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编辑职守和素质的通信

来源 :博览群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hriving_he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农兄:
  昨天南方又有一家出版社约编林徽因集子,以时间过紧婉谢,未便明说的是没有编它的兴致。林徽因作品,数量就是那么一点儿,许多出版社争相付梓。编来编去,大同小异,有的简直见不出差异。首都某权威出版社编一套中国现代作家作品“新编”,创意甚好。上世纪末他们已经编过类似的大型丛书,然而当时受种种局限,确乎有待更新了。不过其他作家均可编出新意,唯林徽因这一册实在“新”不出什么了。主事者的意思,原先那套既有了林徽因的,这回就不宜剔除。我不想有负主事者属意的殷勤,勉强领命,只在林的“新编” 前言里婉转说明新旧无大异。昨天这位约书稿的编辑同样殷勤,一再说,林徽因作品很是畅销,她的《文存》售价翻倍。听出来了,其中大有油水。前些年舆论批评出版商重利轻文,以致有价值的著作每每遭拒之门外。批评自有它的道理,但岂有商人不言利者?此乃他们的生存基础,若无视出版商谋利的合理动机,委实偏激有过了。
  与商人交道,前提得让他有利可图,出版商亦是。问题在于,是不是没有道德底线的唯利是图。这个话题已经说烂,此且不赘。还有个话题,遇到有利机会,他们是否能抓住而图利到手。本世纪初,我有本议论林徽因其人其作的书稿,含相当篇幅的林氏年谱在内,年谱当然枯燥之至。托友人推荐,他在出版集团的上层岗位,联系颇广。承他热心,书稿荐给一个下属出版社,但很快直接退回我手里,原因正是以为无利可图。你知道的,后来我原封转投久负学术声誉的中华书局。结果初印五千册,半年之后再印五千册,经济效益不会太差的了——那时林徽因还远不及现在这么走红。题赠此书给曾经荐稿的友人,碰巧他刚下到退稿的这家出版社主持编政。听说,在一次会上,他以拙著退稿为例,说明编辑需提高识别书稿的眼力,莫再把到手的赚钱书稿推给人家了。闻此传言,倒也哑然失笑。图利的编辑错失获利机会,大概是时下同行们经常交流的话题,即眼力如何。
  我很想对昨天这位编辑说,不妨替他编一册《陈衡哲文存》(文学部分),资料已经准备得差不多。作为中国的第一个现代女作家,陈衡哲尚未出过合集。已经重版的《小雨点》《衡哲散文》,前者薄薄一册仅四万来字;后者虽其皇皇四百多页,真能称得上“美文”的文学作品不抵其半。陈氏的新、旧体诗作从未结集,不乏精彩之作,当在新诗史占一席之地,而今日读者少有知其曾经是位诗人的。如果从商机出发,着意点明她和胡适的知己关系,印它万把册不会是冒险数字。朋友告我,拙编《凌叔华文存》有盗版,我未敢置信。它的学院气编法距一般读者甚远,如何值得投机商盗它?友人竟真的从地摊上买了一册送来。凌的销售如此,《陈衡哲文存》销量当相仿吧。我终于没有提出编陈的“文存”,怕他误会趁林徽因商机搭售陈衡哲。
  兄也不时与出版社交道,有何感想?
  大著告罄,望多多休养。到底上了年纪,岁月不饶人。再叙。顺颂
  时绥!
