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宋代山水画为百代师法,中国山水画所蕴涵的独特境界在宋代山水画中体现的最为纯粹、充分。《林泉高致》一书,由郭思收集、整理编述其父郭熙的创作经验和绘画艺术见解,本书分为六篇。其中的山水训,讲了山水画的“道”、山水画的发展和君子寄情山水画的根源,倡导了绘画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取悦的理论。从而对其“山水训”进行研究。
【关键词】:郭熙;山水训;自然环境;三远法
一、郭熙生平及艺术创作活动
郭熙是北宋可与荆浩、关同齐名的著名画家,北宋中期杰出的山水画家,河南温县人。诸多文献中没有确切记载他的生卒年。郭熙少年时即有很高的绘画天赋,并没有经过苦学而精于绘画,小有名气。年长后,于熙宁初为御画院之学艺,传闻“一挥而成”,爱好画烟云变灭之间,山水千姿万态,都是他的作画风格。郭熙的山水画既有李成的“笔锋颖脱,墨法精微”又有范宽的博大恢弘气势,多做巨幅,更有自己的创作,而且“世为独绝类”。
在《图画见闻志》、《中国历代画论选》、《宋人画论》、宗炳的《画山水序》等典籍中,以及《林泉高致》之《序》、《跋》、《画记》、《画题》、《画格拾遗》等篇章中均有他生平扼要记载。林泉高致是郭熙与其子的论著,是一部山水画论著,是有郭熙所作,其子所记录、篡改、整理而成的论著,之前的版本题作“宋郭思撰。”
《林泉高致》此书是一部系统完整地探讨山水画创作的著作。山水训不仅是郭熙对山水画的讲述,而是对作画者审美追求,也是君子隐逸情怀的寄托。
二、郭熙的山水观——林泉之心
画家的心灵之眼来之林泉之心,也是其内在的生命精神的修炼宗旨。山水训一篇开头第一句[]“君子之所以爱夫山水者,其旨安在。”是从人之常情说起,他们在园林丘壑中涵养心智,在泉石中游走不受拘束,放声歌唱,隐逸般的生活状态,使他们过得舒适,安逸。但现实生活中很少有人能看到:
“尘嚣缰锁,此人情所常厌也。烟霞仙圣,此人情所常愿而不得见也。”郭熙在画论对山水创作着重写到的宗旨为陶冶情操,精神与天然景色相结合,根据气候的变迁,以及这些变化对人生活和心理精神上产生的变化进行绘画创作。郭熙认为人们之所以喜欢畅游山川丛林之间,是对山泉、草木、自由的憧憬,是思维精神能够不受世俗的束缚和烦扰,可在山水之间徜徉,卧游欣赏,而得到林泉之志和烟霞之侣。“看山水亦有体,以林泉之心临之则价高,以骄侈之目临之则价低。”
所谓林泉之心、强调画家在进入自然时所应持有的心理状态,用林泉之心的态度去体察自然、虚静的内在审美,拥有清亮明镜的心境,没有凡俗的思想,美学观念的一种。画家对山水画进行创作时,山前的美景,触发画家的灵感,感悟山水景致,这就是“林泉之心”生命所在。
三、郭熙“山水训”的山水画创作的观物——“师法自然”
郭熙在画论中提出创作者要带着林泉之心“饱游饮看”后,对生活、对自然的感悟才会真正转化为绘画者内心情感的一部分,才会有“身即山川而取之”的感悟,才能学好山水画。“饱游袄看”,绘画者做到“山兼数十百山”的形态、意境,多角度的进行审美关照。“饱游观看”之“袄”为饱食,意即为画家要多饱览群山,丰富生活经验,积累更多的素材为创作所用。身心与自然交接,胸有丘壑,才能对千姿百态的山水林石有深切的审美感触。其后,石涛也将此思想发展为“搜尽奇峰打草稿”。“饱游袄看”方能将千山万壑罗列于胸中,绘画时才能做到“磊磊落落”,才能使其画面有意义。
