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让人家听得懂、听得进才是硬道理……
为何要讲好中国故事
什么叫新时代?关于这个问题,现在有很多表述,其中一种表述是现在进入了三个“前所未有”。第一个“前所未有”是近百年来祖国前所未有地繁荣昌盛;第二个“前所未有”是中国人民在国际上前所未有地扬眉吐气;更重要的是第三个“前所未有”——世界前所未有地关注中国发展、中国理念,倾听中国声音,了解中国方案。习近平主席通俗地总结为:中国站起来、富起来,现在还要强起来。
我曾在上海一所大学讲课,台下都是“90后”。我问他们,“站起来”的意义是什么?一些同学回答,“站起来”就是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布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我成长于1930年代的上海,深深知道“站起来”的意义多么重大。小时候,我家附近就是法租界,上海解放后,那一带建成了复兴公园,其实过去叫法国公园,门口还挂着牌子,上面写着:华人与狗不得入内。
近百年来中华民族受尽屈辱,被说是“黄祸”“东亚病夫”“一盘散沙”,是被看不起的。现在年轻人可能觉得汽车、手机、冰箱、彩电等都是理所当然的,但在我年轻时,
这是多少人的梦想。当时我作为一个青年,心世界如此关注,我们更应该讲好中国故事,如何讲好中国故事是关键。现在一些媒体想要是家里有部电话就好了。手表、缝纫机、自行车是我们那一代追求的“三大件”。
1963年,我在荷兰工作,中国外交官是不被重视的。每当我们到商店里买东西,服务员一听是中国人就不爱搭理,一看是韩国人、日本人就特别热心,他们知道中国人买不起。我当时的工资是56元人民币,是中国外交官里最穷的。荷兰有很多景点,我去看过风车、郁金香,走远一点,到过法国、意大利,但这些景点的介绍除了英语、法语外,亚洲语言就只有日语和韩语。再看现在,中国每年上亿人次出国,那些景点不仅有中文介绍,有的还配有中文导游。回顾这段历史就明白,“富起来”不是自然而然的,而是经过了40年改革开放努力拼搏而来的。
从富到强是中华民族的历史方位。我们是人口大国,但不是人口强国;我们是制造业大国,但不是制造业强国;我们有5000多年的历史文化积淀,但论软实力,还不是文化强国;我们有了“新四大发明”高铁、支付宝、共享单车和网购),科技突飞猛进,但还不是科技强国。
和学者也经常讲中国故事,但效果似乎并不理想。我认为,邓小平所说的“发展才是硬道理”这句话同样适用于讲好中国故事。“硬道理”在哪里——人家听得懂、听得进才是硬道理,而不在于你讲了多少次,出版了多少东西,而是要入耳入心,使他人能真正接受,讲好中国故事要看效果,而不是看形式。
知己知彼地讲故事
要想讲好中国故事,我认为最基础的工作就是要了解对方的文化和思维方式,知道差异何在。在各个版本的百科全书对“文化”的定义中,我最认同的是:文化是一个民族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是民族的灵魂。艺术、音乐、绘画都是文化的具体体现,它们背后所代表的价值取向就是我们所理解的文化。谁能记得唐朝的GDP是多少?进出口贸易额是多少?没几个人记得。但大家都会记得唐朝诗人李白、白居易。思维方式是一个民族在其所在的地域形成的一种思维模式,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用这种模式观察和思考问题。
