依法从严治军和贯彻执行法规制度的具体组织者、实践者。但从目前情况看,一些审计人员综合素质还不高,在工作开展中不敢管、
期刊
摘 要:充满希望的二十一世纪的技校生,面对职业理想遭遇现实的尴尬和残酷时需要政府的支持和关怀,需要在学校教师的指导下,学会正确择业,学会承受挫折,学会“素质升级换代”,一定能顺利就业。  关键词:技校生;职业;理想;现实;对策    职业是劳动者从事相对稳定的、有报酬的工作种类。它具有稳定性、经济性、劳动伦理性、层次性四个基本特征。中国日渐频繁的企业组织结构的调整,严重的下岗失业问题对中国经济、社
期刊
摘 要:面对日益严峻的能源问题,我们的出路无非是两条:一是“开源”,二是“节流”即节约能源、提高能效。节约能源、提高能效,构建节约型社会,必须使国民主体精神向“节约化(节能化)”转化。节能规范的道德化是主体节能化的基础和前提。节能规范的道德化,就是要把节能的内在要求转化为人们实际生活中的道德规范,内化为人们的道德文化心理或道德品质。只有这样,才能变“要我节能”为“我要节能”,变“自觉”为“自律”。
期刊
摘 要:基于网络应用的研究性学习,是指学员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自主性学习的过程。本文主要是从理论的角度来探讨什么是网络研究性学习模式,并思考其实施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困难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网络应用;研究性学习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教育信息化存在的必要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信息化在教育领域的推进正在向学科应用深入。在2001年,“基于网络应用的研究性学习”这个概念即被人提出来了,并
期刊
摘 要:本文从搜索引擎原理入手,分析了网站设计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帮助我们的网站如何更全面更快速更安全的被搜索引擎收录和更优先的被搜索引擎检索。  关键词:搜索引擎原理;网站设计;网络蜘蛛;索引器;检索器Google    1、概述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普及和飞速发展,Internet已成为人们快速获取、发布和传递信息的重要渠道。在Internet上发布信息主要是通过网站来实现的,获取
期刊
摘 要:课堂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主阵地和关键环节,课堂教学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教育性。因此,要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必须紧紧抓住课堂教学这个环节,加强教学法和手段的改革、创新,有效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不断提高的作用,充分体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性。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性    任何教学活动,都具有教育性。教学
期刊
摘 要:心理问题是学生思想品德与道德问题的根源,当前的社会、学校与家庭环境都很容易诱发学生心理问题并进而引发思想品德问题。要想有效解决这个问题,关键就是要关注学生心理,用心理学的方法认识学生思想品德问题,从而调整好学生心理。  关键词:职校;学生心理;班主任    职校生普遍是来自初中毕业生或者高考落榜生,他们中的大多数是应试教育中经常被忽视的弱势群体,这也决定了他们的心理问题多发易发而且日益复杂
期刊
Abstract:The article discuss in detail the meaning of Canadian bilingualism, historical origin, language trend and its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The formation of bilingualism is the result that co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