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新课程背景下如何转变学生的行为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llige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历史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改革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从《课标》中可以看出,学生的学习行为的转变即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本次课改的重要内容,注重自主、合作、探究、创新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学习方式,同时加强学生获取知识能力的培养,是这次新课改的核心任务。
  一、从培养学习兴趣入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实现学生自主性学习。
  所谓自主性学习,顾名思义,就是要改变传统学习方式的被动性,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而要做到这一点,就要以学生为主体 ,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让学生产生自己主动的学习动机。
  当我接触到初一新教材,在上第一节课时,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拿出整节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去翻阅新教材,并对孩子们说:“只要你愿意,看课本的哪一页都可以。”我这么做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培养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其实历史新课程中丰富的图片资料的安排,我认为其主要用意也在于此吧。在以后的教学中,每上一节历史课,课前我都会找一些与本节有关的图片故事等,提出让学生来介绍、讲述。记得我碰到一位家长,他对我说:“我家的小家伙,最爱上你的历史课。”听到这句话,我感到很欣慰,这充分说明我已经把他们的学习兴趣充分地调动起来了。既然有了学习历史的兴趣,那么让学生自己主动地去学习历史也就成了“水到渠成”的事情了。这时教师就应趁机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把大部分时间还给学生,从而达到让其自主学习之目的。
  二、通过多向互动合作的手段,利用分组的方式,运用质疑、讨论等武器,积极尝试合作学习途径。
  《课标》中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促进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多向互动合作策略正是在这种新教学观指导下产生、发展的。通过多向互动合作的手段,采取分组的方式,运用讨论这一武器,能达到合作学习之目的。这里所说的多向互动合作是指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合作、生生互动合作和生师之间的互动合作,在各种合作中让学生自己生成知识。譬如,在讲到《我走“丝绸之路”——探究活动(二)》这节不好上的课时,课前我先让学生自己收集一些有关“丝绸之路”的资料,然后把学生分成六个小组,让他们每组把自己收集的图片资料贴在一张大纸上,每组选一名导游进行讲解,让其他同学当游客,并可对导游进行提问。导游回答不上来的可以让本组其他同学讨论后代其回答,再回答不上来的由教师来补充解释。学生可能出现一些错误,这也正是教师传授知识的最佳时机。这个过程不仅体现了多向互动合作,更主要的是增强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结意识。
  三、通过探究性学习,培养求异思维,激发学生勇于创新的精神。
  《课标》中明确提出:转变学习方式,要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就应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通过自己去发现问题,培养其求异思维,激发其勇于创新的精神。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思维,要鼓励学生启迪智慧,多方面去探究、去追寻与众不同但又合情合理的答案。例如讲到曹操这个人物时,我除了讲述他统一北方、实行屯田,还补充了他在文学方面的成就,即他写的《龟虽寿》这一名诗中的名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然后我就提出了这样一些问题:1.通过课本知识和课外阅读,关于曹操这个历史人物你了解多少?2.你如何来评价曹操这个历史人物?3、我们应向他学习什么?……结果同学们各抒己见:他是个政治家,因为他有政治远见,统一了北方;他是一个阴谋家,因为他“挟天子以令诸侯”;他是一个经济学家,因为他在北方实行屯田,发展了经济;他是一个军事家,因为他指挥了官渡之战,以少胜多,大败袁绍;他是一个败军之将,因为他在赤壁之战中被孙刘联军打败了;他是一个文学家,因为他在文学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学生的答案角度不同,可能是幼稚的、片面的,但这是他们凭借自己的生活经验、知识基础、智慧力量,自己探究到的不同结果。在探究的过程中,教师不要一锤定音,要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只要言之有理,我们教师都应予以肯定。同时也要教会学生运用历史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一分为二地、全面地去看待、评价每一位历史人物。
  四、利用各种方式,通过多种途径,加强对学生“生成性学习能力”的培养。
