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建模”与“建模→探究”

来源 :数学教学通讯(教师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llenai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探讨了对于一个问题从两个模式,即“探究→建模”与“建模→探究”,进行建模,并阐述了建模教学应该要让学生学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要教会学生探究和交流,要培养其创新思维能力.
  关键词:建模;拓展;应用;联想;创新思维
  义务教育阶段的初中数学课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探究活动,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 教师就要善于给学生创设思维空间,引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敢于质疑、勤于反思、善于拓展、大胆联想,不拘泥于套用一种模型,学会多角度、多层次地审视问题,在建模解题过程中锻炼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 本文尝试把鲜活的2011年中考数学试题编拟到课堂教学设计中,挖掘中考试题所蕴涵的创新教育功能,拓展学生的认知水平,激发起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意识. 尝试先探究后建模与先建模后探究二种教学形式对矩形周长最小值问题的处理策略进行剖析,就此抛砖引玉为同行教学提供参考.
  探究→建模
  1. 观察计算、引导学生思考
  例1?摇(德州市2011年中考数学第22题)
  当a=5,b=3时,与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
  当a=4,b=4时, 与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
  解析?摇由特殊值引导学生思考、创设辨识问题情境、强化辨异对比、引导学生去认识究竟a,b满足什么条件时才能判断与的大小关系.
  2. 探究证明、寻求规律
  如图1所示,△ABC为圆O的内接三角形,AB为直径,过C作CD⊥AB于D,设AD=a,BD=b.
  (1)分别用a,b表示线段OC,CD;
  (2)探求OC与CD表达式之间存在的关系(用含a,b的式子表示).
  解析:由表及里、究根问底,由代数不等式问题迁移至圆的相关问题,摆脱不等式解法的定式,发挥想象,引导学生善于识别具有本质的因素,把不等式的数量关系转化到线段OC与OD长,展开探究.
  (1)如图1,OC=,有△ACD∽△CBD,所以=. 即CD2=AD·BD=ab,所以CD=.
  (2)当a=b时,OC=CD, =;a≠b时,OC>CD, >.
  3. 归纳结论、建立模型
  根据上面的观察计算、探究证明,你能得出与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
  解析:数学教学的真谛不在于全盘授予,而在于教会学生自主探究.一堂高效的数学课,不是教师个性能力的体现,而是学生感悟和参与的过程,在学生主动探究、证明推理的过程中感悟与的大小关系,即≥.
  4. 实践应用
  要制作面积为1平方米的长方形镜框,直接利用探究得出的结论,求出镜框周长的最小值.
  解析:从知识的掌握到知识的应用不是自然而成的简单运算,数学的应用意识只有在充分、有意识的训练基础上,学会从烦乱的数学问题中抽象出恰当的数学模型.
  设长方形一边长为x米,则另一边长为米,设镜框周长为l米,则l=2·x+ ≥4=4. 当x=,即x=1(米)时,镜框周长最小. 此时四边形为正方形时,周长最小为4米.
  建模→探究
  1. 创设问题情境
  例2 (南京市2011年中考数学第28题)
  已知矩形的面积为a(a为常数,a>0),当该矩形的长为多少时,它的周长最小?最小值是多少?
  2. 转化问题,给出数学模型
  设该矩形的长为x,周长为y,则y与x的函数关系式为y=2x+(x>0).
  解析:突破传统,上题是通过探究得出不等式模型,再求解,本题大胆猜想打破思维的固有模式,直接给出函数模型求解矩形的最小值问题.
  3. 寻根究底、大胆探究
  (1)我们可以借鉴以前研究函数的经验,先探索函数y=x+(x>0)的图象性质.
  ①填写下表,在图1上作出函数的图象.
  ②观察图象,写出该函数两条不同类型的性质;
  ③在求二次函数y=ax+bx+c(a≠0)的最大(小)值时,除了通过观察图象,还可以通过配方得到.请你通过配方求函数y=x+(x>0)的最小值.