  弟 老萌 2012年8月11日
  (二)
  老萌兄:
  信悉。我跟出版社打交道不多,近年来的几本都是人家约稿,虽然报酬无多,但全是我有兴趣的题目,其中为鲁迅的《汉文学史纲要》作注释和评点,更是我早就想做之事,所以就一口答应下来,按规矩做成,交出,印行。本来不大熟悉的编辑,后来因此就成了朋友,虽然有些始终没有见过面。我认识的编辑水平都比较高,帮我改了不少打错的字,删节也自有他们的道理。
  先前也曾有些不那么愉快的事情。有一家出版社本来说给我出一本集子,开始似乎谈得很投机,后来就没有了信息;估计他们是怕赔本吧。我也没有去追问——硬要人家为我赔本,近于江洋大盗,世界上没有这样的道理。还有一次是编辑或头头换人,于是就没有了下文。这也很容易理解,人治人治,人在则治;其人一去,那自然就没治了。这些其实也不能说是不愉快,顶多只是不痛快。那些稿子还在手边,我也正好想把篇目做些调整,文字也要再好好改一改。以后再说,现在一时还忙不到。
  编辑的素养和态度,就约稿而言,我想首先是要找准人,对象是足以干这活儿的人,而且估计他愿意干;其次是如果文字有所变化和改动最好和作者商量一下。就来稿而言,则须对该书稿的学术价值和市场前景有准确的估计:两者皆佳自然上上大吉;价值不灵,即使能赚也予以谢绝;价值甚高而不至于很赔的也可以容忍;两者皆劣则自然同他“拜拜”。这样的眼光大约不容易培养,现在有些编辑也许不是那么两眼都很明,结果便容易错失机会,如足下所说的那种情形;或出些垃圾书,其例甚多,不去说它们了。
  出版家或出版商要考虑经济效益,此是天经地义;唯其中的高手可以既出好书又赚大钱。大约总是雅俗共赏的书好卖一点。但有时是出奇制胜的东西比较有销路,甚至垃圾也会有买主。
  其实不单是出版社的编辑特别是领导须有眼光,报刊的编辑也是如此,如此方可不丢失好稿,也不至于采用劣稿。当然,此事说起来容易,真要做到就困难了。如果你我去当编辑以至老总,恐怕不知道要出多少漏子。
  足下要我注意休息,铭感之至。家里人也如此劝我。我近年来似乎略有文思来潮之意,所以想抓住这样的时机多写一点,尽管腰老是不大舒服;这广陵潮早晚是要退的,以后就改为少写新文而以改旧稿编集子为主。
  我不会写畅销书,如果继续遇到高明的编辑,而天上又特别掉下好运来,竟能意外地畅销,则天下幸甚矣。
  匆匆,颂
  兄嫂双吉!
  弟 顾农顿首 2012年8月12日
  (三)
  农兄:
  上月来示颇引发一些感想,弟不意摔了一跤,虽未伤筋骨,无甚大碍,但破皮发炎,又缝了几针,生活多所不便,说感想的信便搁了下来。今日似了无痛状矣,赶紧接着聊天。
  编辑职守和素质的话题耿于心中许久了。书稿出版,文章发表,皆需编辑把它一关。不论著者、作者如何高明,难免有当局而迷的差错、疏漏,是以设编辑成一制度。如今,报刊编辑们谦虚得可以,在尊重作者的名义下,予来稿往往不着一字,转手即送去发排,好像他只管通行或枪毙。编辑们多“工夫在编外”,关心选题胜于提升稿子质量。这现象并不少见,编辑精力投于物色中意的作者,作者则瞎碰瞎撞知音的编辑,找来撞去,又失之交臂,彼此空耗时间若干,过去为人作嫁衣裳的编辑精神式微殆尽。我们做学生的时候,常听到作者抱怨编辑,怨他们胡砍乱伐,或捉刀代庖。砍了伐了的作者,一脸悻悻然,恨恨然。我初学写作时,尚无此委屈,倒多亏编辑老师指点,多蒙藏拙、添花,感激不尽。近年是少遇这样的“老师”了,投去的稿子纵有谬误或不妥,径自堂而皇之与读者见面。待自己发现病处,羞愧之余,愈发向往曾经的编稿把关极为认真的风尚。   “文革”以后,期刊、出版社如雨后春笋,以致成泛滥之势。于是,编辑培养赶不上对他们的需求,增设相关专业的高校越来越多,还有了硕士点、博士点,终究杯水车薪。即使科班高学位的年轻编辑,编稿水平并不像他的学位那样高。民国时期好像没有什么专门培养编辑的地方,编辑人员几乎全来自作家、著者、写手,乃至有的名编,如《礼拜六》《紫罗兰》的周瘦鹃,不具像样的学历。五四以来的名著名刊,其编者无不是著述颇有建树者,《新青年》的诸大家,《创造季刊》的才子们,《小说月报》的茅盾、叶绍钧,《晨报副镌》的徐志摩,《南国》的田汉,“文学丛书”的巴金,《大公报》“文艺”副刊的沈从文,《北斗》的丁玲,不必说《莽原》的鲁迅,《努力周报》的胡适。现下是,干练的编辑不少,动笔杆的却似乎不多。编辑和写作,泾渭分明的身份,所行分道扬镳。你我都熟悉的某公,编了一辈子刊物,却没写过几篇文章。他坦言“写不起来”,诚实得可爱。编辑欠缺写作实践,实在是一大缺陷。不易与作者共谋稿子质量,勉强为之,亦多是隔靴搔痒,竟或南辕北辙。数年前,兄关于拙著《浅酌书海》的书评,原是用曲笔以破呆板沉闷,不意经某报编辑一编,变为犀利的讨伐,其时瞠目结舌,哑然失语。此事记忆犹新吧。
  出版界急需编辑家,恰如教育界急需教育家,你我都在学校的。当然有不甘平庸的编辑,我庆幸结识几位。他们景仰先辈出版家,谈起来,很想干出一些名堂,哪怕牺牲点个人经济利益。可是,上司并不如此通达、敬业,敬的是万万不能缺少的孔方。难得有这样的出版志士,不得尽情一展抱负,徒呼奈何。话要牵扯到大而复杂的问题上去了,今天打住。
  再叙。顺颂著祺!
