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本包罗万象,有的课文篇幅又很长,我们在阅读中不可能平均用力,面面俱到。所以,我们在阅读时,必须做一只飞舞在万花丛中的蜜蜂,善于发现语文课文中的可采之点,大胆取舍,以点带面,读出妙处,读出精彩,读出感悟,读出情趣。
那么如何进行采点,才能使语文课文常品常新,趣味无穷呢?
一、于点到处求深入
有许多课文的精彩之点、动情之处是被作者蜻蜓点水似的点到为止、一笔带过的,因此它需要读者借助于自己的阅历体验去进行个性化参悟。在阅读时,我们要敏感地发现这样的精彩之点、动情之处,顺着作者的思路,结合自己的体验去补充感悟。如史铁生的《我与地坛》中有这样一段:
“只是在她猝然去世之后,我才有余暇设想。当我不在家里的那些漫长的时间,她是怎样心神不定坐卧难宁,兼着痛苦、惊恐与一个母亲最低限度的祈求……”
这里,作者没有具体去描写母亲是如何“心神不定坐卧难宁”,如何“兼着痛苦、惊恐与一个母亲最低限度的祈求”,只是写道:
“现在我可以断定,以她的聪慧和坚忍,在那些空落的白天后的黑夜,在那不眠的黑夜后的白天,她思来想去最后准是对自己说:‘反正我不能不让他出去,未来的日子是他自己的,如果他真的要在那园子里出了什么事,这苦难也只好我来承担。”’
这里,史铁生给了我们一个多么好的机会啊!我们中的许多人常常以自我为中心,不注意换位思考,往往忽略了家人的内心感受,那么不妨把这一段空白补充一下吧!想一想自己“不在家里的那些漫长的时间,她是怎样心神不定坐卧难宁”呢?试着把母亲的动作、神情、心理等表现出来,让我们重温一下被忽略的母爱,理解一下母亲的艰难。这样沿着作者的思路去引申放大,具体化解读,不仅更好地理解了文本本身,也让我们更懂得了感恩,懂得了换位思考,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也得到了提升。
二、于无意中品有意
高明的作者总是可以做到字字珠玑。有时候看似不经意的闲笔一抹,却蕴含无穷深意,似平地惊雷,撼人心魄。语文阅渎就是要善于从闲笔人手,闲中见意,平中见奇,由一闲而悟全篇,见一闲而知为文之道。如杨绛的《老王》里有这样一段,写老王最后一次到作者家去送香油和鸡蛋:
“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他面如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象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
我们都知道老王将不久于人世了:
“我谢了他的好香油,谢了他的大鸡蛋,然后转身进屋去。他赶忙止住我说:‘我不是要钱。’我也赶忙解释:‘我知道,我知道——不过你既然来了,就免得托人捎了。’他也许觉得我这话有理,站着等我……”
这一处中的“他也许觉得我这话有理,站着等我”,便貌似一处闲笔,似乎是作者顺手写出来的,哪里有什么深意啊!无非就是老王拗不过作者,等着拿钱就是,收了东西,付钱也是应该的嘛!如果真的像这样解读,那杨绛就不是杨绛,老王也不是老王了。杨绛先生这一笔可不是闲笔,实是大有深意,仍是在表现老王的可贵品质啊!一个行将就木的人仍在为他人着想:钱自己是用不着了,可是要是不接,连累别人托人捎去,那可真就罪讨大了,那不就连累几个人要操心吗?杨绛先生似乎是不动声色地写着,可我们似乎也看到了杨先生闪烁在眼眶里的泪水。还有什么比“闲笔”处表现的伟大更震撼人心的呢?
