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个体运输户上路经营?!这不是变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性质么?!国营、集体、个体三家一齐上,“三统一”的行业管理还怎么搞?!个体车上来了,这不是抢了国营车的饭碗么?!
观念最初的转变原来真的曾经那样艰难,公路运输决策者们的思维,不知历经了多少艰难的思考和痛苦的抉择,这一切让身处新时代的人们难以想象。
大浪淘沙,吐故纳新。历史的脚步铿锵有力,总是过滤掉怀疑与迷惑,把希望与成绩留存。
改革开放以前,中国交通运输一穷二白,本应是“先行”的行业却成为“绊脚石”,人们外出旅行、沟通信息、城乡物资交流受到严重制约。营业性运输一直由交通专业运输部门独家垄断,别无分号,社会运输是自货自运。“乘车难”、“运货难”成为经济发展与百姓生活的切肤之痛——
在许多省份,几千人甚至上万人才拥有一台大客车。除几个大中城市、县(市)有客运站之外,乡镇级大多没有候车站点,群众只能在旁无遮盖的路边冒严寒、顶酷暑翘首眺望,几小时后盼来一辆客车,则前呼后拥,左推右挤,很多人最终只能“望车兴叹”。
货主们也不像今天这般牛气,要想雇台车跑运输,需要走后门、拉关系、请客送礼,车雇来了,好吃好喝好招待,司机稍有不如意便扬长而去,货主往往敢怒不敢言。
记忆从未被风干,犹念运输初开放。在1978年12月18日以后的岁月里,交通改革顺应时势,着手放宽搞活的破天荒试验。各级交通部门针对计划经济体制的积弊,采取了“有河大家走船,有路大家走车”、“国营、集体、个体一起上”等放宽搞活的政策,一池运输春水就此不再平静,从封闭到开放、从计划到市场、从一元到多元、从僵化到灵活……
随着计划和价格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指令性运输计划逐步减少,客货运价开始实行浮动和合同定价。在少数经济发达地区,个体运输业户开始兴起,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条条框框受到冲击,客货运输车辆保有量结束了长期徘徊、停滞不前的局面。
改则活,活则兴。面对农村商品经济如雨后春笋,面对专业运输企业的运力水平、规模和经营方式不能适应需求的情况,中央连续三年发出1号文件,允许农民个人从事运输业。原交通部要求各级交通部门支持个体运输,从而打破了营业性运输长期由交通部门一家经营的局面,运输市场“千车竞发,百舸争流”。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后,高速公路和普通高等级公路建设提速,汽车更新换代步伐加快,保有量平均每年以两位数递增。部分运输个体户已发展成具有一定规模民营企业,原有国营运输企业经过改制、重组,有些实现了规模化经营,实现了现代企业制度下的治理框架……
历史往往充满着巧合、奇迹、梦想。1978年11月,国家物资总局牵头,组织了国家计委、财政部、山东省等政府相关部门和部分大专院校考察日本物资管理,引入了“物流”概念。
1984年8月,我国第一个物流专业研究团体——中国物流研究会成立。现代物流理念进入中国,越来越多的大专院校、研究机构开始研究现代物流理论。相关著作也陆续出版,物流讲座和研讨会屡屡亮相,物流知识得到传播和普及。
30年,消磨了一代人的英雄梦想,也成就了一代人的运输成就。历史长卷波澜壮阔,一个音符,一个断层,构筑起一座气魄恢弘的行业大厦。
30年风雨兼程,30年斗转星移,30年硕果累累,30年屡遇雷区,我们的运输业至今仍不平静。
但是,无论有怎样的磨砺和困难,这个行业奔向大治的脚步永不停滞。在改革开放的而立之年,我们懂得,进步的洪流任谁也无法阻挡。
惊涛拍岸,波澜起伏。回望历史,不单纯为求证,而是要从过去的拼搏中吸取营养,以寻找拔除藩篱的超强动力;不单纯为思古,而是“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要用智慧做好行业管理与企业经营,奉献给世界一场精彩纷呈的中国式奋斗大戏!
