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了”与“过”同属虚词中的时态助词,以往对于时态助词的研究往往集中于“着”、“了”、“过”的对比研究,但是对于“了”与“过”在相同句式中的替换未进行详尽研究。本文将从“了”与“过”在相同句式中可替换的条件、替换后句子的语法意义,以及能否替换的原因等方面展开论述。
关键词:了;过;动词;替换;教学策略
“V+了/过”组合成分类
“V+了/过”能否成立,需要考虑相应的语法条件,也即动词、了及过是否符合组合类型的要求。语法学界对于其中组合成分的分类,一般为以下几种:
一、动词的类型
动词的分类方法有很多种,现代汉语语法根据语义特征将动词分为以下几类:
1.动作动词:
例如跑、走、看、听、研究、批评等。
2.存现动词(分为两类)
一类表示存在:
例如在、具有、有、存在等。
一类表示变化或者消失:
例如出现、发生、生、死亡、死等。
3.关系动词:
例如是、叫、像、如、好像、成为、属于等。
4.能愿动词(分为三种)
表示可能:例如会、能、能够、可以等。
表示意愿:例如肯、要、敢等。
表示必须:例如应当、必须等。
5.趋向动词:
例如来、上来、去、下去、出、出去、回、回来等。
6.心理动词:
例如爱、恨、喜欢、想、希望等。
7.使令動词:
例如让、使、请、要求、请求等等。
二、了的类型
以吕叔湘为代表的现代语法学家,根据“了”在句子中所处的位置,将“了”分为两种类型。
第一种“了”位于句中动词之后,表示动作的完成或者实现,我们称之为“了1”。
例如:我吃了一个苹果。
乔治砍了一棵树。
第二种“了”位于句子的末尾,表示状态的改变或者事情的变化,我们称之为“了2”。
例如:树上的樱桃红了。
他来北京的事情我已经知道了。
三、过的类型
现代语法学家根据“过”的语法意义将其分为两种类型。
第一种“过”表示动作行为动作的完成或者结束,我们称之为“过1”。
例如:我吃过饭打算去图书馆。
查过资料以后我就开始写论文了。
第二种“过”表示过去曾经有过某种经历,我们称之为“过2”。
例如:我家也养过蝴蝶兰。
哥哥曾经喜欢过篮球,现在好像不怎么喜欢了。
四、“了/过”与各类动词的组合能力
位于句中的“了1”一般直接与动词相接;位于句末的“了2”有时连接谓语动词,有时连接宾语,在此我们只讨论“了1”以及连接谓语动词的“了2”。
“过”也可与部分形容词组合,表示过去某种状态,在此我们不予讨论,仅仅分析与动词组合的“过”。
①动作动词与“了”、“过”均可组合
例如:跑了/跑过、走了/走过、听了/听过
②存现动词部分可与“了”或“过”组合
例如:有了/有过、出现了/出现过
*存在了/存在过、死了/*死过
③关系动词不可与“了”组合,部分可与“过”组合
例如:*叫了/叫过、*属于了/属于过
*是了/*是过、*如了/*如过
④能愿动词不可与“过”组合,部分可与“了”组合
例如:会了/*会过、能了/*能过
*敢了/*敢过、*应当了/*应当过
⑤趋向动词与“了”、“过”均可组合
例如:来了/来过、下去了/下去过、回了/回过
⑥心理动词可与“过”组合,部分可与“了”组合
例如:爱了/爱过、想了/想过
*喜欢了/喜欢过、*希望了/希望过
⑦使令动词部分可与“了”或“过”组合
例如:请了/请过、要求了/要求过
*使了/*使过、*让了/*让过
由此我们可以总结出,动作动词、趋向动词与“了”或“过”的组合能力最强,关系动词与“了”或“过”的组合能力最弱,其他类型的动词与“了”或“过”的组合能力适中。根据动词与“了”或“过”组合能力的强弱,我们将句子分为两种类型,其一定义为“不可替换句”,其二定义为“可替换句”。以下分别论述两种句型中使用“了”与“过”的区别。
五、不可替换句中使用了与过的区别
例如:我学了两年英语。/我学过两年英语。
他结婚了。/他结过婚。
我爸爸去了上海。/我爸爸去过上海。
不可替换的意思是指替换后原句的意思发生改变。上述例句,动词后无论是“了”还是“过”,句子均成立。而且我们不难发现,此类句子的谓语都是由动作性较强的动作动词充当。带“了”的句子,意指句中的动作发生了,并且可能持续到现在,例如“他结婚了”,是指他结婚的动作发生了,并且已婚的状态持续到现在。带“过”的句子,意指句中的动作曾经发生,或者状态曾经存在,但现在动作已经不再进行,或者状态不复存在了,例如“他结过婚”意指他结婚的状态曾经存在,但现在已经不在婚姻中了。
六、可替换句中使用了与过的区别
例如:①他搞实验,失败了好多次了。/他搞实验,失败过好多次了。
②火灭了一会儿,后来又着起来了。/火灭过一会儿,后来又着起来了。
