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应立足于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

来源 :高教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lyh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目标、规格和质量。因此,高等职业教育要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结构提出的要求,采取有针对性、灵活性、有效性的措施推进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工作,并且动态、持续地优化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从而保证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不断提高,实现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促进高等职业教育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的发展。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人才培养;可持续发展;区域经济特征
  
  随着科技、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对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是一项涉及社会、经济、文化与教育等方面的长期的、系统的复杂工程。
  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具有明显的区域经济特征,其宏观结构应当与宏观经济结构相适应;口径既不能过于宽泛,失去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和优势,也不能一味追求专门化,使得学生将来就业的方向过于狭窄,影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此,要保证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一、注重专业设置的结构效益
  
  高等职业教育是以培养经济发展所需应用型人才,促进经济发展为根本出发点的,而宏观经济结构决定了经济发展对各类专业人才的需求数量,所以经济结构是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结构的根本依据。一个国家或地区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的宏观结构应当是与其宏观经济结构相适应的。
  1﹒专业设置要定位在为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个人成才愿望,为社会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上。只有依据本国或本地区的宏观经济需求来设置专业,才能实现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经济发展所需人才、推动经济发展的社会功能。反之,就会造成教育资源和人力资源的双重浪费,一方面是消耗大量社会教育资源实施的人才培养得不到经济回报,另一方面是大量人力资源因专业门类不对口而失业闲置,或者不能充分发挥作用。
  2﹒专业的布局必须以经济供给能力为支撑点,以社会对各级各类专门人才的需求为出发点,充分考虑经济发展的承载力和人才需求。高等职业教育只有依据经济结构来规划专业结构,才能保证毕业生能够在毕业后找到合适的工作,毕业生就业率维持在较高水平;反过来,高就业率又能使所设置的专业具有一定的专业吸引力,能够始终保证有充足的生源,从而做到学校“进口旺,出口畅”,树立起高等职业教育良好的社会形象,求得高等职业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二、注重专业设置的区域性特征
  
  高等职业院校的生源主要来自本地区,学生就业后主要也是在本地区就业,因而高等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与地方经济有着紧密联系。高职专业分布与经济分布存在明显的相关性,高等职业院校专业设置具有服务区域经济的特征,应当反映区域经济的特色和优势。
  根据地方经济发展需要,培养与其相适应的各种专业人才,是对高等职业院校专业设置的现实要求;同时,依据地方经济的特点,合理、灵活地设置专业,也是实现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是高等职业院校生命力之所在。
  1﹒只有从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出发,与地方经济社会的远景规划相协调,针对地方经济建设对人才的需要来开设专业,才能保证所培养的人才在专业门类上符合社会需要,才能充分发挥教育的功效,保证教育资源的合理利用,保证培养出来的人才不仅在数量上而且在品质、规格上既能满足当前国民经济各部门对人才的需要,又能为未来经济腾飞做好人才储备,保证所培养人才的可持续发展,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
  只有从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出发,针对地方经济行业领域和职业岗位来进行专业人才培养,才能做到学生就业有去向,从业有岗位,保证高等职业院校有较高的就业率,避免出现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
  2﹒结合地方经济特点,广泛利用行业、企业资源,既可以节约教育投入成本,又能保证教学质量。例如,广州的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充分利用周边企业的资源,把合作企业直接作为学校的实习基地,学生的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就在企业里完成,从而使学校培养的学生与企业所需人才实现“无缝对接”,既为企业提供了专业对口的人才,又实现了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另外,专业设置还必须适应高职院校自身的发展情况,包括适应学校可能具备的物质条件、师资等,与学校所处的地理、经济、社会环境、学校的特色、发展目标相适应。
  3﹒结合地方经济特点,利用地方经济氛围,可以让学生较多地参加各种社会实践和生产实践,充分地体验职业生活,培养职业素养,锻炼从业能力。例如,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多年来在寒假期间组织学生支援广州铁路集团公司的春运生产,既在铁路企业最需要的时候直接地给予了大量的人力支持,得到铁路企业的高度评价,又使学生得到了充分的实践锻炼,同时,还提高了学院在社会上的知名度,可谓“一石三鸟”。
  4﹒区域经济中的优势行业领域或者说支柱产业,需要大量专业人才,能够提供大量就业岗位,针对这一行业的需要和就业岗位办好相应的专业,既能为行业发展提供人力资源支持,推动经济发展,又能长期保证毕业生的就业出路,保證专业的长线发展。例如,针对广州的优势行业——旅游行业,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系设置了旅游专业,并与合作企业广东省中国旅行社股份有限公司及其下属的广东中旅易达旅行服务有限公司、广州广之旅国际旅行社股份有限公司、广东铁青等签订了实习基地协议。2005年,仅广东省中旅就接收了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旅游专业实习学生25名,95%最终留用。2006年,广东省中旅接收了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旅游专业实习学生43名,实现了旅游专业毕业生的高就业率。
  5﹒区域经济的特色行业领域,是区域经济建设中的活跃因素。虽然从宏观来讲人才需求规模不是很大,但很可能其他地方、其他学校都没有相应的专业,因而这种特定专业的人才缺口是客观存在的,无疑可以针对这种需求来开设相关专业,甚至可以凭借地域优势,依托特色行业的发展需求,将其办成重点专业、特色专业。例如,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根据番禺区特有的主打行业——玩具行业而开办的玩具专业在国内就是首屈一指的国家重点专业。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玩具专业的开办充分考虑了番禺区的区域经济特色,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同步和匹配,因而取得了空前的效果。因此,专业设置要适应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按需设置,体现地方经济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专业结构必须与区域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相适应,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状况同步和匹配。
  