我所说的东西方文化和思维方式差异是我驻欧工作28年里感受到的。思维方式有几个特点,一是看不见摸不着,但普遍存在;二是一旦形成就具有相对稳定性。尽管欧盟成立多年,但德国人和法国人还是不一样,法国人跟英国人也不一样。欧盟常常提经济一体化、外交一体化,但从来不提文化一体化,这说明它们仍各自保有自己的文化和思维方式。
另一个尤为值得注意的特点是,思维方式差异一旦形成误解,将很难反馈给本人,特别是在彼此并不熟的情况下。有一次,一个招商引资团借驻德大使馆举办答谢招待会。团长作为主人,坐在第一排,特别高兴,来的人也很多,他说回去后要向领导报告这次招商引资取得圆满成功。结果,这位团长都还没回到中国,我就接到电话,电话里,德国人说:“卢大使,这位团长如果再来德国,将不受欢迎,至少我的企业是不欢迎他的。”我很疑惑,请他告诉我是什么原因让他如此生气。他说,团长和他握手时没看他的眼睛,只顾着用中文和自己身后的华侨聊天。这使德国人自尊心受到伤害,这位团长给他留下了没教养的印象。
还有一个例子。一个中国代表团访问西门子公司,访问完,双方交换礼物。西门子总裁问我,今天我送给代表团每人一份礼物,是不是做错了?我说,你怎么会有这个疑惑呢?他回答:因为他们对我送的礼物都不感兴趣,没有一个人把包装纸打开来看一看。我向他解释,在中国文化里,我们不会当着你的面撕开礼物来看的,而是回到房间再看,不光自己看,还要相互看。总裁不解,我继续解释,其实中国代表团对德国人一收到礼物就马上撕开看也有意见,他们以为你怀疑礼物的质量,以为你必须自己检查一遍才放心。我也跟代表团解释,德国人一定要看到了礼物,称赞礼物漂亮,才能接着表达谢意。这明明是小事,但如果彼此不是深交的朋友,可能永远都不会反馈,谁也不知道自己得罪了人。
东西方思维模式的四种差异
我认为,东西方思维方式主要有四种差异。第一种差异是,东方人是整体性思维,西方人更多的是个体性思维,这两种思维体现在外交上的差异太大了。比如,中国代表团访问法国或德国,接待方问道:明天是周六,各位愿意去购物还是旅游?中国人回答:随便。然后又问,今天晚上大家喜欢吃西餐还是中餐,团长回答都可以,客随主便。那到底是购物还是旅游,是中餐还是西餐?我们都理解这是中国人出于好意的体贴,希望不为难接待方,怎么方便怎么安排,但接待方反而覺得头疼不已。
有一次,一个商务考察团访问荷兰,我跟荷兰主人翁一起去接待。接待完后,主人翁问我:卢先生,我们接待的是商务代表团吗?这是部队吧?”因为那时刚刚改革开放,商务团的箱子、西服甚至皮鞋都是一样的。荷兰主人翁接着说:“整个团有12人,团长是第一个,我问团长要喝什么,团长说茶,结果后面11个全部都说茶。”他说,“卢先生你不要骗我了,这就是个部队,长官说喝什么,其他人就跟着喝什么。这里明明有可乐、雪碧、啤酒、咖啡……为什么全部都说茶呢?”西方人强调个体性,如果12个人的要求全部不同,他们也会觉得特别正常。 第二种差异是求同思维和求异思维。东方人讲究求同,西方人更多的是求异。西门子总裁曾经问我,对于凡是到访西门子的代表团,是否都经过事先培训或统一口径。我听了很诧异,这不是笑话吗?驻德使馆每年接待的省部级代表团近200个,商务考察团数千个,连使馆的商务参赞都说不清具体数目,怎么可能事先统一口径?总裁解释说,这一年西门子接待了14个中国代表团,他们离开时说的基本上都是同样的三句话:你们的国家是美丽的,你们的人民是友好的,你们的接待是周到的。除此之外,完全没有批评、没有建议,万里迢迢来到这里,待了半个月就这么三句话,不可思议。后来有一次,西门子总裁提到有个代表团很好,因为他们离开时提了三条关于翻译和饮食的意见。总裁非常高兴,说这些反馈让他知道了以后可以改进的地方。这就是求异思维。
