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如何讲好中国故事

来源 :同舟共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sible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让人家听得懂、听得进才是硬道理……
  为何要讲好中国故事
  什么叫新时代?关于这个问题,现在有很多表述,其中一种表述是现在进入了三个“前所未有”。第一个“前所未有”是近百年来祖国前所未有地繁荣昌盛;第二个“前所未有”是中国人民在国际上前所未有地扬眉吐气;更重要的是第三个“前所未有”——世界前所未有地关注中国发展、中国理念,倾听中国声音,了解中国方案。习近平主席通俗地总结为:中国站起来、富起来,现在还要强起来。
  我曾在上海一所大学讲课,台下都是“90后”。我问他们,“站起来”的意义是什么?一些同学回答,“站起来”就是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布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我成长于1930年代的上海,深深知道“站起来”的意义多么重大。小时候,我家附近就是法租界,上海解放后,那一带建成了复兴公园,其实过去叫法国公园,门口还挂着牌子,上面写着:华人与狗不得入内。
  近百年来中华民族受尽屈辱,被说是“黄祸”“东亚病夫”“一盘散沙”,是被看不起的。现在年轻人可能觉得汽车、手机、冰箱、彩电等都是理所当然的,但在我年轻时,
  这是多少人的梦想。当时我作为一个青年,心世界如此关注,我们更应该讲好中国故事,如何讲好中国故事是关键。现在一些媒体想要是家里有部电话就好了。手表、缝纫机、自行车是我们那一代追求的“三大件”。
  1963年,我在荷兰工作,中国外交官是不被重视的。每当我们到商店里买东西,服务员一听是中国人就不爱搭理,一看是韩国人、日本人就特别热心,他们知道中国人买不起。我当时的工资是56元人民币,是中国外交官里最穷的。荷兰有很多景点,我去看过风车、郁金香,走远一点,到过法国、意大利,但这些景点的介绍除了英语、法语外,亚洲语言就只有日语和韩语。再看现在,中国每年上亿人次出国,那些景点不仅有中文介绍,有的还配有中文导游。回顾这段历史就明白,“富起来”不是自然而然的,而是经过了40年改革开放努力拼搏而来的。
  从富到强是中华民族的历史方位。我们是人口大国,但不是人口强国;我们是制造业大国,但不是制造业强国;我们有5000多年的历史文化积淀,但论软实力,还不是文化强国;我们有了“新四大发明”高铁、支付宝、共享单车和网购),科技突飞猛进,但还不是科技强国。
  和学者也经常讲中国故事,但效果似乎并不理想。我认为,邓小平所说的“发展才是硬道理”这句话同样适用于讲好中国故事。“硬道理”在哪里——人家听得懂、听得进才是硬道理,而不在于你讲了多少次,出版了多少东西,而是要入耳入心,使他人能真正接受,讲好中国故事要看效果,而不是看形式。
  知己知彼地讲故事
  要想讲好中国故事,我认为最基础的工作就是要了解对方的文化和思维方式,知道差异何在。在各个版本的百科全书对“文化”的定义中,我最认同的是:文化是一个民族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是民族的灵魂。艺术、音乐、绘画都是文化的具体体现,它们背后所代表的价值取向就是我们所理解的文化。谁能记得唐朝的GDP是多少?进出口贸易额是多少?没几个人记得。但大家都会记得唐朝诗人李白、白居易。思维方式是一个民族在其所在的地域形成的一种思维模式,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用这种模式观察和思考问题。
  我所说的东西方文化和思维方式差异是我驻欧工作28年里感受到的。思维方式有几个特点,一是看不见摸不着,但普遍存在;二是一旦形成就具有相对稳定性。尽管欧盟成立多年,但德国人和法国人还是不一样,法国人跟英国人也不一样。欧盟常常提经济一体化、外交一体化,但从来不提文化一体化,这说明它们仍各自保有自己的文化和思维方式。
  另一个尤为值得注意的特点是,思维方式差异一旦形成误解,将很难反馈给本人,特别是在彼此并不熟的情况下。有一次,一个招商引资团借驻德大使馆举办答谢招待会。团长作为主人,坐在第一排,特别高兴,来的人也很多,他说回去后要向领导报告这次招商引资取得圆满成功。结果,这位团长都还没回到中国,我就接到电话,电话里,德国人说:“卢大使,这位团长如果再来德国,将不受欢迎,至少我的企业是不欢迎他的。”我很疑惑,请他告诉我是什么原因让他如此生气。他说,团长和他握手时没看他的眼睛,只顾着用中文和自己身后的华侨聊天。这使德国人自尊心受到伤害,这位团长给他留下了没教养的印象。
