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推迟5年北京怎么办

来源 :自然之友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pin2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南水北调引水进京规划延后五年,这使原本水库蓄水不足、地下水位下降的北京的水资源承载能力经受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原规划南水北调工程于2010年引10亿立方米长江水进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北京的缺水状况。但是按照最新建设计划,南水北调引江水进京将推迟到2014年,这使未来六年北京水资源紧缺的形势更加严峻。
  
  南水北调的背景
  
  北京是世界上水资源最缺乏的大城市之一。其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足200m3,为中国人均的1/10,世界人均的1/40,属重度缺水地区。受自然地理和气候条件的影响,北京市降水具有时空分布不均、丰枯交替发生的特点。丰枯连续出现的时间一般为两三年,最长连丰年可达六年,连枯年可达九年,历史记载的最长枯水期为20年。1999年以来,北京及周边地区遭遇持续干旱,年平均降水量450mm,仅为多年平均降水量的77%。降水的时空分布不均及连枯的特点增加了北京市水资源利用的难度。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影响和制约首都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北京地处海河流域,自东到西分布有蓟运河、潮白河、北运河、永定河和大清河五大水系。大小河流200多条,大多数河流干旱无水。从五大水系的水质来看,潮白河水系上游以及大清河水系拒马河水质较好,污染较重的是北运河水系和蓟运河水系。从北京市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的多年历史资料和科研成果可得出,地下水水质较差的地区为城近郊区,其水质经历了快速恶化、趋于稳定和逐渐好转的过程(因城近郊区工业的关停并转迁);但在远郊的大兴、房山部分地区,目前水质仍不断恶化。水质污染更加剧了北京水资源短缺的严峻局势,给北京人民的城市生活、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
  半个世纪以来,北京多次出现水危机。20世纪60年代中期的水危机,靠开挖京密引水渠调密云水库水维持;20世纪70年代的水危机,靠超量开采地下水度过;20世纪80年代的水危机,靠密云水库专供北京,不再供给河北、天津来缓解。在1999~2007年,北京连续出现了九个枯水年份和一个特枯年份,且部分水质逐步恶化。地下水连年超采,水位持续下降。北京靠建成怀柔、张坊、平谷、昌平四处应急水源,将几座中型水库纳入城市供水系统统一调配,并从山西册田水库、河北友谊水库、北京白河堡水库向北京紧急调水,以解决北京水资源供需的燃眉之急。水环境的恶化导致了北京生态环境的破坏和城市环境质量的下降,已严重地影响了城市的正常发展。
  
  南水推迟的原因
  南水北调工程是北京城市重要的供水水源工程之一。工程分二期建设,按原计划2010年建成一期工程,2020年全部完成。一期每年可以给北京供水10亿m3,二期将增加到14亿m3,主要用于工业和生活用水。该工程的实施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北京市的水资源压力。
  然而,新的建设计划将南水北调引水进京工程延迟五年,到2014年才能完成。根据新华社5月12日的报道,南水北调工程延迟的原因有三:
  一是需要对地方以及专家提出的方案进一步论证。由于南水北调工程涉及项目众多,部分工程要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和建设实际,作进一步论证,不断完善建设方案并降低工程成本;
  二是因物价变化,整体工程投资增加较大。由于国家政策调整,物价上涨以及南水北调投资结构变化,工程整体投资从最初2002年确定的1000多亿元增加到现在的2500多亿元。投资规模的变化需要经中央研究决策,目前已由国务院南水北调建委会增加投资;
  三是征地、移民搬迁需要更加细致的工作。在新形势下,南水北调工程的征地工作坚持以人为本,加上移民搬迁补偿标准,2006年补偿金额从过去的10倍增加到16倍。做好征地拆迁工作,需要更加细致的思想工作和切实可行的措施保证。此外,库区移民规划有待进一步完善。
  