  在历史新课程的背景下,不仅要让学生自己去“生成性学习”,还要加强对学生“生成性学习能力”的培养。在日常教学中,我有意识地将教材、教参及其他课程资源所能提供的信息,提示或呈现给学生,通过课外与课内的有机结合,由学生自主地去优化组合,从中发现新的信息、新的知识,从而不断扩大学生学习生活的视野。如在讲到民族大融合这一课题时,除了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本的有关内容外,我还给学生提供了一些教参的内容,然后让学生从中找出“胡人汉服”、“汉人胡食”及汉人改变席地而坐的习俗等民族融合的表现。在讲到东汉至隋朝的历史更替时,我除了让学生自学课本中讲到的有关内容外,还让他们阅读课本后面的朝代简表和历史年表,让他们自己从中发现这段历史的特征。即这段历史既是从统一走向分立的时期(统一的东汉分裂为三国,统一的两晋分裂为南北朝),也是由分裂趋向统一的阶段(三国最终统一为西晋,南北朝最终统一为隋朝),从中让其自己去明白“大一统”是整个社会历史发展的主流这一道理。
其他文献
在中学物理教学实践和教学研究中,经常需要分析学生的物理学习心理。作为一位现代物理教师,应该了解一些分析学生物理学习心理的方法。  本文对中学生物理学习心理分析的一般原则和方法作了一番简要介绍。   一、物理学习心理分析的内容和特点   物理学习心理分析是指对那些跟物理学习过程密切相关的心理现象的分析。这些心理现象包括物理学习的认知过程、物理学习能力、物理学习动机和兴趣等。另有一些心理现象如性格、气
期刊
社会发展需要的是创新型的人才,而教育特别中学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建立创新思维的关键。中学阶段是学生思维能力与思维品质形成的关键阶段,因此中学教学、素质教育中创新意识的建立显得尤为重要。中学的基础知识教学,特别是理科教学,是对前人研究、发现所积累的基础自然科学知识成果的传播再现,不具有首创性。所以,中学化学中的创新教育不是去开拓创新未知的知识和知识体系,而是创设一定条件和氛围,引导、启发学生去模拟、
期刊
物理课堂启发式教学是师生双方围绕教学目标进行的“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与学双边活动的过程,也是学生获得系统理论知识和能力的主渠道。运用启发式教学是物理课堂教学势在必行的教学方式改革。  一、充分认识教师的主导作用  师与生及其活动构成了教学过程。教师是主体,教的活动主要表现在教师的一面;而学生则成为客体,教师施教于学生,主体作用于客体。教和学两个过程相比较,学习过程是实现目标的过程,而教
期刊
摘 要:和谐产生美,美在和谐中。和谐的语文课堂追求的是师与生、人与文、导与放、思与悟等方面的平衡、统一。语文教师要建立亲和、融洽的师生关系,创设和谐的语文教学环境;追求语文的诗情和创意,使语文课堂成为启发孩子想象的乐园;营造彰现个性的语文课堂,唤醒成功, 放飞学生自由的心灵,构建和谐的语文课堂。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的生命历程,应当焕发生命的活力。在教学过程中,要创设民主氛围,实现有效互动,一个
期刊
摘 要:教学情境的创设,有利于学生由熟知的生活现象自然过渡到课堂学习中去,是新课程提倡的教学理念之一。结合物理学科知识特点,教学情境的创设要注重生活性、形象性、学科性和问题性。  关键词: 教学情境 生活性 形象性 学科性 问题性    在新课程改革日益深化的今天,教师们越来越重视教学情境的创设。恰当的教学情境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启发学生思维,开发学生智力,是提
期刊
新的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教学活动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要让他们在学习活动中自主探索、操作实践、亲身体验,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从而感受数学过程。”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学具的使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学具的操作者是学生,可以人人动手、人人参与,主动地接受学习。因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强化学具操作实验教学,让小学生充分发
期刊
摘 要:《语文新课程标准》以“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为目标,以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五个板块作为横向结构,它们之间相互联系又自成体系,都将作为相对独立的课程形态,成为语文教学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关键词:语文 新课程标准 应用    在新《语文课程标准》中充分体现了时代精神,反映了国家对未来人才规格的要求,反映了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具有前瞻性、适应性和一定的操作性,
期刊
“绿色教育”是人本主义的教育,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以人的可持续发展为第一要务的教育,是一种在良好的物质、心理、人际环境下的教育,是一种珍视“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教育。绿色的物理教育是指充分发挥教学民主的,学生积极参与的,不断有新见解、新思维、新方法孕育产生的生机勃勃的物理教育,它有别于死气沉沉的、照本宣科的、一言堂式的“灰色”的物理教育。“绿色的物理教育”与“灰色的物理教育”的分水岭,就在于
期刊
摘 要:“等效假设”是解决化学试题的常用方法,它包括极端假设法、过程假设法、转向假设法、赋值假设法、中值假设法,本文就这五种方法解题分别举例作出了说明。  关键词:高中化学 等效假设 解题    等效假设是一种解题思维模式,它是指以效果相同出发,对所研究的对象提出一些方案或设想进行研究的一种方法,在化学解题中常见的“等效假设”包括极端假设法、过程假设法、转向假设法、赋值假设法、中值假设法,这些方法
期刊
新课改后,全国掀起了新一轮改革热潮,以“高效课堂”作为改革方向正如火如荼地展开。高效的课堂教学是教师的梦想,是学校、家庭、社会的希望,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其从“学会”到“会学”的一项有效教育方法。“先学后教”的核心就是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是学生主体作用的具体体现。在小学中,尝试使用“先学后教”的方法,对推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能够产生很大的影响。现在就针对“先学后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