郭熙在这强调“师法自然”向真山水学习,身临其境,精神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合二为一。但是要怎样做到“师从自然”一方面要“远观”,可以获得一览无余,纵观丘壑,视为一个整体;一方面“近观”,可以获得亲近感,可以对其物进行仔细观察他们形态,才能做到有形到神。
郭熙还提出山水画家之于山水要“饱游沃看”,要通过热爱达到神妙,勤奋达到精通,广泛游览、开阔眼界,做到似乎无纸无墨,山的一姿一态,尽在画中。如画论中写到:”夺取造化”一词,造化即自然,画家想画出夺取造化的山水画,把充满生机的山水客体转化成艺术创作的审美主体源头。
四、郭熙山水训中的“三远论”
在这部《林泉高致》画论中,重点提出山水画创作中技法,郭熙提出最重要的美学命题之一“三远法”,营造空间及意境的“三远”构图方法如郭熙所说:“山有三远。自山下而仰山颠,谓之高远。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高远色调清晰明朗,深远色调浓厚、平远色调明暗交替。高远之势突兀,深远之意重叠,平远之意冲融,而缥缥缈缈。其人物之在三远也。高远者明了。深远者细碎,平远者冲淡。此三远也。”
“三远”的观点之说可谓是郭熙画论中最具备价值的理论之一,“三远”的观察方法中, 与“步步移、面面看”的本质是一致的,因为我们的视点是运动的,取景角度不同,看山水的视角和效果也不同。
郭熙的山水画创作的造境之法——“三远”法。郭熙归纳出的“三远”加之其它表现和掌握画面空间的方式,安排好山水画的空间层次,绘画者在表现山泉、树木等景物融洽连系,由然而生的画面。“三远”法不仅是画面的一种把握山脉的全局之势的方法,并且也是一种画面意境的探索。三远使得山水画能够脱离山水画的本身视野局限,将人的视觉和情思引向远处,从而远离尘俗,心存林泉之志的一种创作和审美意向状态。
如范宽的《溪山行旅图》就体现了“高远”的气势美,给人视觉上的压迫感和震撼感;荆浩的《匡庐图》、巨然的《秋山问道图》体现了深远,重叠曲折的感觉,呈现出山水中“可游、可行、可居”的审美意境;“平远”如郭熙的《窠石平远图》体现了缥缈、平和的意味,呈现出作者无忧无虑、散淡的自由精神。因此,三远法不仅是空间上的处理手法,也是画家呈现画家深厚感情的意境,也是画家心灵的寄托。
五、郭熙山水训对山水画创作的影响
郭熙的《林泉高致》山水训对我们山水画的创作从创作心态、创作态度、山水取材,意境造法等方面引导绘画创作。绘画理论推动了山水画从早期的雏形走向成熟。首先创作态度要严谨,在绘画时聚精会神,全神贯注,绘画者的心境,绘画环境相结合,要做到“所取精粹”“所经众多”才能克服作品中的诸多不足。营造意境着重其创作经验中体现,他认为体现意境在三远中,不同的审美意境在“三远”中呈现,虚实结合尤其重要,“实”景和“虚”景进行对比才能呈现出 “平远”景色 “缥缥渺渺”的气象和境界。显然郭熙的四时山水,朝暮景致的描述,大大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代绘画美学的意境理论。也对我们的创作山水画有着引导作用。
“可游览、“可安居”这种奇特山水文化影响的山水画蕴含了抒情式的、自由的、解放、空灵的思想境界,寄托了人们向往“天人合一”的最高理想生活。当自然山水以一种纯净之态,进入人类内心最寂寥的内心空间,与人的生命合二为一时,山水画作为文化精神的一种寄托,画面就被赋予特殊的文化内涵。山水画的创作不仅是身游其中,也可以让你精神放松和视觉的体验,这也是山水画的追求目的。
参考文献:
[1]吳玉红.从《林泉高致》解读郭熙山水画美学思想渊源.美术大观,2008(6).
[2]陈见东.从《林泉高致集·山水训》看人与自然的相互取悦狂欢.艺术探索,2008(4).