观念最初的转变原来真的曾经那样艰难,公路运输决策者们的思维,不知历经了多少艰难的思考和痛苦的抉择,这一切让身处新时代的人们难以想象。
大浪淘沙,吐故纳新。历史的脚步铿锵有力,总是过滤掉怀疑与迷惑,把希望与成绩留存。
改革开放以前,中国交通运输一穷二白,本应是“先行”的行业却成为“绊脚石”,人们外出旅行、沟通信息、城乡物资交流受到严重制约。营业性运输一直由交通专业运输部门独家垄断,别无分号,社会运输是自货自运。“乘车难”、“运货难”成为经济发展与百姓生活的切肤之痛——
在许多省份,几千人甚至上万人才拥有一台大客车。除几个大中城市、县(市)有客运站之外,乡镇级大多没有候车站点,群众只能在旁无遮盖的路边冒严寒、顶酷暑翘首眺望,几小时后盼来一辆客车,则前呼后拥,左推右挤,很多人最终只能“望车兴叹”。
货主们也不像今天这般牛气,要想雇台车跑运输,需要走后门、拉关系、请客送礼,车雇来了,好吃好喝好招待,司机稍有不如意便扬长而去,货主往往敢怒不敢言。
记忆从未被风干,犹念运输初开放。在1978年12月18日以后的岁月里,交通改革顺应时势,着手放宽搞活的破天荒试验。各级交通部门针对计划经济体制的积弊,采取了“有河大家走船,有路大家走车”、“国营、集体、个体一起上”等放宽搞活的政策,一池运输春水就此不再平静,从封闭到开放、从计划到市场、从一元到多元、从僵化到灵活……
随着计划和价格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指令性运输计划逐步减少,客货运价开始实行浮动和合同定价。在少数经济发达地区,个体运输业户开始兴起,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条条框框受到冲击,客货运输车辆保有量结束了长期徘徊、停滞不前的局面。
改则活,活则兴。面对农村商品经济如雨后春笋,面对专业运输企业的运力水平、规模和经营方式不能适应需求的情况,中央连续三年发出1号文件,允许农民个人从事运输业。原交通部要求各级交通部门支持个体运输,从而打破了营业性运输长期由交通部门一家经营的局面,运输市场“千车竞发,百舸争流”。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后,高速公路和普通高等级公路建设提速,汽车更新换代步伐加快,保有量平均每年以两位数递增。部分运输个体户已发展成具有一定规模民营企业,原有国营运输企业经过改制、重组,有些实现了规模化经营,实现了现代企业制度下的治理框架……
历史往往充满着巧合、奇迹、梦想。1978年11月,国家物资总局牵头,组织了国家计委、财政部、山东省等政府相关部门和部分大专院校考察日本物资管理,引入了“物流”概念。
1984年8月,我国第一个物流专业研究团体——中国物流研究会成立。现代物流理念进入中国,越来越多的大专院校、研究机构开始研究现代物流理论。相关著作也陆续出版,物流讲座和研讨会屡屡亮相,物流知识得到传播和普及。
30年,消磨了一代人的英雄梦想,也成就了一代人的运输成就。历史长卷波澜壮阔,一个音符,一个断层,构筑起一座气魄恢弘的行业大厦。
30年风雨兼程,30年斗转星移,30年硕果累累,30年屡遇雷区,我们的运输业至今仍不平静。
但是,无论有怎样的磨砺和困难,这个行业奔向大治的脚步永不停滞。在改革开放的而立之年,我们懂得,进步的洪流任谁也无法阻挡。
惊涛拍岸,波澜起伏。回望历史,不单纯为求证,而是要从过去的拼搏中吸取营养,以寻找拔除藩篱的超强动力;不单纯为思古,而是“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要用智慧做好行业管理与企业经营,奉献给世界一场精彩纷呈的中国式奋斗大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