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谷回音——电脑上的工作平台

来源 :大众DV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gongdaxigongd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空谷回音,听起来就是个很遥远深沉的意向,距离实际生活八竿子打不着,这栏目名称权当是兴一下。但DV爱好者要解决的最基本录音问题,影视录音基础入门栏目。
  
  电脑上的工作平台
  同学们好,以前我向大家介绍了录音所需要的一些基本设备和前后期的一些相关知识,具体到我们平时所用的PC或者Mac上,则需要了解一些相关的音频处理平台,这就是这堂课我想要让大家了解的。
  大家可能都接触过像Premiere或者Vegas这样的非线性视频剪辑编辑软件平台,但对于音频来说,Premiere对其的编辑处理功能就没有那么强大了,这时,你就先要了解到底有哪些专门为音频处理搭建的平台。
  


  


  我们先来看一看同为Adobe公司出产的音频弟兄Audition。
  它的前身是美国Syntrillium Software Corporation公司开发的一款功能强大、效果出色的多轨录音和音频处理软件Cool Edit,后来被Adobe收购后叫做Audition,可能大家对Cool Edit比较熟悉,因为其操作简单而功能强大,只需在网上下载简单的教程一般人都能很快上手,所以Cool Edit也经常成为小年轻们自己录制卡拉OK的最爱软件。
  像Cool Edit这样因其“业余软件的人性化”和“专业软件的功能”而著名,特别在当时来讲同类软件中,其对单音轨的处理功能尤为强大,这样Cool Edit的影响力终于引起了Adobe的注意,2003年5月,为了填补本公司产品线中音频编辑软件的空白,Adobe收购了Cool Edit Pro软件的核心技术,版本号为1.0,至今为止,该版本号升到了3.0,Adobe对软件的界面结构和菜单项目作了较多的调整,使它变得更专业,但这款软件平易近人的传统仍然被保留了下来,所以非常多的音频初学者都被吸引到改版后的Audition中来。
  某菜鸟发问:“老师,我们可以想象这音频工作台的强大,那它可不可以支持视频编辑呢?”
  这位同学问得好,就 性质而言,Audition是一款基于音频编辑为主要功能的一个平台,但是它可以加载我们已经编辑好的视频,从而可以更细致地对音频进行处理,视频只是作为一个只读的形式出现作为参考,不能对其进行编辑,接下来我要提到的几款软件在这方面也是相同的道理。
  下面我要向大家隆重介绍的软件是:Nuendo。
  这是德国Steinberg公司的得力之作,现在版本为4.0,Nuendo是至今在数字音频工作领域PC平台上应用得最广泛的专业软件,同时还有它一奶同胞的兄弟Cubase,现在的版本从以前的SX3升级到现在的LE4了,感觉上甚似华丽。
  Cubase不仅可以满足音频处理上的任何需求,在音乐工作方面表现极其强大,自带了很多流行的音频插件,插件的作用也就相当于是给声音修饰用的化妆品,你可以单用一台电脑就可以在Cubase上进行创作。而Cubase的实际操作环节是它最闪亮的部分,它提供你对音频采样级精度的编辑、实时Cross Faders,强大的轨道编组和编辑、专业级别的Automation功能……,这一切使工作更加自由、方便、简单,总的来说,Cubase是集音乐创作、制作、音频录音、混音于一身的工作站软件系统。
  由于Nuendo和Cubase是兄弟,在功能上基本相同,只不过Nuendo在视频方面表现得比Cubase上优越一些,所以大多影视工作者在平台上选择前者,而进行音乐创作的大多选择后者,而老师觉得这都大同小异,选择是每个公民的权利嘛。
  这么多强大的功能可能初学者一时还适应不了,不知道从何下手,但只要潜心学习一段时间相信对大家以后的操作方面都是很有用的,无论N还是C在处理音频方面完全是无破坏性的,这一点非常重要,你可以在操作过程中不停地Undo、Redo,可以随时回到你的哪一步操作,它会忠实地记录下你的每一步操作,决不会覆盖或者破坏你以前的原始资料。
  菜鸟某某:“老师,那这么强大的工作站系统从那里可以买到呢?”
  一般来说,这样的软件是很贵的,因为它确实挺强大,Nuendo4的官方价格是1799美元,一般人是不可能买得起的,大多数爱好者都是使用H2O公司的破解版本,软件的基本功能使用没任何问题,这方面H2O公司都会在安装过程中宣传它们的“购买前试用”(Try before Buy)的理念,也会提醒你不要把这些试用产品用到商业用途中。话说回来,如果你是经常用,我还是建议支持正版的,这样不仅稳定,还会得到更多更全的插件和服务,能够永久性免费升级。
  
  菜鸟:“老师,你说的这些都是PC上的,那我的是苹果,有什么针对性的音频工作平台吗?”
  其实像Nuendo这样的现在也分别都有在Win上和Mac上的版本,而像原来支持Win的更强大的音频工作站Logic现在被Apple收购了,苹果本来就有媒体制作的强项,怎么可能少了音频的平台呢,哈。
  
  另外,以前专在苹果上用的著名的Pro Tools在升级到7.0版本以后也能在Windows平台上应用了,所以说,多媒体的兼容性只会越来越广泛的。
  
  现在音频软件工作站也种类繁多,但其中的道理都大相径庭,主要是操作手法上有区别,还有个性的特点中,像大名鼎鼎的Samplitude 2496就以强大的混音功能而闻名。
  