  弟 老萌 9月8日
  (四)
  老萌兄:
  老话说,在哪里摔了一跤,就在哪里爬起来;今于老兄近来的历险记中验之矣。你我都上了年纪,走路要当心一点了,特别是晚上。
  编辑水平之参差不齐,大约从来如此,永远如此,如果要求他们(或者不如说是她们!现在女编辑好像特别多)得像鲁迅、胡适、茅盾、巴金、沈从文一样,则如同要求我辈能有王国维、陈寅恪、游国恩、王瑶、黄裳诸先生的水平,那怎么吃得消。
  我打过交道的报刊编辑,老中青皆有,其中固然也有少数难以名其妙的,绝大部分都不错,以致很值得感谢。其优点有:
  其一,态度果断,处理比较及时,信息反馈来得快,往往比较迅速地告诉我稿子用还是不用,大约在什么时候用,有时还说明不能用的原因,例如大作的格调与本处不合,或刚刚发表过这一方面的文章之类。用与不用皆无妨,但最好要在约定或合理的时间之内告知作者,不要让他傻等,老死于闺中或两头嫁人。我碰到过这种情形:稿子出去久不见用,又无信息,于是另找婆家,结果两处都刊出了,很像一稿两投的样子,弄得愧对读者,不好意思。
  其二,编辑帮我改正打错了的字,订正引文中的失误,标点和数目字的用法也搞得更合于当下的规范。我发稿前总还是认真看过两遍的,但或因昏聩或因无知,文章中不免有些毫无自知之明的毛病,经编辑一加工,面目比较好看一点了。
  其三,有时还会建议我再写一点什么方面的文章,甚至还把不适合在该报刊发表的东西推荐到别处去,打开我的思路,扩大我的销路。我基本呆在家里不大出去,在系资料室能看到的报刊,面既不甚广(绝大部分是学院派的杂志之类),数量也不是那么太多,许多报刊看不到,又懒得到图书馆去,遂不免孤陋寡闻,除了一两个学术圈子的同行之外,外面也不认识什么人;编辑总是耳聪目明见多识广的,经他们一帮助,我现在竟然也显得有点路路通的意思了。
  第四,如此等等,不一一道来了。
  我早年两度当过编辑(中学时代是油印的学生小报的主编;大学时代是校刊副刊的编辑,顶头上司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闫纯德),虽然都是闹着玩儿的,但也学到几手,特别是知道几点宜忌:一是绝对不要发表会出乱子的文章。二是对作者的文章只删(往往是出于版面的关系)不加,加了算谁的?如需修改,尽量提出建议(编辑的水平主要体现在这里),请作者自己动手;帮他改的只限于纯技术层面的那些小毛病。自己不懂的地方尤其不能妄动。三是约稿要看准人,约了就要用,约而不用非常之糟,万一非如此不可,务必要向作者道歉并说明原因——这样才能有下一回。四是未达水平线的坚决不用,熟人的也不用,这样该熟人以后也就不会再拿劣质产品来找我的麻烦了。
  现在的情形同过去已经大不相同,50年前的经验恐怕早已是陈之刍狗,随便一谈,让你认清我也算是小半个业内人士。呵呵!
  炎症才消,多加小心!匆匆
  颂秋安!
