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论是简单的葡萄酒标设计,还是复杂的葡萄酒调配,“专属”和“根据需求打造”无疑是客制化的本质。酒庄或者酒商提供“定制”这种更优的消费形式,而消费者则去选择合适自己口味的产品,满足消费需要,还是能够拥有独一无二的产品,满足身份需要?
“请大家站在自己选好的葡萄藤前”,六月下旬的法国波尔多地区气温N怡人,骄阳下的葡萄园里站着一群兴致勃勃的中国游客,法国葡萄酒庄的庄主咧着嘴角皱着眉头,语言不通无法直接交流的情况,让他有点无奈。在翻译的帮助下,他一步步引导着他的客人:“用木条沾沾碗里的葡萄酒,用虔诚关爱的心,将酒液洒在葡萄藤各处,再对着葡萄藤说一句‘Bonne annee(好年份)’!”“崩啦内!”大家嬉笑着说出了这句幸好不是很长的咒语。“现在请将印有自己名字的名牌挂在你们刚刚祝福过的葡萄藤上,这一棵以后就是你们的葡萄树了。”翻译刚转达完庄主的话,大家明显更兴奋起来,纷纷把名牌挂在葡萄枝上,然后开始相互帮忙拍照,摆姿势的时候还不忘重复那句咒语“崩啦内”!庄主看着玩得不亦乐乎的客人,放下了心中的石头,对翻译竖了个大拇指。这是发生在波尔多许许多多葡萄酒庄提供的葡萄酒定制游中间环节的典型一幕。
“拥有属于自己的葡萄藤”,像拥有一个新玩具一样让去到酒庄参观的游客们开心无比。可拍下那张挂着自己名字的葡萄藤照片后,“领到属于自己的葡萄树”还有没有后续故事?这棵葡萄藤是否需要自己定期飞回来关心它的成长状况?从除草、剪枝到采摘、压榨、酿造,最后装瓶,作为“葡萄藤主人’的消费者是否还有话事权?这些细节仿佛在波尔多的艳阳下融化掉了,庄主说“一年后你们将会拿到属于你们自己的一瓶葡萄酒”的承诺,盖过了这些让人费心的细节,现场活动本身已经填满了消费者的满意度槽,成为了一次成功的“葡萄酒定制活动”。
在中国,“你的葡萄酒”是什么?
葡萄酒如此风靡全球不过区区几十年,而葡萄酒在国内从兴起至今也不过二十年左右。然而这二十年间,中国消费者成长迅速,中国已然成为不少葡萄酒产区的全球最大出口地。上世纪90年代葡萄酒刚进入中国市场时,“喝葡萄酒”这个行为本身成为了一种标志,餐桌上只要出现葡萄酒,便是一种潮流的体现,而酒是怎么喝的不重要,不管是加话梅还是加雪碧,反正葡萄酒的原味大众是接受不了的。这时候“中国人的葡萄酒”是一种接受新鲜事物、洋化的姿态;经过几年的市场发展,葡萄酒在国内成为富裕和权贵阶层的心头好,一时间“葡萄酒只喝最好最贵”成为潮流,世界各地的顶级葡萄酒都成为中国富豪们收集的目标,价格顿时疯涨。葡萄酒在市场也因此名声大噪,没人再把它当成“有酒精的葡萄汁”,反而大众都知道它是个“挺贵的洋玩意”。然而只卖贵价酒的市场仍未成型,葡萄酒还只是少数人的消费品,“中国人的葡萄酒”是一种身份象征;直到近两年,葡萄酒市场开始理性化,葡萄酒消费的主体趋向大众消费,价格也开始平民化,中国的葡萄酒市场终于迎来一个较为成熟的时期,真正进入“你时代”。
“你时代”的中国葡萄酒市场是买方市场,大量涌入的各个产区的、各个品牌的、各个价位的葡萄酒,消费者手里的买酒钱—下子金贵了。面对不同档次和等级的葡萄酒产品,消费者一开始是迷茫的,幸亏各个产区为了推广自己的产品,不遗余力地做市场教育,使得消费者的知识水平大大提高。葡萄酒饮家也开始细分化:有的人在超市买酒、有的人去品牌专卖店买酒、有的人上网买酒、有的人信不过进口国内的渠道,依然托朋友从国外人肉直背。可宏观来说,葡萄酒仍是大众商品,要抓住付钱的金主,不让他们觉得“各式葡萄酒不过是同质化的商品”,找准用户需求,开发出真正的“你的葡萄酒”的重要性就凸显了。
“你的葡萄酒”怎么玩?