  南水推迟五进进京不利影响
  
  南水北调引水进京延后五年,将使原本水库蓄水不足、地下水位持续下降的局面继续扩大,水资源承载力经受前所未有的压力。北京连续九年干旱所造成的水资源紧缺状况,在未来几年将进一步恶化。
  目前,北京西部三家店下游70多公里的永定河道长年断流。多年来永定河道干旱无水,河床裸露,河道两边土地沙化。由于官厅水库无水补给永定河,加上严重超采地下水,北京西部第四纪地下水几乎全部疏干,永定河生态系统已被严重破坏。
  官厅水库由于水量不足,加之水质污染,1997年被迫退出北京饮用水源地之列。目前,官厅水库经过治理,虽然已恢复到备用饮用水源地水质标准,但41.6亿立方米库容的官厅水库,蓄水仅1.7亿立方米,蓄水量仅为总库容的1/24。
  与永定河同样重要的另一条大河潮白河,因密云水库常年拦截蓄水(不放水),河道多年断流。潮白河断流后周边环境急骤恶化,河道内砂石裸露,风起沙扬。由于河道沿岸水源井众多,地下水开采量大、超采严重,地表水干涸。以自来水八厂井群为中心的水源地,已形成面积约1665平方公里的地下水沉降漏斗。地下水位持续下降,两岸农用潜水井基本不能使用,河道滩地大量树木枯死,自然生态环境持续退化。
  担负着北京饮用水源地任务的密云水库,目前蓄水量只有11.3亿立方米,相当于总库容的1/4。这1/4的水量中,还包括4亿立方米的“死库容”。如此算来真正能用的水源只有7亿立方米。
  北京水资源供需,属于缺水状况下的非常时期,北京对于非常时期所采取的措施概括起来就是:牺牲生态保生活、压缩郊区保城区、动用储备保当前、总量控制保供给。如此一来,生态环境用水将大幅减少,城市水系水质不断恶化,水库蓄水量逐年减少,地下水持续超采,供水水源减少,应对缺水危机的能力降低,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地质灾害逐步显现,深层水一旦被抽空,北京的水资源将枯竭,一场生态灾难将引发严重后果。
  
