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图像识读能力

来源 :中国篆刻·书画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udy11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国家新课改的大力推进,美术课程在小学学习中也日益得到重视。现在的美术课程提倡素质教育,美术课程标准修订组的专家们根据美术学科特征和独特教育功能进行分析,提炼出美术学科五大核心素养,即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文化理解。它们将成为少儿美术的核心概念,引领美术教育的发展和变革。本文将从培养学生图像识读能力的重要性着手,简述改变教学模式的作用,浅谈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图像识读能力的步骤。
  关键词:美术课堂 图像识读能力 培养
  “图像识读”是教育部美术课程标准修订组的专家们提出的美术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之一。何谓图像识读?尹少淳教授从客观行为的角度作了解释:“图像识读是指对美术作品、图形、影像及其他视觉符号的观看、识别和解读。”图像识读能力作为五个核心素养的首位,代表这种能力对于学生是至关重要的。
  一、培养图像识读能力的重要性
  1.从图像中获取所需知识
  随着科技的发展,世界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图像对人们的生活影响越来越广泛。图像的出现,可以更好地表达思想、情感以及意图。因此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开始培养小学生的图像识读能力,尽早接触图像相关知识,进入社会后能有足够的能力从图像中获取所需要的信息并加以判断[1]。
  2.提高对图像的鉴赏力
  某种程度上讲,美术作品的欣赏是“曲高和寡”。而随着经济的发展,美术作品已经开始在人们生活中普遍存在,比如艺术性较高的餐厅、商场等越来越多地布置艺术作品,人们接触美术作用的途径增多,而且急需提高自己的美术素养,培养图像鉴赏力,这已经成为了一种发展趋势。因此,在小学美术教学中重视小学生图像识读能力,从小培养图像识读能力,是最快提高全民美术素养的有效途径。全民美术素养的提高,从某种程度上也是表明了全民经济的提高,证明人们物质生活已经得到满足,并有意识去追求精神上的满足[2]。
  二、改变小学美术教学模式的作用
  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将图例教学模式引入到美术课堂中,安排关于图像识读的课程,培养学生的图像识读能力,这种教学模式主要有两个作用。
  1.激发学生学习求知欲
  小学美术课堂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引入图例教学,这一新奇的教学模式会激发学生的学习求知欲,更坚定去学习、探索。传统的美术教学多是老师讲授,学生被动听讲和学习,学生的积极性和求知欲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图例教学模式的引进,从根本上消除了这种情况。比如第一册美术课本上有一课为《叔叔阿姨真忙》,老师提出关键词,让学生去猜图像中的人物是在做什么,并通过猜工作去引导学生去想象图像中人物在工作中需要面对的环境等。这样的课堂会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求知欲,从而不断深入学习[3]。
  2.保持学生学习的兴趣
  老师在课堂图例教学模式中,要不断地创新课堂内容,这样才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保持学习的兴趣。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多注意学生的变化,当学生出现难题时,老师通过提醒一些关键词等方法来帮助学生解决难题,避免因为学习上的困难,而失去学习的兴趣。愉快欢乐的课堂更吸引学生的目光,有难题、有解决难题的能力,这样的课堂会给学生带来学习的自信,让学生更加坚定地学习下去,一直保持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4]。
  三、培养小学生图像识读能力的步骤
  1.图像感受能力的培养