  另外,Sony的Sound Forge、Steinberg的WaveLab、Motu的Digital Performer都是很好的选择,以后有机会我会给大家更详细地介绍这些平台系统,我们接触到的东西只会功能更强大,操作更简单更人性化,我们做出的东西质量也会越来越高。
  好了,祝愿大家能有好收获,这节课就到这里,同学们再见!
其他文献
火热的八月,鸟巢、水立方、篮球馆,还有那么多的运动明星。  奥运会的热潮同样席卷着我,尽管我还没有狂热到像许多青年朋友一样去现场呐喊加油,但是在家里的电视机前一样被体育运动的魅力折服着,而最后一天的两块拳击金牌更是把奥运的激情燃到了极点。忽然就想到了最近看到的《一球成名》,也确实想在奥运会结束的这一天谈谈对体育电影的看法。  故事其实不复杂,《一球成名》系列三部曲是典型的体育商业片,以主人公迭戈的
期刊
北京奥运已经落下了帷幕,奥运期间专业的、民用的摄像器材随处可见,他们在奥运期间发挥了什么作用,奥运对整个器材市场有什么影响,未来趋势又会怎样?让我们一起听听业内人士的说法。    厂商代表说    大众DV:通过高清转播,世界各地的人们通过电视欣赏到了一场北京奥运的高清盛宴,宏大的开幕式给全世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为音视频领域的奥运顶级赞助商,能不能谈谈松下设备在其中发挥的作用?  代俊:这次奥运
期刊
应歌手范海荣的邀请,我拍摄了《无法呼吸》这个音乐电视,这是她的第二部音乐电视。不过,之前我们也曾有过合作,那时她对第一部MV《爱在草原》并不满意,由我帮她重新创意,再度创作的。基于这一点原因,对她的演唱风格我有了许多了解。  2005年,似乎是北京最炎热的夏天,我们开始了基础的工作——听歌。所有的MV导演都有这样的经验——除了歌手和创作者以外,恐怕MV导演是另一位将歌曲烂熟于心,一不小心就吟唱出来
期刊
刚刚结束的奥运会让我们有太多的可能性,为了这个命题,中国人准备了七年的时间,太多人有太多的感慨,而基于这个主题,也涌现了很多作品。2008年的秋季秀场,我们将收集上来的奥运题材短片做以梳理。对于一个有命题性质的作品来说,我总希望能看到作品有更多的可能性,不仅仅停留在“宣传”的意义上,而更多时候,作品本身作者的表达可能更重要。  当2001年中国刚刚申办下奥运会的时候,我们感觉2008年的奥运会就像
期刊
石文燕  《大众DV》杂志编辑    《那天》这部作品出自在上海小有名气的“绿洲电影工作室”,而这个2007年才刚刚成立的工作室之所以有名,是因为林航。  我在南京独立影展上见到林航,他便滔滔不绝地说起《那天》的拍摄缘起,丝毫不忌讳地说影片是源自一场关于奥运的比赛,而他的目的简单而直接——为了奖金。这是很让我喜欢但也是让某些人很不喜欢的现实主义精神。然后,林航用了整整一个小时向我普及了绿洲电影工作
期刊
从前有座山。  一个故事开始了。讲故事可以复杂如《尤利西斯》,也可以简单到街头打油诗,故事讲好了可以换饭吃,讲歪了可以骗姑娘,还可以拿去给人拍成电影,这就是“知音说与知音听,不是知音不与谈”。从前有座山,剧作基础入门栏目。    《太阳照常升起》是我近两年看到的最好看的国产电影,尽管有很多人表示看不懂,不理解。《太阳照常升起》的剧本改编自叶弥的小说《天鹅绒》,相比小说而言,剧本以及后来的电影在结构
期刊
编前语:《风和玲》是一部风格淡雅的动画作品,作者陈鸿毅和牟莹都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像侠客一样自称“Z”和“M”。两位同“产自”福建安溪,这让我很佩服——他们除了会说标准普通话、人人必备的英语外还会说闽南话。所以,在这部影片中,他们采用了家乡的语言,让影片更多了一分故乡的味道。表面上看《风和玲》说童年,想小时候,但蕴含在其中的聚散离别,一生都难以割舍。    故乡的小巷    2007年暑假,在《风
期刊
今日开拍  我们的栏目总是在说着一些与拍摄无关的东西,这个那个,那个这个的。本栏目就是从实际拍摄的角度去说的,而我们最希望看到的则是:朋友们放下杂志,关掉DVD机抄起家伙,投身广阔天地。今日开拍,拍摄基础入门栏目。      高清DV的拍摄    高清电视,即HDTV,是相对现有的标清电视而言的下一代主流广播电视标准。虽然,对于中国广大电视观众来说,高清电视节目尚属水中花镜中月,但这个趋势却是必然
期刊
记得多年前,看过一部电影名叫《剪刀手爱德华》,这次的剪辑专栏,正好借电影的标题一用,顺便借机重新推荐一下刚才提到的那部影片。并非电影如何不朽,而是一个奇怪的念头多年挥之不去:我们一个多彩的世界,爱情与憎恨,梦幻与残酷,单纯与伤感,它们是如何造就?  剪刀手,透过技术谈感触,本期开讲。    类型片剪辑之对话段落  一连讲了这么多期快节奏的类型片剪辑,想各位口味也腻烦了,这次咱们就来慢慢聊聊相对平静
期刊
2008年北京奥运,中国的老百姓有机会在家门口近距离地观看到了开闭幕式的盛况,也可以亲临赛场为各国体育健儿呐喊鼓劲,除了这种直接现场观看,更多的人选择其他“看”奥运的方式,同步感受奥运的脉搏跃动。新技术产生新的观看方式,也逐渐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对奥运、对外界的认知,视听传播和收看都经历着一场革命。    模糊影像 温暖记忆    1984年,中国重返奥运大家庭,中央电视台也开始第一次进行转播奥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