  弟 顾农再拜 9月9日
其他文献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中“语文课程应引导学生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通过自主的语言实践活动,积累言语经验,把握祖国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运用规律,加深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理解与热爱,培养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同时,发展思辨能力,提高思维品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积累丰厚的文化底蕴,理解文化多样性”。   曾在某篇文章中看到说《课程标准》中“情境”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李欧梵所著的《人文六讲》一书,从文学、电影、音乐和建筑入手,探讨人文在今朝的意义和价值,力图重新唤起社会的人文认知,读来发人深思。  在《人文六讲》中,李欧梵上来就向读者介绍了何为“人文”,他说:“人文指的是和人有关的东西。‘文’的古意是‘纹理’,也就是形式和规则,儒家传统也一向以‘人’和‘文’为依归,人文就是以人为本的文化。”在他看来,人文由人与学问两部分构成,人文就是以
自袁世凯去世后近百年来,关于他的传记、学术著作以及影视作品可谓汗牛充栋,近期出版的光明日报记者王燕琦的长篇历史小说《洪宪梦》有其独特价值。  我认为王燕琦的这本历史小说有三点值得肯定。第一,史实层面言必有证,在历史场景的细节方面追求最大限度的还原;其次,保持对历史人物的道德评价方面的克制,刻画人物尽量秉持中立客观的态度;再次,场景描写和人物对话都具有一种“民国范儿”,实为难得的历史小说佳构,亦可作
还原历史很难,还原历史中的人更难。历史宜粗不宜细,大致的背景轮廓总是可以描述的;历史中的八,则宜细不宜粗,需要思想情感真实的细节为依托。陈徒手的新著《故国人民有所思》,是以公布的官方材料和历史档案为线索,试图勾勒建国初期那场对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的历史风貌,按照作者说是“完全贴着材料写的”一本书。在这样史料形态的文本中,我更感兴趣的,是如何展示那些被改造者的心路历程的。这需要驾驭材料的能力,更需要
在中国建构法治社会为何如此步履维艰?这是个困扰了几代法学家的问题。不可否认,他们孜孜以求,劳心劳力,提出了很多富有洞识的学术解释。但我想,如果我们仔细解读一位近代法律人的生命史,走进他的内心世界,或许也会找到一种“可能”的解释。  众所周知,对社会的研究,不能简单地“分解”为对每个个体的研究,因为社会一旦形成,便有了自身的逻辑。不过,检选某些有价值的个体进行研究,可以细化、加深对社会的认识,至少在
由曾军等著的《上海作为方法:探索一种“反思性上海学”的可能性》(上海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以下简称《上海作为方法》)一书,是给当前如火如荼的“上海学”研究热潮吹来的一股凉风。  众所周知,对上海历史、上海城市的研究虽然由来已久,但“上海学”这一名目却是由江闻道先生于1980年上海史研究会成立时首次提出的。如今三十多年过去,“上海学”由当初的应者寥寥发展到响者云集、蔚为壮观。如果审视这几十年间“上
《生命册》,李佩甫著,作家出版社2012年3月版。  1918年8月15日,出身农村的湖南韶山冲青年毛泽东离开长沙奔赴北京。他先在其师杨昌济家暂住,然后又租住在景山东街三眼井胡同。在杨昌济的推荐下,他在北大图书馆谋到一份图书管理员的差事,领着每月8块大洋的薪水。这段经历对他来说并不愉快。时隔多年他还记得“张申府老爷脸色很难看”,五四运动的头面人物傅斯年、罗家伦忙得很,没有时间听他说南方话。1949
这是一本比32开本略小的册子,蓝色的封面,封皮的左侧一条血红色的书签,上面用粗粗的黑框框起“东北义勇军概况”七个经过艺术加工的大字,显得格外醒目,封底下端一白纸小签即本书的版权页上,竖排印有“东北民众抗日救国会印 非卖品一九三二·八·一五”。说它是小册子,因为它既薄又小,只有86页。但它却包含了“义勇军之缘起及经过”、“义勇军之成分”、“义勇军之编制”、“义勇军之指挥”、“义勇军之弹械”、“义勇
日前,九州出版社出版了一部由江苏作家陈培元撰写的长篇报告文学《中国农民思想家》。这部洋洋30余万字的作品,分“运筹帷幄”、“破冰改革”、“以人为本”、“著书立说”、“客席教授”、“高端对话”等10个章节,生动地记述了出生于江苏常熟的全国著名乡镇企业家袁勤生治厂、管人的故事,诠释了“袁勤生管理思想”的深刻内涵。  袁勤生原为常熟市江南仪表厂厂长。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还处于刚刚起步,
《旅次的自由联想:追寻美英文学大师的脚步》,张玲著,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年3月,38.00元  学友张玲寄来她的散文集《旅次的自由联想:追寻美英文学大师的脚步》,读罢,感悟良多,较之以前读她的译著《双城记》、《呼啸山庄》、《傲慢与偏见》、《卡斯特桥市长》、《哈代中短篇小说选》、《孤寂深渊》和学术论著《英国伟大的小说家狄更斯》、《哈代评传》等,另有一番感受和获益。  张玲是我在1950年代负笈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