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我国政府在高等学校中建立各种基础人才培养基地、基础课程教学基地和重点研究基地等,这是在传统教育经费拨付方式上增加的一种新的教育资源配置的方式。文章从对国家学科基地政策的剖析透视了转型期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方式的变化以及政府与高校关系的调整。
关键词:资源配置;学科基地;政策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我国政府实施了一系列高等教育重点建设政策,远的如国家重点实验室计划、近的有“211工程”和“985工程”计划、“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以及“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计划等。这些政策计划通过相应的资源倾斜和经费投入,对有关高等学校和学科进行重点投资和建设,体现了新时期政府在高等教育领域一种新的教育资源配置方式。本文以转型时期我国政府在高等学校中建立的各种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基地、基础课程教学基地和重点研究基地等基地政策为例,对这种教育资源配置方式的特点及其对政府与高校关系的影响进行分析。在详细分析之前,文章首先对学科基地政策及其发展的概况进行了回顾。
一、国家学科基地政策概况
(一)学科基地政策的出台过程
20世纪80年代末期,在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受市场经济的冲击,我国高等学校中基础学科的研究和教学工作出现了十分令人担忧的状况。根据国家教委的调研,当时我国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1)实验仪器、教学设备老化,图书资源难以为继。(2)社会上对基础科学研究人才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许多优秀考生转向“外经”、“外贸”,报考基础学科的优秀考生少。(3)教师队伍不稳,教师梯队结构不合理、知识老化,教学队伍乏人。(4)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落后,教材陈旧。这些现象首先发生在理科。这些问题的存在,引起了当时许多老一辈科学家、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和不安。
原国家教委经过调研后决定从1990年代起在高等学校中建立国家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1990年7月,国家教委在兰州召开全国高等理科教育工作座谈会,首次提出建立国家基地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的构想。当年10月,国家教委正式印发了《关于深化改革高等理科教育的意见》的通知,指出“为确保这些专业点的生源和教育质量,国家将制定相应政策和培养方案”。1991年6月,国家教委在北京召开首批“高等理科教育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简称“理科基地”)专业点论证会,决定先在全国重点综合高校和少数重点工科高校中,进行建立“理科基地”专业点的试点。
在试点改革的基础上,1992年,原国家教委正式发布了《关于建设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的意见》,首次以政府文件的形式对国家学科基地建设的目标、基地的招生办法、人才培养和毕业生去向、师资队伍建设、实验室建设、评估验收等相关问题进行了规定。该文件的发布,也标志着学科基地政策的正式出台。
(二)学科基地的发展现状
1﹒学科基地的发展
从1991年起,通过学校申请、专家论证评审等程序,原国家教委先后4批从全国基础较好的39所综合高校、理工科高校和师范、农林、医药院校中,选择数学、物理学等14个基础学科的83个专业点,建设国家理科基地。经过几年的建设,“理科基地”在改善理科教学实验条件、吸引优秀生源和稳定师资等方面取得了较大成绩,在当时理科教育界乃至于科学界引起了强烈反响。这更加坚定了原国家教委把“基地”的建设和改革作为高教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的决心,并逐渐扩大到了人文等学科。
1994年底,原国家教委做出了建立国家级“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简称“文科基地”)的决定,并于1995年1月正式批准在全国31所高校建立51个“文科基地”学科点。1998年,在广泛调研和研讨的基础上,教育部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国家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基地建设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明确了基地的建设目标,并决定从一批具有配套的理论经济学硕士、博士点的重点学校中择优建立一批“国家经济学基础人才培养基地”。1998年5月,教育部批准设立了13个经济学基地。