  解析:引导学生大胆猜想,通过先建模再探究,类比求二次函数最大(小)值的方法,大胆猜想对新的问题能合理地选择有效的手段和策略,灵活运用所学的函数知识和配方法、图象法进行探索研究,既体现了数形结合思想,又体现了转化的数学思想,深刻领会函数解析式与函数图象之间的联系.理清解决问题的思路后搭好探究的大方向,引导学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通过不断的探索、总结、反思从图象的最低点处,发现图象最小值的含义,达到理性升华.
  ①,,,2,,,.
  函数y=x+(x>0)的图象如图3.
  ②当01时,y随x增大而增大;当x=1时,函数y=x+(x>0)的最小值为2.
  ③y=x+=()2+2=()2+2-2·+2··=-2+2. 当-=0时,即x=1时,函数y=x+(x>0)的最小值为2.
  4. 解决问题
  (2)用上述方法解决“问题情境”中的问题,直接写出答案.
  解析:从理性证明推理过渡到正确应用,解决“问题情境”中的问题,即当该矩形的长为时,它的周长最小,最小值为4.
  数学建模要教什么
  1. 淡化形式、注重实质
  数学建模是数学的基本方法之一,在数学建模教学过程中,淡化建模的形式化、套路化,要强调对数学本质的认识,不管建模顺序先后,教学中应用“教者有意,学者无心”的形式,用建模解决问题的形式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使学生有意识地领会建模思想达到孕育建模的境界. 在建模过程中学生学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到知识的产生过程,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主动性.
  2. 教会学生探究与交流
  新课程倡导数学学习的过程应该表现为一个探索与交流的过程,在探究的过程中形成自己对数学的理解,引导学生通过建模教学对数学问题要一题多解,追根溯源、横向类比、巧妙转化,强化数学体验,要时刻引导学生通过设计“问题链”、主动构知识,只有通过自身经历和再创造的做,帮助学生逐步形成和发展数学的应用意识. 数学教学已经不是机械化的解题教学,而是通过“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式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在探究中感悟、理解,启发学生在充分展示思考问题的思维过程中相互探讨、改正错误、完善解题过程,增强师生、生生之间的信息交流,鼓励学生通过建模积极思考,主动进行知识的有效延伸和拓展.
  3. 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数学教学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学起于思、思起于疑,疑则激发创新. 本案例对于同一问题从不同角度建模,从不等式建模到函数建模,激发学生在质疑、探索和求异中有所发现和创新,体会数学建模是桥梁.在教师合理设计和组织下,抓住教学契机让学生思维飞扬,跨越思维障碍,引向纵深,推向高潮. 经历艰难曲折的思维过程才能提高思维层次,发展思维能力,建模过程就是数学思维的碰撞与整合的过程,是认知策略与学习策略的形成、改变与完善的过程,数学建模是数学思维的活动.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给学生能借助已有的知识获取新的知识,这是最高的教学技巧所在.” 这正是运用建模思想解决数学问题的真实写照,通过建模引导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探究思维过程充分展示剖析,让学生了解探究问题的思维发展过程,从模仿体验到实践探究,掌握类比、对比、联想、归纳、猜想等多种问题的探究方法,鼓励学生从多角度建模,去思考. 建模教学要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出发,把握好建模的时机与目的,处理好建模与探究的关系,即在建模教学过程中什么地方适时介入探究、探究什么,只有正确处理好这一问题才能发挥探究学习在建模教学中应有的作用. 同时也把所探究的问题上升到多角度分析、灵活处理、恰当选择的数学思维高度,体现数学课程的发展性.
