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开展刑事被害人救助与刑事申诉案件公开审查工作

来源 :法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lentc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漳浦县院高度重视“两项工作”,2010年以来,该院共救助刑事被害人20人,帮助联系就业1人,发放救助金27万元,所办案件全部息诉罢访,有效化解了矛盾积怨,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2012年以来,该院共办理刑事申诉公开审查案件8件8人,均采用公开答复形式:一是控申部门与原案承办部门联合答复,使申诉人直接与承办部门人员直接交流,促进矛盾化解;二是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监督员参与公开答复,强化检察机关主动接受外部监督处理涉检信访案件;三是邀请信访部门、律师、申诉人所在单位、村民委员会人员参与答复,共同做好申诉人息诉和稳控工作。
  一、刑事被害人救助工作
  一是把刑事被害人救助工作放在践行群众路线、体现司法人文关怀、促进社会和谐的高度来认识,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主动性。为推进刑事被害人救助工作,我院提倡主动救助,适当扩大救助范围,提高救助标准。对属于检察机关救助范围、符合条件的被害人或其近亲属,实施主动救助,实现了法律效果、政治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二是采取多样化形式,增强救助实效。第一,经济救助。对符合救助条件的被害人或其遗属,根据其生活、医疗救治严重困境的实际状况,采用发放救助金的形式实施救助。2010年以来共救助被害人20人,发放救助金27万元。第二,心理救助。对于因犯罪行为侵害导致被害人精神损害的,及时联系协调精神卫生、心理咨询机构的专业人员为其提供治疗和辅导。第三,监护救助。对无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包括精神病病人、智障人员、未成年人)、无生活来源和保障、且无监护人或近亲属,由于受犯罪行为侵害导致无法正常生活、学习的,联系街道、居委会等积极为其指定监护人,同时协调相关部门为其解决基本生活、失学辍学等问题。如2012年2月,漳浦县古雷镇村民洪某夫妇在驾驶摩托车回家途中,与蓝某驾驶的家用拖拉机发生交通事故后抢救无效夫妻双亡。突如其来的噩耗使洪家人陷入困境:一方面犯罪嫌疑人蓝某赔偿能力十分有限;另一方面洪某父亲已年届七旬,体弱多病,事故发生后更是遭受打击,卧病在床。遗孤小智年仅8岁无人照顾,全家尚有7万元的外债未还,生活极度困难。受害人一些远亲家属多次来信来访,请求我们帮助解决处理,否则便要采取极端手段,为稳定当事人家属的情绪,我们多次派人慰问,并启动了救助程序,及时发放救助金1万元以解燃眉之急,同时联系当地镇、村干部到洪家解决洪某遗孤小智的生活、学习等后续问题,得到当地党委和人民群众的好评。
  三是加强沟通协调,与相关单位、部门协力,共同做好刑事被害人救助工作。充分依靠党委、政府及社会各界力量,强化经费保障。我院经广泛征求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及县慈善总会等部门和社会各界的意见,在县慈善总会设立“检察救助基金”专用账户,研究制定《“检察救助基金”管理办法》,成立“检察救助基金”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实行一人一档救助台账管理。目前,已接受社会各界慈善捐款69万元。
  四是其他形式救助。为维护社会稳定,我院及时转换工作思路,采取有效措施全方位开展检察救助,积极推进犯罪嫌疑人家属救助工作,以抚慰精神创伤,全力化解矛盾纠纷。如8月7日,该院对旧镇镇政府职工黄某涉嫌侵吞征地补偿款案启动检察救助程序,予以犯罪嫌疑人家属1万元救助金;9月20日,对漳浦县执法局规划中队王某受贿案启动救助,帮助解决家属就业问题。既创新社会管理,又有效化解矛盾积怨,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二、刑事申诉案件公开审查工作
  一是进一步加大公开审查力度,克服推脱、敷衍等消极应付心理,切实从维护申诉人合法权益、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和追求良好办案效果出发,积极主动地开展公开审查活动,以促成息诉息访。近期,我院对未息诉案件进行了梳理,适时采用公开审查方式办理,并将工作情况报市院控申处。
  二是以保障权益、化解矛盾为目标,开展公开审查工作。一方面增强公开审查的便民性,在公开审查的时间、地点等方面尽量方便申诉人,充分保障申诉人申请回避、陈述事实和理由、进行辩论等权利,尊重申诉人选择受邀人员的意向,让申诉人充分表达诉求,彰显程序公正,确保实体公正。另一方面延伸做好善后工作,积极采取调解、和解、协商或者救助等多种措施,最大限度兼顾法、理、情,切实解决申诉人的思想问题和实际困难。不能及时息诉的,坚持以人为本,综合施策,协调相关部门共同促进矛盾化解。
  三是通过召开专题座谈会、联席会、协调会等形式,开展公开审查工作。积极争取原办案部门的理解、支持和配合,原案承办人要参加公开审查活动,负责阐明原处理决定认定的事实、证据和法律依据,使他们增强自觉参与意识,合力做好公开审查工作。如:今年办理的佛坛镇村民杨某不服不诉的公开审查案件,我院邀请了两名执法监督员、两名侦查人员代表、被害人家属及被害人所在村干部参加本次公开审查活动。在公开审查中,办案人员详细阐述了拟对本案作不起诉处理的法律、政策依据,释法说理,最终达成息诉罢访的效果。
  (作者通讯地址:漳浦县人民检察院,福建 漳浦 363200)
其他文献