在建立人才培养基地的同时,教育部还将这种建立基地的政策模式进一步延伸到教学领域、研究领域及其他应用学科领域。1994年,教育部决定在部分普通高等学校建设“国家工科基础课程教学基地”(简称“教学基地”),加强对工科基础课程教学人才的培养。1999年,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精神和《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提出的关于加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的任务,教育部制定了《关于建立国家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的计划》,决定在高等学校中建设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以推动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事业的发展和科研体制的改革。2002年,为适应我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要求和生物技术产业发展对人才的迫切需要,实现我国生物技术产业化高层次人才培养的跨越性发展,教育部、国家计委批准在36所高校建立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至此,学科基地的模式进一步延伸至应用学科领域。
2﹒基地布点范围和投入现状
(1)基地的布点范围
以人才培养基地为例,从基地的布点范围来看,各基地所涉及的学科专业和学校类型非常多。截止目前国家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基地所涉及的省市、学校和学科专业情况如下表:
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理科基地”涉及18个省(市)、39所学校的83个基地点;“文科基地”涉及17个省市、31所学校的53个基地点;“经济学基地”涉及10个省市13所高校的13个基地点。从学科范围来看,“理科基地”涵盖了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地理学、地质学、大气科学、海洋科学、天文学、力学、心理学、大理科班等14个基础学科。基地涉及的学校包括全国重点综合高校、部委属重点高校、地方综合院校以及农、林、医、师范等各类院校。
(2)基地投入情况
在经费投入方面,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承诺每年向每个基地投入15-30万元的经费,用于改善基地办学条件和育人环境,提高基地教师待遇和学生学习生活条件,以及其他与基地教学质量和科研成果有关的必要支出。此外,基地所在学校还要按照1:1的比例进行配套投入。以“理科基地”为例,国家对每个理科人才培养基地点每年投入经费30万元,基地所在学校按照1:1的比例配套30万元,总体上一个理科基地点一年获得的经费支持是60万元。“九五”和“十五”期间,国家财政每年拨专款6000万元用于理科基地建设,为此还专门设立了“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
1995年3月在合肥召开的“理科基地”建设和改革经验交流会上,来自各校的代表们反映“基地”预算经费数额难以完成预定的建设目标,建议国家教委和各高等学校进一步筹集资金。会议之后,苏步青等11位科学家致信当时的江泽民总书记和李鹏总理,提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保护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的呼吁书》。紧接着,卢嘉锡等63位全国人大代表提出《关于建立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的提案》。《呼吁书》和《提案》都呼吁党中央和国务院增拨专款,建立“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此举得到党中央和国务院领导的重视,当时的江泽民总书记和李鹏总理对“呼吁书”作了重要批示。1996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作出了同意建立“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的意见,决定“九五”期间,国家财政每年拨款6000万元,5年累计3亿元,用于基地建设。
总体上看,研究基地获得的经费一般高于人才基地和教学基地。除直接的经费投入外,各基地一般还享受国家和所在学校在招生、教学、科研和人事等方面一系列的特殊政策与优惠。例如,学校为基地点配备独立的实验室、教学设备和图书资料室,在引进教师和选派教师出国留学等方面给予基地一定的倾斜。
二、“学科基地”建设中教育资源配置的方式与特点
“学科基地”是一个较为典型的教育资源配置政策,体现了转型阶段政府对资源配置方式的探索。
(一)政府主导、高校竞标的资源配置方式