  三、注重专业设置口径的适度性
  
  通过研究比较,我们发现,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一般要比学术型本科院校更具体,更贴近实际需求。因此,设置专业既要充分考虑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又要结合自身的办学条件和所具有的特色,遵循适度发展的原则,否则将是脱离学校实际的盲目办学,同时也会导致学校不堪重负,教学质量难以保证。
  高等职业教育区别于学术型高等教育的本质属性,或者说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决定了高职专业设置不能太宽泛。高等职业教育以适应经济发展需要,培养经济发展所需专业人才,推动经济发展为办学的基本原则,一定要从社会需求出发,要贴近实际需求。只有针对这种实际的、具体的需求来设置专业,进行人才培养,才能实现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才能真正做到满足社会需求,发挥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和优势。
  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口径过于宽泛,不利于学生有针对性地掌握基本理论知识,不利于他们有针对性地学习和掌握实践技能,也不利于毕业生就业。众所周知,高职的生源质量比一般本科院校要差(从录取分数来比较),修业年限可能也短(一般是三年),在这种现实条件下,如果专业口径和教学内容广度向一般本科院校看齐,学生学习起来肯定有困难,也不切实际。也就是说,学生学了很多有可能是他们将来在实际工作中用处不大的或用不上的知识,而那些真正实用的知识和技能却无法突出并重点掌握,如此一来,学习的效率就会很低。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的就业优势之一,就是他们的专业更贴近实际需要、更实用。如果专业设置过于宽泛,就会使他们失去相对于本科生的就业竞争力。
  然而,专业设置口径过于狭窄,又会限制学生的择业空间,如果对口的社会需求不足,则毕业生的就业就会成为问题。同时,也不利于毕业生将来的岗位变动。现代社会,很少有人会终身只从事于某个特定的工作岗位,因为社会在不断变化,没有人能保证始终向你提供这一职位;同时,人自身也需要发展和提高,狭窄的专业设置会令学生知识面很窄,不利于他们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专业设置的口径要适度。
  
  四、注重专业设置的应用性
  
  传统的高等教育侧重于理论性、学术性,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不够,学校教育与实际需求存在某种程度上的脱节,专业设置与职业岗位联系不够紧密,专业教学没有与相关行业、职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
  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就在于它是一种应用性教育,是针对社会需求来进行人才培养的。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落实到专业设置上,就是专业的应用性和实用性。横向比较世界上各个国家和地区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情况,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这些专业主要都是一些实用的应用型专业,一般分布在机械、建筑、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电子电气、财经等学科方面。原因很简单,因为这些专业有一定的技术含量,需要较为熟练的实践技能,但并不需要太高深的专业理论,同时又有大量与之相适应的职业岗位群,毕业生有较大的就业空间。这就要求设置专业时要处理好稳定性和灵活性的关系,对于社会需求稳定,需要人才数量多,就业面广的专业,应该追求稳定,全面提高质量,扩大影响;反之,则应灵活、适时调整专业,以满足需要。
  在这里,我们仅以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系为例。该院经济管理系共开设了六个专业:文秘、旅游、市场营销、会计电算化、法学和学前教育。其中,前五个专业近年来非常注重面向行业、针对职业特点进行实训基地和实习基地建设,注重培养学生与相应行业相适应的实践技能锻炼,学生毕业实习就在合作企业进行,实现了毕业生与就业单位的“无缝对接”,加之各专业在广州市乃至广东省都拥有大量的与之相适应的职业岗位群,毕业生的就业率一直能维持在较高水平。毕业生的高就业率使得生源也相对充足(各专业2006年实际招生人数超过计划人数的60%以上,旅游专业实际招生人数超过计划人数的95%),真正达到了“进口旺,出口畅”的良性循环状况。
  