③她吃了饭就走了。/她吃过饭就走了。 通过以上例句我们可以发现,在可替换句中,且替换后句子意思不发生较大改变的情况下,“了”与“过”均表示动作的完成或者行为的结束,而句中的动词也是动作性较强的动作动词。但是语义的细微差别,其实可以从语用方面进行辨别。带“了1”的句子,可以表示完整的语法意义,也即不需要提問或者后续的说明,可以单独使用。但带“过1”的句子,则有通过“言外之意”的方式回答问题的意味,或者后续需要进行补充说明,句子的意义才完整。如①句中,带“过1”的句子可以用“他最近怎么这么消沉?”进行提问,或者补充“所以最近垂头丧气的。”等后续,而带“了1”的句子则不需要。从时间线上来看,“了1”所叙述的事情一般离现在较近,“过1”叙述的事情离现在则远一些。这种语用中的细微差别我们可以通过相似句替换的方式来进行辨别。
了与过的教学策略
合理安排教学知识点顺序。对于学生来说,区分“过”与“了”之前首先要区分“了1”与“了2”、“过1”与“过2”。部分教材根据了的位置先后首先教授“了1”,但实际上学生最先学会的是“了2”,这就造成了学生学习顺序与教材编排顺序不匹配的情况。为了使学生逐步掌握这种较难的时态助词,应根据其难易程度而不是语法顺序来安排教学内容,否则只能事倍功半。
结合语境,配合练习。“了”与“过”的意义不是可以单单通过词汇来显示的,有时两者的意义及区别还需要通过语境来确定。例如对“去年她跟姐姐一块去了美国”这句话中了的理解,可以通过语境得出不同的解释,如后句是“现在在美国定居了”,那么“了”表示去美国这件事一直延续到现在;如后句是“上个月才回来”,则“了”表示去美国这件事从发生一直持续到上个月。对“过”的理解,则要熟悉中国的“言外之意”的表达方式。如A问B周末去不去看电影,B回答上周“去过了”,这里过的意思是已经经历过了,不想再去了。
总结偏误规律,避免雷区。之所以有漏用、误用、错序等偏误的出现,除了对出现条件不熟悉的原因外,还有对不适合使用的情况了解的欠缺。因此,教师应分别总结出可使用及不可使用“了”及“过”的规则条件,并通过大量的例句、练习加以强化,熟悉动态助词使用的语法结构及语用环境,避免混用的情况出现。
参考文献
[1]张谊生.现代汉语虚词[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陆庆和.实用对外汉语教学语法[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作者简介
孙田田(1991-),女,南京师范大学国际文化教育学院17级研究生,专业为对外汉语教学,研究方向为语言习得理论与应用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关键词:了;过;动词;替换;教学策略
“V+了/过”组合成分类
“V+了/过”能否成立,需要考虑相应的语法条件,也即动词、了及过是否符合组合类型的要求。语法学界对于其中组合成分的分类,一般为以下几种:
一、动词的类型
动词的分类方法有很多种,现代汉语语法根据语义特征将动词分为以下几类:
1.动作动词:
例如跑、走、看、听、研究、批评等。
2.存现动词(分为两类)
一类表示存在:
例如在、具有、有、存在等。
一类表示变化或者消失:
例如出现、发生、生、死亡、死等。
3.关系动词:
例如是、叫、像、如、好像、成为、属于等。
4.能愿动词(分为三种)
表示可能:例如会、能、能够、可以等。
表示意愿:例如肯、要、敢等。
表示必须:例如应当、必须等。
5.趋向动词:
例如来、上来、去、下去、出、出去、回、回来等。
6.心理动词:
例如爱、恨、喜欢、想、希望等。
7.使令動词:
例如让、使、请、要求、请求等等。
二、了的类型
以吕叔湘为代表的现代语法学家,根据“了”在句子中所处的位置,将“了”分为两种类型。
第一种“了”位于句中动词之后,表示动作的完成或者实现,我们称之为“了1”。
例如:我吃了一个苹果。
乔治砍了一棵树。
第二种“了”位于句子的末尾,表示状态的改变或者事情的变化,我们称之为“了2”。
例如:树上的樱桃红了。
他来北京的事情我已经知道了。
三、过的类型
现代语法学家根据“过”的语法意义将其分为两种类型。
第一种“过”表示动作行为动作的完成或者结束,我们称之为“过1”。
例如:我吃过饭打算去图书馆。
查过资料以后我就开始写论文了。
第二种“过”表示过去曾经有过某种经历,我们称之为“过2”。
例如:我家也养过蝴蝶兰。
哥哥曾经喜欢过篮球,现在好像不怎么喜欢了。
四、“了/过”与各类动词的组合能力
位于句中的“了1”一般直接与动词相接;位于句末的“了2”有时连接谓语动词,有时连接宾语,在此我们只讨论“了1”以及连接谓语动词的“了2”。
“过”也可与部分形容词组合,表示过去某种状态,在此我们不予讨论,仅仅分析与动词组合的“过”。
①动作动词与“了”、“过”均可组合
例如:跑了/跑过、走了/走过、听了/听过