  因为学生年龄小,理解力、认知水平有限,所以其图像感受力就是对图像的整体感知。小学美术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图像感受能力,首先要引导学生细心观察周边的事物,并与美术作品进行对比,找出两者之间的异同,适时总结。有了自身体验,更有利于老师讲解美术作品所传达的情感。例如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二年级下册《向日葵》这课,上课前可以让学生走进大自然找一找身边的向日葵,观察向日葵的特征、色彩、线条、结构、明暗、肌理等。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去观察《向日葵》这幅图,思考作者用这样的色彩和笔触想表达怎样的感情。这样不仅培养学生对图像的感受力,并且激发学生的想象力,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看法,使学生对图像有更深入的感受,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培养学生的图像感受能力。
  2.图像审美能力的培养
  小学美术教育注重于学生对美的感受,对美的追求与创造,最重要的就是对美的欣赏和审美能力的提高。随着学生年龄的增加,对美的理解有了初步的认识,对美的看法会受到生活环境的影响,而为了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小学美术教师可以优化课堂,创新教学方法,渗透审美的知识。比如欣赏一幅图像要先从整体上观赏,然后才观察图像中的细节,这个步骤又可以成为“识图”。例如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一年级下册第一课《五彩烟花》,老师将创作烟花的技巧教给学生,和学生讨论烟花色彩的安排,比如天空、烟花的颜色安排,多个烟花的排列方式,通过讨论,老师将正确的意见穿插在讨论中,起到引导作用,让学生在不经意间获得知识,这样的方式更加利于学生记忆和认可,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能力,具备基本的对图像的审美[5]。
  3.图像辨识能力的培养
  图像识读的过程就是从图像中提取信息的过程,所以说培养图像辨识能力至关重要。学生已经具备感受图形和审美图像的能力,而随着对图像知识的不断学习,需要学生培养对图像的辨识能力。辨识能力是指学生在面对一幅图像时,有能力去对图像的本意以及延伸意有一定的了解,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对图像画外意有基本的认识。依靠已有的生活经验与审美经验,分辨图像表达了什么?怎样表达的?例如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一年级上册第20课《画家笔下的童话》一课,老师可以让学生仔细观察,引导学生看到什么,带来怎样的感受,从整体画作中去感受画外之意,得到识图的乐趣,培养学生对图像的辨识能力。
  4.图像综合分析能力的培养
  上述三种能力是对图像的初步认识,如果学生想要更加深入地了解图像所表达的内容与意义,就要学会对图像的综合分析。例如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二年级下册第1课《春天在哪里》这课,如果学生想要更好地去欣赏这幅画,必须对春天的变化有足够的了解,对树木花草、天气以及太阳的变化有足够的了解才能够欣赏《春天》这幅画作。培养学生的图像综合分析能力可以使学生有能力保持一种认同感去欣赏画作。可以从四个方面来引导,第一是绘画作品所处的背景,第二是绘画作品整体的形式美,第三是绘画作品的线条以及色彩的配合,第四是绘画作品的意境。
  5.图像价值判断能力的培养
  图像价值判断能力能有效提升学生的思维与审美能力,获得正向积极的价值取向。提高学生对图像价值的判断能力对于学生走进社会后是有重大影响的,也是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最终目的。老师和学生可以选择一幅画作,然后对这幅画作进行综合分析,比如从创造形式、创造意义、以及画作中的线条、颜色以及肌理等进行分析,评价画作的呼应关系、统一、对比、均衡、节奏以及韵律等,然后对画作中要表达的情感做分析。通过这些分析,一般就可以确定一幅画作的价值。通过这样的课堂教学来培养学生的图像价值判断能力,并且加强对已有知识的巩固。
  四、结束语
  随着科技的发展,图像已经普遍进入到人们的生活,小学生图像识读能力的培养,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而且对学生日后步入社会后都大有裨益,因此小学生图像识读能力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
  参考文献:
  [1]李娜、于梦溪,高中美术鉴赏课如何更好地发展学生的三大核心素养[J],美术教育研究,2017.
  [2]白玉超,公共图像对中小学美术教育的影响[D],广西师范大学,2014.
  [3]苏海军,“读图”能力培养与普通高中美术鉴赏教学探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5.
  [4]舒佩,論视觉图像对儿童个性发展的作用[D],广西师范大学,2016.
  [5]王一龙,中国当代绘画的图像化表现研究[D],西南大学,2015.