从上述国家学科基地政策的背景和出台过程来看,基地政策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为克服市场经济的短期效应而由政府实施的资源再分配政策。从性质上来讲,学科基地政策应该属于政府主导的计划配置模式。政府通过在人力、物力和财力等资源配置上给予若干高校和学科较大的倾斜和投入,鼓励这些学校挖掘现有潜力,保护和发展基础学科,进行基础研究创新,提高教育质量和科研水平。政府(主要是教育部)在整个政策过程中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主要体现在:(1)从政策议题的设立到基地政策的出台,政府都是其中最主要的力量,这从教育部组织的几次大规模调研活动中可以看出。(2)在基地政策中,有关资源分配的计划、方式和过程也是由政府予以规定的。例如,基地政策规定“基地建设采取政府与高等学校合作共建的模式”,“主管部门的投入和学校的配套资金是基地评审的必要条件”。基地建设实行“分期分批”建设、“滚动淘汰”的动态管理等方式。(3)在基地政策实施的过程中,政府还通过召开经验交流会、进行中期检查和验收评估等方式,加强对基地建设的领导和管理。政府希望通过这种对资源投入的倾斜,将这些基地建成为国家高等学校实施教学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科研创新的“示范地”与“窗口”,以促进整个高等教育进行教学科研的改革与创新。在一定程度上,基地政策的实施在一定范围内克服了市场在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中的“失灵”现象,加强了对基础学科和基础研究的扶持和保护。
但另一方面,这种政府主导的资源配置方式又不同于传统的教育资源配置方式,主要体现在学科基地资源配置不是通过自上而下的强制推行方式,而是由政府牵头,通过竞标机制来实现政府与高校的双向选择。其基本做法是,由政府提供建设资金,高等学校提供校舍、师资、设备、资源和其他投入,政府出资相当于要“购买”高等学校的服务,高等学校接受政府的资助意味着必须按照政府制定的学科建设目标办学,发展基础学科、培养基础科学教学和研究人才,体现了学校和政府之间的一种平等与相互合作关系。
学科基地的基本运作模式如下:
在这个模式中,作为委托人,政府设定了学科基地建设的基本政策(基地建设标准、资格审批、经费投入、建设周期等)。作为赛局参与者,高等学校像一般公共或私人企业一样,需要与其他(企业)高校竞争政府的学科基地项目。在此过程中,教育部及其所属的分管学科基地建设的司局则作为政府机构内部的代理人具体负责与高等学校就学科基地建设的有关事宜进行协商并执行政府政策。对政府和高校而言,双方的合作是自由和自愿的,政府通过甄优遴选来确定合作伙伴,高等学校根据自己的意愿来决定参加或退出“基地”建设,双方之间结成了某种承诺和合作的意向,具有目标取向,蕴涵着一种合同管理的思想。这在一定范围内能够促进高等学校之间的竞争,促使高校按契约关系履行相应的责任和义务,促进资源的利用效率。
(二)学科基地资源配置模式的特点
1﹒体现了“选优保重”的思想。在《关于建设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的意见》中明确规定,布点原则和条件是“贯彻选优保重、合理布局的原则,优先选择那些代表我国先进水平的、在国内具有重要影响和起骨干带头作用的专业点”。随后的基地选点中都贯彻了这一原则。1998年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国家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基地建设的若干意见》中进一步将“具有配套的硕士和博士专业点或国家重点学科点基地”作为申报基地基本条件之一。这些都体现了一种“选优保重”的资源配置思想。
2﹒采用经费投入的“配套”模式。学科基地政策规定,基地专业点的建设经费由其上级主管部门拨专款投入,每年15-20万元,连续投入5年,学校应按一定比例配套投入,主管部门的投入承诺作为评审条件之一。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调动各方面的力量,增加对各学科建设的投入。
3﹒实行竞争性招标的做法。在学科基地建设中,首先由政府提出建设目标和方案,然后各高校组织力量进行申报,经过专家组严格审核筛选后,只有少数高校获得“基地”建设资格,接受政府的资助。这事实上是一种竞争性招标的做法。通过实行这种做法,政府相当于在高等学校内部创建了一种“内部市场”,促使高校为获取资源而展开竞争,这会在一定程度上调动高校的积极性。同时,政府的资助经费也往往是伴随一定条件的,如果受资助学校在规定的时间内没有完成政府设定的目标,则政府可以通过相应的措施(如减少资助经费)来惩罚高等学校,甚至剔除不合格的高校,有利于实现高等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
4﹒资源配置过程具有外溢的特点。国家学科基地建设最初仅限于理科基础科学人才培养,随着投资效益的逐渐显现,政府逐渐将这种模式扩大到了文科(1995年)、工科(1994年)、经济学(1998年)等其他学科范围。在这里,资源分配是一个逐渐外溢的过程。这种资源配置外溢的现象不仅体现在人才基地内部由理科外溢至文科、工科和经济学等学科领域,还体现在由人才培养领域向研究领域和其他应用学科领域的外溢。
