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教育家孔子云:“少年居性,习惯之为常。”而培根在《论人生》中也明确指出:“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因此人自幼年就应通过教育,去建立一种良好的习惯。”小学阶段是培养习惯的关键期,作为教师我们要抓住这一关键期,坚持以人为本,一切落实学生的发展,将各项工作融入学生习惯的形成与发展之中。那么如何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习惯呢?在这里我谈谈自己平日教育教学中的一些浅显的做法:
一、培养有条理,快节奏的习惯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快节奏时代,人人都讲求工作效率。工作效率,是工作能力的体现,是当今社会乃至未来一个人必须具备的素质之一。而低年级学生普遍存在做事拖沓、动作迟缓、效率低的现象。因此,从入学就培养学生快节奏、高效率的生活模式,对他们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会有极大的帮助。
我把班级学生分成四个小组,每天进行评比。班级最北面黑板的下面被我画了一条起跑线,四个磁纽扣就代表四个小组,每天早晨,四个磁纽扣就在起跑线上待命,每次我布置任务时都是给以规定时间,在这个时间里完成好的小组,磁纽扣就向前走一步,每天赛出走在最前面的小组,最前面的小组除了每人奖励一朵小红花外,放学时要比其他小队优先走出教室,甚至还可以在走廊监督其他同学走路队的情况。这样,每次每当学生听到我说“开始”就都以飞快的速度做着。当然每个班级中难免有几个动作缓慢,做事做作业拖沓的学生,我把班级中写作业磨蹭的四、五个人编成一组,让他们之间互相评比。谁先写完一项谁就得小红花,并且帮老师看着没写完的人,看完一个人的一项作业也领一朵小红花。这样一来,虽然作业写得最慢的仍然磨蹭,仍然是最后的,但是其他几个学生作业速度明显快了起来,每当他们作业写完了,就赶紧告诉我“老师,我作业写完了,我去看谁啊?”就这样,写作业稍慢的已经不再磨蹭了。虽然他们偶尔还会犯老毛病,我就派个学生看着他们,每当这时候他们都特别不好意思,会加快速度写作业。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我们班级和其他班级一样,有评比榜,但我们的评比榜是每个星期一评,告诉孩子过去一星期没做好不要紧,这个星期从头来,这样,让每个学生不会因为以前做的不好,而停滞不前,这样每个學生都有参与的热情。
二、培养课堂学习习惯
在平日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先整理,后听课;先审题,后作业;先作业,后检查”的习惯。
1.先整理,后听课,培养学生的上课习惯
上课前,桌面要没有杂物,物品摆放要整齐。要求学生课前把上课所需要的书、本、文具等按照一定顺序统一放在桌子的左上角,预备铃一响要安静下来,小憩收心,静等老师上课。对学生上课的坐姿、回答问题时的站姿等都提出明确的要求,这样在细节中培养学生认真对待学习的态度和习惯,对那些做事拖沓的学生采取同桌帮忙提醒的方法。
2.先审题,后作业,养成认真审题、仔细做题的习惯
审题能力是获取信息、提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是正确解题的前提。学生做题时出现的错误很多是因为没有认真审题、没理解题意。由于小学生好动性强、注意力不集中,做题缺少方法,每次做题之前我都提醒学生先读题,看清楚题中的要求,弄明白之后再写。
3.先作业,后检查,培养自我纠错的能力
学生们做完作业就急着来批,此时教师如果不加以要求,就会养成学生只求速度,不求质量的坏习惯,为了让学生爱检查,想检查,我实行奖励的策略,凡是通过检查发现自己有错误的可以得到一朵小红花,然后同桌交换检查,还发现有错误的就得两朵小红花,坚持一段时间后,学生做完题之后不再急急忙忙地跑过来批,而是静悄悄地检查。
