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校园心理剧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有效的方式,主要通过角色扮演技术,反映大学生常见的一些心理问题和冲突,并通过探索问题解决的办法,改变大学生的认知和行为方式,使大学生获得心灵的成长。在利用心理剧进行心理辅导的过程中要注重选材,排演过程中要加强指导,不拘泥于形式,而且要重视心理剧结束后的分享。校园心理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提高学生的凝聚力,促进学生心理成长;有利于学生重新认识自我、宣泄负面情绪,减轻心理压力;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是学生自助和互助的重要方式。
关键词:校园心理剧;要素;作用
1920年,维也纳精神病学家莫雷诺提出了心理剧,并且逐步将心理剧疗法引入心理辅导中去,形成了一种新的有效的团体心理辅导技术,心理剧的表演没有固定的剧本,强调自发性,进行即兴创作。心理剧主要是以角色理论,人本——存在主义心理学理念,以及精神分析理论,作为其理论基础。[1]校园心理剧是在领导者的指导和帮助下,借助心理剧的形式,反映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和困惑,通过角色扮演,反映当事人的内心冲突和矛盾,并探索问题解决的办法,接受新思想,学习新行为,获得心理成长的过程。有研究表明,校园心理剧能有效提升大学生心理素质,尤其在大学生人际关系方面,是一种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2]一方面校园心理剧比较贴近学生生活,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引导学生发现心理问题,并寻求解决心理问题的方法。另一方面,校园心理剧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通过创设一些具体的情景,帮助学生合理宣泄情绪,改变不良认知,从而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一、校园心理剧心理辅导的要素
1、校园心理剧的取材
校园心理剧是否能获得心理辅导的效果,很大一部分取决于题材的选择,在选材的过程中,首先要了解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把握大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在调查的基础上认清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能极大的反映出大学生内心的矛盾和冲突,从而产生心理的共鸣和深刻影响。在选材的过程不仅反映心理问题的一面,还要注重一些积极心理品质的挖掘,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要能引导学生发现自身的优势,如:进取、力争上游、自信、有爱。让学生体验积极的情感,如:满意地对待过去、幸福地感受现在、乐观地、充满希望地面向未来,还要能发展相互感染的积极的力量,让一些积极的、典型的形象能通过校园心理剧,让更多的学生去学习和模仿。
2、校园心理剧的排演。
校园心理剧在排演的过程中,对指导者也有一定的要求,指导者需要对心理剧的理论和技能有熟练的掌握,保证心理排演的专业性和有效性。心理剧的演出主要是为了反映学生的内心世界,让学生在演出和观看的过程中产生情感的共鸣和认知的改变,是一种自发的行为表现,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达到了自我展示、自我启发、自我改变的教育目的,而且是一种自助、自醒的教育。[3]虽然整个过程中指导者只是进行支持和引导,但是也需要指导者具有较强的把控能力,做到适时、适宜的引导,对表演者和观看者有所启发、进而引发学生更多的思考和领悟。在排演的过程中可以不拘泥于形式,通过多种方式来反映学生情感和思想的变化,如:音乐、绘画、游戏等,不仅更有利于被学生接受,而且能更好的表现内在的感受,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3、校园心理剧结束后的分享
心理剧表演完成之后,重要的是需要组织团体的成员进行分享,通过表演者和观看者之间的交流,让他们充分进行情绪和情感的表达,充分分享、体验和感悟,互相支持和帮助,促进经验的内化,获得心灵的升华。在很多心理剧的表演中,只是为了表演而表演,没有进行表演后的后续情绪情感的处理,角色的扮演只是为大家提供了示例,而每个人生活中可能都有这些角色的影子,在表演之后,如果能让参与者更多的分享和角色相关的生活经验,可能会使表演的效果更加深入人心,并且能使大家掌握更多的经验,使一些相似的心理问题得到更好的解决。
二、校园心理剧的应用和作用
1、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提高学生的凝聚力,促进学生心理成长
校园心理剧的编排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取材于学生身边的故事和场景,在排演的过程中需要发动学生进行自发的创作,刻画人物形象,反映心理历程,这个过程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创造欲和表演欲,寓教于乐,让学生的感受更真切,效果更明显。而且在创造的过程中,每一位成员都集思广益,积极参与,贡献自己的力量,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才能很好的将校园心理剧的编排表演工作完成,中间哪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有可能会使心理剧的创作不成功,所以,创作的过程更能提高团体的凝聚力。由于校园心理剧形式活泼,把学生的心理问题用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呈现出来,激发学生自我调整、自我启发、自我改变,不仅提高了自我心理调适的能力,还可以达到宣传和普及心理知识的作用,帮助身边的同学和朋友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获得心理的成长。
