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读文本,上好语文课的第一步

来源 :空中英语教室·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on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前语文课上的两种弊端值行我们一线教师注意:东拼西凑——力创教学设计别样;音画纷呈——力求课件制作精美。如何做到细读文本,彰显语文教学的魅力呢?第一语言入手潜心涵咏;第二还原情境体会感悟;第三知人论世旁征博引;第四多元解读不拘一格。细读文本,上好语文课的第一步!
  【关键词】教学;时弊;魅力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4128(2011)07-0213-01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那么,教学中我们凭什么去对话?我们去对话什么?为此作为具有课堂主导地位的教师在课前的“先期阅读”就显得举足轻重。因此,著名特级教师孙双金老师在《教师要做文本和学生的知音》一文中指出:“上好语文课,细读文本是第一步”。然而,审视当下的语文教学,我们的第一步做的又是什么呢?
  1文本细读,切中语文教学的时弊
  近几年,根据本人的亲身体验和听课中所观察到的现象,发现现在的语文教学存在以下两种弊端。
  1.1东拼西凑——力创教学设计别样。我们常看到这样的现象:为上一节公开课,部分教师第一步不是潜心细读、研读文本,而是大量从网络上搜集下载各种现成的教案,进行拼凑组合,美名其曰:“集百家精华,创自己风格”。但是,这并不是你的风格;即便算是风格,也并非是你独创的,最多也只是从别人处嫁接而已。这样的教学何来对文字内涵的细细品读,何来对语言表达特点和作用的体味,何来对文本思想感情的感悟?这样的教学只能是肤浅的、片面的、感性的。真正的風格应该来自于教者对文本的细读,建构自我与文本的深入对话,从字到词到句到段到篇乃至到作者写作背景、文风人格,把文本里里外外爬梳个透,反复咀嚼,敲骨吸髓,才能拥有自己的真知灼见,构建起属于自己的理性框架,教学才有底气和灵气,才能深刻、全面、独领风骚。
  1.2音画纷呈——力求课件制作精美。曾经听过这样一堂课,在短短35分钟一节课内呈现了30张ppt,几乎以每分钟一张的速度出现在学生的眼前。试问,这样的课堂还能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静心、潜心地默读思考吗?还能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去朗读品悟吗?还能有足够的时间让我们的教师去指导和点拨吗?我们还经常看到这样一个场面:当音乐缓缓响起,当画面徐徐呈现的时候,学生的眼角禁不住泪花闪现。这样的场景令人动容。然而、静下心来沉思、追问:“这样的泪花靠什么产生、形成的?是借助外部条件还是靠文本语言的力量和魅力?或是靠教师恰如其分的引导?”的确,当接连不断的画面和不绝于耳的音乐充斥了整个课堂的时候,多媒体这个原本属于教学辅助手段的“配角”竟然充当了课堂的“主角”。 由此可见,不惜时间制作精美的课件又是我们错误的一步。究其原因,似乎还是教师没有进行文本细读,没有被文本中的“滋味”、、“魅力”所吸引,从而导致着力点偏离。
  上述这两种教学弊端不改变,会长期影响语文教学的纯正性和有效性,会削弱语文教师自身应有的内涵和内功,而大力倡导“文本细读”——走好语文教学第一步,则有利于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现状。
  2文本细读,彰显语文教学的魅力
  怎样才能走好“文本细读”这一步呢?语文教育专家沈大安曾说:想提高文本解读的能力主要还得靠自已实践,“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教材中的每篇课文内容和形式都不一样,读得多了才能摸着门道。
  2.1语言入手潜心涵咏。首先是“悟”。叶圣陶先生说得好:“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 文本细读应从语言文字入手,对每一个字,每一个词,每一句话都不轻易放过。要仔细推敲词句,细细体会它们的作用。在这个基础上,再跳出具体的字句,整体把握文章的主旨。