  北京怎么办
  
  面对日益紧缺的水资源,控制城市人口膨胀,控制城市建设用地规模的继续扩张是当务之急。北京应严格实施水资源总量控制、实行定额管理,使高耗水、高污染、高能耗的企业退出北京。发展节水型的高端优势产业,把北京真正建设成为节水型城市。我们建议采取的措施如下:
  1.从解决水危机的根本出路来看,北京的水资源问题应当立足北京当地,立足于城市所依托的自然流域。把外流域远距离调水,甚至包括海水淡化等措施作为缓解北京水资源压力的辅助手段,重心放在压缩城市规模,控制城市人口,压缩城市对水资源的总量需求上。当务之急是严格控制城市无序扩张和盲目高强度的开发建设。
  2.开发利用中水,实现污水资源化。将非常规水源的利用,作为缓解水资源紧缺的重大战略。在市政杂用、施工工地降尘、环境、工业等方面扩大再生水的利用范同和数量,高尔夫球场、郊野公园、大型 绿地、农业灌溉(在保证农产品品质要求的前提下)等使用再生水替代,同时增加再生水灌溉绿地面积。目前,中水在建设、使用、监管等环节都存在一定程度的问题。在建设环节,一些开发商为了减少建设成本,千方百计规避中水设施的建设,有的开发商准备两套图纸,报批时使用带有中水设施的图纸,施工时使用没有中水设施的图纸,加之建设单位不向水行政部¨申报验收,致使水行政主管部门无法了解中水设施运行情况;使用环节中,存在管理人员对水质疏于管理以及不会操作设备等情况。南水推迟五年,北京在中水使用方面,应尽快立法,制定有关政策,更为关键的是,加强对设施运行的管理,对已建立中水设施的单位,应明确到有关部门登记备案,纳入管理,抓紧对中水设施的验收和运行人员的培训,以及对中水水质的抽检,促进中水设施的健康运行。
  3.合理调整水资源价格。水价本来由三个部分组成。资源水价(水资源费)、工程水价、环境水价(污水处理费):目前水价反映的只是工程水价和环境水价。而没有反映出资源水价。水资源的供需矛盾被认为是水价上涨的重要因素。水价的上涨能从一定程度上抑制工业、农业、生活等对水的需求量。当然,价格也不是万能的。但价格杠杆是目前比较公认的缓解水资源压力最有效的手段,同时也是构成节水意识与节水动力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提高水价,并采用阶梯式计量水价制度,对减少用水浪费将产生积极影响
  4.实施虚拟水战略,是解决北京缺水的必要措施之一。北京是虚拟水净输入地区,南水推迟五年,利于北京实施虚拟水贸易。虚拟水是英国学者Toney Allan于1993年提出的新概念,是指生产商品和服务所需要的水资源量,也被称为“嵌入水”和“外生水”。虚拟水概念的提出,引导人们从问题发生的范围之外寻找解决问题的应对策略。也可为富水地区生产的水密集产品提供市场。通过实施虚拟水战略,不仅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北京水资源的压力,而且能减轻大规模调水项目给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和破坏。
  5.提高用水效率,包括农业用水效率、工业用水效率以及生活用水效率,尤其是农业用水效率。由于长期采用大水漫灌的方式,造成了北京农业用水系数只有0.3~0.4。北京农业在采用滴灌、喷灌方面虽然取得了显著进展,但还有一定空间有待开发。工业上应重视水的循环利用,提高用水效率,节约水资源,进一步降低万元GDP耗水量。调整产业结构是提高用水效率的一项重要措施,不同的产业结构会导致不同的用水结构,不同产业的用水效率有着很大的差别。一般而言,农业用水效率比工业、第三产业等要低得多,因此,像北京这样的缺水地区,应该适当调整农业比重,以保证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6.建立地表水源涵养体系,强化地下水资源保护。科学规划河道形态和水面面积,保护和恢复重点历史河湖水系,适度进行沿河水景观带建设,注重促进水的微循环,建设融自然、亲水和史化于一体的城市生态水系。建下凹式绿地,树阵渗蓄系统,增加绿地、渗水路面透水面积。扩大雨洪利用面积。地下水补给面积和循环途径。实现地下水资源涵养。
  7.建立与水资源承载能力相适应的集约循环经济体系和绿色消费模式。建立严格的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制度,促进产业结构的进一步优化,实现城市与它所依托的自然环境的互惠共生。利用各种媒体开展降低水足迹活动,让水足迹这一概念渗入社会生活,珍视水足迹的重要价值,减少非必要消费,降低城市水足迹、社区水足迹、家庭水足迹和个人水足迹,实现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
其他文献
