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的缺憾与文学的救赎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vtao_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陪夜的女人》这样一个题材,很容易将它处理为一种类似好人好事的表扬稿,而且做好事的女主人公——守夜的女人,虽然有着不洁的过去,但其本质依然是善良的。所以这个题材可以写得让人很乐观——虽然亲人与邻人对将死的老人不无厌烦,但是多少也受到了这种善良的感召,人性终究是善良的。可是我们读完这篇小说后感到的却是莫名的压抑、寒冷,黑夜中将死的老人凄厉的嚎叫总是挥之不去,而守夜的女人和老人则仿佛被全世界遗弃——两个被遗弃的人之间的一点温情只能更加衬托出夜的寒冷、夜的残酷。
  显然,作者面对这样一个题材的时候,有着自己的思考;作者面对着这样的生活的时候,有着自己的体验。在这篇小说中,始终是两个世界在进行着对比:黑夜的世界与白天的世界;只装着老阿公和守夜女人的小房间的世界与外面的家人、村庄以至于遥远的广州的那个有许多人在干许多事的世界;老阿公回忆中和厚生母亲文娟相伴的世界与老阿公现实中和自己的子女在一起的世界;文娟与守夜的女人共同的将她们带来也将她们带走的那条小船的世界和岸上的世界。这两个世界又分别是怎样的世界呢?为了说明的方便,我们姑且将前者称为世界一,后者称为世界二。世界一是非常态甚至是变态的世界,是将死的世界,是缺乏逻辑与理性,不大能让人理解的神秘的世界,也是极少数人的世界。而小说中的其他人都生活在世界二,这个世界有阳光、有工作、有正常的生活、更有着强健的生命力。他们不能理解世界一当中的生活,不理解老阿公为什么总是要死不死的折腾人,为什么总要在黑夜嚎叫,为什么总是不肯换脏被褥,为什么那个守夜的女人能将老阿公“治”的服服帖帖。他们对世界一是厌烦的、嫌弃的、担忧的,“怨声载道”。即便是老阿公的儿子媳妇,只因为和老阿公身处两个世界,便成了灵魂的陌路,永远无法实现真正的关爱和沟通。而即便彼此之间了无血缘,只要是由于自身的禀赋以及命运的无法言明的安排而身处世界二这个特殊的境遇,便会产生一种默契和交流,就会彼此给予信任和慰籍。老阿公与守夜女人之间的关系就是如此,老阿公与回忆中的文娟的关系也是如此。可是世界一中的人们却无法理解世界二的特殊法则,他们只能产生猥亵的猜测,他们对世界二除了厌恶就是偷窥,终于窥视到了一些秘密,于是愈加形成了自己对世界二的优越感。
  其实不论是世界一还是世界二,都是人的世界。为什么其中一个世界对另一个世界有着如此深刻的排斥?那是因为世界一不是一个能够产生效益的世界,是将死的世界。正如弗洛伊德所说:“文明是服从效益的法则的”、“但是在爱的发展过程中,爱对文明的关系失去了它的明确性。一方面爱反对文明的利益;另一方面,文明以众多的限制威胁着爱。”世界二中的人们不愿意再去对那个世界一中的一切做真正的沟通和交流,而仅仅是隔岸观火般地形成一些浅薄的观念、解释和情绪。他们已经离爱的法则很远。而在世界一与老阿公的恐怖外衣下,其实充溢着多么丰富的人性呀——文娟的爱与自我牺牲、守夜女人的耐心和慈爱、老阿公的深情与信赖——可是世界二却给这样的世界一披上了一件令人恐怖的外衣!