  《地震中的父与子》(人教版五年语上册)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不!爸爸。先让别的同学出去吧!”粗粗一读,并未留意。然而,反复细读才发现,当时余震不断,阿曼达身处堆满废墟的瓦砾堆底下,这样的环境随时可能有再次倒塌的危险!一秒钟不爬出去,就意味着多了一份生命的危险。小小年纪在危难面前,竟然能做到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怎能不令人动容!于是在教学中,对于儿子“了不起”的感悟就从这个“让”字入手:你觉得这一介“让”字,阿曼达“让”出了什么?这一问,灾难面前,人性的光辉就闪现出来了!教学也就水到渠成。
  其次是“诵”。周益明老师提出:语言的审美效果首先体现在语音、节奏和韵律,语感的问题主要在于理解而非技巧。诵读是走进文本的重要策略,声音的抑扬顿挫、起伏变化表现着读者对于文本的了然程度。我非常认同这一观点,因此备课前,我总喜欢一遍遍纵情朗读,在与文本一次次的亲密接触中感悟字里行间潜藏着的情感世界。
  在教学中,师生配合着读。这每一个字就像一个跳动的音符,惊喜中带着欢快,欢快中透着赞叹,读起来琅琅上口。此时,所有的语言表述都是苍白的,朗读早已让学生沉浸在自我陶醉的想象中了。
  2.2还原情境体会感悟。由文本导向作品所描写的客观事件的联想和想象,则称为“还原情境”。茅盾提出:“应当一边读,一边回想他所经验的相似的人生,或者一边读,一边到现实的活人中去看。”文学作品是生活的反映,如果我们把作品还原到现实生活中去思考,就会有比较深的感悟。
  还原情境就是让学生在细读文本时,站在作者的立场、设身处地地想。假如现在我就是作者本人,我会有哪些想法,我会做出些什么?学生只有在读课文时做到了这一点,才会对文本有深入、真切的理解和感悟。
  2.3知人论世旁征博引。解读文本也不必一味靠自己冥思苦想,苦苦追寻,查阅必要的资料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作品。作家生平介绍、写作时代背景、作家的其他作品、作家创作意图的阐述,以及前人对这部作品的评论, 无一不是我们打开文本大门的钥匙。
  本学期我在教学《清平乐•村居》(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时,抓住文眼“醉”字,引导学生赏读了优美恬静的景,幸福和睦的人,读出了白发翁媪因生活美满而醉,也感受到了诗人沉醉喜悦的心情。教学一帆风顺,心中暗暗窃喜。然而当听了另一位教师执教这首词后,心中豁然开朗,同时也感到自己是如此的浅薄和无知:文眼“醉”字,不仅表现了诗人的“沉醉”,更隐含了诗人的“心碎”,为沦陷区百姓的痛苦遭遇而心碎,为自己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志向得不到伸展而心碎。而后我连忙查阅有关辛弃疾的生平资料和这首词的背景材料。
  辛弃疾传世有《稼轩长短句》,传词六百多首,题材十分广泛,其中闲适词数量最多,但由于心系抗金,胸怀家国,所以他其实是“闲”而不“适”的。可以说,词人没有一刻不想着国家统一。所以,当词人看到吴地江南世外桃源般的农村生活,他陶醉之时,谁又能说不是心碎之时呢?触景伤情,谁又能说《村居》的幸福闲适不是词人为中原故土的同胞、人民而做的一个梦呢?
  正因为自己缺乏文本细读的方法和底蕴,才使这堂语文课留下了永久的遗憾;叹息时也深深地鞭策自己:身为语文教师,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一定要注重文本细读。
  2.4多元解读不拘一格。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它揭示了阅读活动的本质: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创造性活动。
  因为阅读经验、审美情趣、阅读情境等方面的差异,不同教师和学生对同一文本的解读必然是有差异的。
  细读文本,揣摩教材是一种细功夫,慢功夫。正如泰戈尔所言:不是锤的击打,而是水的载歌载舞才使鹅卵石臻于完美的。文本是你美丽的倒影!不必焦急慨叹“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园”。
  我心中久久深记着:细读文本,上好语文课的第一步!