2、有利于学生重新认识自我、宣泄负面情绪,减轻心理压力
心理剧是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来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虽然我们每个人都扮演着各种各样的角色,但是有时却不能很好的认清角色的意义,导致角色失调而产生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心理剧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新的角色扮演的平台,让学生去感受在现实生活中难以感受到的一些角色行为,在虚拟的角色状态下,使一些压抑的心理预期角色得意释放和展现,使学生重新对自我进行认识,不断的突破自我,接纳自我。同时,通过角色间的对比,也可以让学生学会换位思考,从别人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改变自我中心的思维方式。在现实生活中,由于人格、环境等因素,一些学生习惯于将自我的真实情绪压抑起来,负面情绪的长期压抑会给人的心理带来严重的伤害,而产生严重的心理问题。心理剧可以为学生提供情绪发泄的机会,为情绪的释放提供一些合理化的场景,让学生可以尽情的释放和宣泄,从而缓解心理压力,恢复心理的平衡和稳定。
3、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是学生自助和互助的重要方式
校园心理剧可以让学生感受不同的角色,通过不同层次的角色扮演以及各种角色间的灵活转换,使学生能从不同的角度去体验他人的情感,理解他人的行为,对社会角色及人际交往和互动有更深刻的认识,有助于学生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的提高,以便于学生更好的融入大学生活。很多学校都将校园心理剧作为大型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在开展的过程中,不仅能让学生进行自我体验、自我教育,从中了解更多的心理健康知识,做到自我调节和自我修复。而且通过校园心理剧的方式而形成的团体也是心理互助小组的一种形式,在这个小组中,组中成员可以互相支持和帮助,充分利用朋辈的力量,在感悟和升华中不断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是高校中学生进行心理自助和互助的有效方式。
参考文献:
[1]郭平,雷榕.浅议心理剧的理论基础和作用[J].学理论,2011,04:69-70.
[2]舒曼,黄欢,徐朝亮.校园心理剧对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探索[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7,06:71-74.
[3]李帮琼.心理剧——有效的学校团体心理咨询方式[J].教学与管理,2007,10:44-45.
关键词:校园心理剧;要素;作用
1920年,维也纳精神病学家莫雷诺提出了心理剧,并且逐步将心理剧疗法引入心理辅导中去,形成了一种新的有效的团体心理辅导技术,心理剧的表演没有固定的剧本,强调自发性,进行即兴创作。心理剧主要是以角色理论,人本——存在主义心理学理念,以及精神分析理论,作为其理论基础。[1]校园心理剧是在领导者的指导和帮助下,借助心理剧的形式,反映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和困惑,通过角色扮演,反映当事人的内心冲突和矛盾,并探索问题解决的办法,接受新思想,学习新行为,获得心理成长的过程。有研究表明,校园心理剧能有效提升大学生心理素质,尤其在大学生人际关系方面,是一种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2]一方面校园心理剧比较贴近学生生活,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引导学生发现心理问题,并寻求解决心理问题的方法。另一方面,校园心理剧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通过创设一些具体的情景,帮助学生合理宣泄情绪,改变不良认知,从而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一、校园心理剧心理辅导的要素
1、校园心理剧的取材
校园心理剧是否能获得心理辅导的效果,很大一部分取决于题材的选择,在选材的过程中,首先要了解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把握大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在调查的基础上认清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能极大的反映出大学生内心的矛盾和冲突,从而产生心理的共鸣和深刻影响。在选材的过程不仅反映心理问题的一面,还要注重一些积极心理品质的挖掘,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要能引导学生发现自身的优势,如:进取、力争上游、自信、有爱。让学生体验积极的情感,如:满意地对待过去、幸福地感受现在、乐观地、充满希望地面向未来,还要能发展相互感染的积极的力量,让一些积极的、典型的形象能通过校园心理剧,让更多的学生去学习和模仿。
2、校园心理剧的排演。
