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言语实践的文言文教学路径探寻

来源 :语文天地·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zq51575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实践性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征,在语文教学中应重视学生的言语实践。让他们在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中学语文,用语文。文言文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应强调它的“实践性”。大量的经验告诉我们,最关键的是把文言文教学过程变成一个实践过程,变成一个训练过程。学生在训练中理解文意,积累字词,培养语言,习得言语,文言文学习的品质得以改善,言语能力得以提升,语文素养得以提高。这个实践过程,训练过程落实到具体的方法上主要就是“读”“品”“说”“写”。
  一、读:朗朗书声,熟读成诵方入境
  读是文言文教学最基本的方法,也是课堂达到高效的第一步,我们要给足学生自主朗读的时间,让他们在朗读中读准字音,读准句读,读懂文意,读出蕴藏在文字里的作者的真情实感,熟读成诵方能体会到文章的精妙。
  1.原汁原味的试读
  原始的文言文是没有句读的,后人为了阅读的方便才加了上去。在教学中,我让学生朗读多个版本的去掉标点后的《卖油翁》,虽然学生一开始朗读起来有点困难,但原汁原味的朗读给了学生一些新奇和挑战,极大激发了他们朗读的兴趣。学生在挑战自我中,文言语感能力也逐渐提高。
  2.绘声绘色的范读
  文言文大都距今时代久远,为了尽快扫除认知障碍,很多教师播放相关的音频和视频,但这些音像素材参差不齐。教师最好范读,但范读要基于学情,注重文中的字音停顿,语气,语调。如教师可根据自己对《卖油翁》的理解,进行现场直播式范读,让学生有章可循,易于模仿。绘声绘色的范读犹如星星之火迅速点燃学生学习的热情。
  3.竞争激烈的比读
  课堂是舞台也是擂台,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展开朗读比赛,看谁朗读得流畅,谁最能读出人物背后的情感,甚至谁能先背出来。通过各种小竞赛,同学们热情高涨,如在《卖油翁》中,谁最能读出陈康肃公“尔安敢轻吾射”时的怒发冲冠,通过比读同学们实现了热情高效的深层次体味。
  二、品:细酌深究,语不品透誓不休
  文言文大都是浓缩的精华,特别注重炼字炼句,所以只有对文本语言进行细琢深究,仔细揣摩,才能进入语言的内核,探究文字的神韵,体悟文字背后的思想感情。
  1.关键词法
  文言文注重炼字炼句,我们要于“章法考究处,炼字炼句处”具体把握作者“所言志,所载道”。如在《卖油翁》的教学课堂中,我请同学们找出卖油翁倒油时的一连串动词,“取”“置”“覆”“酌”“沥”,并从声调的角度读准,这几个动词既井然有序又十分简洁,学生通过对文字的斟酌就能真切感受到文字背后体现了倒油翁倒油技术的娴熟,炉火纯青,一气呵成。
  2.对比法
  文言文比较阅读,是指把内容相关而又有所不同的课内外文本,语段联系起来进行比较式的阅读。同一文章中不同的个体,有着不同的情感,甚至同一人物前后的情感也有所不同。如《卖油翁》中陈康肃公态度前后对比,先“康肃公问曰”,后“康肃公忿然曰”显然后者多了“忿然”,更能体现陈康肃公对卖油翁由“些许生气”到“暴跳如雷”的变化。
  3.替换法
  通过对原文中关键字词进行适当的删减替换,再与原文对比着读。我们既能体会到遣词造句的精妙,更能体会到文字背后作者的情感和意图。如《卖油翁》最后“笑而遣之”的“遣”,能不能改成“送”,学生在质疑探究中觉得“送”可能更好地体现出陈康肃公惭愧后对卖油翁的尊重。
  三、说:侃侃而谈,出口成章是佳境
  说话是人们交流思想的主要形式,说话能力对现代社会的每一个人来说都极其重要。说话训练应贯穿文言文教学的始终,学生在训练中潜移默化地熟稔文言字词,贯通文言语法,形成文言语感,最终习得言语,提升自我综合素养。
  1.复述课文
  学生使用自己的口头语言对课文的内容进行复述,既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也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了课文。如在《卖油翁》教学中我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合上书,对文章的内容用讲故事的形式复述课文,当然这种复述可以进行适当的想象、补充,但不能脱离原文,不能违背原文的意思。