  还有一个例子。一个中国代表团访问西门子公司,访问完,双方交换礼物。西门子总裁问我,今天我送给代表团每人一份礼物,是不是做错了?我说,你怎么会有这个疑惑呢?他回答:因为他们对我送的礼物都不感兴趣,没有一个人把包装纸打开来看一看。我向他解释,在中国文化里,我们不会当着你的面撕开礼物来看的,而是回到房间再看,不光自己看,还要相互看。总裁不解,我继续解释,其实中国代表团对德国人一收到礼物就马上撕开看也有意见,他们以为你怀疑礼物的质量,以为你必须自己检查一遍才放心。我也跟代表团解释,德国人一定要看到了礼物,称赞礼物漂亮,才能接着表达谢意。这明明是小事,但如果彼此不是深交的朋友,可能永远都不会反馈,谁也不知道自己得罪了人。
  东西方思维模式的四种差异
  我认为,东西方思维方式主要有四种差异。第一种差异是,东方人是整体性思维,西方人更多的是个体性思维,这两种思维体现在外交上的差异太大了。比如,中国代表团访问法国或德国,接待方问道:明天是周六,各位愿意去购物还是旅游?中国人回答:随便。然后又问,今天晚上大家喜欢吃西餐还是中餐,团长回答都可以,客随主便。那到底是购物还是旅游,是中餐还是西餐?我们都理解这是中国人出于好意的体贴,希望不为难接待方,怎么方便怎么安排,但接待方反而覺得头疼不已。
  有一次,一个商务考察团访问荷兰,我跟荷兰主人翁一起去接待。接待完后,主人翁问我:卢先生,我们接待的是商务代表团吗?这是部队吧?”因为那时刚刚改革开放,商务团的箱子、西服甚至皮鞋都是一样的。荷兰主人翁接着说:“整个团有12人,团长是第一个,我问团长要喝什么,团长说茶,结果后面11个全部都说茶。”他说,“卢先生你不要骗我了,这就是个部队,长官说喝什么,其他人就跟着喝什么。这里明明有可乐、雪碧、啤酒、咖啡……为什么全部都说茶呢?”西方人强调个体性,如果12个人的要求全部不同,他们也会觉得特别正常。   第二种差异是求同思维和求异思维。东方人讲究求同,西方人更多的是求异。西门子总裁曾经问我,对于凡是到访西门子的代表团,是否都经过事先培训或统一口径。我听了很诧异,这不是笑话吗?驻德使馆每年接待的省部级代表团近200个,商务考察团数千个,连使馆的商务参赞都说不清具体数目,怎么可能事先统一口径?总裁解释说,这一年西门子接待了14个中国代表团,他们离开时说的基本上都是同样的三句话:你们的国家是美丽的,你们的人民是友好的,你们的接待是周到的。除此之外,完全没有批评、没有建议,万里迢迢来到这里,待了半个月就这么三句话,不可思议。后来有一次,西门子总裁提到有个代表团很好,因为他们离开时提了三条关于翻译和饮食的意见。总裁非常高兴,说这些反馈让他知道了以后可以改进的地方。这就是求异思维。
  所以我经常号召在德的华侨和留学生,要学会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德国人向来都是佩服强者的,该说的就要说。
  第三种差异是生意与友谊界限清晰。我在卢森堡担任大使期间,有一次去火车站接代表团,早到了半小时,于是我就去车站里的一个书店买报纸。我一进去,书店老板就说:大使,昨天晚上你的宴请太棒了,原来真正的中国菜不在中国餐馆,而在中国大使馆,够地道。离开时,我拿了一份《卢森堡时报》,付了5法郎,当时相当于1.5元人民币。回到车上,使馆的秘书和司机听了这事后愤愤不平,他们说,昨天这个书店老板参加宴请,还吃了很多,今天连区区5法郎都要收?小气!这种朋友不能交。的确,这要是放在中国人的认知里,可能很难理解,但在西方思维里,生意是生意,友谊是友谊。结果没过多久,这个书店老板就花了3000多法郎回请了我一顿。
  第四种差异是在感情的表达方式上,东方人比较含蓄、间接,西方人比较外露、直接。这一点在外交上要特别注意。我的故乡在浙江绍兴,从小就爱看越剧。为了推广越剧文化,我在卢森堡大使馆开了一场电影招待会,播放经典的《梁山伯与祝英台》。我怕来宾看不懂,特地把故事梗概提前发给大家,开播之前还用德文介绍了大致内容,然后才放映。
  电影播完后,我问大家看懂了吗,大家都说这个故事不复杂,看懂了。再问大家觉得好看吗,结果都回答说:看得累。可这故事只有90分钟,大家说不是时间长短的问题。有来宾就解释说,梁山伯和祝英台不是有十八里相送吗,在这十八里路上,祝英台说了很多话,但偏偏说不出“我爱你”。说“我爱你”对中国人而言如此困难吗?我们都以为她会在下一个地点就说了,结果走完十八里都不说。“卢大使,你说梁祝的悲剧是封建主义造成的,我们看了以后觉得是祝英台的不坦白造成的,如果祝英台早就告诉梁山伯自己的爱意,这不就可以谈起来了?”