  (象山县西周镇下沈小学 浙江宁波)
其他文献
臨海市中小学教师作品选登
期刊
摘 要:养心静气,习字时和写字前的“静”是练功的基本要求,指导学生调节好心态,平静对待书写,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关键词:入静 调节 干预  硬笔字字形的特点、书写者良好心态的养成、书写者研究字帖的深度,都要求习字前的入静。那么,小学硬笔书法教学“入静”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呢?  一、自然调节法  “自然调节法”是针对上课前夕,课间活动学生运动得太多、情绪沉浸在下课的兴奋中还没有抽离出来。  1、调
期刊
摘 要:如果把绘画作品比喻成天平,我们的画笔就像是天平上的砝码,天平能帮助我们衡量事物,可是刻度尺上却没有书写美的标准。本文结合对中国画创作的认识和相关创作理论知识,来分析中国画创作过程中对构思、造型、布局和风格的理解与体会,从而得出“矛盾时刻伴随着创作过程,唯有在画笔下取得和谐统一”的创作思想和感悟。  关键词:中国画 矛盾 和谐之美 创作和感悟  如果把我们的绘画作品比喻成一把天平,那我们的画
期刊
摘 要:传统的美术课堂教学大多都是漫无目的的教,美术课是大多数人眼中的“副课”、“短线”,但在课改大潮中,当下的美术课不再是“短线”学科或是“副课”,而应是和语数英科这样的文化课有着相同教学地位的艺术类课程。美术教学是在教与学中培养学生学习艺术的能力和潜力,这样的教学目的在小学的美术教学中尤为重要。本文通过自己多年在一线美术课堂教学的实际教学经验,略谈设计应用领域的手工制作小组合作在美术课堂教学有
期刊
内容:  释文:书仓经史镕才品,心地芝兰蕴德华。  款识:铁保。  钤印:铁保私印(朱)梅庵(白)石田农(朱)  鉴藏印:  金鳌山人鉴赏(朱)  康德楼藏翰林书画记(白)  赏析:  铁保楷书取法颜真卿的厚重,又转师多家,最终成就了自己;行书由宋元诸家直追晋唐名家,从中吸收有益的书法营养;草书除了师法怀素、孙过庭等人,更加推崇和师法张旭。铁保一生始终不辍临写前人书迹,他六十岁以后,虽已书名大著,
期刊
何 鸿 浔阳彭泽人,祖辈世代书香。收藏家,爱好书法、艺术文献收藏,现为中国美术学院艺术鉴藏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央工美联合会副主席,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师资库专家、浙江省文化产业专家库专家。  主持策划“一百个图书馆,一百个敦煌展”全球巡展项目。  主持国家级课题-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麦积山石窟勘察文献研究与活化实践》,主持浙江省哲学社科项目《浙江历代书画鉴藏及鉴藏家印鉴》、《域外浙瓷》等
期刊
劉珊红 《荷塘雅趣》  霍邱二中
期刊
概括地讲,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都是提高学生成绩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来了解下非智力因素和智力因素的概念,两者是相对来说的,智力因素包括注意力、观察力、想象力、记忆力、思维力和创造力;非智力因素指与认识没有直接关系的情感、意志、兴趣、性格、需要、动机、目标、信念、世界观等方面。这些非智力因素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一个智力水平较高的人,如果他的非智力因素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往往不会有太
期刊
张颂晨 我浙江省舟山市沈家门第四小学六2班的张颂晨,一个阳光帅气的男孩,从二年级开始,我就开始接触硬笔书法,在老师不断地帮助与指导下,潜心练习,崭露头角。我铭记“学无止境”的良训,在临摹欧阳询的字帖中,不断超越、不断进步,加入褚遂良、王羲之的结构、用笔特征,慢慢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多年来的苦练中,让我在各级各类的书法比赛中获得了可喜可贺的好成绩,三年级时代表学校参加普陀区五小星现场
期刊
王 及  男,1944年生,椒江人。文博研究馆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博物馆学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原省书协理事、市书协副主席、区书协主席。原椒江区文物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台州市人民政府决策谘询委员会委员。民进会员,曾兼职台州市政协二届副秘书长、常委。  幼承家学,学书从欧、颜入手,行草习二王。从事文博工作后,因工作需要,又习古文字。精四体书法,作品曾多次参加各级展览和报刊发表,为美术馆、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