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实质问题关注能力培养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19851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估算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能力。文章针对估算教学时常出现的 “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现象,从现状、成因、改进措施以及教学效果谈提高估算教学效率的切实做法。
  [关键词]估算教学;实质问题;估算意识;估算能力
  估算在日常生活和数学学习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估算教学备受关注。然而,有些教师过于重视估算方法的指导,而忽视对估算本质的探究,缺乏对学生估算意识和估算思维的培养,从而造成学生在解决问题时“不想估”“乱估”“随意估”。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针对小学数学估算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谈谈自己的一些对策。
  一、实质问题与原因
  首先,通过自编专项调研测试题获取数据(如表1),分析后发现学生的估算错误层出不穷,学生的估算意识薄弱,估算能力不足。
  深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
  1.精算在前,估算在后
  题1:学校数学兴趣小组开班了,三(1)班有 19 人参加,三(2)班有 23 人参加,两个班大约有多少人参加数学兴趣小组?
  学生错解:19 23=42≈40(人)
  本题是让学生用估算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进一步巩固估算方法。出错原因有二:(1)低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较低,思维方式简单直接,平时习惯于准确计算;(2)由于题中的数据相对简单,学生很快口算出答案,没有体现估算的价值。有25%的学生先精确计算后估算结果,其做法让人匪夷所思。
  2.含糊理解,意识错位
  题2:去年“十一”黄金周期间,某旅游区接待游客约 73万人,今年游客比去年约多12 万人。今年大约接待游客多少万人?
  学生错解:73
其他文献
[摘 要]以“商的变化规律”为例,探析数学规律教学的策略,促进学生在感知、强化、内化的过程中深刻理解数学规律,最终完成知识的整体建构。  [关键词]数学规律;感知;强化;内化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21)08-0068-02  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理解数学规律往往需要大量的感性材料做支撑。教师可引导学生从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去验
[摘 要]表象是指当具体有形的物体离开视线后,人脑在神经系统中复原出的原物的虚像。数学知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通过建立表象,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知识,掌握技能。  [关键词]长度单位;毫米;表象;有序;实物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8)02-0039-01  小学数学教学中,长度、重量、时间等计量单位的概念建立,原则上都属于表象的积淀
[摘 要]“智性学习”方式倡导数学学习要引导学生抓住核心概念,挖掘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整体和系统地感悟知识,从而有效提升学习力。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设计能引发学生主动参与的习题,并针对学生的薄弱点,引导学生把各個知识点加以整合,帮助学生完善认知结构,同时提升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智性复习;整体教学;认知结构;数学课堂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
[摘 要]《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获得数学知识……更为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数学思考的方法。”为了更好地让学生学会数学思考,从创设情境、适时追问、亲历操作三方面进行了探析。  [关键词]数学思考 创设情境 适时追问 亲历操作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32-084  数学思考指的是人们在遇到问题
[摘要]在“再创造”的“图形与几何”教学活动中,教师紧扣知识本质创设情境、引领活动、促进反思,助推学生自主发现、自主建构、自主创造,让学生成为学习的发现者、探索者和建构者。  [关键词]图形与几何;隐性学力;学力生长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068(2020)17-0073-02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
[摘 要]乘法的概念教学是一切乘法计算教学的基础。如何引导学生抓住本质,让学生经历乘法建构的全过程,感悟乘法的简洁性,是教师必须关注的事情。在“乘法的初步认识”的教学中,教师关注学生的知识起点,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配以圈一圈、数一数、说一说、摆一摆等数学活动,沟通相同加数和乘法之间的关系,以此帮助学生感悟乘法意义。  [关键词]知识起点;转化思想;乘法意义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
[摘要]“用字母表示数”是学习代数知识的重要内容,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一个转折点。教师要吃透教材,将教材文本背后零散的知识点进行有效整合,利用统一情境衔接小学和初中的知识。  [关键词]用字母表示数;数量;数量关系;计算公式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068(2020)32-0026-03  苏教版教材五年级上册“用字母表示数”(如图1和图2)是代数知
[摘 要]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在教学“千米的认识”时,设置生活中的问题情境,构建适当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使学生形成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习惯。  [关键词]千米;教学设计;教学活动;概念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9)02-0078-02  【教学内容】苏教版
[摘 要]立足“用计算器探索规律”的教材内容,在教学中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增设探索环节和过程环节,从而对相关教学进行优化设计。  [关键词]认知规律;知识迁移;教学反思;小学数学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8)35-0033-02  苏教版教材编排“用计算器探索规律”这一单元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用计算器计算较大数的乘除法技能,并在此基
[摘 要]在小学阶段,理解概念是学习运用数学知识解答相关问题的前提。“正比例”是六年级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正比例的应用性也比较强,教师要在课本已有的情境基础上,合理扩充并完善素材,为学生对概念形成完整的认识提供立体支撑。  [关键词]正比例;教学设计;反思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23-0030-02  关于“正比例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