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迅速普及发展,人工智能、大数据、云技术等技术快速發展,在现代教育发展过程中,智慧教育也逐渐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智慧校园、智慧评价、智慧管理智慧教学、智慧服务等不断发展,实现了教育与现代信息技术的融合。在现阶段教育改革发展时期,中职幼儿保育专业教学质量的提高,要充分注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的科学化运用。传统单一化的人才培养模式适用性不强,已经和当前教育改革发展的要求不匹配,而与“校园合作”模式科学融合显得比较适用。目前,中职院校毕业的幼儿保育专业学生多数也在幼儿园等一线工作,因此对于中职幼儿保育专业的教学策略也应进行深入思考。
关键词:幼儿保育;教学现状;改革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目前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极大的进步,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大家对于学前教育也是越来越重视。在中职学前教育改革背景下,学校需要转变教育观念,创新教育模式,将教育模式加以科学化运用。这对提高学前教育的整体质量有着积极作用,能从整体上提高学前教育工作开展的效率,保障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一、幼儿保育专业的教学现状
(一)课程定位缺乏专业理论指引
调查发现大部分中职院校将活动组织类课程定位为专业理论课,忽视了活动组织类课程实践性和应用性较强这一属性,直接影响了中职学生的幼儿园活动设计与实施能力。还有部分学校虽将活动组织类课程性质定位为讲授和实训相结台,但因无法让学生进人幼儿园实训而大大影响了学生实践教学水平。此外,课程定位的缺失致使学生既缺乏专业理论基础又缺乏幼儿园实践经验,在对幼儿现有发展水平及各年龄阶段身心发展特点的理解上存在盲点,影响了中职学生活动组织能力。
(二)实训课流于形式
调查发现,中职幼儿保育专业课程的实训很难促使学生的实践水平产生质的提高。首先,有的中职学校虽然有模拟幼儿园,但常被搁置,模拟幼儿园没有有效地应用于教学,致使实训课流于形式。其次,中职学校教师很少带领学生到真实的幼儿园进行观摩和学习,完全依靠课堂上的小组合作演练,不能从根本上促进学生实践教学能力的提高。
二、中职学生的学情分析
(一)学习基础相对较差
随着高中升学政策的调整,中职学校的招生规模扩大,中职学校的幼儿保育专业的学生大部分是十四五岁的女生,他们大多数是没有考进高中,退而求其次选择来中职学校就读,甚至很多女生并不了解学前教育这个专业,只是因为家长的推荐而被动选择就读幼儿保育专业。因此,学生的文化基础课程普遍比较薄弱,他们对于钢琴、舞蹈、绘画、手工等技能课程可能有很浓厚的兴趣,但对于纯理论的学前教育学、学前心理学、学前卫生学以及五大领域课程的学习就更感费力了。
(二)专业认知存在偏颇
多数学生认为幼儿保育专业只需要学习专业技能就可以,将来到岗位上时可以使用得到,用人单位也更加的注重专业技能的能力高低。对于专业理论的学习流于形式,甚至无视校规校纪,在专业理论课堂上经常缺课、旷课、无视课堂纪律做自己的事等等。
三、教学改革策略
(一)教学要符合学生发展需求
现在幼儿能接触的生活、娱乐及学习方式和过去有很大的不同,而且其未来步入社会会面临一个和过去差异很大的环境,人工智能会有很大的发展,很有可能会像现代网络一样普遍渗透到社会经济发展及生活娱乐的各个方面,启蒙教育、学前教育本质上就是面向未来的事业,幼儿并不能自主选择自己所接受的教育内容,因此幼儿教育者的视野、知识类型及知识结构会直接关系到幼儿所接受的教育,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幼儿未来的发展情况,所以中职幼儿保育专业学生的培养至关重要,以往单一的教学环境及传统的幼儿保育专业学生培养方式不利于学生专业技能的提升,更不利于学生适应新时代幼儿教育发展的需求,培养出来的学生步入社会、职场后很快就会被淘汰,所以中职学前教育教学要紧跟社会发展需要,进行一定的教学改革,在培养学生歌曲、舞蹈、绘画等技能的同时,还要重视学生批判性思维、创新思维、认知灵活性以及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培养,幼儿教师的培养要充分利用现代网络资源,通过便捷的移动终端进行学习,所以中职学前教育要强调智慧校园环境的构建,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二)发挥共享优势