  把话说好是一门学问
  我之所以认为有必要研究这种思维方式差异,坦率地说,是因为受到了“刺激”。多年前,荷兰首相伉俪访问中国,我全程陪同。到了北京,首相夫人被安排去参观幼儿园,预计时间是一个小时,但夫人看了不到十分钟就要走了。回到宾馆,在我追问下,夫人才解释提前离开的原因。她说她心里很不舒服,这天下着毛毛细雨,为什么要让孩子们穿着白衬衫、蓝裤子,拿着鲜花在那里喊着“欢迎欢迎、热烈欢迎”,没有必要这样。进去以后,每个孩子在课堂里都是毕恭毕敬、鸦雀无声的,中国人为什么要那么小就开始进行军事化训练,这叫幼儿园吗?
  我问夫人,如果中国的总理夫人到了你们的幼儿园,会是什么样的情景。她说,不管谁来都不需要事先安排,孩子们这个在唱歌,那个在跳舞,甚至跟你做个鬼脸,有的可能还会拉你的手,生动活泼,这才叫幼儿园。我跟夫人解释,要做到鸦雀无声,其实幼儿园园长和老师已经向孩子们讲了一个多月,贵宾要来,不要吵闹,要坐好,这才形成了看到的效果。但是,没想到这个效果反而让她感到不舒服。
  后来这个代表团到了陕西,省长宴请他们,在致辞时说道:“今天没什么菜,菜也不好,希望朋友们多多包涵。”荷兰首相问我:这句话的翻译没错吧?我说没错的。他疑惑地问,10个菜已经摆在桌上,菜单里还有10道水果和甜食,中国人把20道菜叫做“没什么菜”?尤其不能理解的是,省长说“菜不好”,你自己都知道不好,那为什么不把好的拿出来呢?
  原来,我们自认为的好客、礼貌以及谦虚在西方人眼里有时是会取得适得其反的效果的,这很值得深思。因此,我认为很有必要了解这些差异,研究它们,这将对东西方文化交流起到很大的作用。
  回顾多年的外交生涯,我认为中国今后在对外交流中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要在中国的立场上作国际化的表达。
  第二,要有中國的深度,世界的广度,还要有人文的高度,这三个度要掌握。
  第三,沟通者、演讲者要能讲四种话:用简单的语言讲深刻的道理,而不是相反;用优雅的语言讲原则立场,不要跟人家吵;用真诚的语言跟朋友对话,有些话可能不能讲,但要讲就不能讲假话;用灵活的语言跟对手周旋。说话是一种技术,说得好则是一门学问,是要看人文功底的。
  (作者系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德国首任大使,外交部国际问题咨询组委员,中国国际战略学会高级顾问)
其他文献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极少有作家的命运像高长虹一般,从叱咤风云、轰轰烈烈到销声匿迹、不知所踪,乃至改革开放之后很长一段时间,他的名字仍是一个负面符号:狂妄自大、唯我独尊……直到本世纪第一个十年已过,高長虹才算被官方正名。然而,没有多少人知道高长虹何许人也,有人认为他在文坛的崛起与消失,皆缘于他与鲁迅的关系,事实是否真的如此?  【一个文学青年的“狂飙运动”】  高长虹,原名高仰愈,出身于山西盂县书香
期刊
【从八旗共采到帝室私利】  产于奉天、吉林、高丽等地的人参称“辽参”,又称吉林参、高丽参,以野生者为贵。中国古时最重上党参,至清代,由于清室崛起于辽东,遂使辽东人参地位倍增,为参中王者。辽参产于深山人迹罕至处,采参时,必纠合数十数百人,携带粮草弓弩器具而入。山中到处是参天大树,不见天日,沿途要砍松枝烧火作标记。往往要在山中行上十余日,深入千余里,方有参源。  女真人一直将人参当作珍宝,严禁汉人、朝
期刊
在瑞典,有一位与诺贝尔齐名的人物。他一生五次进入中国西北探险,先后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考察塔里木河,揭开罗布泊之迷,发现丹丹乌里克、尼雅和楼兰古城,穿越可可西里和柴达木盆地,发现雅鲁藏布江源头并探察古丝绸之路。他终身未婚,自称“和中国结了婚”。他就是享誉世界的探险家斯文·赫定。塔克拉玛干沙漠的生死考验  斯文·赫定1865年生于斯德哥尔摩一个普通家庭,从小就对科幻冒险书中的人物着迷。15岁时,他见
