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习兴趣

来源 :中国教研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ehaoyou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兴趣是发展学生智力,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的重要条件,学生学习的认真与懒惰,跟学生自己的学习兴趣有着密切的关系。而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技巧和方法。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笔者经常选择兴趣教学法组织教学。这种方法,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乐于接受,他们会在愉快中学到知识。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对话导入,激发兴趣
  
  教师在教学一篇新课文前,如能巧妙地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教学效果一定不错。利用师生对话的方式导入新课,就能做到这一步,例如:我在教学小学语文十二册第十课《草船借箭》时,是这样导入的:“同学们看过《三国演义》这部电视剧吗?”多数学生马上回答:“看过。”师:“这部影片中,有许多历史人物。其中你们最喜欢哪一位?为什么?”学生有的说喜欢刘备,有的说喜欢关羽,但多数学生说喜欢诸葛亮。回答为什么喜欢时,却答不出来。我对学生的回答给予充分肯定:“诸葛亮是著名的历史人物,他以知识渊博,足智多谋和神机妙算而闻名。今天学习的课文就是关于他的这些故事,同学们愿意听吗?”学生们为了弄清诸葛亮的这些故事,整齐地回答说:“愿意听!”又如:教学法小学语文十一册第二课《桂林山水》时,我是这样设计的:“你的家乡风景优美吗?”生:“很美。”师:“同学们能按一定的顺序向老师介绍家乡一处风景优美的地方吗?”顿时,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简单肯定后说:“美丽的家乡不止一处,每个人生长的地方不同,所说的美景也不一样。今天我们来学习《桂林山水》,看看桂林的山和水与我们家乡的山水有什么不同,好不好?”学生想知道桂林山水的样子,因而响亮地回答说好。以上列举的两篇课文导入,从学生的回答中清楚地看出学生迫切知道文章内容的心理。因而极大限度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为接下来的教学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开展游戏,创设兴趣
  
  小学阶段的学生,性情好动,模仿力强,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方法,课堂上开展有趣的游戏活动,就是其中的一种。我在教学法小学语文第三册十五课《骆驼和羊》一文时,由于教学骆驼和羊比高矮这部份内容学生不易懂,我请一位高个子学生扮演骆驼,一位矮个子学生扮演羊,进行一场“比高矮”的游戏表演:我用竹杆绑着一簇树叶靠在墙边,又用铁环(高个子学生钻不过去)立在地上当门,门外放些青草,表演开始了,我先叫“羊”去吃树叶,“羊”跳起来也没吃着树叶,这时,“骆驼”走过去,轻而易举地“吃”着树叶了,于是,骆驼得意洋洋地说:“知道了吧,高比矮好!”“羊”不服输,拉着“骆驼”来到“门”边,叫“骆驼”进“院子”里去吃青草。“骆驼”钻门时,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钻不进去,急得双脚直跳,口中唠叨:“怎么办呀!怎么办呀!”,“羊”则慢条斯埋地走过去,钻到“院子”里拿着青草说:“知道了吧,矮比高好。”表演者一本正经,观看的学生全神贯注,这样的创设情景,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率。
  教学生字时,也可以开展游戏,创设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当教师讲完生字后,学生大部分进入疲倦状态,教师将事先准备好的生字卡片和相应的拼音卡片拿出来,将其中的一半张贴在黑板的下半部,上排贴拼音,下排贴生字,并宣布做“找朋友”的游戏。游戏规则是,得到剩余卡片的同学,在黑板上找到与你手中对应的卡片张贴在黑板上,这时,学生来了兴趣,他们争先恐后地要卡片。教师在其中对认为有一定难度的学生稍加提示,做到每人都会做游戏。这样的教学,既训练了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又复习巩固了所学知识,活跃了课堂气氛,使整个教学程序变得灵活而又紧凑。
  