所以我经常号召在德的华侨和留学生,要学会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德国人向来都是佩服强者的,该说的就要说。
第三种差异是生意与友谊界限清晰。我在卢森堡担任大使期间,有一次去火车站接代表团,早到了半小时,于是我就去车站里的一个书店买报纸。我一进去,书店老板就说:大使,昨天晚上你的宴请太棒了,原来真正的中国菜不在中国餐馆,而在中国大使馆,够地道。离开时,我拿了一份《卢森堡时报》,付了5法郎,当时相当于1.5元人民币。回到车上,使馆的秘书和司机听了这事后愤愤不平,他们说,昨天这个书店老板参加宴请,还吃了很多,今天连区区5法郎都要收?小气!这种朋友不能交。的确,这要是放在中国人的认知里,可能很难理解,但在西方思维里,生意是生意,友谊是友谊。结果没过多久,这个书店老板就花了3000多法郎回请了我一顿。
第四种差异是在感情的表达方式上,东方人比较含蓄、间接,西方人比较外露、直接。这一点在外交上要特别注意。我的故乡在浙江绍兴,从小就爱看越剧。为了推广越剧文化,我在卢森堡大使馆开了一场电影招待会,播放经典的《梁山伯与祝英台》。我怕来宾看不懂,特地把故事梗概提前发给大家,开播之前还用德文介绍了大致内容,然后才放映。
电影播完后,我问大家看懂了吗,大家都说这个故事不复杂,看懂了。再问大家觉得好看吗,结果都回答说:看得累。可这故事只有90分钟,大家说不是时间长短的问题。有来宾就解释说,梁山伯和祝英台不是有十八里相送吗,在这十八里路上,祝英台说了很多话,但偏偏说不出“我爱你”。说“我爱你”对中国人而言如此困难吗?我们都以为她会在下一个地点就说了,结果走完十八里都不说。“卢大使,你说梁祝的悲剧是封建主义造成的,我们看了以后觉得是祝英台的不坦白造成的,如果祝英台早就告诉梁山伯自己的爱意,这不就可以谈起来了?”
把话说好是一门学问
我之所以认为有必要研究这种思维方式差异,坦率地说,是因为受到了“刺激”。多年前,荷兰首相伉俪访问中国,我全程陪同。到了北京,首相夫人被安排去参观幼儿园,预计时间是一个小时,但夫人看了不到十分钟就要走了。回到宾馆,在我追问下,夫人才解释提前离开的原因。她说她心里很不舒服,这天下着毛毛细雨,为什么要让孩子们穿着白衬衫、蓝裤子,拿着鲜花在那里喊着“欢迎欢迎、热烈欢迎”,没有必要这样。进去以后,每个孩子在课堂里都是毕恭毕敬、鸦雀无声的,中国人为什么要那么小就开始进行军事化训练,这叫幼儿园吗?
我问夫人,如果中国的总理夫人到了你们的幼儿园,会是什么样的情景。她说,不管谁来都不需要事先安排,孩子们这个在唱歌,那个在跳舞,甚至跟你做个鬼脸,有的可能还会拉你的手,生动活泼,这才叫幼儿园。我跟夫人解释,要做到鸦雀无声,其实幼儿园园长和老师已经向孩子们讲了一个多月,贵宾要来,不要吵闹,要坐好,这才形成了看到的效果。但是,没想到这个效果反而让她感到不舒服。
后来这个代表团到了陕西,省长宴请他们,在致辞时说道:“今天没什么菜,菜也不好,希望朋友们多多包涵。”荷兰首相问我:这句话的翻译没错吧?我说没错的。他疑惑地问,10个菜已经摆在桌上,菜单里还有10道水果和甜食,中国人把20道菜叫做“没什么菜”?尤其不能理解的是,省长说“菜不好”,你自己都知道不好,那为什么不把好的拿出来呢?