三、对学科基地资源配置中政府与高校关系的反思
(一)关于高校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
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必须联系基地政策的出台过程。事实上,高等学校并不是完全被动地接受政府资源调配,在基地资源配置过程的关键环节中往往发挥着重要的引导作用。我们由“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的建立过程可见一斑。高等学校通过在学科基地会议上向教育部领导反映意见的机会,以及通过动员著名学者和人大委员的办法,将其要求向上反映,从而影响政府的资源配置决策。通过这种渠道表达自身意见和要求以影响政府的决策,是基地政策中高等学校影响政府资源配置过程的一种途径。在学科基地政策中,高等学校影响政府资源配置决策的另一重要途径,就是高校利用自身在科研队伍、学科设置、硕博点数量、院系规模和学术影响力等方面有形和无形的资源争取申报基地,从而使资源向本学校的各个学科倾斜。例如,一些实力一般的高校为了申报基地而采取的各种“联合”、“集中资源”的策略。但总体上看来,各高校对政府的资源配置过程的影响是有限的,高等学校仅仅是在政府既定的行动框架内采取行动。
(二)学科基地资源配置模式对政府与高校关系的影响
建立各类型的国家学科基地,由以前的无条件拨款转变为一种择优保重基础上有条件拨款,不仅是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方式的重要转变,而且也代表着高等教育管理模式的重要转变。这主要体现在:
1﹒学科基地采用竞争性招标的做法,在政府与高校之间达成了某种合作的意向,这一点完全不同于与我国传统的教育管理模式。在传统的教育管理模式下,政府与高等学校之间几乎是一种行政管理关系,高等学校作为国家行政机关的隶属单位,是国家行政管理的自然延伸,完全服从于政府的行政命令和调配,在资源的分配上,高校缺乏类似学科基地竞标这样的利益诉求途径。
2﹒学科基地资源配置中采用经费投入的“配套”模式,也使得一些高校可以凭借自身的资源优势在局部范围内影响学科的建设与发展,从而在政府与高校之间保持某种平衡和张力。
3﹒学科基地使得越来越多的高等学校置于政府的竞争性拨款政策之下。由于政府的拨款是附带条件的,因此,在某些方面政府对高等学校的控制不是削弱反而是加强了。政府评审的指标体系则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高校自主发展的自由空间。
尤其不容忽视的是,由于基地名额的限制和我国政府在教育资源配置中所处的绝对优势地位,很有可能进一步增强政府对高校的控制。事实上,这一趋势已经在逐渐显现。我国政府在高等教育中建立的各种学科基地、以及“211工程”、“985工程”等,在给予高校专项建设资金的同时,也都使得高校对政府的依赖进一步加强。
关键词:资源配置;学科基地;政策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我国政府实施了一系列高等教育重点建设政策,远的如国家重点实验室计划、近的有“211工程”和“985工程”计划、“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以及“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计划等。这些政策计划通过相应的资源倾斜和经费投入,对有关高等学校和学科进行重点投资和建设,体现了新时期政府在高等教育领域一种新的教育资源配置方式。本文以转型时期我国政府在高等学校中建立的各种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基地、基础课程教学基地和重点研究基地等基地政策为例,对这种教育资源配置方式的特点及其对政府与高校关系的影响进行分析。在详细分析之前,文章首先对学科基地政策及其发展的概况进行了回顾。
一、国家学科基地政策概况
(一)学科基地政策的出台过程
20世纪80年代末期,在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受市场经济的冲击,我国高等学校中基础学科的研究和教学工作出现了十分令人担忧的状况。根据国家教委的调研,当时我国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1)实验仪器、教学设备老化,图书资源难以为继。(2)社会上对基础科学研究人才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许多优秀考生转向“外经”、“外贸”,报考基础学科的优秀考生少。(3)教师队伍不稳,教师梯队结构不合理、知识老化,教学队伍乏人。(4)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落后,教材陈旧。这些现象首先发生在理科。这些问题的存在,引起了当时许多老一辈科学家、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和不安。