  
  
其他文献
【摘要】班主任工作,我们要从实际出发,具体的问题要具体对待,制定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尽可能的将问题解决好。同时提高我们班主任的专业化理论水平和班主任工作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做一名优秀的班主任。  【关键词】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班主任工作;专业化理论水平;实践能力;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5.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4128(2011)07-0187-01    中等职业技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33.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4128(2011)07-0202-01    1“读”——文言文教学的“纵贯线”   要谈文言文教学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我觉得先应该问问学生的苦恼。只要问我们的学生“最怕学什么”,肯定是“最怕学古文”,最愁“背古文”。这怨不得学生。时空距离,师生距离,都让学生对学习文言文充满厌倦和畏惧,更有甚者,有的学生会抱怨“老师,学文言文除
期刊
【摘要】教师要细心呵护儿童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引领他们学习与周围世界有关的科学知识,帮助他们体验科学活动的过程和方法,使他们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乐于与人合作,与环境和谐相处,为后继的科学学习、为其他学科的学习、为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打下基础。  【关键词】科学;好奇;兴趣;发展    【中图分类号】G424.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4128(201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2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4128(2011)07-0206-01    新课改实施以来,让我们看到了数学课堂内外发生喜人变化的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些弊端。老师们对计算教学的困惑就是其中之一。由于课改后对计算教学的目标进行了适当调整,降低了计算教学的要求,因此,学生进行计算练习的量少了,学生的计算能力下降了,具体表现为计算的正确率下降了、计算的速度变慢了、简便运算
期刊
【摘要】在新课改背景下,传统教学方式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现在的实际教学情况。对于多媒体的运用已经成为了很多老师必然选择的方式之一,甚至完全依靠其作为教学工具,但也有人质疑是否传统教学方式就一定是过时的。笔者认为,两者只要有机结合,就能事半功倍。作为英语教师,笔者以一堂牛津版英语导入课的课前准备,课堂实践和课后反思三方面为视角,尝试探究了网络在英语教学中该如何把握。  【关键词】英语导入课; 多媒体网
期刊
【摘要】要适应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新形势,提高英语课堂效率,必须加强师生的合作,而和谐师生关系的确立更多的有赖于教师自身观念的更新和素质的提高,人格的不断健全和完善;有赖于教师对学生无微不至的爱和尊重。相信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将会迸发出强劲的教育能量,促进教学效果的不断提高。  【关键词】和谐;师生关系;提高英语;课堂;有效性  The harmonious teachers and students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4128(2011)07-0204-01    我自1998年毕业任教以来一直担任语文教学工作,长期的工作实践,使我深深体会到教学工作确实是一项艰苦而复杂的脑力劳动.不仅要交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必须尊重生命个体,以人为本,为学生付出真诚的爱,这样才能行之有效。为此,我花费了相当多的时间和精力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4128(2011)07-0198-01    课堂教学是课程改革的重点。再好的教学内容,也须通过课堂教学才能变为推进素质教育的现实,必须通过课堂教学达到课程目标。新课程理念下,如何搞好语文课堂教学,这是广大语文教师、语文教育工作者共同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  新课改来,广大教师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积极投身到教学研究与改革中,以高度的创
期刊
【摘要】初三思想政治课是对初中毕业生系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马克思主义常识教育、社会科学常识教育的必修课课程;是国家意识形态教育的重要阵地;在教育改革中有着重要的价值;在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中有其独有的价值。  【关键词】初三;思想政治课;价值  Discusses the third day thought political lesson's value shallowly   Gao Zheqi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4128(2011)07-0184-01    数学学习中差生的形成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基本概念、定理模糊不清: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不能用数学语言来描述概念。不看课本,不能说明概念的体系,概念与概念之间联系不起来。  2、学生自学能力差:学生在学习中不能找出所学知识的重点和难点,不能理解教材中所叙述的问题,不知道自己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