在一个烛光摇曳的高档餐厅里,你与你的爱人准备享用精美的晚餐。侍酒师询问想喝什么酒款,早已精心安排好的你,用手指在酒单上虚点—下,说:“就选这一款吧。”侍酒师会心一笑,道谢离去。不一会儿,带回来一瓶你专门定制的,酒标上印着你与爱人幸福合照的、两人相识那个年份的葡萄酒,一本正经地展示给你的伴侣看。他刚开始不经意地看了看酒标,以为是和其他无数次吃饭一样常规化的葡萄酒标。没想到在酒标上看到了幸福的你们,再一看酒的年份,惊喜得叫出声来!一顿浪漫的晚餐约会,才刚开始就进入了高潮。
没错,这就是“你的葡萄酒”给消费者带来的惊喜之一。而定制葡萄酒标只是“你的葡萄酒”最基本最容易体现的方式。国外有不少网站都提供葡萄酒标的私人定制,而且应用操作相当简单,将想要呈现的内容上传,便可直接看到效果图。葡萄酒周边产品定制也相当热门,比如:刻名字的酒刀、刻名字的酒杯和醒酒器、定制的木箱等,在科技和制造业发达的今天,你能想到的私人定制物品,几乎都能实现。对于葡萄酒深度爱好者,仅接触葡萄酒已经不能满足他们,他们渴求接触葡萄酒背后的人和故事,看看葡萄酒生产的地方。于是葡萄酒旅游应运而生,一些旅行社开始将葡萄酒消费者直接送到酒庄去。有的酒庄更是抓住这个机会,推出更细致的客制化服务,比如文童开头的葡萄酒定制游。而定制“你的葡萄酒”则是更加高级和全面的服务:消费者选择自己喜欢的葡萄品种,按照自己喜欢的比例进行调配,选择自己喜欢的瓶子进行装瓶,最后贴上自己设计的酒标。“你时代”完全是一个消费者说了算的时代。
客制化要的是什么?
无论是简单的葡萄酒标设计,还是复杂的葡萄酒调配,“专属”和“根据需求打造”无疑是客制化的本质。“定制”的产品,在同质化商品大量出现的时候,总是刺激消费的好方法。比如定制酒标不仅适用于个人消费者,不少企业也是它的拥趸:公司年会时用的酒全部打着公司的Logo,员工们看着自豪感油然而生。酒标上的个性化显示,实际给了消费者“专属荣耀”的满足感。然而这里面藏着一个客制化的矛盾:消费者定制知名酒庄的葡萄酒,并不能改变葡萄酒本身,获得的只是形式上的定制,意义不大;若是完全定制、调配的葡萄酒款,又失去了知名葡萄酒庄原本的配方,并不是完全意义上“那个酒庄的酒”。简而言之,这是个“追求形式,还是追求实质”的问题。然而这个不是葡萄酒庄或者葡萄酒商能回答的问题,选择哪种形式,全看消费者本身。如今,酒庄或者酒商提供“定制”这种更优的消费形式,而消费者则去选择合适自己口味的产品,满足消费需要,还是能够拥有独一无二的产品,满足身份需要?
葡萄酒行业的新未来?
靠做箱包起家的法国路易威登家族,是奢侈品牌中客制化的先驱,率先推出了在皮具上根据顾客姓名字母缩写烫印的服务,牢牢笼络住了一批忠诚客户。而路易威登家族第五代后裔弗朗索瓦(Francois Louis-Vuitton)也继承了这样的客制化精神,成长在一个巨大的家族企业中,却选择定制他自己的人生。20岁那年,弗朗索瓦就向父亲表示,他未来不愿意进入家里的工厂工作,于是开始了自己做主的生活。步入不惑之年后,他体内享乐主义的细胞爆发,深深爱上了葡萄酒。尽管路易威登家族在波尔多拥有两个葡萄酒庄,但坚持“自制人生”的他并不想与家族扯上关系。他遍访波尔多地区酒庄后,选择了六家自己特别钟爱的列级酒庄,与他们合作,在调配上做微调、在酒标上做统一设计,推出了用自己名字命名的精选葡萄酒系列。这一招,无论从酒庄市场营销,还是从消费者定制葡萄酒的角度来说,都相当新颖。结果这系列的葡萄酒刚推出,就受到了热烈追捧。这无疑是客制化葡萄酒成功的好例子!而客制化葡萄酒也许是这个行业发展的新未来?“我并不是在做一个复杂的商业计划,我只是想和葡萄酒爱好者分享我最喜爱的葡萄酒口味。”弗朗索瓦捧着贴着他名字的酒标的葡萄酒,笑容洋溢地抿了一口他钟爱的客制化葡萄酒。