  2.演课本剧
  文言文中不少人物个性鲜明,不同人物形象,其情感是不一样的。我们可以让学生排成课本剧,调动全班同学的积极参与。在《卖油翁》的学习中,我让同学分别扮演卖油翁和陈康肃公,通过角色扮演,表演出卖油翁的“从容淡定”,表演出陈康肃公的“轻视到有点生气到暴跳如雷”。课本剧表演让文中的人物深入人心,学生也在思维语言的碰撞中,让课堂变的灵动而充满活力。
  3.适当辩论
  在口语训练的方法中,辩论的难度最大,技术含量最高,因此,这种方法最好在学生已有一定的基础之后再使用。比如快上完《卖油翁》这篇古文时,可抛出辩题:“康肃公最后‘笑而遣之’,是对卖油翁服了呢还是不服?笑,是服气的笑,还是无奈的嘲笑?”这个辩题既促使学生重温课文知识,又使他们联系现实进行思考。辩论不求分出高低优劣,重要的是让学生在辩论中各抒己见,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四、写:灵活多样,习得言语明真意
  在文言文教学中学生对文本有较为深入的理解后,可以通过对文本进行“仿写、改写、创写”等形式,强化学生对文言的感受,学生在训练中习得了言语,创造能力得以提升,不失为一种很好的尝试。
  1.仿写
  仿写好比习字中的描红,学生感到有章可循,会减轻学生对训练的畏惧心理。如果说学习文言文是理解吸收的过程,而尝试文言文仿写则是倾吐学生感悟的表达形式。如在《卖油翁》中,康肃公“忿然”曰,能不能仿照“忽然”这个修饰语,对其他几句的前面也加修饰语从而更好地理解人物当时的情感,有些同学给康肃公一开始加上“怅然”曰,给卖油翁加上“坦然”,“淡然”。人物形象一下子鲜活地呈现在我们眼前了。
  2.改写
  在教材中,很多文言文的注解已经比较详细,“字字落实,句句串讲”实在没有必要再进行,那么如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言文呢?相对于现代汉语,文言文浓缩精练。我的做法是让学生结合注释自读自学,理解文章的字词句,让学生对文本细节想象后进行故事化改写,通过故事叙述的形式对课文有更深入的理解。
  3.创写
  文言文教学中如果能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个性化的再“创作”,学生的想象力、理解力与表达能力都将得到训练,学生将以超越文本的方式回归文本。如《卖油翁》的作者欧阳修,他以第三人称的口吻叙述卖油翁,以自己酌油的经验警醒陈康肃公不要“矜”于射箭的故事,我们可以让学生在反复诵读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让学生把陈康肃公和卖油翁当成作者,用第一人称“创作”新的文言文,并与原文反复对照,反复诵读,体味文章的真意。
  “读”“品”“说”“写”相辅相成,互相穿插渗透,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开展实践活动,方能提高文言文学习效率。
  本文系蘇州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基于言语实践的初中文言文教学个案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盛泽实验初级中学(215226)
其他文献
部编初中语文教材,不仅文章内涵好,语言表达以及写作技法也堪称经典样本,教材的写作部分注重单元文本的特点,进行写作训练点的切分和选择,在单元课文内容和写作上进行了有机配置。教学中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写作资源,依托文本,读写结合,对该单元文本内容以及材料选择等方面的亮点进行精巧点拨,体味作家写作上的巧妙之处,有意识地强调学生要积极地学习借鉴和模仿化用,依托文本教写作,可以突出随文学习的实效性,以此来渗透
期刊
继“教案”“学案”之后,华东师范大学的崔允漷教授及其团队研发出“学历案”,是对之前教学方案的有效性进行深度的挖掘和提升,让学生们经历深度学习后达到“学会”的目的。一份完整的“学历案”,基本框架包括“课标要求、学习目标、评价任务、资源与建议、学习过程、检测作业、学后反思”等几个基本要素。下面以学历案的三大核心要素“学习目标”“评价任务”“学习过程”,结合课文《故宫博物院》来谈谈基于“学历案”的教学究
期刊
