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提问设计不够精心,时常出现自问自答现象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合理的课堂提问正是“学”与“思”的最佳切合点。教师根据教学目标,联系学生实际和教材实际,精心设计课堂提问,难度要适中,所提问题要符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让学生能“跳一跳,摘果子”。教师还应设计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扬起他们思维的风帆,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前不久听一位老师讲“风的产生”这节课时,老师在做完实验,得出“风是由空气流动产生的”结论后提问:同学们还能举出哪些例子,说明风是由空气流动产生的?这本来是一个不错的设计,只要给学生应有的思考时间、思维空间,自由回答即可,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就能举出很多例子,即使学生答不全面,还可以让学生讨论后再回答。但是这位老师偏偏等不及学生思考,见学生举手回答太少(也许是由于老师听课学生很紧张的缘故),自己便举出四、五个例子,并归纳总结风的产生及风的益处与坏处,草草结束了这个问题。这种简单的课堂提问教学,对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势必是“雾里看花,水中望月”。因为课堂提问不是学习的目标,得到正确的答案也不是我们教学的目的,我们要做的是让每个学生说出思维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教师这样设计课堂提问时自问自答,提问还有什么意义?
二、教学内容讲的过繁,练习操作甚少
新的课程理念摒弃“教教材”而倡导“用教材教”,可见教科书只能被视为教学的资源之一,绝不能再“以本为本”、按部就班地教书了。教学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适当的调整或重组。但有的老师唯恐学生做不好,讲的太多,恨不能手把手的教学生做,而学生因此对探究失去了兴趣。如在执教放大镜成像的规律时,教师先向学生介绍了实验装置和做法,让学生明白实验什么和怎么做,接下来却没有让学生独立地做实验,而是教师说一步学生做一步,并一再提示学生到哪里才能找到成像的规律,提示学生观察放大镜成像的大小、成像的倒正,再统一学生的答案。学生做实验时,教师一直不停的在讲,只突出强调接受和掌握,而冷落和贬低了学生的发现和探究。这种学习窒息人的思维和创新,影响人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参与探究的过程,时常出现有探究之行,却无探究之实的现象。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做学习和生活中的有心人,让学生设疑启智,去探索新知已是当前追求科学课堂教学的必由之路。
三、不能教给方法,让学生有疑可质
“疑虑,思之始,学之始”思维的启动,无不被问题所诱发,没有问题就没有紧张的思维活动。在目前的课堂教学中许多教师还是串讲串问,在质疑问难时,往往提不到点子上,说不到关键处。教师的方法总是滞后于新课程的要求,没有用创新的方法去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独立思考、找出答案。如一位教师教授《蚂蚁》一课时,提出了一些探究性的问题,如蚂蚁的家在哪里,观察后、讲出蚂蚁的外形特征及生活习性等等问题,让学生在问题的情境中去自由探索、充分发言,说出自己想说的话,感受知识与生活、知识与实际的紧密联系,使学生澄清疑虑,激发新的思路和观点,自主地获取知识。通过这种方式提高了学生的参与意识,注重了知识的过程性,增强了课堂互动的有效性。而有的教师生怕学生不跟着老师的指挥棒转,剥夺学生在课堂的自由,抹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必须改革过去单纯为了追求分数而死擂硬灌的做法,尽量在课堂上再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新课程以鲜活的生命力吸引着每一位教师,然而,实施新课改的教学方法是学生说什么教师就教什么吗?当然不是,它应该是在教师搭建的戏台上,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发展、张扬个性的方法,因此教师首先要创新课堂教学方法,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和能力,才能适应当前课改形势的变化和要求。
总之,生活和教育是统一的,教学的本身就是生活的一部分。教师要根据教材、环境、学生的实际,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努力发挥教师的引领作用;既要方法多样,又要科学合理,引导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这样才能真正走进新教材。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合理的课堂提问正是“学”与“思”的最佳切合点。教师根据教学目标,联系学生实际和教材实际,精心设计课堂提问,难度要适中,所提问题要符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让学生能“跳一跳,摘果子”。教师还应设计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扬起他们思维的风帆,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前不久听一位老师讲“风的产生”这节课时,老师在做完实验,得出“风是由空气流动产生的”结论后提问:同学们还能举出哪些例子,说明风是由空气流动产生的?这本来是一个不错的设计,只要给学生应有的思考时间、思维空间,自由回答即可,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就能举出很多例子,即使学生答不全面,还可以让学生讨论后再回答。但是这位老师偏偏等不及学生思考,见学生举手回答太少(也许是由于老师听课学生很紧张的缘故),自己便举出四、五个例子,并归纳总结风的产生及风的益处与坏处,草草结束了这个问题。这种简单的课堂提问教学,对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势必是“雾里看花,水中望月”。因为课堂提问不是学习的目标,得到正确的答案也不是我们教学的目的,我们要做的是让每个学生说出思维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教师这样设计课堂提问时自问自答,提问还有什么意义?
二、教学内容讲的过繁,练习操作甚少
新的课程理念摒弃“教教材”而倡导“用教材教”,可见教科书只能被视为教学的资源之一,绝不能再“以本为本”、按部就班地教书了。教学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适当的调整或重组。但有的老师唯恐学生做不好,讲的太多,恨不能手把手的教学生做,而学生因此对探究失去了兴趣。如在执教放大镜成像的规律时,教师先向学生介绍了实验装置和做法,让学生明白实验什么和怎么做,接下来却没有让学生独立地做实验,而是教师说一步学生做一步,并一再提示学生到哪里才能找到成像的规律,提示学生观察放大镜成像的大小、成像的倒正,再统一学生的答案。学生做实验时,教师一直不停的在讲,只突出强调接受和掌握,而冷落和贬低了学生的发现和探究。这种学习窒息人的思维和创新,影响人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参与探究的过程,时常出现有探究之行,却无探究之实的现象。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做学习和生活中的有心人,让学生设疑启智,去探索新知已是当前追求科学课堂教学的必由之路。
三、不能教给方法,让学生有疑可质
“疑虑,思之始,学之始”思维的启动,无不被问题所诱发,没有问题就没有紧张的思维活动。在目前的课堂教学中许多教师还是串讲串问,在质疑问难时,往往提不到点子上,说不到关键处。教师的方法总是滞后于新课程的要求,没有用创新的方法去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独立思考、找出答案。如一位教师教授《蚂蚁》一课时,提出了一些探究性的问题,如蚂蚁的家在哪里,观察后、讲出蚂蚁的外形特征及生活习性等等问题,让学生在问题的情境中去自由探索、充分发言,说出自己想说的话,感受知识与生活、知识与实际的紧密联系,使学生澄清疑虑,激发新的思路和观点,自主地获取知识。通过这种方式提高了学生的参与意识,注重了知识的过程性,增强了课堂互动的有效性。而有的教师生怕学生不跟着老师的指挥棒转,剥夺学生在课堂的自由,抹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必须改革过去单纯为了追求分数而死擂硬灌的做法,尽量在课堂上再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新课程以鲜活的生命力吸引着每一位教师,然而,实施新课改的教学方法是学生说什么教师就教什么吗?当然不是,它应该是在教师搭建的戏台上,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发展、张扬个性的方法,因此教师首先要创新课堂教学方法,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和能力,才能适应当前课改形势的变化和要求。
总之,生活和教育是统一的,教学的本身就是生活的一部分。教师要根据教材、环境、学生的实际,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努力发挥教师的引领作用;既要方法多样,又要科学合理,引导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这样才能真正走进新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