原国家教委经过调研后决定从1990年代起在高等学校中建立国家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1990年7月,国家教委在兰州召开全国高等理科教育工作座谈会,首次提出建立国家基地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的构想。当年10月,国家教委正式印发了《关于深化改革高等理科教育的意见》的通知,指出“为确保这些专业点的生源和教育质量,国家将制定相应政策和培养方案”。1991年6月,国家教委在北京召开首批“高等理科教育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简称“理科基地”)专业点论证会,决定先在全国重点综合高校和少数重点工科高校中,进行建立“理科基地”专业点的试点。
在试点改革的基础上,1992年,原国家教委正式发布了《关于建设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的意见》,首次以政府文件的形式对国家学科基地建设的目标、基地的招生办法、人才培养和毕业生去向、师资队伍建设、实验室建设、评估验收等相关问题进行了规定。该文件的发布,也标志着学科基地政策的正式出台。
(二)学科基地的发展现状
1﹒学科基地的发展
从1991年起,通过学校申请、专家论证评审等程序,原国家教委先后4批从全国基础较好的39所综合高校、理工科高校和师范、农林、医药院校中,选择数学、物理学等14个基础学科的83个专业点,建设国家理科基地。经过几年的建设,“理科基地”在改善理科教学实验条件、吸引优秀生源和稳定师资等方面取得了较大成绩,在当时理科教育界乃至于科学界引起了强烈反响。这更加坚定了原国家教委把“基地”的建设和改革作为高教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的决心,并逐渐扩大到了人文等学科。
1994年底,原国家教委做出了建立国家级“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简称“文科基地”)的决定,并于1995年1月正式批准在全国31所高校建立51个“文科基地”学科点。1998年,在广泛调研和研讨的基础上,教育部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国家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基地建设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明确了基地的建设目标,并决定从一批具有配套的理论经济学硕士、博士点的重点学校中择优建立一批“国家经济学基础人才培养基地”。1998年5月,教育部批准设立了13个经济学基地。
在建立人才培养基地的同时,教育部还将这种建立基地的政策模式进一步延伸到教学领域、研究领域及其他应用学科领域。1994年,教育部决定在部分普通高等学校建设“国家工科基础课程教学基地”(简称“教学基地”),加强对工科基础课程教学人才的培养。1999年,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精神和《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提出的关于加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的任务,教育部制定了《关于建立国家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的计划》,决定在高等学校中建设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以推动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事业的发展和科研体制的改革。2002年,为适应我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要求和生物技术产业发展对人才的迫切需要,实现我国生物技术产业化高层次人才培养的跨越性发展,教育部、国家计委批准在36所高校建立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至此,学科基地的模式进一步延伸至应用学科领域。
2﹒基地布点范围和投入现状
(1)基地的布点范围
以人才培养基地为例,从基地的布点范围来看,各基地所涉及的学科专业和学校类型非常多。截止目前国家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基地所涉及的省市、学校和学科专业情况如下表:
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理科基地”涉及18个省(市)、39所学校的83个基地点;“文科基地”涉及17个省市、31所学校的53个基地点;“经济学基地”涉及10个省市13所高校的13个基地点。从学科范围来看,“理科基地”涵盖了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地理学、地质学、大气科学、海洋科学、天文学、力学、心理学、大理科班等14个基础学科。基地涉及的学校包括全国重点综合高校、部委属重点高校、地方综合院校以及农、林、医、师范等各类院校。
(2)基地投入情况