校园心理剧在排演的过程中,对指导者也有一定的要求,指导者需要对心理剧的理论和技能有熟练的掌握,保证心理排演的专业性和有效性。心理剧的演出主要是为了反映学生的内心世界,让学生在演出和观看的过程中产生情感的共鸣和认知的改变,是一种自发的行为表现,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达到了自我展示、自我启发、自我改变的教育目的,而且是一种自助、自醒的教育。[3]虽然整个过程中指导者只是进行支持和引导,但是也需要指导者具有较强的把控能力,做到适时、适宜的引导,对表演者和观看者有所启发、进而引发学生更多的思考和领悟。在排演的过程中可以不拘泥于形式,通过多种方式来反映学生情感和思想的变化,如:音乐、绘画、游戏等,不仅更有利于被学生接受,而且能更好的表现内在的感受,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3、校园心理剧结束后的分享
心理剧表演完成之后,重要的是需要组织团体的成员进行分享,通过表演者和观看者之间的交流,让他们充分进行情绪和情感的表达,充分分享、体验和感悟,互相支持和帮助,促进经验的内化,获得心灵的升华。在很多心理剧的表演中,只是为了表演而表演,没有进行表演后的后续情绪情感的处理,角色的扮演只是为大家提供了示例,而每个人生活中可能都有这些角色的影子,在表演之后,如果能让参与者更多的分享和角色相关的生活经验,可能会使表演的效果更加深入人心,并且能使大家掌握更多的经验,使一些相似的心理问题得到更好的解决。
二、校园心理剧的应用和作用
1、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提高学生的凝聚力,促进学生心理成长
校园心理剧的编排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取材于学生身边的故事和场景,在排演的过程中需要发动学生进行自发的创作,刻画人物形象,反映心理历程,这个过程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创造欲和表演欲,寓教于乐,让学生的感受更真切,效果更明显。而且在创造的过程中,每一位成员都集思广益,积极参与,贡献自己的力量,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才能很好的将校园心理剧的编排表演工作完成,中间哪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有可能会使心理剧的创作不成功,所以,创作的过程更能提高团体的凝聚力。由于校园心理剧形式活泼,把学生的心理问题用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呈现出来,激发学生自我调整、自我启发、自我改变,不仅提高了自我心理调适的能力,还可以达到宣传和普及心理知识的作用,帮助身边的同学和朋友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获得心理的成长。
2、有利于学生重新认识自我、宣泄负面情绪,减轻心理压力
心理剧是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来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虽然我们每个人都扮演着各种各样的角色,但是有时却不能很好的认清角色的意义,导致角色失调而产生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心理剧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新的角色扮演的平台,让学生去感受在现实生活中难以感受到的一些角色行为,在虚拟的角色状态下,使一些压抑的心理预期角色得意释放和展现,使学生重新对自我进行认识,不断的突破自我,接纳自我。同时,通过角色间的对比,也可以让学生学会换位思考,从别人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改变自我中心的思维方式。在现实生活中,由于人格、环境等因素,一些学生习惯于将自我的真实情绪压抑起来,负面情绪的长期压抑会给人的心理带来严重的伤害,而产生严重的心理问题。心理剧可以为学生提供情绪发泄的机会,为情绪的释放提供一些合理化的场景,让学生可以尽情的释放和宣泄,从而缓解心理压力,恢复心理的平衡和稳定。
3、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是学生自助和互助的重要方式
校园心理剧可以让学生感受不同的角色,通过不同层次的角色扮演以及各种角色间的灵活转换,使学生能从不同的角度去体验他人的情感,理解他人的行为,对社会角色及人际交往和互动有更深刻的认识,有助于学生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的提高,以便于学生更好的融入大学生活。很多学校都将校园心理剧作为大型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在开展的过程中,不仅能让学生进行自我体验、自我教育,从中了解更多的心理健康知识,做到自我调节和自我修复。而且通过校园心理剧的方式而形成的团体也是心理互助小组的一种形式,在这个小组中,组中成员可以互相支持和帮助,充分利用朋辈的力量,在感悟和升华中不断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是高校中学生进行心理自助和互助的有效方式。
参考文献:
[1]郭平,雷榕.浅议心理剧的理论基础和作用[J].学理论,2011,04:69-70.
[2]舒曼,黄欢,徐朝亮.校园心理剧对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探索[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7,06:71-74.
[3]李帮琼.心理剧——有效的学校团体心理咨询方式[J].教学与管理,2007,10: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