[3]《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4]宋·郭熙、郭思《林泉高志》山水训,张燕中国古代艺术论著研究〔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5]宋。郭熙。郭思林泉高致,林琨注释【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关键词】:郭熙;山水训;自然环境;三远法
一、郭熙生平及艺术创作活动
郭熙是北宋可与荆浩、关同齐名的著名画家,北宋中期杰出的山水画家,河南温县人。诸多文献中没有确切记载他的生卒年。郭熙少年时即有很高的绘画天赋,并没有经过苦学而精于绘画,小有名气。年长后,于熙宁初为御画院之学艺,传闻“一挥而成”,爱好画烟云变灭之间,山水千姿万态,都是他的作画风格。郭熙的山水画既有李成的“笔锋颖脱,墨法精微”又有范宽的博大恢弘气势,多做巨幅,更有自己的创作,而且“世为独绝类”。
在《图画见闻志》、《中国历代画论选》、《宋人画论》、宗炳的《画山水序》等典籍中,以及《林泉高致》之《序》、《跋》、《画记》、《画题》、《画格拾遗》等篇章中均有他生平扼要记载。林泉高致是郭熙与其子的论著,是一部山水画论著,是有郭熙所作,其子所记录、篡改、整理而成的论著,之前的版本题作“宋郭思撰。”
《林泉高致》此书是一部系统完整地探讨山水画创作的著作。山水训不仅是郭熙对山水画的讲述,而是对作画者审美追求,也是君子隐逸情怀的寄托。
二、郭熙的山水观——林泉之心
画家的心灵之眼来之林泉之心,也是其内在的生命精神的修炼宗旨。山水训一篇开头第一句[]“君子之所以爱夫山水者,其旨安在。”是从人之常情说起,他们在园林丘壑中涵养心智,在泉石中游走不受拘束,放声歌唱,隐逸般的生活状态,使他们过得舒适,安逸。但现实生活中很少有人能看到:
“尘嚣缰锁,此人情所常厌也。烟霞仙圣,此人情所常愿而不得见也。”郭熙在画论对山水创作着重写到的宗旨为陶冶情操,精神与天然景色相结合,根据气候的变迁,以及这些变化对人生活和心理精神上产生的变化进行绘画创作。郭熙认为人们之所以喜欢畅游山川丛林之间,是对山泉、草木、自由的憧憬,是思维精神能够不受世俗的束缚和烦扰,可在山水之间徜徉,卧游欣赏,而得到林泉之志和烟霞之侣。“看山水亦有体,以林泉之心临之则价高,以骄侈之目临之则价低。”
所谓林泉之心、强调画家在进入自然时所应持有的心理状态,用林泉之心的态度去体察自然、虚静的内在审美,拥有清亮明镜的心境,没有凡俗的思想,美学观念的一种。画家对山水画进行创作时,山前的美景,触发画家的灵感,感悟山水景致,这就是“林泉之心”生命所在。
三、郭熙“山水训”的山水画创作的观物——“师法自然”
郭熙在画论中提出创作者要带着林泉之心“饱游饮看”后,对生活、对自然的感悟才会真正转化为绘画者内心情感的一部分,才会有“身即山川而取之”的感悟,才能学好山水画。“饱游袄看”,绘画者做到“山兼数十百山”的形态、意境,多角度的进行审美关照。“饱游观看”之“袄”为饱食,意即为画家要多饱览群山,丰富生活经验,积累更多的素材为创作所用。身心与自然交接,胸有丘壑,才能对千姿百态的山水林石有深切的审美感触。其后,石涛也将此思想发展为“搜尽奇峰打草稿”。“饱游袄看”方能将千山万壑罗列于胸中,绘画时才能做到“磊磊落落”,才能使其画面有意义。
郭熙在这强调“师法自然”向真山水学习,身临其境,精神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合二为一。但是要怎样做到“师从自然”一方面要“远观”,可以获得一览无余,纵观丘壑,视为一个整体;一方面“近观”,可以获得亲近感,可以对其物进行仔细观察他们形态,才能做到有形到神。