期刊
邓小平与荣毅仁邓小平摆宴,为个体私营经济撬开口子  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历史性地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会议闭幕才半个多月,翌年1月17日上午,工商界五位元老胡厥文、胡子昂、荣毅仁、古耕虞、周叔弢应邓小平约请,来到人民大会堂福建厅。  邓小平开门见山就说:“现在经济建设的摊子铺得大了,感到知识不够,资金也不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过去耽误的时
期刊
一晃,春节就过去了。  朋友见面,第一句话就是:“今年到哪玩?”我有些无奈地摇摇头:“当‘孙经理’,带娃。”我嘛,带的是外孙。大的外孙4岁多,在上幼儿园小班,幼儿园放寒假了。小的外孙1岁多,在家里,由奶奶带。  家里的两个年轻人,一个在政法系统,所谓“为大家舍小家”,节日期间“保一方平安”去了;另一个做财务的,也说年终岁首各种忙。  我自己的岳母在福州,90岁出头了。春节前,妻子就说得一起去拜个年
期刊
叶名琛是中国近代史上的著名人物,他的人生际遇几乎是林则徐的“翻版”,他们担任的职务、履行的职责、受到的贬斥,几乎完全一样。不同的是,林则徐在国内寿终正寝,叶名琛却魂断异国——他不食英人食物,效仿春秋时的伯夷、叔齐,活活饿死在印度的加尔各答。至于二位的“身后名”,却有天壤之别——人称叶名琛为“六不总督”。  “六不”是一句联语——“不战、不和、不守,不死、不降、不走”,出自清末外交人士薛福成的手笔。
期刊
近代教育的兴起  1918年,任鸿隽从美国留学归来,在上海寰球中国学生会发表《何为科学家》的演讲,说起过去科举时代,读书人埋头用功的就是代圣贤立言的八股,所用的书自然是《四书味根录》《五经备旨》等;后来八股改为策论,提倡讲求实学、通达时务,所用的书,在四书五经之外又加上了《通鉴辑览》《三通考辑要》《西学大成》《时务通考》等,其中后面两书有声、光、电、化、重学、力学这些名词;再后来提倡科学,讲的还是
期刊
【来历】  貂皮是御寒的极佳之物。一说认为,寒冬之中,放一碗凉水在冰上,覆以貂皮,虽是冬夜,碗中水也不会结冻。  貂皮是中国古代制作衣帽的名贵材料,自然是产貂地区的重要贡品。汉建武二十五年,乌桓国前来朝贺时,献上貂皮。魏景元三年,辽东郡肃慎国遣使入贡,贡品中有貂皮四百。唐开元天宝中年,大室韦遣使来朝,贡貂皮等物。明代宫廷之中,“宫中征用,每年贩来貂皮约一万余张”。  有清一代,东北进献的贡品中,以
期刊
毛泽东与陈长江  游泳是毛泽东最喜欢的体育运动,他小时候每逢夏天都要泡在家门前的池塘里。到湖南一师读书后,湘江就成了他的游泳池。尽管涨水时江面宽了很多,他仍能横渡,甚至寒冬也要游上几十分钟。1958年毛泽东解释《沁园春·长沙》中“到中流击水”一句,在文物出版社刻印的《毛主席诗词十九首》书眉批道:“当时有一篇诗,都忘记了,只记得两句: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解放后,毛泽东游过黄浦江、钱塘江
期刊
“北有李慎之,南有王元化”之说,我在2003年才耳闻,这一年,李慎之先生逝世。此后我零散听过一些学界的故事,不免感叹知人论世何其难。而思想界的风雨苍黄与尘世间的人心变幻,有些并不能在字里行间读到。  2006年春天,王元化出版了《人物·书话·纪事》(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此书是在《人和书》(兰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的基础上增改而成的。新书增加了30多年前王元化的两篇重要文章《韩非论》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