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之美

来源 :西部教育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engpeng198602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是美丽的、有趣的、令人兴奋的。英国著名哲学家罗素说:“数学,不但拥有真理,而且有至高的美。”数学的美不像艺术美那么亮丽、潇洒,但它抽象、严谨、含蓄,是一种理智的美。
  热烈真挚的情感美 俗话说:“知之深,情之切”。因此,饱含激情的数学老师定会带着热烈真挚的情感投身于课堂教学,以和蔼的态度、亲切的语言、真诚的微笑来感染学生,以激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与思想上的共振,把他们的学习心理和学习效率调整到最佳水平。而学生在和谐的情感交流中,思维的火花被点燃了,创新的潜能被激活了,求知的兴趣也就被激发了。于是,每一节数学课都成为不可重复的激情与智慧综合生成的过程,数学课堂变成了教与学的乐园。
  灵动活泼的节奏美 为了让数学课堂具有灵动活泼的节奏美,教师应该紧扣学生思维的兴奋点,精心设计教学节奏。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做到动静交替、张弛错落、展收自如、疏密有间、强弱分明、起伏跌宕。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注意力在审美感染力的影响下向更高层次集中,从而促进学生顺利掌握知识,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丰富合理的想象美 小学生是想象的大师,他们都有丰富的想象力,乐于在想象的空间里自由探索,追逐奇思妙想。因此,在新课标指导下的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有效地挖掘学生的想象潜能,引导学生不断总结想象方法,从而丰富学生的思维经验,使学生的想象合理化。长此以往,便能使孩子们展开想象的翅膀,飞向知识的太空。
  引人入胜的悬念美 悬念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它可集中学生注意,引发学生兴趣,使其积极思维。例如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时,老师出示情境图:几十个按红、黄、蓝顺序排列的彩球,并说:“我不用看屏幕,只要你告诉我是几号球,我就能说出它是什么颜色的,不信你就来考考老师?”当老师准确无误地说出彩球的颜色时,学生感到非常惊讶和神奇,自然而然地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望。这便是老师巧妙创设的一个悬念情境,它是促使学生自主探索的“调味剂”。
  扣人心弦的高潮美 一堂好课一定要有高潮。这个高潮往往就是教学重、难点的解决。例如,在学习“角的性质”时,老师说:“我在纸上画了一个60°的角,在黑板上画了一个60°的角,又在操场上画了个60°的角,哪个角大?”“我把一个60°的角放到10倍放大镜下一看,你们猜,现在看见的角是多少度?”有的学生认为“操场上的角大”,有的学生认为“放大镜的角会变”……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讨论着、争辩着。这样,教师便通过设疑把学生求知的情绪成功地推向了高潮。而后教师通过激疑、释疑,逐步解决问题,从而给本堂课的高潮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生动严密的语言美 数学教学语言要求生动有趣、简洁含蓄,严密而有启发性。具体如下:一要做到语言简明扼要,具有高度的概括性;二要做到能诱发学生内驱力,把握启发点,引导学生顺畅地越过思维的分岔处、堵塞点,并能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火花;三要做到用生动形象、富有童趣的语言放飞学生的想象。
  简单形象的符号美 经过千百年的历史演变和许多数学家的匠心独运,今天我们所学的符号被固定下来了。如15世纪德国数学家韦德曼等使用“+”“-”号,表示加、减;英国数学家雷科德1557年创造了“=”号,表示相等。翻一翻数学历史,古代对加减乘除的表示是多么烦琐啊。烦琐就是不美,而现在的“+、-、×、÷”则既简单又形象,这其中包含了多少数学家的美学思想,这是我们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
  奇妙多样的情境美 借助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理念,将多媒体引入数学教学是教学中情境创设的重要途径。多媒体的运用,一改传统教学中教学内容的简单呈现方式,教师运用多媒体来展现生动鲜活的画面,产生声情并茂的视听效果,将教材所表现的相关情境,真实地呈现给学生,使学生在美的情境中拓展思维活动。
  清新睿智的幽默美 幽默是一种智慧,它常常给人带来欢乐。一个恰如其分的幽默,如饮一杯清新的甘泉,让人回味无穷。幽默为数学课堂注入一脉新鲜血液,有了它,课堂如同磁石般富有吸引力,成为学生流连忘返的殿堂。在这种幽默的课堂氛围中,学生心情舒畅,乐于学习,真正把课堂当成精神乐园。而一个好的数学教师能运用“幽默”把学生所有的热情都调动起来,让他们在快乐民主的氛围中觉得数学课堂非常有趣、数学知识非常有用,从而让数学课插上“快乐”的翅膀。
  希望我们的教师能在课堂上随时随地向学生展示数学之美,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感受去评价,让创新思维在美的情境中自由驰骋,让学生在学的世界中乐而忘返。