原来,我们自认为的好客、礼貌以及谦虚在西方人眼里有时是会取得适得其反的效果的,这很值得深思。因此,我认为很有必要了解这些差异,研究它们,这将对东西方文化交流起到很大的作用。
回顾多年的外交生涯,我认为中国今后在对外交流中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要在中国的立场上作国际化的表达。
第二,要有中國的深度,世界的广度,还要有人文的高度,这三个度要掌握。
第三,沟通者、演讲者要能讲四种话:用简单的语言讲深刻的道理,而不是相反;用优雅的语言讲原则立场,不要跟人家吵;用真诚的语言跟朋友对话,有些话可能不能讲,但要讲就不能讲假话;用灵活的语言跟对手周旋。说话是一种技术,说得好则是一门学问,是要看人文功底的。
(作者系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德国首任大使,外交部国际问题咨询组委员,中国国际战略学会高级顾问)
为何要讲好中国故事
什么叫新时代?关于这个问题,现在有很多表述,其中一种表述是现在进入了三个“前所未有”。第一个“前所未有”是近百年来祖国前所未有地繁荣昌盛;第二个“前所未有”是中国人民在国际上前所未有地扬眉吐气;更重要的是第三个“前所未有”——世界前所未有地关注中国发展、中国理念,倾听中国声音,了解中国方案。习近平主席通俗地总结为:中国站起来、富起来,现在还要强起来。
我曾在上海一所大学讲课,台下都是“90后”。我问他们,“站起来”的意义是什么?一些同学回答,“站起来”就是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布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我成长于1930年代的上海,深深知道“站起来”的意义多么重大。小时候,我家附近就是法租界,上海解放后,那一带建成了复兴公园,其实过去叫法国公园,门口还挂着牌子,上面写着:华人与狗不得入内。
近百年来中华民族受尽屈辱,被说是“黄祸”“东亚病夫”“一盘散沙”,是被看不起的。现在年轻人可能觉得汽车、手机、冰箱、彩电等都是理所当然的,但在我年轻时,
这是多少人的梦想。当时我作为一个青年,心世界如此关注,我们更应该讲好中国故事,如何讲好中国故事是关键。现在一些媒体想要是家里有部电话就好了。手表、缝纫机、自行车是我们那一代追求的“三大件”。
1963年,我在荷兰工作,中国外交官是不被重视的。每当我们到商店里买东西,服务员一听是中国人就不爱搭理,一看是韩国人、日本人就特别热心,他们知道中国人买不起。我当时的工资是56元人民币,是中国外交官里最穷的。荷兰有很多景点,我去看过风车、郁金香,走远一点,到过法国、意大利,但这些景点的介绍除了英语、法语外,亚洲语言就只有日语和韩语。再看现在,中国每年上亿人次出国,那些景点不仅有中文介绍,有的还配有中文导游。回顾这段历史就明白,“富起来”不是自然而然的,而是经过了40年改革开放努力拼搏而来的。
从富到强是中华民族的历史方位。我们是人口大国,但不是人口强国;我们是制造业大国,但不是制造业强国;我们有5000多年的历史文化积淀,但论软实力,还不是文化强国;我们有了“新四大发明”高铁、支付宝、共享单车和网购),科技突飞猛进,但还不是科技强国。
和学者也经常讲中国故事,但效果似乎并不理想。我认为,邓小平所说的“发展才是硬道理”这句话同样适用于讲好中国故事。“硬道理”在哪里——人家听得懂、听得进才是硬道理,而不在于你讲了多少次,出版了多少东西,而是要入耳入心,使他人能真正接受,讲好中国故事要看效果,而不是看形式。
知己知彼地讲故事
要想讲好中国故事,我认为最基础的工作就是要了解对方的文化和思维方式,知道差异何在。在各个版本的百科全书对“文化”的定义中,我最认同的是:文化是一个民族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是民族的灵魂。艺术、音乐、绘画都是文化的具体体现,它们背后所代表的价值取向就是我们所理解的文化。谁能记得唐朝的GDP是多少?进出口贸易额是多少?没几个人记得。但大家都会记得唐朝诗人李白、白居易。思维方式是一个民族在其所在的地域形成的一种思维模式,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用这种模式观察和思考问题。