  三、教具演示,促进兴趣
  
  教具分自制教具和国拨教具两大类型。自制教具是教师根据教学的需要,自己动手研制的简单教具,如:图片、卡片和一些具体的实物等。国拨教具是国家教育部门指定的厂家生产的教具,如:投影仪,挂图等。教具演示在教学中的运用,对促进学生学习是不可限量的。教师能正确、熟练地使用教具,能直观地将教学内容展示给学生,使学生看后一目了然,同时,教师恰当地使用教具,还能调节学生的接受能力,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在教学小学语文十一册第十二课《鸟的天堂》时,曾两次使用了国拨教具──投影仪。第一次是在中途讲到大榕树枝繁叶茂的景象时,学生对榕树的树干和根弄不清,榕树生长繁茂的原因理解得不透彻。单靠书中的文字叙述很难理解,利用投影仪,学生根据放大的图形,加上教师的指点,找到了榕树的主干,气根和枝干。知道了原来是棵大榕树,并通过图形,弄懂了枝多叶茂的特点。教师再进一步深化课文内容,为什么大榕树会这样枝繁叶茂呢?师引导学生看:大榕树生长在河边,有许多气根伸进水中。想:(1)水份充足;(2)生长在南方,气候温和;(3)正处在生长旺盛季节,得出结论:枝繁叶茂。第二次使用投影仪是在教学榕树上众鸟纷飞的景象时。这次主要是观察鸟的活动场面,稍带疲倦的学生来了精神,他们通过投影仪,真正地体验到了眼睛应接不暇的感受,看到了千姿百态的“群鸟聚会”,因而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教学方法多种多样,只要广大教师开动脑筋、勇于探索,一定能寻找出更多更好的教学方法,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作者单位:561401贵州省晴隆县长流中学)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观察剖宫产术后产妇硬膜外自控镇痛,对母乳喂养有利还是不利。方法 选择足月妊娠行剖宫产产妇400例,随机分为镇痛组和对照组各200例,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ⅤAS) 及Ram-say评分法评定镇痛效果,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术前、术后24h及48h血浆催乳素(PRL)浓度,记录乳量及产妇情况。结果 镇痛后24h及48h, ⅤA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血浆PRL水
期刊
【摘要】在人口密集的中小学校建设和推广沼气,对于节能降耗,保护生态,开发新能源,建设新农村,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学校这个窗口,让广大师生向老百姓宣传推广使用沼气,对于退耕还林、保护生态是一条很好的途经,有利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和形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根据学校建设使用沼气情况,一次投资,永久受益,三年即可收回投资成本,以后就只是管理使用和受益,这在农村具有很好的宣传推广作用,也可以缓解学校公
期刊
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管理者和教育者。同其他科任老师相比,在工作性质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使班主任老师的心理极不平衡。尤其是小学班主任,身肩语文、数学两大主科的教学任务,不但要完成所教学科的教育教学任务,而且还要完成好班级管理工作。班主任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点。因此,探讨班主任教师心理失衡的成因及对策就成为教育教学工作的重点。    一、班主任心理失衡的成因分析    1、任务太重  班主
期刊
随着新课改的逐步实施,人们的目光进一步聚焦教育的主阵地——课堂,各种各样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纷纷出现,课堂教学改革呈现出一派繁荣的景象。作为语文教育的重中之重的阅读教学更显得尤为重要了,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谈我在阅读教学中的几点做法:    一、阅读教学生活化    美国的一位教育家指出:“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符。”这句话道出了语文要和生活紧密联系。如:《我爱故乡的杨梅》一课,让学生用自己喜欢
期刊
【摘要】新课程对教师有了新的要求。作为一名学校德育工作者,要时刻关注环境变化、镕铸思想理念、强化知识构建、励练专业技能,才能成为一名与时俱进的、合格的学校德育工作者。只有积极探索德育理论体系、努力锤炼自身素质,才能不辱使命,为学生的健康成长贡献自己的力量。  【关键词】环境变化 思想理念 知识构建 专业技能    新课程带来了教师角色、学生学习方式、教学评价、学校发展等一系列的变化,而其中最根本的
期刊
语文的本质属性是人文性。因此,我认为作文教学就是充分尊重和发挥学生的个性,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心情下写作。从事物的客观存在来看,写作是创造,是艰难的心理过程,所以我们要从实际出发,放宽要求,减少心理压力,放下思想包袱。从人文精神出发,引导学生热爱生活,感受生活,积极地对待生活,思考生活。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很重要的一环,也是语文教学中能力要求“听、说、读、写”四大点之一。对
期刊
随着时代的发展,多媒体被越来越多地运用到教学中来,显示了一种现代化教学手段的独特魅力。但不少老师只是在开课时处于一种展示(或演示)的需要才使用多媒体,从实际效果来看,多媒体只是一种可有可无的教具罢了,其作为一种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功能并没有被很好地挖掘出来,从某种程度上说,这实在是一种资源的浪费,令人惋惜。那么,怎样才能使多媒体在教学中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取得更好地教学效果呢?  在教学中,我进行了
期刊
一个能说会写的老师,往往能带出一大批能说会写的学生,《小学语文新大纲》要求高年级学生能从内容、语句、标点等方面修改自己的作文。但从当前教学实践看,学生的作文中常错误百出,习作水平总是很难提高,这在语文教学中无疑是一个不小的损失,其中一个重要根源是一些教师通常只抓住作前准备指导和作后批改,而忽视了切实指导修改这个重要环节,致使学生没有养成修改作文的习惯。老师勉强批改作文毛坯,诸如:用词不当,语句不通
期刊
语文,其性质的核心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因此,我们要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把语文课教得“有滋有味”。    一、语文味    语文味即是语文的文学藴味,即语文美。  首先,必须从语言文字入手,引领学生对语文作品反复涵咏体味。所谓“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功夫兴味长”,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反复朗读、大量阅读、细细品读、深情诵读中反复品味,领会语言文字之美,从而领会作者的言外之意,意外之境。  其次,要围
期刊
长期以来,在一部分教师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花大力气去研究教材,分析学生,讨论教法,用各种方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理解字词,析句断章,尽可能最大程度的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然而,即使我们把文章掰得支离破碎,讲得喉干舌苦,学生仍然听得乏而无味,其结果是一知半解。究其原因,问题并不在于学生太“差”、太“愚”,而在于教者的教学导向有误。语文教学是汉语言文字的教学,汉语言是我们的母语。汉语言文字基于母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