“请大家站在自己选好的葡萄藤前”,六月下旬的法国波尔多地区气温N怡人,骄阳下的葡萄园里站着一群兴致勃勃的中国游客,法国葡萄酒庄的庄主咧着嘴角皱着眉头,语言不通无法直接交流的情况,让他有点无奈。在翻译的帮助下,他一步步引导着他的客人:“用木条沾沾碗里的葡萄酒,用虔诚关爱的心,将酒液洒在葡萄藤各处,再对着葡萄藤说一句‘Bonne annee(好年份)’!”“崩啦内!”大家嬉笑着说出了这句幸好不是很长的咒语。“现在请将印有自己名字的名牌挂在你们刚刚祝福过的葡萄藤上,这一棵以后就是你们的葡萄树了。”翻译刚转达完庄主的话,大家明显更兴奋起来,纷纷把名牌挂在葡萄枝上,然后开始相互帮忙拍照,摆姿势的时候还不忘重复那句咒语“崩啦内”!庄主看着玩得不亦乐乎的客人,放下了心中的石头,对翻译竖了个大拇指。这是发生在波尔多许许多多葡萄酒庄提供的葡萄酒定制游中间环节的典型一幕。
“拥有属于自己的葡萄藤”,像拥有一个新玩具一样让去到酒庄参观的游客们开心无比。可拍下那张挂着自己名字的葡萄藤照片后,“领到属于自己的葡萄树”还有没有后续故事?这棵葡萄藤是否需要自己定期飞回来关心它的成长状况?从除草、剪枝到采摘、压榨、酿造,最后装瓶,作为“葡萄藤主人’的消费者是否还有话事权?这些细节仿佛在波尔多的艳阳下融化掉了,庄主说“一年后你们将会拿到属于你们自己的一瓶葡萄酒”的承诺,盖过了这些让人费心的细节,现场活动本身已经填满了消费者的满意度槽,成为了一次成功的“葡萄酒定制活动”。
在中国,“你的葡萄酒”是什么?
葡萄酒如此风靡全球不过区区几十年,而葡萄酒在国内从兴起至今也不过二十年左右。然而这二十年间,中国消费者成长迅速,中国已然成为不少葡萄酒产区的全球最大出口地。上世纪90年代葡萄酒刚进入中国市场时,“喝葡萄酒”这个行为本身成为了一种标志,餐桌上只要出现葡萄酒,便是一种潮流的体现,而酒是怎么喝的不重要,不管是加话梅还是加雪碧,反正葡萄酒的原味大众是接受不了的。这时候“中国人的葡萄酒”是一种接受新鲜事物、洋化的姿态;经过几年的市场发展,葡萄酒在国内成为富裕和权贵阶层的心头好,一时间“葡萄酒只喝最好最贵”成为潮流,世界各地的顶级葡萄酒都成为中国富豪们收集的目标,价格顿时疯涨。葡萄酒在市场也因此名声大噪,没人再把它当成“有酒精的葡萄汁”,反而大众都知道它是个“挺贵的洋玩意”。然而只卖贵价酒的市场仍未成型,葡萄酒还只是少数人的消费品,“中国人的葡萄酒”是一种身份象征;直到近两年,葡萄酒市场开始理性化,葡萄酒消费的主体趋向大众消费,价格也开始平民化,中国的葡萄酒市场终于迎来一个较为成熟的时期,真正进入“你时代”。
“你时代”的中国葡萄酒市场是买方市场,大量涌入的各个产区的、各个品牌的、各个价位的葡萄酒,消费者手里的买酒钱—下子金贵了。面对不同档次和等级的葡萄酒产品,消费者一开始是迷茫的,幸亏各个产区为了推广自己的产品,不遗余力地做市场教育,使得消费者的知识水平大大提高。葡萄酒饮家也开始细分化:有的人在超市买酒、有的人去品牌专卖店买酒、有的人上网买酒、有的人信不过进口国内的渠道,依然托朋友从国外人肉直背。可宏观来说,葡萄酒仍是大众商品,要抓住付钱的金主,不让他们觉得“各式葡萄酒不过是同质化的商品”,找准用户需求,开发出真正的“你的葡萄酒”的重要性就凸显了。
“你的葡萄酒”怎么玩?