在中职幼儿保育专业教学工作的开展中,需要将“校园合作”模式加以科学化运用,发挥人才培养模式的共享优势,共享资源、共享成果和共享信息。中职学校学生保育员优于社会培训保育员,体现在学生年龄特征及信息化水平和文化素养方面,在实践中磨炼,这对提高整体保育员队伍的质量有着重要作用,有助于提高岗位竞争力。再者,“校园合作”模式的应用对共享教学成果有一定的积极作用,通过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起来,形成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按照实用、实训、应用的要求,严格执行,学校通过三共优势、科学保育观及操作技能来打造保育员的正规军,打造被行业社会认可的学生保育员队伍,打造专业品牌,促进专业建设发展,共享专业教学的成果。
(三)设立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
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活动以目标为导向,同时目标也是衡量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标准。幼儿保育专业的理论知识的核心在于让学生具备科学的幼儿教育理念,简单来说就是能够做到了解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使用科学合理的方式关爱尊重幼儿。
科学的目标之下还需要教师制定合理的教学大纲,目前市面上大部分的学前教育理论教材都是为大专本科等高等教育提供的,存在“内容多、难度大、理论强”等问题,不适用于中职教学。学校需要发动专业教师针对本校学生特点制定出合理的校本教材,遵循“适用、够用”原则,做到所教所学与幼儿园实际相符。
结语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中职学校幼儿保育专业理论教学的开展大部分是以传统的教学模式为主,以教师为主体的课堂教学,忽视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这影响着一线学前教育工作的效果。各中职院校应根据自身的现状,提出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培养出更专业的幼教工作者。
参考文献
[1]郭西莲.职业技能大赛视野下中职教育教学改革初探——以幼儿保育专业音乐类课程为例[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9,20(09):57-58.
[2]阎红.中职幼儿保育专业声乐课程改革的思考分析[J].北方音乐,2019,39(17):196+198.
关键词:幼儿保育;教学现状;改革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目前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极大的进步,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大家对于学前教育也是越来越重视。在中职学前教育改革背景下,学校需要转变教育观念,创新教育模式,将教育模式加以科学化运用。这对提高学前教育的整体质量有着积极作用,能从整体上提高学前教育工作开展的效率,保障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一、幼儿保育专业的教学现状
(一)课程定位缺乏专业理论指引
调查发现大部分中职院校将活动组织类课程定位为专业理论课,忽视了活动组织类课程实践性和应用性较强这一属性,直接影响了中职学生的幼儿园活动设计与实施能力。还有部分学校虽将活动组织类课程性质定位为讲授和实训相结台,但因无法让学生进人幼儿园实训而大大影响了学生实践教学水平。此外,课程定位的缺失致使学生既缺乏专业理论基础又缺乏幼儿园实践经验,在对幼儿现有发展水平及各年龄阶段身心发展特点的理解上存在盲点,影响了中职学生活动组织能力。
(二)实训课流于形式
调查发现,中职幼儿保育专业课程的实训很难促使学生的实践水平产生质的提高。首先,有的中职学校虽然有模拟幼儿园,但常被搁置,模拟幼儿园没有有效地应用于教学,致使实训课流于形式。其次,中职学校教师很少带领学生到真实的幼儿园进行观摩和学习,完全依靠课堂上的小组合作演练,不能从根本上促进学生实践教学能力的提高。
二、中职学生的学情分析
(一)学习基础相对较差
随着高中升学政策的调整,中职学校的招生规模扩大,中职学校的幼儿保育专业的学生大部分是十四五岁的女生,他们大多数是没有考进高中,退而求其次选择来中职学校就读,甚至很多女生并不了解学前教育这个专业,只是因为家长的推荐而被动选择就读幼儿保育专业。因此,学生的文化基础课程普遍比较薄弱,他们对于钢琴、舞蹈、绘画、手工等技能课程可能有很浓厚的兴趣,但对于纯理论的学前教育学、学前心理学、学前卫生学以及五大领域课程的学习就更感费力了。