三、于无声处听惊雷
有许多时候,作家在作品中会有意无意地留下一些空白点,有时候你可能会觉得是不是作家忽略了,忘记交代了,其实这正是作家的高明之处。于无声处听惊雷,此时无声胜有声,正是此类精彩之点的妙处。《葛朗台》中的葛朗台是一个眼里只有金子的守财奴,当他发现女儿的梳妆匣之后,老家伙眼里便没有其他东西了。葛朗台拔出刀子就预备撬了。
“‘父亲,不能动呀,你教我见不得人啦!父亲,听见没有?’‘老爷,求你!’母亲跟着说。‘父亲!’欧也妮大叫一声,吓得拿侬也赶到了楼上。”
在这段文字当中,欧也妮母女连续多次地请求葛朗台不要撬梳妆匣,可我们注意到葛朗台都没有任何反应,一句话也没有回答。是作家忘记写了吗?显然不是。我们可以想象,葛朗台眼睛盯着梳妆匣上的金子,正考虑从哪里下手呢,任你呼天抢地他也听不到啊!正是这样的不写,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彻头彻尾的吝啬鬼形象,可以说是一切尽在不言中了。类似的还有《林黛玉进贾府》中王熙凤初见黛玉的那段文字:
“又忙携黛玉之手,问:‘妹妹几岁了?可也上过学?现吃什么药?在这里不要想家,想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诉我;丫头老婆们不好了,也只管告诉我。’一面又问婆子们:‘林姑娘的行李东西可搬进来了?带了几个人来?你们赶早打扫两间下房。让他们去歇歇。”’
这一段固然表现了王熙凤的地位和性格,但整个过程中林黛玉的无声不也正好说明她寄人篱下的身份和步步留心时时在意的心情吗?可见,空白处实在是作者的高明处。
生命的支点
张 月
一个有智障的孩子,每个人见了他都会烦。他整天哭闹,身体不停地扭动。父母必须24小时照顾他,否则他会破坏家里的一切。孩子6岁的时候,还说不好一句话,而且他开始不愿见生人。医生诊断后告诉他的父母:“可怜的孩子,他得了自闭症。”
父母只得求助于康复中心。可是当他被带到一家儿童教养中心时,那里的老师也无法管教他,因为他不停地在课堂上尖叫,让其他儿童惊吓不已。
老师说这样的孩子没救了,让他自生自灭吧。有一天,孩子发现了地上有一支水笔,就用它在地上画了一道线。然后,他不停地玩着这支水笔,不断在地上画着线条,没有人阻止他这么干。
第二天,他继续画。细心的老师发现了他画的这些线条,惊呼:“天哪,他竟然会画画!”其实,这些线条并不是画,只是一个智障儿童能画出圆形、方形的线条,但这足以让人惊讶。老师没有像往常一样夺走他手中的东西,而是在地上铺上白纸,又给他不同颜色的水笔,让他尝试着用它们画。
这个孩子就一直抓着他的水笔,除了睡觉之外的时间都在作画。十年后,他的画被人拿到了拍卖会上,被许多资深画家看好。他的名字叫理查’范辅乐,他的作品在欧洲和北美展出一百多次,已卖出一千多幅,每幅的售价是2000美元。
现在许多人在感叹一个有智障的孩子竟然可以成为画家,但准都忽略了这样的一个细节:他眼里没有其他的诱惑和干扰,只有他的水笔,即使在吃饭的时候还握着它。
单纯、专注、智慧,这就是生命的三个支点吧!
(九月九摘自《商界》2009年第4期)
那么如何进行采点,才能使语文课文常品常新,趣味无穷呢?
一、于点到处求深入
有许多课文的精彩之点、动情之处是被作者蜻蜓点水似的点到为止、一笔带过的,因此它需要读者借助于自己的阅历体验去进行个性化参悟。在阅读时,我们要敏感地发现这样的精彩之点、动情之处,顺着作者的思路,结合自己的体验去补充感悟。如史铁生的《我与地坛》中有这样一段:
“只是在她猝然去世之后,我才有余暇设想。当我不在家里的那些漫长的时间,她是怎样心神不定坐卧难宁,兼着痛苦、惊恐与一个母亲最低限度的祈求……”
这里,作者没有具体去描写母亲是如何“心神不定坐卧难宁”,如何“兼着痛苦、惊恐与一个母亲最低限度的祈求”,只是写道:
“现在我可以断定,以她的聪慧和坚忍,在那些空落的白天后的黑夜,在那不眠的黑夜后的白天,她思来想去最后准是对自己说:‘反正我不能不让他出去,未来的日子是他自己的,如果他真的要在那园子里出了什么事,这苦难也只好我来承担。”’
这里,史铁生给了我们一个多么好的机会啊!我们中的许多人常常以自我为中心,不注意换位思考,往往忽略了家人的内心感受,那么不妨把这一段空白补充一下吧!想一想自己“不在家里的那些漫长的时间,她是怎样心神不定坐卧难宁”呢?试着把母亲的动作、神情、心理等表现出来,让我们重温一下被忽略的母爱,理解一下母亲的艰难。这样沿着作者的思路去引申放大,具体化解读,不仅更好地理解了文本本身,也让我们更懂得了感恩,懂得了换位思考,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也得到了提升。
二、于无意中品有意
高明的作者总是可以做到字字珠玑。有时候看似不经意的闲笔一抹,却蕴含无穷深意,似平地惊雷,撼人心魄。语文阅渎就是要善于从闲笔人手,闲中见意,平中见奇,由一闲而悟全篇,见一闲而知为文之道。如杨绛的《老王》里有这样一段,写老王最后一次到作者家去送香油和鸡蛋:
“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他面如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象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
我们都知道老王将不久于人世了:
“我谢了他的好香油,谢了他的大鸡蛋,然后转身进屋去。他赶忙止住我说:‘我不是要钱。’我也赶忙解释:‘我知道,我知道——不过你既然来了,就免得托人捎了。’他也许觉得我这话有理,站着等我……”
这一处中的“他也许觉得我这话有理,站着等我”,便貌似一处闲笔,似乎是作者顺手写出来的,哪里有什么深意啊!无非就是老王拗不过作者,等着拿钱就是,收了东西,付钱也是应该的嘛!如果真的像这样解读,那杨绛就不是杨绛,老王也不是老王了。杨绛先生这一笔可不是闲笔,实是大有深意,仍是在表现老王的可贵品质啊!一个行将就木的人仍在为他人着想:钱自己是用不着了,可是要是不接,连累别人托人捎去,那可真就罪讨大了,那不就连累几个人要操心吗?杨绛先生似乎是不动声色地写着,可我们似乎也看到了杨先生闪烁在眼眶里的泪水。还有什么比“闲笔”处表现的伟大更震撼人心的呢?