在经费投入方面,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承诺每年向每个基地投入15-30万元的经费,用于改善基地办学条件和育人环境,提高基地教师待遇和学生学习生活条件,以及其他与基地教学质量和科研成果有关的必要支出。此外,基地所在学校还要按照1:1的比例进行配套投入。以“理科基地”为例,国家对每个理科人才培养基地点每年投入经费30万元,基地所在学校按照1:1的比例配套30万元,总体上一个理科基地点一年获得的经费支持是60万元。“九五”和“十五”期间,国家财政每年拨专款6000万元用于理科基地建设,为此还专门设立了“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
1995年3月在合肥召开的“理科基地”建设和改革经验交流会上,来自各校的代表们反映“基地”预算经费数额难以完成预定的建设目标,建议国家教委和各高等学校进一步筹集资金。会议之后,苏步青等11位科学家致信当时的江泽民总书记和李鹏总理,提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保护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的呼吁书》。紧接着,卢嘉锡等63位全国人大代表提出《关于建立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的提案》。《呼吁书》和《提案》都呼吁党中央和国务院增拨专款,建立“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此举得到党中央和国务院领导的重视,当时的江泽民总书记和李鹏总理对“呼吁书”作了重要批示。1996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作出了同意建立“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的意见,决定“九五”期间,国家财政每年拨款6000万元,5年累计3亿元,用于基地建设。
总体上看,研究基地获得的经费一般高于人才基地和教学基地。除直接的经费投入外,各基地一般还享受国家和所在学校在招生、教学、科研和人事等方面一系列的特殊政策与优惠。例如,学校为基地点配备独立的实验室、教学设备和图书资料室,在引进教师和选派教师出国留学等方面给予基地一定的倾斜。
二、“学科基地”建设中教育资源配置的方式与特点
“学科基地”是一个较为典型的教育资源配置政策,体现了转型阶段政府对资源配置方式的探索。
(一)政府主导、高校竞标的资源配置方式
从上述国家学科基地政策的背景和出台过程来看,基地政策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为克服市场经济的短期效应而由政府实施的资源再分配政策。从性质上来讲,学科基地政策应该属于政府主导的计划配置模式。政府通过在人力、物力和财力等资源配置上给予若干高校和学科较大的倾斜和投入,鼓励这些学校挖掘现有潜力,保护和发展基础学科,进行基础研究创新,提高教育质量和科研水平。政府(主要是教育部)在整个政策过程中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主要体现在:(1)从政策议题的设立到基地政策的出台,政府都是其中最主要的力量,这从教育部组织的几次大规模调研活动中可以看出。(2)在基地政策中,有关资源分配的计划、方式和过程也是由政府予以规定的。例如,基地政策规定“基地建设采取政府与高等学校合作共建的模式”,“主管部门的投入和学校的配套资金是基地评审的必要条件”。基地建设实行“分期分批”建设、“滚动淘汰”的动态管理等方式。(3)在基地政策实施的过程中,政府还通过召开经验交流会、进行中期检查和验收评估等方式,加强对基地建设的领导和管理。政府希望通过这种对资源投入的倾斜,将这些基地建成为国家高等学校实施教学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科研创新的“示范地”与“窗口”,以促进整个高等教育进行教学科研的改革与创新。在一定程度上,基地政策的实施在一定范围内克服了市场在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中的“失灵”现象,加强了对基础学科和基础研究的扶持和保护。
但另一方面,这种政府主导的资源配置方式又不同于传统的教育资源配置方式,主要体现在学科基地资源配置不是通过自上而下的强制推行方式,而是由政府牵头,通过竞标机制来实现政府与高校的双向选择。其基本做法是,由政府提供建设资金,高等学校提供校舍、师资、设备、资源和其他投入,政府出资相当于要“购买”高等学校的服务,高等学校接受政府的资助意味着必须按照政府制定的学科建设目标办学,发展基础学科、培养基础科学教学和研究人才,体现了学校和政府之间的一种平等与相互合作关系。
学科基地的基本运作模式如下:
在这个模式中,作为委托人,政府设定了学科基地建设的基本政策(基地建设标准、资格审批、经费投入、建设周期等)。作为赛局参与者,高等学校像一般公共或私人企业一样,需要与其他(企业)高校竞争政府的学科基地项目。在此过程中,教育部及其所属的分管学科基地建设的司局则作为政府机构内部的代理人具体负责与高等学校就学科基地建设的有关事宜进行协商并执行政府政策。对政府和高校而言,双方的合作是自由和自愿的,政府通过甄优遴选来确定合作伙伴,高等学校根据自己的意愿来决定参加或退出“基地”建设,双方之间结成了某种承诺和合作的意向,具有目标取向,蕴涵着一种合同管理的思想。这在一定范围内能够促进高等学校之间的竞争,促使高校按契约关系履行相应的责任和义务,促进资源的利用效率。