三、培养广泛阅读的习惯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腹有诗书气自华,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应当培养学生广泛阅读的习惯,引领学生开启心灵智慧的窗户、登上知识的殿堂。广泛阅读有益的书籍意义深远。我规定学生书包里每天至少有一本课外书,并且鼓励学生早早的写完作业,看一会书再出去玩,对于班级中课间时常常留在教室里看书的孩子,我随时随地的进行表扬。在爱看书的孩子们的带动下,那些不爱读书的孩子耳濡目染在自习课或中午写完作业后,都不由自主地拿出一本书来看,积少成多,集腋成裘,贵在坚持,慢慢的学生便养成了自觉阅读的习惯。当然这里面有的学生只是在走形式,我相信这个形式走的时间长了,他也会偶尔看上一眼的,坚持下去,他也会看进去的。
由于学生的年龄和认知特点,低年级学生看课外书,很多学生还停留在看里面的热闹上,于是结合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我教给他们一些阅读策略,就是读书时要“读、划、记、想”。读,就是读内容,知其概要。划,就是给优美的、含义深刻的句子划线。记,就是记住里面的知识点。想,就是读后思考感悟。同时告诉学生,为了防止看热闹,可以看完一段后,合上书,想想刚刚看的故事的题目是什么?再从题目入手,思考看的内容是什么?同时我会在每个周末,给学生布置阅读任务,然后周一检查,阅读效果好的我不仅会通过发喜报的形式进行表扬,还会发给小红花或者是本、橡皮等奖品,鼓励继续这样读书。在进行国学文化教育时,背《三字经》的同时鼓励学生阅读《三字经》书里面的故事链接,并提一些启发式的问题,读到《愚公移山》时,我以提问的形式帮助学生回顾故事内容:愚公移山,山的名字是什么?愚公在移山的过程中,嘲笑愚公的人叫什么名字?看了这个故事你是怎样想的?最初虽然这些问题不是大多数学生能答出来的,但总有用心读书的学生,对于能答上的学生,我就适时地表扬夸奖,他们就会燃起自信的力量,心中产生一种积极的情绪体验,如同沐浴在春风之中,感到无比欢欣和幸福,从而在下次的阅读中,不仅会讲里面的故事内容,而且能积极地寻找故事中的知识点。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身为教师,我们应努力让学生尝到读书的甜头,读好书,乐读书,爱读书。长此以往,他们会自觉主动地寻书而读,以此酷爱读书、手不释卷的良好阅读习惯会逐渐养成。
细小的习惯,汇成涓涓细流,形成了非凡的人格。无意的举动开满修身之花,成就了光华遍地的人生。好习惯是我们走向成功、走向辉煌的阶梯,但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实为心性的养成。作为教师,要培养学生树立良好的三观,在细节中帮助他们养成终生受益的好习惯。
一、培养有条理,快节奏的习惯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快节奏时代,人人都讲求工作效率。工作效率,是工作能力的体现,是当今社会乃至未来一个人必须具备的素质之一。而低年级学生普遍存在做事拖沓、动作迟缓、效率低的现象。因此,从入学就培养学生快节奏、高效率的生活模式,对他们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会有极大的帮助。
我把班级学生分成四个小组,每天进行评比。班级最北面黑板的下面被我画了一条起跑线,四个磁纽扣就代表四个小组,每天早晨,四个磁纽扣就在起跑线上待命,每次我布置任务时都是给以规定时间,在这个时间里完成好的小组,磁纽扣就向前走一步,每天赛出走在最前面的小组,最前面的小组除了每人奖励一朵小红花外,放学时要比其他小队优先走出教室,甚至还可以在走廊监督其他同学走路队的情况。这样,每次每当学生听到我说“开始”就都以飞快的速度做着。当然每个班级中难免有几个动作缓慢,做事做作业拖沓的学生,我把班级中写作业磨蹭的四、五个人编成一组,让他们之间互相评比。谁先写完一项谁就得小红花,并且帮老师看着没写完的人,看完一个人的一项作业也领一朵小红花。这样一来,虽然作业写得最慢的仍然磨蹭,仍然是最后的,但是其他几个学生作业速度明显快了起来,每当他们作业写完了,就赶紧告诉我“老师,我作业写完了,我去看谁啊?”就这样,写作业稍慢的已经不再磨蹭了。虽然他们偶尔还会犯老毛病,我就派个学生看着他们,每当这时候他们都特别不好意思,会加快速度写作业。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我们班级和其他班级一样,有评比榜,但我们的评比榜是每个星期一评,告诉孩子过去一星期没做好不要紧,这个星期从头来,这样,让每个学生不会因为以前做的不好,而停滞不前,这样每个學生都有参与的热情。