  结尾的死亡、还有沉没的小船或许象征了世界二最终与世界一的决裂,或许也是世界二终于无法存在下去的证明。因为文明的法则不允许。但是在这篇小说中,作者却实现了文学的救赎——作者以其含蓄的笔触、独到的体验为我们犀利地揭开了世界的真相——即便我们无法避免我们的罪恶,我们也必须承认它,我们必须为之羞愧,从而以心的改变影响身的行动,超越文明的法则,在文学对灵魂的救赎中实现我们人生的大幸福。
  
  金立群,文学博士,湖北经济学院新闻传播学系教师。
其他文献
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教育生活化”越来越多地得到教育界人士的关注。“教育的外延即生活”作为一种理念,不仅体现在学科教学中,更渗透在德育工作的整个过程中。将目光聚焦于学生的生活世界,洞察学生内心世界的价值冲突,抓住宝贵的教育时机,挖掘出学生道德人格生成与完善的源头活水,才能开创教育的春天。    走近明星——播种理智    “脱离了学生丰富多彩的生活,就意味着不可能培养出真正的生活者,因为生活是道德教
“陟罚臧否”、“斟酌损益”这是三国时期著名军事家诸葛亮上书刘禅的表文《出师表》中的两句话,是给刘禅提建议的,意思是让刘禅在宫中、府中对臣民们奖励、惩罚、表扬、批评应该斟情酌理、掌握分寸,以达到全国上下团结,人心所向。这里面蓄含着深广的哲理。显然做人的思想工作是一门学问,是一种艺术。  这两句话用在教师育人方面也是最恰当不过了。教师的工作性质很特殊,就是专门做人的思想工作的。正所谓教书育人,就是这个
考试是现代教育评价的重要手段,不同类型的考试又分别实现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两种功能。如果说升学考试是一种终结性评价的话,那么在初三阶段多次出现的周测、月考、中段考、单元测验等等应属于形成性评价。从发展空间和现实价值的双重角度来看,我们认为教师更应重视形成性评价。对教师而言,这种评价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获得教学效果的反馈信息,据此分析自己教学的优劣,查漏补缺,更好地提高教学水平;对学生而言
真正经典的文学作品似乎都寄寓着浓郁悲凉的“回家情绪”,这或许源于作者心灵深处“家乡情绪”的缠绕和聚集,或许源于作者精神领域深处挥之不去的孤独漂泊之苦与身世落寞之悲,或许源于作者痛感的迷失精神家园与寻找理想出路。鲁迅的小说《故乡》也如此,其字里行间透露的“回家情绪”确乎是绕有意味的话题。    一、《故乡》中为什么会有“回家情绪”?    “回家情绪”是人类精神体验的文学传达,鲁迅的小说《故乡》散发
备课设计艺术是指教师备课设计中富有创造性的方式、方法,它是课堂讲授艺术的基础。讲求备课设计的艺术性。对于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率,具有重要意义。那么如何才能使教师的备课设计有一定的深度,能更好地服务于课堂教学活动呢?我想主要应从以下几点备好课。    一、总体上把握语文知识体系    语文教师要想更有效地吃透教材内容,抓住讲授的重点,就应该注意从总体上把握语文知识体系,这样做不仅
学生的习作,都希望得到老师的赏识和同学的赞美;无人喝彩,无人赏识,就无法满足其自我实现的需要。因此,赏识性的评价,是促使他们迈向成功写作的第一步。我认为从以下三个方面得以实现:    一、善用赏识评改,挖掘学生的潜在能力    评改作文,是教师指导学生作文的重要环节。我在评改中,总是用赏识的目光去评改。  一个班的学生写作水平当然是参差不齐的,但“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我总是注意每篇作文中的“珍珠
曾经,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教授在某大学与学生对话时,提及了一个很重要的成功因素——借力。同理,要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治愈学生的“厌写症”,改变学生写作中“无话可说”、“无米下锅”的通病,也需要“借力”,即借“仿写”之力。以笔者拙见,教师与其一开始便滔滔不绝地讲授作文习法,布置大量作文,篇篇训练辛苦讲评,不如从小人手,从句子语段人手,以那些已经成形,并具有写作中某些典型特征的示范语段为现成写作蓝本,
登载于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配套用书·语文读本》(必修三)里的《地球上的王家庄》,是毕飞宇先生发表于2002年《上海文学》的一篇短篇小说。它曾被中国小说学会的小说排行榜列为当年短篇小说的榜首。 对于这个小说,有人说,它更像是一部童话,它最大的特质在于文字本身随着故事的展开,越来越具有飞翔的姿态,直到最后获得了文字与故事相互协调的狂欢。在我看看来,它不仅具有童话的灵动与轻巧
在汗牛充栋的古代文学宝库中,有一个诗人以他曲折坎坷困顿潦倒的人生经历、质朴准确深邃凝炼的现实笔触和雄浑阔大沉郁顿挫的作品风格在中国文学史留下了最深刻的人文烙印,他就是被后人誉为“诗圣”的杜甫。  纵观杜甫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从少年求仕离家到病死湘江舟中的三十多年中,一直流寓他乡,大半世都在漂零中渡过,思念家乡故园和亲人的情感在他的诗中多有出现。如《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冀北,初闻涕泪
在中学《语文课程标准》当中,对文言文的具体要求是:能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这一目标看似简单,实则包含许多内容。首先,什么是浅易的文言文?是文字上浅易还是内容上浅易?从人教版教材来看,最短的文言文为《论语》十则里的“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这一则只有10个字,但是这一则算得上浅易吗?课下的注解为: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而实际的教学当中学生很容易理解为: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