朗读是课堂教学的主阵地,要在朗读中学,在朗读中悟,就要让学生掌握朗读的技巧和方法,所以教师的指导要讲求方法,以篇定法,以学定法,抓住时机,适时指导,才能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我从教学中总结了以下方法。  一、技巧掌握法,打好朗读的基本功  读好重音。课文的写作有目的,体现在句中;句子的表达也有目的,表现在词语中,所以重音就体现了句子的目的,要能准确地读出重音,才能正确地理解句意。重音的类型有并列性重
期刊
《台阶》与本单元其他三篇文章不同,是小说,可当作记叙文教学。小说以父亲的儿子为故事的叙述者,开头写父亲如何力大无比,壮实如牛,篇末写父亲腰也闪了,连挑水也不能胜任了。父亲终年辛苦,舍不得破费一星半点,连洗脚也是一年才洗一回,父亲这辈子过得异常艰难!小说深沉地叩响时代的呼唤,亿万人民的希望在于先进生产力,以此迅速改变农村落后面貌,结束“老牛拉破车”的日子。故事围绕“台阶”命题立意,组织材料,使造房这
期刊
传记文学怎么读,随着整本书阅读的提倡和推广,越来越多的学生在盲目读和应付读中游走,只求“读了”而不求“读好”,这明显与我们所希望的读书要求相背离。新课标强调,真正的名著阅读应培养學生的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通过概括、比较、分析、推理来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得出结论,真正实现与作品的深度交流。整本书阅读应该培养学生找寻关键信息、质疑探究和拓展阅读的能力。如何激发阅读兴趣,培养发问并寻找答案的能力是整本书
期刊
一、明确方向,策略为先  有效的预习可以提高学习的起点,为教学提供依据,指明方向。笔者在教学语文统编教材七年级上册单元写作中,运用了不同形式的写作导学稿,以搭建作文教学中师生、生生以及自我对话平台。在作文教学活动中,学生不是独立的,而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学习;学习的内容不是随意、自发产生的,而是经过选择和整理加工的;教学过程不是日常生活中随机进行的教育过程,而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过程。写作
期刊
《湖心亭看雪》选自《陶庵梦忆》卷三。部编教材选入九年级语文上册。  文章以精练的笔墨,记叙了作者湖心亭看雪的经过,描绘了所看到的幽静深远、洁白广阔的雪景图。  这篇短文共194个字(包括标点符号)。却写得精彩绝伦,趣味盎然。文章通过写湖心亭赏雪遇到知己的事,表现了作者孤独寂寞的心境和淡淡的愁绪。表达了作者遇到知己的喜悦与分别时的惋惜,体现出作者的故国之思,同时也反映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不随波逐
期刊
《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2016版)对学生阅读鉴赏能力培养有明确要求:“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初中生阅读鉴赏能力还没有形成,教师应给出针对性引导,让学生明确阅读鉴赏基本操作步骤,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验证机会,自然能够为学生带来丰富的学习支持。学生学习能力存在差异性,教师在技法传授时,需要有观照意识,如何实现教学操作的主体诉求,这是
期刊
托尔斯泰认为:“与人交谈一次,往往比多年闭门劳作更能启发心智。”语文课堂的对话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启迪学生智慧,活跃课堂气氛,让课堂变得更精彩!  然而笔者在教学与调研中发现,部分课堂看似热闹,然而细思冥想,不少对话浮于表面,非但不能启发学生智慧,激发学生兴趣,相反抑制了学生的思维。这样的对话主要有以下具体表现。  伪对话现象。课堂上部分教师掌控提问,以师生的问答为主要形式,集中表现为
期刊
中国的古代诗文几乎都有“山水”的烙印,难道古代文人很悠闲,有大量的时间去游山逛水吗?其实不然,不少文人都是将他的无奈苦闷、志向乃至隐逸情怀寄托在“山水”之中,“山水”亦成了他们精神的家园。  《答谢中书书》是南北朝时期陶弘景的一篇山水小品。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动荡黑暗的时期,各种矛盾非常尖锐,因此不少文人往往遁迹山林,以期从自然美中去寻求精神上的慰藉。陶弘景,曾经担任诸王侍读,后拜左卫殿中将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