我所说的东西方文化和思维方式差异是我驻欧工作28年里感受到的。思维方式有几个特点,一是看不见摸不着,但普遍存在;二是一旦形成就具有相对稳定性。尽管欧盟成立多年,但德国人和法国人还是不一样,法国人跟英国人也不一样。欧盟常常提经济一体化、外交一体化,但从来不提文化一体化,这说明它们仍各自保有自己的文化和思维方式。
另一个尤为值得注意的特点是,思维方式差异一旦形成误解,将很难反馈给本人,特别是在彼此并不熟的情况下。有一次,一个招商引资团借驻德大使馆举办答谢招待会。团长作为主人,坐在第一排,特别高兴,来的人也很多,他说回去后要向领导报告这次招商引资取得圆满成功。结果,这位团长都还没回到中国,我就接到电话,电话里,德国人说:“卢大使,这位团长如果再来德国,将不受欢迎,至少我的企业是不欢迎他的。”我很疑惑,请他告诉我是什么原因让他如此生气。他说,团长和他握手时没看他的眼睛,只顾着用中文和自己身后的华侨聊天。这使德国人自尊心受到伤害,这位团长给他留下了没教养的印象。
还有一个例子。一个中国代表团访问西门子公司,访问完,双方交换礼物。西门子总裁问我,今天我送给代表团每人一份礼物,是不是做错了?我说,你怎么会有这个疑惑呢?他回答:因为他们对我送的礼物都不感兴趣,没有一个人把包装纸打开来看一看。我向他解释,在中国文化里,我们不会当着你的面撕开礼物来看的,而是回到房间再看,不光自己看,还要相互看。总裁不解,我继续解释,其实中国代表团对德国人一收到礼物就马上撕开看也有意见,他们以为你怀疑礼物的质量,以为你必须自己检查一遍才放心。我也跟代表团解释,德国人一定要看到了礼物,称赞礼物漂亮,才能接着表达谢意。这明明是小事,但如果彼此不是深交的朋友,可能永远都不会反馈,谁也不知道自己得罪了人。
东西方思维模式的四种差异
我认为,东西方思维方式主要有四种差异。第一种差异是,东方人是整体性思维,西方人更多的是个体性思维,这两种思维体现在外交上的差异太大了。比如,中国代表团访问法国或德国,接待方问道:明天是周六,各位愿意去购物还是旅游?中国人回答:随便。然后又问,今天晚上大家喜欢吃西餐还是中餐,团长回答都可以,客随主便。那到底是购物还是旅游,是中餐还是西餐?我们都理解这是中国人出于好意的体贴,希望不为难接待方,怎么方便怎么安排,但接待方反而覺得头疼不已。
有一次,一个商务考察团访问荷兰,我跟荷兰主人翁一起去接待。接待完后,主人翁问我:卢先生,我们接待的是商务代表团吗?这是部队吧?”因为那时刚刚改革开放,商务团的箱子、西服甚至皮鞋都是一样的。荷兰主人翁接着说:“整个团有12人,团长是第一个,我问团长要喝什么,团长说茶,结果后面11个全部都说茶。”他说,“卢先生你不要骗我了,这就是个部队,长官说喝什么,其他人就跟着喝什么。这里明明有可乐、雪碧、啤酒、咖啡……为什么全部都说茶呢?”西方人强调个体性,如果12个人的要求全部不同,他们也会觉得特别正常。 第二种差异是求同思维和求异思维。东方人讲究求同,西方人更多的是求异。西门子总裁曾经问我,对于凡是到访西门子的代表团,是否都经过事先培训或统一口径。我听了很诧异,这不是笑话吗?驻德使馆每年接待的省部级代表团近200个,商务考察团数千个,连使馆的商务参赞都说不清具体数目,怎么可能事先统一口径?总裁解释说,这一年西门子接待了14个中国代表团,他们离开时说的基本上都是同样的三句话:你们的国家是美丽的,你们的人民是友好的,你们的接待是周到的。除此之外,完全没有批评、没有建议,万里迢迢来到这里,待了半个月就这么三句话,不可思议。后来有一次,西门子总裁提到有个代表团很好,因为他们离开时提了三条关于翻译和饮食的意见。总裁非常高兴,说这些反馈让他知道了以后可以改进的地方。这就是求异思维。
所以我经常号召在德的华侨和留学生,要学会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德国人向来都是佩服强者的,该说的就要说。