二、培养课堂学习习惯
在平日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先整理,后听课;先审题,后作业;先作业,后检查”的习惯。
1.先整理,后听课,培养学生的上课习惯
上课前,桌面要没有杂物,物品摆放要整齐。要求学生课前把上课所需要的书、本、文具等按照一定顺序统一放在桌子的左上角,预备铃一响要安静下来,小憩收心,静等老师上课。对学生上课的坐姿、回答问题时的站姿等都提出明确的要求,这样在细节中培养学生认真对待学习的态度和习惯,对那些做事拖沓的学生采取同桌帮忙提醒的方法。
2.先审题,后作业,养成认真审题、仔细做题的习惯
审题能力是获取信息、提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是正确解题的前提。学生做题时出现的错误很多是因为没有认真审题、没理解题意。由于小学生好动性强、注意力不集中,做题缺少方法,每次做题之前我都提醒学生先读题,看清楚题中的要求,弄明白之后再写。
3.先作业,后检查,培养自我纠错的能力
学生们做完作业就急着来批,此时教师如果不加以要求,就会养成学生只求速度,不求质量的坏习惯,为了让学生爱检查,想检查,我实行奖励的策略,凡是通过检查发现自己有错误的可以得到一朵小红花,然后同桌交换检查,还发现有错误的就得两朵小红花,坚持一段时间后,学生做完题之后不再急急忙忙地跑过来批,而是静悄悄地检查。
三、培养广泛阅读的习惯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腹有诗书气自华,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应当培养学生广泛阅读的习惯,引领学生开启心灵智慧的窗户、登上知识的殿堂。广泛阅读有益的书籍意义深远。我规定学生书包里每天至少有一本课外书,并且鼓励学生早早的写完作业,看一会书再出去玩,对于班级中课间时常常留在教室里看书的孩子,我随时随地的进行表扬。在爱看书的孩子们的带动下,那些不爱读书的孩子耳濡目染在自习课或中午写完作业后,都不由自主地拿出一本书来看,积少成多,集腋成裘,贵在坚持,慢慢的学生便养成了自觉阅读的习惯。当然这里面有的学生只是在走形式,我相信这个形式走的时间长了,他也会偶尔看上一眼的,坚持下去,他也会看进去的。
由于学生的年龄和认知特点,低年级学生看课外书,很多学生还停留在看里面的热闹上,于是结合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我教给他们一些阅读策略,就是读书时要“读、划、记、想”。读,就是读内容,知其概要。划,就是给优美的、含义深刻的句子划线。记,就是记住里面的知识点。想,就是读后思考感悟。同时告诉学生,为了防止看热闹,可以看完一段后,合上书,想想刚刚看的故事的题目是什么?再从题目入手,思考看的内容是什么?同时我会在每个周末,给学生布置阅读任务,然后周一检查,阅读效果好的我不仅会通过发喜报的形式进行表扬,还会发给小红花或者是本、橡皮等奖品,鼓励继续这样读书。在进行国学文化教育时,背《三字经》的同时鼓励学生阅读《三字经》书里面的故事链接,并提一些启发式的问题,读到《愚公移山》时,我以提问的形式帮助学生回顾故事内容:愚公移山,山的名字是什么?愚公在移山的过程中,嘲笑愚公的人叫什么名字?看了这个故事你是怎样想的?最初虽然这些问题不是大多数学生能答出来的,但总有用心读书的学生,对于能答上的学生,我就适时地表扬夸奖,他们就会燃起自信的力量,心中产生一种积极的情绪体验,如同沐浴在春风之中,感到无比欢欣和幸福,从而在下次的阅读中,不仅会讲里面的故事内容,而且能积极地寻找故事中的知识点。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身为教师,我们应努力让学生尝到读书的甜头,读好书,乐读书,爱读书。长此以往,他们会自觉主动地寻书而读,以此酷爱读书、手不释卷的良好阅读习惯会逐渐养成。
细小的习惯,汇成涓涓细流,形成了非凡的人格。无意的举动开满修身之花,成就了光华遍地的人生。好习惯是我们走向成功、走向辉煌的阶梯,但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实为心性的养成。作为教师,要培养学生树立良好的三观,在细节中帮助他们养成终生受益的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