其他文献
摘 要:数列问题是历年来高考和各级数学竞赛命题的热门课题之一,它既具有函数特征,又能构成独特的递推关系. 在中学阶段,周期数列问题的一般解法是列举前有限项观察其周期性,再利用其周期求解,显然,列举前有限项的方法只能解决一些最小正周期不大的数列问题,对于最小正周期较大的数列我们就不易解决了,而且,由数列有限项得出它是周期数列的结论也缺乏科学证明,因此有必要对数列中的周期类型做一些探讨,从而解决相关
期刊
摘 要:在初中数学教材中,平面内两点间距离公式的教学愈来愈显得重要,利用两点间的距离公式来求一类最值简捷方便.  关键词:平面内两点间距离公式;求最值;数形结合;简捷方便  《中学数学杂志》2010年第6期第62页例3:求+的最小值.该题原解答中是构造直角三角形利用勾股定理解决的,当0
期刊
摘要:本文从一个以椭圆为背景的问题出发,对“巧合”的数据进行探究,挖掘出一般性的结论,并寻根究源,探求与某些考题和知识之间存在的内在联系,深化对数学解题思维方式的认识和了解,进而体现解题反思的重要性。  关键词:椭圆;定值;反思;抽象
期刊
摘 要:与两定圆相切的动圆圆心轨迹涉及问题复杂,需要构建技术环境以帮助学生认识问题的本质;在详解问题情境的画板构造后,分情况进行详细探究,并得出结论:当动圆与两定圆同时内切或外切时,圆心轨迹为长轴长(或实轴长)为半径之差的椭圆(或双曲线);当动圆与一定圆外切一定圆内切时,圆心轨迹为长轴长(或实轴长)为半径之和的椭圆(或双曲线). 而应用技术在帮助学生认知的同时,也为数学课堂转型提供了一重要方向.
期刊
摘 要:如何减轻学生学习数学的负担,如何提高我们高中数学学习的实效性. 本文通过对一类代数综合题的归纳,让学生体会如何突破思维障碍,解决数学问题.进而让学生了解归纳意识对数学思维的重要作用,并有意识地进行训练.  关键词:思维能力;归纳;代数题型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概括和间接的反映,反映的是事物本质和内部的规律. 而高中学生数学思维,是指高中学生在对数学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运用分析、比较、归纳
期刊
摘 要:函数是中学数学的重要内容,也是贯彻在中学数学中的一条主线,更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难点. 本  文通过具体的函数概念的教学片段的展现和分析,充分体现了发挥教师学生的双主作用、钻研教材、关注主体等在优化课堂、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能力、构建有效课堂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概念教学;主动思考;有效课堂  函数是中学数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函数思想作为基本的数学思想,贯穿于中学数学教学的始终
期刊
摘 要:将教师比赛常用的“说题”引入到高三日常的数学集体备课中,可大大丰富传统的备课方式. 教师在“说题”前,要精心选题,选好题,在集体备课中做到一题四说,同题众说,说背景、说解法、说变式、说教法与学法. 把教师的智慧进行资源共享,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 “说”以致用,最终落实到课堂教学中,更好地为教学服务,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关键词:说题;高三数学;集体备课;同题众说  [?] “说题”的概
期刊
摘 要:关于课堂教学模式探讨的问题,对于每位教师来说是值得一辈子研究的课题,特别是在当前新课程背景下,我们要对学生减负,以前靠“管、灌、压”的县中模式已不太适应时代的发展,而且教学时间缩短,那么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好教学内容,提高单位时间效率呢?本文从一节复习课的设计出发,找到一条提高复习教学效率的途径.  关键词:高考题;课本;变式;学生  为了进一步推动新课程背景下高三复习课堂教学有效性的
期刊
摘 要:我们要使数学文化走进中小学课堂,渗入实际数学教学,努力使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真正受到文化感染,产生文化共鸣,体会数学的文化品位,体察社会文化和数学文化之间的互动. 本文就数学文化应用于数学概念教学谈点自己的看法:用数学文化铺垫概念教学,去其功利;用数学文化指引概念教学,探其根源;用数学文化剖析概念教学,理其脉络;用数学文化深化概念教学,究其本质;用数学文化突破概念教学,追其外延.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本文以“相反数”一课为例,借助问题情境和认知规律,以教学目标的落实为出发点,谈如何在概念课的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和数学思想:在对学生举出归纳相反数的意义后的评价上,注意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让学生意识到了数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在认识相反数的意义的过程中,通过数形结合,注重数学化过程,将数学文化灵活应用于教学中,旨在让学生领会归纳相反数意义的多样性、概括性.  关键词:目标;教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