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联剧变是20世纪人类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它不只意味着一个超级大国的崩溃,而且还意味着长达70年之久的苏联社会主义和一批东欧社会主义试验的失败。这个历史事件比一百多年前巴黎公社失败所包含的内容与提供的教训要丰富和深刻得多。因此,十余年来,人们对苏联这个大国的兴亡原因做出了种种分析。最近的一本新书--《苏联兴亡史论》,体现了中国学者在这个问题上的最新探索。
本书作者指出:苏联的兴盛,突出表现在十月革命胜利后,它以全新的社会经济制度、全新的体制模式出现在世界,保持了几十年的稳定时期,在头两个五年计划时期,经济取得了迅速发展,建立了较为完整的、部门齐全的国民经济体系,后来成为能与世界上最强大的美国抗衡的军事、经济大国。
但是,在这个兴起的过程中,就潜在着衰落与败亡的因素。衰亡开始的时间,可以从各种角度去分析。从体制角度看,战后,斯大林体制的模式已不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要求,失去了动力,进入了死胡同。从经济发展角度看,70年代中期就明显出现了停滞,严重的经济问题已日益暴露,拼消耗、高浪费的粗放型经济发展道路已走不下去了。从苏联解体角度看,那发生在戈尔巴乔夫时期。
苏联兴亡的历史跨越时间长,涉及面广,实践内容丰富。面临如此复杂的内容,在回答苏联衰亡的原因时,作者紧紧抓住了一条主线--体制问题。这里讲的体制是指在斯大林时期形成、巩固并不断发展起来、在以后各个历史时期未能进行根本改革的苏联式的社会主义制度。作者明确指出:不抓住这条主线,就难以科学地回答苏联兴亡的原因。因为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与全局性的意义。书中用大量篇幅分析了斯大林-苏联模式的形成、特征和凝固化过程。形成这种模式的三大因素是:农业全盘集体化、超高速工业化和政治大清洗,它们构成了斯大林-苏联模式的三大社会支柱。这个模式具有三个基本特征:(1)以个人迷信为核心的高度中央集权和个人专断;(2)以扩军备战为主导的国家统制经济,即行政命令的计划经济;(3)以闭关锁国(由一国扩大到一个阵营)这一慢性自杀方式为特征的僵化体制,并满足于这种极端保守和落后体制,还把这一体制吹嘘为优越于一切制度的社会主义制度。
这种体制模式在战后已经失去动力。由于一直未能进行实质性的改革,到了勃列日涅夫时期特别是后期,苏联已进入停滞时期,也是苏联走近衰亡的时期。俄罗斯著名学者格·阿·阿尔巴托夫指出:"1964年上台的领导人甚至不想去使国内政策恢复活力。经济方面的改革也是短命的,很快被我国历史上最盛行的无所不在的行政命令和官僚主义的管理作风和管理方法所代替。"勃列日涅夫时期的停滞,具有以下特点:(1)全面停滞;(2)在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特别在60年代末世界上开始了新的科技革命的条件下,这种停滞并不意味着原地踏步,而是出现倒退;(3)在停滞的发展过程中,一方面消耗苏联存在的种种潜力,另一方面又不断地产生种种社会经济疾病和积累大量问题与矛盾,从而使苏联日益走近衰亡。
鉴于上述分析,作者在分析戈尔巴乔夫时期改革与苏联剧变关系时强调;在看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严重失误、特别在后期改革迷失方向、成为苏联发生剧变的现实与直接原因时,更应看到,苏联的剧变有其十分深刻的历史原因。就是说,不能忽视苏联历史上长期积累下来的问题,忽视引起质变的诱因,忽视量变背后更为重要的起决定性作用的东西。
因此,作者得出这样的结论:斯大林-苏联模式的失败是历史的必然,通过这一模式不可能到达科学社会主义的"彼岸"。阅读这部在理论上有创新的书,让人深受启发、引人深思。
(《苏联兴亡史论》,陆南泉、姜长斌、徐葵和李静杰主编,人民出版社于2002年1月出版,全书共65.9万字)。▲
本书作者指出:苏联的兴盛,突出表现在十月革命胜利后,它以全新的社会经济制度、全新的体制模式出现在世界,保持了几十年的稳定时期,在头两个五年计划时期,经济取得了迅速发展,建立了较为完整的、部门齐全的国民经济体系,后来成为能与世界上最强大的美国抗衡的军事、经济大国。
但是,在这个兴起的过程中,就潜在着衰落与败亡的因素。衰亡开始的时间,可以从各种角度去分析。从体制角度看,战后,斯大林体制的模式已不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要求,失去了动力,进入了死胡同。从经济发展角度看,70年代中期就明显出现了停滞,严重的经济问题已日益暴露,拼消耗、高浪费的粗放型经济发展道路已走不下去了。从苏联解体角度看,那发生在戈尔巴乔夫时期。
苏联兴亡的历史跨越时间长,涉及面广,实践内容丰富。面临如此复杂的内容,在回答苏联衰亡的原因时,作者紧紧抓住了一条主线--体制问题。这里讲的体制是指在斯大林时期形成、巩固并不断发展起来、在以后各个历史时期未能进行根本改革的苏联式的社会主义制度。作者明确指出:不抓住这条主线,就难以科学地回答苏联兴亡的原因。因为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与全局性的意义。书中用大量篇幅分析了斯大林-苏联模式的形成、特征和凝固化过程。形成这种模式的三大因素是:农业全盘集体化、超高速工业化和政治大清洗,它们构成了斯大林-苏联模式的三大社会支柱。这个模式具有三个基本特征:(1)以个人迷信为核心的高度中央集权和个人专断;(2)以扩军备战为主导的国家统制经济,即行政命令的计划经济;(3)以闭关锁国(由一国扩大到一个阵营)这一慢性自杀方式为特征的僵化体制,并满足于这种极端保守和落后体制,还把这一体制吹嘘为优越于一切制度的社会主义制度。
这种体制模式在战后已经失去动力。由于一直未能进行实质性的改革,到了勃列日涅夫时期特别是后期,苏联已进入停滞时期,也是苏联走近衰亡的时期。俄罗斯著名学者格·阿·阿尔巴托夫指出:"1964年上台的领导人甚至不想去使国内政策恢复活力。经济方面的改革也是短命的,很快被我国历史上最盛行的无所不在的行政命令和官僚主义的管理作风和管理方法所代替。"勃列日涅夫时期的停滞,具有以下特点:(1)全面停滞;(2)在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特别在60年代末世界上开始了新的科技革命的条件下,这种停滞并不意味着原地踏步,而是出现倒退;(3)在停滞的发展过程中,一方面消耗苏联存在的种种潜力,另一方面又不断地产生种种社会经济疾病和积累大量问题与矛盾,从而使苏联日益走近衰亡。
鉴于上述分析,作者在分析戈尔巴乔夫时期改革与苏联剧变关系时强调;在看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严重失误、特别在后期改革迷失方向、成为苏联发生剧变的现实与直接原因时,更应看到,苏联的剧变有其十分深刻的历史原因。就是说,不能忽视苏联历史上长期积累下来的问题,忽视引起质变的诱因,忽视量变背后更为重要的起决定性作用的东西。
因此,作者得出这样的结论:斯大林-苏联模式的失败是历史的必然,通过这一模式不可能到达科学社会主义的"彼岸"。阅读这部在理论上有创新的书,让人深受启发、引人深思。
(《苏联兴亡史论》,陆南泉、姜长斌、徐葵和李静杰主编,人民出版社于2002年1月出版,全书共65.9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