郭熙还提出山水画家之于山水要“饱游沃看”,要通过热爱达到神妙,勤奋达到精通,广泛游览、开阔眼界,做到似乎无纸无墨,山的一姿一态,尽在画中。如画论中写到:”夺取造化”一词,造化即自然,画家想画出夺取造化的山水画,把充满生机的山水客体转化成艺术创作的审美主体源头。
四、郭熙山水训中的“三远论”
在这部《林泉高致》画论中,重点提出山水画创作中技法,郭熙提出最重要的美学命题之一“三远法”,营造空间及意境的“三远”构图方法如郭熙所说:“山有三远。自山下而仰山颠,谓之高远。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高远色调清晰明朗,深远色调浓厚、平远色调明暗交替。高远之势突兀,深远之意重叠,平远之意冲融,而缥缥缈缈。其人物之在三远也。高远者明了。深远者细碎,平远者冲淡。此三远也。”
“三远”的观点之说可谓是郭熙画论中最具备价值的理论之一,“三远”的观察方法中, 与“步步移、面面看”的本质是一致的,因为我们的视点是运动的,取景角度不同,看山水的视角和效果也不同。
郭熙的山水画创作的造境之法——“三远”法。郭熙归纳出的“三远”加之其它表现和掌握画面空间的方式,安排好山水画的空间层次,绘画者在表现山泉、树木等景物融洽连系,由然而生的画面。“三远”法不仅是画面的一种把握山脉的全局之势的方法,并且也是一种画面意境的探索。三远使得山水画能够脱离山水画的本身视野局限,将人的视觉和情思引向远处,从而远离尘俗,心存林泉之志的一种创作和审美意向状态。
如范宽的《溪山行旅图》就体现了“高远”的气势美,给人视觉上的压迫感和震撼感;荆浩的《匡庐图》、巨然的《秋山问道图》体现了深远,重叠曲折的感觉,呈现出山水中“可游、可行、可居”的审美意境;“平远”如郭熙的《窠石平远图》体现了缥缈、平和的意味,呈现出作者无忧无虑、散淡的自由精神。因此,三远法不仅是空间上的处理手法,也是画家呈现画家深厚感情的意境,也是画家心灵的寄托。
五、郭熙山水训对山水画创作的影响
郭熙的《林泉高致》山水训对我们山水画的创作从创作心态、创作态度、山水取材,意境造法等方面引导绘画创作。绘画理论推动了山水画从早期的雏形走向成熟。首先创作态度要严谨,在绘画时聚精会神,全神贯注,绘画者的心境,绘画环境相结合,要做到“所取精粹”“所经众多”才能克服作品中的诸多不足。营造意境着重其创作经验中体现,他认为体现意境在三远中,不同的审美意境在“三远”中呈现,虚实结合尤其重要,“实”景和“虚”景进行对比才能呈现出 “平远”景色 “缥缥渺渺”的气象和境界。显然郭熙的四时山水,朝暮景致的描述,大大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代绘画美学的意境理论。也对我们的创作山水画有着引导作用。
“可游览、“可安居”这种奇特山水文化影响的山水画蕴含了抒情式的、自由的、解放、空灵的思想境界,寄托了人们向往“天人合一”的最高理想生活。当自然山水以一种纯净之态,进入人类内心最寂寥的内心空间,与人的生命合二为一时,山水画作为文化精神的一种寄托,画面就被赋予特殊的文化内涵。山水画的创作不仅是身游其中,也可以让你精神放松和视觉的体验,这也是山水画的追求目的。
参考文献:
[1]吳玉红.从《林泉高致》解读郭熙山水画美学思想渊源.美术大观,2008(6).
[2]陈见东.从《林泉高致集·山水训》看人与自然的相互取悦狂欢.艺术探索,2008(4).
[3]《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4]宋·郭熙、郭思《林泉高志》山水训,张燕中国古代艺术论著研究〔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5]宋。郭熙。郭思林泉高致,林琨注释【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