②存现动词部分可与“了”或“过”组合
例如:有了/有过、出现了/出现过
*存在了/存在过、死了/*死过
③关系动词不可与“了”组合,部分可与“过”组合
例如:*叫了/叫过、*属于了/属于过
*是了/*是过、*如了/*如过
④能愿动词不可与“过”组合,部分可与“了”组合
例如:会了/*会过、能了/*能过
*敢了/*敢过、*应当了/*应当过
⑤趋向动词与“了”、“过”均可组合
例如:来了/来过、下去了/下去过、回了/回过
⑥心理动词可与“过”组合,部分可与“了”组合
例如:爱了/爱过、想了/想过
*喜欢了/喜欢过、*希望了/希望过
⑦使令动词部分可与“了”或“过”组合
例如:请了/请过、要求了/要求过
*使了/*使过、*让了/*让过
由此我们可以总结出,动作动词、趋向动词与“了”或“过”的组合能力最强,关系动词与“了”或“过”的组合能力最弱,其他类型的动词与“了”或“过”的组合能力适中。根据动词与“了”或“过”组合能力的强弱,我们将句子分为两种类型,其一定义为“不可替换句”,其二定义为“可替换句”。以下分别论述两种句型中使用“了”与“过”的区别。
五、不可替换句中使用了与过的区别
例如:我学了两年英语。/我学过两年英语。
他结婚了。/他结过婚。
我爸爸去了上海。/我爸爸去过上海。
不可替换的意思是指替换后原句的意思发生改变。上述例句,动词后无论是“了”还是“过”,句子均成立。而且我们不难发现,此类句子的谓语都是由动作性较强的动作动词充当。带“了”的句子,意指句中的动作发生了,并且可能持续到现在,例如“他结婚了”,是指他结婚的动作发生了,并且已婚的状态持续到现在。带“过”的句子,意指句中的动作曾经发生,或者状态曾经存在,但现在动作已经不再进行,或者状态不复存在了,例如“他结过婚”意指他结婚的状态曾经存在,但现在已经不在婚姻中了。
六、可替换句中使用了与过的区别
例如:①他搞实验,失败了好多次了。/他搞实验,失败过好多次了。
②火灭了一会儿,后来又着起来了。/火灭过一会儿,后来又着起来了。
③她吃了饭就走了。/她吃过饭就走了。 通过以上例句我们可以发现,在可替换句中,且替换后句子意思不发生较大改变的情况下,“了”与“过”均表示动作的完成或者行为的结束,而句中的动词也是动作性较强的动作动词。但是语义的细微差别,其实可以从语用方面进行辨别。带“了1”的句子,可以表示完整的语法意义,也即不需要提問或者后续的说明,可以单独使用。但带“过1”的句子,则有通过“言外之意”的方式回答问题的意味,或者后续需要进行补充说明,句子的意义才完整。如①句中,带“过1”的句子可以用“他最近怎么这么消沉?”进行提问,或者补充“所以最近垂头丧气的。”等后续,而带“了1”的句子则不需要。从时间线上来看,“了1”所叙述的事情一般离现在较近,“过1”叙述的事情离现在则远一些。这种语用中的细微差别我们可以通过相似句替换的方式来进行辨别。
了与过的教学策略
合理安排教学知识点顺序。对于学生来说,区分“过”与“了”之前首先要区分“了1”与“了2”、“过1”与“过2”。部分教材根据了的位置先后首先教授“了1”,但实际上学生最先学会的是“了2”,这就造成了学生学习顺序与教材编排顺序不匹配的情况。为了使学生逐步掌握这种较难的时态助词,应根据其难易程度而不是语法顺序来安排教学内容,否则只能事倍功半。
结合语境,配合练习。“了”与“过”的意义不是可以单单通过词汇来显示的,有时两者的意义及区别还需要通过语境来确定。例如对“去年她跟姐姐一块去了美国”这句话中了的理解,可以通过语境得出不同的解释,如后句是“现在在美国定居了”,那么“了”表示去美国这件事一直延续到现在;如后句是“上个月才回来”,则“了”表示去美国这件事从发生一直持续到上个月。对“过”的理解,则要熟悉中国的“言外之意”的表达方式。如A问B周末去不去看电影,B回答上周“去过了”,这里过的意思是已经经历过了,不想再去了。
总结偏误规律,避免雷区。之所以有漏用、误用、错序等偏误的出现,除了对出现条件不熟悉的原因外,还有对不适合使用的情况了解的欠缺。因此,教师应分别总结出可使用及不可使用“了”及“过”的规则条件,并通过大量的例句、练习加以强化,熟悉动态助词使用的语法结构及语用环境,避免混用的情况出现。
参考文献
[1]张谊生.现代汉语虚词[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陆庆和.实用对外汉语教学语法[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作者简介
孙田田(1991-),女,南京师范大学国际文化教育学院17级研究生,专业为对外汉语教学,研究方向为语言习得理论与应用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