(二)专业认知存在偏颇
多数学生认为幼儿保育专业只需要学习专业技能就可以,将来到岗位上时可以使用得到,用人单位也更加的注重专业技能的能力高低。对于专业理论的学习流于形式,甚至无视校规校纪,在专业理论课堂上经常缺课、旷课、无视课堂纪律做自己的事等等。
三、教学改革策略
(一)教学要符合学生发展需求
现在幼儿能接触的生活、娱乐及学习方式和过去有很大的不同,而且其未来步入社会会面临一个和过去差异很大的环境,人工智能会有很大的发展,很有可能会像现代网络一样普遍渗透到社会经济发展及生活娱乐的各个方面,启蒙教育、学前教育本质上就是面向未来的事业,幼儿并不能自主选择自己所接受的教育内容,因此幼儿教育者的视野、知识类型及知识结构会直接关系到幼儿所接受的教育,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幼儿未来的发展情况,所以中职幼儿保育专业学生的培养至关重要,以往单一的教学环境及传统的幼儿保育专业学生培养方式不利于学生专业技能的提升,更不利于学生适应新时代幼儿教育发展的需求,培养出来的学生步入社会、职场后很快就会被淘汰,所以中职学前教育教学要紧跟社会发展需要,进行一定的教学改革,在培养学生歌曲、舞蹈、绘画等技能的同时,还要重视学生批判性思维、创新思维、认知灵活性以及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培养,幼儿教师的培养要充分利用现代网络资源,通过便捷的移动终端进行学习,所以中职学前教育要强调智慧校园环境的构建,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二)发挥共享优势
在中职幼儿保育专业教学工作的开展中,需要将“校园合作”模式加以科学化运用,发挥人才培养模式的共享优势,共享资源、共享成果和共享信息。中职学校学生保育员优于社会培训保育员,体现在学生年龄特征及信息化水平和文化素养方面,在实践中磨炼,这对提高整体保育员队伍的质量有着重要作用,有助于提高岗位竞争力。再者,“校园合作”模式的应用对共享教学成果有一定的积极作用,通过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起来,形成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按照实用、实训、应用的要求,严格执行,学校通过三共优势、科学保育观及操作技能来打造保育员的正规军,打造被行业社会认可的学生保育员队伍,打造专业品牌,促进专业建设发展,共享专业教学的成果。
(三)设立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
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活动以目标为导向,同时目标也是衡量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标准。幼儿保育专业的理论知识的核心在于让学生具备科学的幼儿教育理念,简单来说就是能够做到了解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使用科学合理的方式关爱尊重幼儿。
科学的目标之下还需要教师制定合理的教学大纲,目前市面上大部分的学前教育理论教材都是为大专本科等高等教育提供的,存在“内容多、难度大、理论强”等问题,不适用于中职教学。学校需要发动专业教师针对本校学生特点制定出合理的校本教材,遵循“适用、够用”原则,做到所教所学与幼儿园实际相符。
结语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中职学校幼儿保育专业理论教学的开展大部分是以传统的教学模式为主,以教师为主体的课堂教学,忽视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这影响着一线学前教育工作的效果。各中职院校应根据自身的现状,提出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培养出更专业的幼教工作者。
参考文献
[1]郭西莲.职业技能大赛视野下中职教育教学改革初探——以幼儿保育专业音乐类课程为例[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9,20(09):57-58.
[2]阎红.中职幼儿保育专业声乐课程改革的思考分析[J].北方音乐,2019,39(17):196+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