其他文献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和谐社会”的概念,意义重大而深远。教育作为培养人才的基础,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先导性作用。实施和谐教育的核心是学校教育活动与学生身心发展关系的和谐。构建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构建和谐校园的好处    (一)和谐的校园文化能够促进相互关爱  在这里,我所谈的校园文化是指教师的团队精神——教师的合作文化。  学校需要提供这样的一个平台:第一,新教师需
期刊
学校管理的本质是最大限度地调动和发挥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这就必须构建和谐的校园,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只有在学校、教师、学生和社会之间架起和谐、沟通的桥梁,才能促进学校和谐发展。    一、突出教师教学的主体地位,促进学校与教师的和谐    校长与教师的关系,从权力集散式的领导方式上看,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是上下级关系;从教育目标看,领导与教师又都是在共同的教育活动中不同分工的协作
期刊
笔者听过一堂《数据的统计和整理》的教学观摩课,这是该课的教学片断:  师:老师知道,同学们心中都有一个远大的理想,谁能告诉大家?  生:我长大了要当一名医生。  师: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好!  生:我长大了要当一名警察。  师:人民生命和财产的保护神,好!  生:我长大了要当一名教师。  师:和老师是同行,来,我们握握手!  (师生握手)   生:我长大了要当一名建筑师。  师:建设我们美丽的家园
期刊
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人性最深切的渴望就是获得他人的赞赏,这也是人类之所以有别于动物的地方。”是的,每个人都需要赏识,喜欢被赞美、被肯定,生活由此而变得积极。学生亦如此,尤其是后进生,他们由于学业成绩不够理想,常常遭到批评、讽刺、挖苦、斥责,在心理上或多或少留有阴影,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由此而自我评价降低、没有自信、逆反情绪严重,甚至厌学,这些都严重地损害了学生的心理健康,影响身心的发展。
期刊
近来听了一些教学观摩课,不知是教师准备不足,还是有些“秀”的意味在其中,很多课没有竞赛课那么精彩。课堂上或多或少出现一些问题是正常的,如果一堂课没有一点问题是不可能的,但这些课存在着课堂教学中“虚”的现象,就值得我们去深思了。是不是我们存在“拿着课标学习,写着大纲上课”“嘴上说着专家的话,课堂念着自己的经”“评奖课精彩,平时课稀松”这样的“虚”的现象呢?现以所听的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三角形内角和》
期刊
在当今经济社会中,按劳付酬是毋庸置疑的事。现在许多家长为了鼓励孩子多动手,在家中对孩子的劳动也经常采用“按劳付酬”的方式:扫一次地五角钱;洗一次锅五角钱;取一次报纸两角钱……正因为联系这样的生活实际情况,我在教学《妈妈的帐单》一课时,专门设计了一个小小的辩论环节:小彼得该不该给妈妈写这份帐单?意在通过辩论,引导学生认识到金钱有价、母爱无价这一情感主旨。在备课的过程中我似乎已经看到孩子们争先恐后积极
期刊
音乐作为一种社会文化,是一种提高人的素质的重要教育手段。音乐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现代化的高素质人才,促进人才的全面和谐发展。所谓素质教育即使每一个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都得到充分、自由、和谐的发展。自由接受方式正是在“充分和自由”两方面显示教与学的相互关系。教育者应充分考虑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充分尊重学生已形成的主观选择,充分利用学生主观已有的判断来加以引导,显示出音乐教学过程中的自主性和愉
期刊
美国有位教育专家精辟地提出:教师教学效果的好坏,大部分可以从他们所发问的问题性质和方法考察出来。随着课改的逐步深入,新课程、新理念要求教师具备新素质。其中设计课程提问及处理学生回答,更成为新形势下教师必需具备的基本功。  设计提问,无从照搬照抄,教师要知难而进,在正确教育思想指导下,掌握设计问题及处理学生回答的种种技巧。  然而,在设计提问中,有些教师并没有真正理解提问的教育学、心理学原则,走进种
期刊
一、提问设计不够精心,时常出现自问自答现象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合理的课堂提问正是“学”与“思”的最佳切合点。教师根据教学目标,联系学生实际和教材实际,精心设计课堂提问,难度要适中,所提问题要符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让学生能“跳一跳,摘果子”。教师还应设计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扬起他们思维的风帆,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前不久听一位老师讲
期刊
近日我一直被一种美深深地震撼着,眼前出现的总是那铺天盖地的金黄,滚动的花海、蓬勃的团队、簇簇的金浪。  沿着国道227线走近祁连山,七月是最美的季节。山脚下扁都狭口周围被一片片金黄色的菜花覆盖着,一株株、一片片宛如一块巨大的壮锦。雪峰皑皑之下是青山,青山脚下金色中滚动着碧波,碧波中又融汇着金浪。你追我赶,前呼后拥,一会在你眼前,一会儿又跳出你的视野中,一路欢笑奔向远方。  看着眼前的金色,我陶醉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