在一个烛光摇曳的高档餐厅里,你与你的爱人准备享用精美的晚餐。侍酒师询问想喝什么酒款,早已精心安排好的你,用手指在酒单上虚点—下,说:“就选这一款吧。”侍酒师会心一笑,道谢离去。不一会儿,带回来一瓶你专门定制的,酒标上印着你与爱人幸福合照的、两人相识那个年份的葡萄酒,一本正经地展示给你的伴侣看。他刚开始不经意地看了看酒标,以为是和其他无数次吃饭一样常规化的葡萄酒标。没想到在酒标上看到了幸福的你们,再一看酒的年份,惊喜得叫出声来!一顿浪漫的晚餐约会,才刚开始就进入了高潮。
没错,这就是“你的葡萄酒”给消费者带来的惊喜之一。而定制葡萄酒标只是“你的葡萄酒”最基本最容易体现的方式。国外有不少网站都提供葡萄酒标的私人定制,而且应用操作相当简单,将想要呈现的内容上传,便可直接看到效果图。葡萄酒周边产品定制也相当热门,比如:刻名字的酒刀、刻名字的酒杯和醒酒器、定制的木箱等,在科技和制造业发达的今天,你能想到的私人定制物品,几乎都能实现。对于葡萄酒深度爱好者,仅接触葡萄酒已经不能满足他们,他们渴求接触葡萄酒背后的人和故事,看看葡萄酒生产的地方。于是葡萄酒旅游应运而生,一些旅行社开始将葡萄酒消费者直接送到酒庄去。有的酒庄更是抓住这个机会,推出更细致的客制化服务,比如文童开头的葡萄酒定制游。而定制“你的葡萄酒”则是更加高级和全面的服务:消费者选择自己喜欢的葡萄品种,按照自己喜欢的比例进行调配,选择自己喜欢的瓶子进行装瓶,最后贴上自己设计的酒标。“你时代”完全是一个消费者说了算的时代。
客制化要的是什么?
无论是简单的葡萄酒标设计,还是复杂的葡萄酒调配,“专属”和“根据需求打造”无疑是客制化的本质。“定制”的产品,在同质化商品大量出现的时候,总是刺激消费的好方法。比如定制酒标不仅适用于个人消费者,不少企业也是它的拥趸:公司年会时用的酒全部打着公司的Logo,员工们看着自豪感油然而生。酒标上的个性化显示,实际给了消费者“专属荣耀”的满足感。然而这里面藏着一个客制化的矛盾:消费者定制知名酒庄的葡萄酒,并不能改变葡萄酒本身,获得的只是形式上的定制,意义不大;若是完全定制、调配的葡萄酒款,又失去了知名葡萄酒庄原本的配方,并不是完全意义上“那个酒庄的酒”。简而言之,这是个“追求形式,还是追求实质”的问题。然而这个不是葡萄酒庄或者葡萄酒商能回答的问题,选择哪种形式,全看消费者本身。如今,酒庄或者酒商提供“定制”这种更优的消费形式,而消费者则去选择合适自己口味的产品,满足消费需要,还是能够拥有独一无二的产品,满足身份需要?
葡萄酒行业的新未来?
靠做箱包起家的法国路易威登家族,是奢侈品牌中客制化的先驱,率先推出了在皮具上根据顾客姓名字母缩写烫印的服务,牢牢笼络住了一批忠诚客户。而路易威登家族第五代后裔弗朗索瓦(Francois Louis-Vuitton)也继承了这样的客制化精神,成长在一个巨大的家族企业中,却选择定制他自己的人生。20岁那年,弗朗索瓦就向父亲表示,他未来不愿意进入家里的工厂工作,于是开始了自己做主的生活。步入不惑之年后,他体内享乐主义的细胞爆发,深深爱上了葡萄酒。尽管路易威登家族在波尔多拥有两个葡萄酒庄,但坚持“自制人生”的他并不想与家族扯上关系。他遍访波尔多地区酒庄后,选择了六家自己特别钟爱的列级酒庄,与他们合作,在调配上做微调、在酒标上做统一设计,推出了用自己名字命名的精选葡萄酒系列。这一招,无论从酒庄市场营销,还是从消费者定制葡萄酒的角度来说,都相当新颖。结果这系列的葡萄酒刚推出,就受到了热烈追捧。这无疑是客制化葡萄酒成功的好例子!而客制化葡萄酒也许是这个行业发展的新未来?“我并不是在做一个复杂的商业计划,我只是想和葡萄酒爱好者分享我最喜爱的葡萄酒口味。”弗朗索瓦捧着贴着他名字的酒标的葡萄酒,笑容洋溢地抿了一口他钟爱的客制化葡萄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