三、于无声处听惊雷
有许多时候,作家在作品中会有意无意地留下一些空白点,有时候你可能会觉得是不是作家忽略了,忘记交代了,其实这正是作家的高明之处。于无声处听惊雷,此时无声胜有声,正是此类精彩之点的妙处。《葛朗台》中的葛朗台是一个眼里只有金子的守财奴,当他发现女儿的梳妆匣之后,老家伙眼里便没有其他东西了。葛朗台拔出刀子就预备撬了。
“‘父亲,不能动呀,你教我见不得人啦!父亲,听见没有?’‘老爷,求你!’母亲跟着说。‘父亲!’欧也妮大叫一声,吓得拿侬也赶到了楼上。”
在这段文字当中,欧也妮母女连续多次地请求葛朗台不要撬梳妆匣,可我们注意到葛朗台都没有任何反应,一句话也没有回答。是作家忘记写了吗?显然不是。我们可以想象,葛朗台眼睛盯着梳妆匣上的金子,正考虑从哪里下手呢,任你呼天抢地他也听不到啊!正是这样的不写,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彻头彻尾的吝啬鬼形象,可以说是一切尽在不言中了。类似的还有《林黛玉进贾府》中王熙凤初见黛玉的那段文字:
“又忙携黛玉之手,问:‘妹妹几岁了?可也上过学?现吃什么药?在这里不要想家,想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诉我;丫头老婆们不好了,也只管告诉我。’一面又问婆子们:‘林姑娘的行李东西可搬进来了?带了几个人来?你们赶早打扫两间下房。让他们去歇歇。”’
这一段固然表现了王熙凤的地位和性格,但整个过程中林黛玉的无声不也正好说明她寄人篱下的身份和步步留心时时在意的心情吗?可见,空白处实在是作者的高明处。
生命的支点
张 月
一个有智障的孩子,每个人见了他都会烦。他整天哭闹,身体不停地扭动。父母必须24小时照顾他,否则他会破坏家里的一切。孩子6岁的时候,还说不好一句话,而且他开始不愿见生人。医生诊断后告诉他的父母:“可怜的孩子,他得了自闭症。”
父母只得求助于康复中心。可是当他被带到一家儿童教养中心时,那里的老师也无法管教他,因为他不停地在课堂上尖叫,让其他儿童惊吓不已。
老师说这样的孩子没救了,让他自生自灭吧。有一天,孩子发现了地上有一支水笔,就用它在地上画了一道线。然后,他不停地玩着这支水笔,不断在地上画着线条,没有人阻止他这么干。
第二天,他继续画。细心的老师发现了他画的这些线条,惊呼:“天哪,他竟然会画画!”其实,这些线条并不是画,只是一个智障儿童能画出圆形、方形的线条,但这足以让人惊讶。老师没有像往常一样夺走他手中的东西,而是在地上铺上白纸,又给他不同颜色的水笔,让他尝试着用它们画。
这个孩子就一直抓着他的水笔,除了睡觉之外的时间都在作画。十年后,他的画被人拿到了拍卖会上,被许多资深画家看好。他的名字叫理查’范辅乐,他的作品在欧洲和北美展出一百多次,已卖出一千多幅,每幅的售价是2000美元。
现在许多人在感叹一个有智障的孩子竟然可以成为画家,但准都忽略了这样的一个细节:他眼里没有其他的诱惑和干扰,只有他的水笔,即使在吃饭的时候还握着它。
单纯、专注、智慧,这就是生命的三个支点吧!
(九月九摘自《商界》2009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