(二)学科基地资源配置模式的特点
1﹒体现了“选优保重”的思想。在《关于建设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的意见》中明确规定,布点原则和条件是“贯彻选优保重、合理布局的原则,优先选择那些代表我国先进水平的、在国内具有重要影响和起骨干带头作用的专业点”。随后的基地选点中都贯彻了这一原则。1998年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国家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基地建设的若干意见》中进一步将“具有配套的硕士和博士专业点或国家重点学科点基地”作为申报基地基本条件之一。这些都体现了一种“选优保重”的资源配置思想。
2﹒采用经费投入的“配套”模式。学科基地政策规定,基地专业点的建设经费由其上级主管部门拨专款投入,每年15-20万元,连续投入5年,学校应按一定比例配套投入,主管部门的投入承诺作为评审条件之一。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调动各方面的力量,增加对各学科建设的投入。
3﹒实行竞争性招标的做法。在学科基地建设中,首先由政府提出建设目标和方案,然后各高校组织力量进行申报,经过专家组严格审核筛选后,只有少数高校获得“基地”建设资格,接受政府的资助。这事实上是一种竞争性招标的做法。通过实行这种做法,政府相当于在高等学校内部创建了一种“内部市场”,促使高校为获取资源而展开竞争,这会在一定程度上调动高校的积极性。同时,政府的资助经费也往往是伴随一定条件的,如果受资助学校在规定的时间内没有完成政府设定的目标,则政府可以通过相应的措施(如减少资助经费)来惩罚高等学校,甚至剔除不合格的高校,有利于实现高等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
4﹒资源配置过程具有外溢的特点。国家学科基地建设最初仅限于理科基础科学人才培养,随着投资效益的逐渐显现,政府逐渐将这种模式扩大到了文科(1995年)、工科(1994年)、经济学(1998年)等其他学科范围。在这里,资源分配是一个逐渐外溢的过程。这种资源配置外溢的现象不仅体现在人才基地内部由理科外溢至文科、工科和经济学等学科领域,还体现在由人才培养领域向研究领域和其他应用学科领域的外溢。
三、对学科基地资源配置中政府与高校关系的反思
(一)关于高校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
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必须联系基地政策的出台过程。事实上,高等学校并不是完全被动地接受政府资源调配,在基地资源配置过程的关键环节中往往发挥着重要的引导作用。我们由“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的建立过程可见一斑。高等学校通过在学科基地会议上向教育部领导反映意见的机会,以及通过动员著名学者和人大委员的办法,将其要求向上反映,从而影响政府的资源配置决策。通过这种渠道表达自身意见和要求以影响政府的决策,是基地政策中高等学校影响政府资源配置过程的一种途径。在学科基地政策中,高等学校影响政府资源配置决策的另一重要途径,就是高校利用自身在科研队伍、学科设置、硕博点数量、院系规模和学术影响力等方面有形和无形的资源争取申报基地,从而使资源向本学校的各个学科倾斜。例如,一些实力一般的高校为了申报基地而采取的各种“联合”、“集中资源”的策略。但总体上看来,各高校对政府的资源配置过程的影响是有限的,高等学校仅仅是在政府既定的行动框架内采取行动。
(二)学科基地资源配置模式对政府与高校关系的影响
建立各类型的国家学科基地,由以前的无条件拨款转变为一种择优保重基础上有条件拨款,不仅是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方式的重要转变,而且也代表着高等教育管理模式的重要转变。这主要体现在:
1﹒学科基地采用竞争性招标的做法,在政府与高校之间达成了某种合作的意向,这一点完全不同于与我国传统的教育管理模式。在传统的教育管理模式下,政府与高等学校之间几乎是一种行政管理关系,高等学校作为国家行政机关的隶属单位,是国家行政管理的自然延伸,完全服从于政府的行政命令和调配,在资源的分配上,高校缺乏类似学科基地竞标这样的利益诉求途径。
2﹒学科基地资源配置中采用经费投入的“配套”模式,也使得一些高校可以凭借自身的资源优势在局部范围内影响学科的建设与发展,从而在政府与高校之间保持某种平衡和张力。
3﹒学科基地使得越来越多的高等学校置于政府的竞争性拨款政策之下。由于政府的拨款是附带条件的,因此,在某些方面政府对高等学校的控制不是削弱反而是加强了。政府评审的指标体系则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高校自主发展的自由空间。
尤其不容忽视的是,由于基地名额的限制和我国政府在教育资源配置中所处的绝对优势地位,很有可能进一步增强政府对高校的控制。事实上,这一趋势已经在逐渐显现。我国政府在高等教育中建立的各种学科基地、以及“211工程”、“985工程”等,在给予高校专项建设资金的同时,也都使得高校对政府的依赖进一步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