第三种差异是生意与友谊界限清晰。我在卢森堡担任大使期间,有一次去火车站接代表团,早到了半小时,于是我就去车站里的一个书店买报纸。我一进去,书店老板就说:大使,昨天晚上你的宴请太棒了,原来真正的中国菜不在中国餐馆,而在中国大使馆,够地道。离开时,我拿了一份《卢森堡时报》,付了5法郎,当时相当于1.5元人民币。回到车上,使馆的秘书和司机听了这事后愤愤不平,他们说,昨天这个书店老板参加宴请,还吃了很多,今天连区区5法郎都要收?小气!这种朋友不能交。的确,这要是放在中国人的认知里,可能很难理解,但在西方思维里,生意是生意,友谊是友谊。结果没过多久,这个书店老板就花了3000多法郎回请了我一顿。
第四种差异是在感情的表达方式上,东方人比较含蓄、间接,西方人比较外露、直接。这一点在外交上要特别注意。我的故乡在浙江绍兴,从小就爱看越剧。为了推广越剧文化,我在卢森堡大使馆开了一场电影招待会,播放经典的《梁山伯与祝英台》。我怕来宾看不懂,特地把故事梗概提前发给大家,开播之前还用德文介绍了大致内容,然后才放映。
电影播完后,我问大家看懂了吗,大家都说这个故事不复杂,看懂了。再问大家觉得好看吗,结果都回答说:看得累。可这故事只有90分钟,大家说不是时间长短的问题。有来宾就解释说,梁山伯和祝英台不是有十八里相送吗,在这十八里路上,祝英台说了很多话,但偏偏说不出“我爱你”。说“我爱你”对中国人而言如此困难吗?我们都以为她会在下一个地点就说了,结果走完十八里都不说。“卢大使,你说梁祝的悲剧是封建主义造成的,我们看了以后觉得是祝英台的不坦白造成的,如果祝英台早就告诉梁山伯自己的爱意,这不就可以谈起来了?”
把话说好是一门学问
我之所以认为有必要研究这种思维方式差异,坦率地说,是因为受到了“刺激”。多年前,荷兰首相伉俪访问中国,我全程陪同。到了北京,首相夫人被安排去参观幼儿园,预计时间是一个小时,但夫人看了不到十分钟就要走了。回到宾馆,在我追问下,夫人才解释提前离开的原因。她说她心里很不舒服,这天下着毛毛细雨,为什么要让孩子们穿着白衬衫、蓝裤子,拿着鲜花在那里喊着“欢迎欢迎、热烈欢迎”,没有必要这样。进去以后,每个孩子在课堂里都是毕恭毕敬、鸦雀无声的,中国人为什么要那么小就开始进行军事化训练,这叫幼儿园吗?
我问夫人,如果中国的总理夫人到了你们的幼儿园,会是什么样的情景。她说,不管谁来都不需要事先安排,孩子们这个在唱歌,那个在跳舞,甚至跟你做个鬼脸,有的可能还会拉你的手,生动活泼,这才叫幼儿园。我跟夫人解释,要做到鸦雀无声,其实幼儿园园长和老师已经向孩子们讲了一个多月,贵宾要来,不要吵闹,要坐好,这才形成了看到的效果。但是,没想到这个效果反而让她感到不舒服。
后来这个代表团到了陕西,省长宴请他们,在致辞时说道:“今天没什么菜,菜也不好,希望朋友们多多包涵。”荷兰首相问我:这句话的翻译没错吧?我说没错的。他疑惑地问,10个菜已经摆在桌上,菜单里还有10道水果和甜食,中国人把20道菜叫做“没什么菜”?尤其不能理解的是,省长说“菜不好”,你自己都知道不好,那为什么不把好的拿出来呢?
原来,我们自认为的好客、礼貌以及谦虚在西方人眼里有时是会取得适得其反的效果的,这很值得深思。因此,我认为很有必要了解这些差异,研究它们,这将对东西方文化交流起到很大的作用。
回顾多年的外交生涯,我认为中国今后在对外交流中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要在中国的立场上作国际化的表达。
第二,要有中國的深度,世界的广度,还要有人文的高度,这三个度要掌握。
第三,沟通者、演讲者要能讲四种话:用简单的语言讲深刻的道理,而不是相反;用优雅的语言讲原则立场,不要跟人家吵;用真诚的语言跟朋友对话,有些话可能不能讲,但要讲就不能讲假话;用灵活的语言跟对手周旋。说话是一种技术,说得好则是一门学问,是要看人文功底的。
(作者系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德国首任大使,外交部国际问题咨询组委员,中国国际战略学会高级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