目前,整个中国北方出现大旱,旱情非常严重,引起了中央的高度重视,中央提前拨付867亿元抗旱。在干旱的威胁之下,粮食面临绝收,农民面临贫困,国家面临水危机。国家防总办公室统计,截至2009年2月5日,全国作物受旱面积1.55亿亩,有429万人、207万头大牲畜因旱发生饮水困难。其中冬麦主产区受旱面积1.43亿亩,重旱4635万亩,干枯116万亩。  据国家气候中心称,这次干旱是因全球大气环流异常受拉
期刊
导语:  植树是既要动员公众参与,更要考虑其对生态影响的科学性及有效性的一项活动。十几年来,自然之友组织了数十次植树活动,数千人参与其中,在这个过程中,自然之友既收获了经验,也吸取了不少教训。本文尝试梳理自然之友植树活动的历史,让大家看到一个民间环保组织在发动会员参与植树的过程中,有过哪些感动,有过哪些反思。    前期的零星尝试  1994年,自然之友成立之后不久所做的第一件生态养护的事是招募志
期刊
又是一年春来时,作为一个年近八十的老人,秉数十载的绿色大地梦想,历半个多世纪的观绿、访绿、探绿、护绿之旅,积绿增绿减、绿浓绿淡的山林现状与过程喜忧在心。值此植树节来临、全国民众绿化祖国之际,谈一点我对植树与生态养护的看法与建议。    激发持恒的植树热情    自我青年时代,就有植树节的概念。3月12日是孙中山先生逝世纪念日,因中山先生生前十分重视林业建设,我们国家早在民国时期就把孙中山逝世的日子
期刊
正方  hai_ying_ma:  2008年参加过自然之友组织的植树活动,组织得很好,谢谢!希望能够在同一片地区继续植树,一来可以看到往年植树的成果,二来能够形成一定规模。另外,最好能给参加植树的朋友讲讲所植的是什么树,为什么植这种树,对改善当地环境或者人民生活有什么具体的意义。这样可以让参加的朋友对植树活动有更深刻的认识,也有助调动大家参与植树的积极性。    傅长新:  植树很重要,护树养树
期刊
黑鹳(Ciconia nigra)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体态优美的大型涉禽,体长1m左右,头、颈、脚都很长。头、颈、胸和身体背面都呈黑色,颈具辉亮的绿色光泽,背和肩皆泛紫色与青铜色光泽,上胸有紫色和绿色光泽。下胸、腹、两胁和尾下等均白色,嘴和脚红色。  黑鹳分布十分广,国外从西班牙、葡萄牙到瑞典南部,德国北部、东欧、中亚等一直到西伯利亚、蒙古、朝鲜半岛和日本等整个欧亚大陆以及印度,泰国和非洲。在国内
期刊
结束了本月最后一次活动,坐在公交车上,随着车身的摆动,一刹那间,我有些恍惚。从今天开始,我将结束羚羊车项目负责人的工作,去负责另一项新的工作。想到这些我心里竟有些冲动,眼角竟有些湿润。这些徽征告诉我,我对刚刚结束的工作有些不舍。我从来没对自己的工作有过这样的感觉。想来这种感觉就是不舍,对羚羊车项目难以割舍的感觉。一瞬间,我竟觉得像要远别亲人一样,心里会一阵又一阵地痛。  回想我最初刚到自然之友的时
期刊
绝不能让  古丝绸之路上的绿色宝石,消失在苍茫大漠中    “绿希望”出发和民勤生态环境现状     2008年8月,作为自然之友“绿色希望行动”(简称“绿希望”)的志愿者,我参加了甘肃民勤的环境教育出行。经历了十余个小时的跋涉,我们一行来到了甘肃省会兰州。我们首先来到了兰州地理所,请那里的专家学者为我们介绍民勤的情况以及他们最近的研究成果。   联合国1997年拟订的标准认为:干旱半干旱地区,每
期刊
与遥感所读博的蔡博峰闲聊时,知道他的博士论文是关于“三北防护林”评价方法的。我们的谈话有些内容事关生态,有些概念挺有意思。现把我们的谈话内容,择其梗概,略述如下:     单:关于森林,地理所前所长黄秉维院士写过文章,曾发表在我们杂志(1981年第1期)上,题目是《确切地估计森林的作用》,发表后,引起轩然大波,有的部门反应强烈,出现了一批反驳文章。  黄先生后来又写了一组回应文章《再谈森林的作用》
期刊
盛提醒要交文章,才想起关于新年回访灾区,还有一项任务要完成,那些半个月前的点点滴滴,又生动地浮现在眼前。我似乎又闻到绵春贡酒厂飘出的酒香,看到那青翠的龙门山,听到孩子们的声音与孔叔叔的侃大山,还有我那辆破旧的自行车,房东做的麻婆豆腐,梁师傅家的小卖铺,遵道学校黑板上的图片以及在双泉村的细雨蒙蒙……这次志愿者经历让我感受到不论生活中会发生怎样的灾难,生活仍会继续。面对灾难,我们会流血、会流泪,会感到
期刊
前一段时间,《自然之友通讯》编辑忽然给我打电话说,马上快到自然之友注册成立十五周年纪念日。她查了一下通讯录,能写文章并与自然之友保持十五年关系的人不多,所以请我无论多忙,一定要写一篇文章。  要不是她的这个求稿电话,我还真是没有仔细计算过,转眼间自己认识参与自然之友竟然已经十六载! 这十六是我从青年走向中年的十六,可以说是我人生中最为精彩丰富的十几年。而这些丰富和精彩中有许多来自于自然之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