摘要:诉讼监督是检察机关进行法律监督的重要职能手段之一。通过对诉讼以及诉讼方式的监督,检察权才能够实现对其他国家权力的制约。新刑事诉讼法修改,较大的扩展了诉讼监督的涵盖范围,丰富了诉讼监督的内容;强化了诉讼监督的手段,明确了诉讼监督的责任,完善了诉讼监督的程序。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工作如何在新的问题和挑战面前充分行使职能,需要我们进一步加强理论研究和制度创新。  关键词:检察权;诉讼监督;价值目标 
期刊
一、司法会计鉴定与审计的共性  1.主体方面。司法会计鉴定与审计都是由会计资料制作者以外的进行的社会活动,同时,审计人员依照一定的法律程序也可以成为具体案件的司法会计鉴定人。  2.对象方面。司法会计鉴定与审计都会涉及到对一定的财务会计资料的检查、验证。  3.标准方面。司法会计鉴定与审计都是以财务会计标准作为引用技术标准。  4.手段方面。司法会计鉴定与审计均采用一定的帐务检验手段来完成任务。 
期刊
摘要:随着国家对“三农”资金投入不断增加,基层组织工作人员在资金和物资使用上将拥有更为广泛的权力,尤其是涉农惠民政策的落实及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工作面广、量大、环节多,由此也带来了更多诱发职务犯罪的因素,涉农惠民领域职务犯罪案件明显增多。本文以笔者所在检察院查办的涉农惠民职务犯罪案件的数据为参考,对涉农惠民领域职务犯罪的现状、特点、原因及危害等问题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建议,希望能够有效遏制预防
期刊
摘要:民生检察是检察机关保障和促进人民群众个体和普遍生存发展权利的工作范畴,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与司法体制有机结合,紧密联系。本文以执法为民为理念,尝试理顺检察工作与社会民生的关系,界定民生检察的本质含义,从宪政制度、法治理念、时代需要、政治实践等方面论证了民生检察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关键词:民生;民生检察;理论基础  引言  服务民生,保障发展,促进和谐,已经成为全国各级检察机关开展检察
期刊
摘要:近年来全国未成年人犯罪总数正逐年下降,但在某些地区却呈逆向上升的态势,且未成年人犯罪呈现出暴力化、侵财化、团伙化、类型多元化等新特点,笔者对我县近年来审查起诉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进行了调查分析,希望能对全国的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及挽救工作起到参考作用。  关键词:未成年人犯罪  近年来,我院在办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中,一直坚持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和对未成年人犯罪“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旨在预防和减
期刊
摘要:2012年3月14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修正案》,并将于2013年1月1日正式实施。此次刑诉法修改在完善证据制度、强制措施、辩护制度、侦查措施、审判程序、执行规定以及特别程序等七大方面做了较大改动,关于反贪侦查工作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有20多条,对于新时期下的检察工作,尤其是反贪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同时有机遇,机遇与挑战并存。如何在新形式、新规定下
期刊
暂予监外执行,是一项彰显人道主义精神的刑罚执行变通措施。2012年《刑事诉讼法修正案》第99条至103条对暂予监外执行制度进行了较大幅度的修改。一方面,此次修改扩大了暂予监外执行的适用范围,严格其适用条件,改变了其执行主体和执行方式。另一方面,引入检察监督制度,同时增加了变更暂予监外执行的规定。可以说,新刑诉法在一定程度上完善了暂予监外执行制度。但是,某些问题上也存在修补不足,值得讨论的地方。  
期刊
被告人当庭翻供是指被告人在法庭上推翻其在侦查阶段、审查起诉阶段所作的供述而作出新的供述,主要是将原来的有罪供述改为无罪供述或者将罪重的供述改为罪轻的供述。被告人当庭翻供,无论是对庭审中公诉人的讯问,还是对法庭的认定都带来极大的困扰,在一些证据单薄的案件中更是如此。被告人翻供往往使公诉人在庭审中陷入被动,直接影响公诉效果、庭审质量、乃至诉讼结局。对于被告人当庭翻供,究竟应怎样认识和对待,值得重视和研
期刊
修订后的《刑事诉讼法》要求简易程序的案件公诉人也必须出庭公诉,明显增大了公诉工作量。笔者认为公诉人追求最佳公诉效果,应正确把握和处理好五大关系:庭前准备和当庭应变的关系、法庭调查和法庭辩论的关系、事实证据和论辩技巧的关系、公诉人和审判长的关系、公诉人和被告人及其辩护人的关系。  一、庭前准备和当庭应变的关系  侦查机关将案件移送审查起诉后,公诉人所进行的一系列活动诸如审查案件、提审犯罪嫌疑人、撰写
期刊
摘要:无罪推定是现代各国刑事司法通行的一项重要原则,是国际公约确认和保护的一项基本人权。任何受到刑事追诉的人在未经司法程序最终判决为有罪之前,都应被推定为无罪之人。无罪推定的基本价值取向就在于保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诉讼中的合法权益,保障其在诉讼构造中的诉讼主体地位,使其能运用以辩护权为核心的各项诉讼权里与拥有强大的追诉能力的国家机关相抗衡,保障公民的基本人权。无罪推定原则作为保护人权的一项基本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