  五、注重市场需求
  
  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应以市场为导向,充分考虑人才市场的需求和规模效益两大因素,增加专业发展的弹性。当今,人才市场已经成为毕业生谋求职业的主要渠道和形式。因此,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和专业建设,必须密切关注市场对人才的要求,一是对什么类型、什么专业人才的要求;二是对这种类型、这种专业人才素质是怎样要求的。这是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结构调整和专业建设的基本依据之一。因此,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时必須充分考虑市场因素,及时掌握人才市场供给情况,把握地方经济结构调整政策,加强与有关行业和用人单位的联系,综合分析社会需求信息,并以此作为设置专业的重要依据。
  总之,对高等职业教育的要求就应该是,既要让学生掌握较为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以利于他们将来有更大的发展,又要让其掌握丰富的实践技能和职业技能,还应当培养学生对新知识、新技术的快速掌握能力,使其对经常变化的就业形势能做出快速反应,并能快速适应。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应该面向行业、针对职业,结合岗位实践,既不能过于宽泛,也不能一味追求专门化;既要保持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和优势,又要保证专业设置符合地方经济社会的需求,从而保证其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
其他文献
摘 要:独立学院制度是近年来一种新生的高等教育制度。本文从制度伦理学的视角对独立学院的制度安排进行审视,从独立学院的制度形成、独立学院的制度执行、独立学院的制度创新等方面对其进行“善”的审视和伦理反思。从而,为完善这一新型的制度形式提供一种参照。  关键词:独立学院;制度安排;制度伦理学    任何一个国家在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都伴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以来,社会经济
期刊
摘要:当下高等教育大众化浪潮席卷世界,高校不可能再按照传统的精英教育的办学思想去解决大众化时期高等教育所面临的问题。笔者通过在美国马里兰大学研修期间对美国大学的办学理念和运作过程进行了了解。美国高等教育管理者面对高等教育的转变进行了积极的思想解放,认为:现代大学必须负起提供教育机会和满足社会需求的功能;构建机动化的组织管理架构;平衡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关系;树立具有感召作用的使命感和普世意义的价值
期刊
教育实习是师范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让学生在技能上可将所学用于实践,在思想上初步培养教师应有的品德素质,还可以加强高师院校和中等学校的合作,检验其办学思想、教育内容、教学水平,并为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可靠依据。各校不仅出台一系列文件保障教育实习有计划进行,实施一系列举措促进其高质量完成,还激励一线教师和相关学者围绕出现的问题开展各种研究。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远程教育的日益推广,研究人员逐渐把重
期刊
摘要:教育的外部性,是指教育的举办和产出除了达到国家和个人的教育目的外,还会给其他社会团体和个人带来经济、非经济的影响,但教育却不能得到受影响社会团体和个人的直接补偿。对教育的外部性进行界定、分类与度量,找出适用于教育外部性内部化的措施,对于更好地发挥教育的功能,更好地解决教育过程中的外部性问题具有巨大的价值。  关键词:高等教育;外部性;内在化    乐志强先生在《高教探索》2007年第5期发表
期刊
摘 要:本文通过关键事件访谈、问卷调查等形式在中部六省“211工程”高校采集样本数据,使用探索性因子分析得出六个维度结构,然后通过验证性因子分析验证。研究发现, 高校最佳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由六个维度构成, 即员工的配置与选拔、激励机制、职业安全、员工参与、绩效管理与基于战略的人力资源规划。该结论为评价我国中部六省“211工程”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测量工具。  关键词:“211工程”高
期刊
摘要:在学生评教时,学生的态度会对教师教学效果的评价产生一定的影响。本文对影响评教的学生态度进行了实证分析,并探讨了学生评教误差形成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学生“评教态度”、“对课程的态度”和“学习态度”三个基于学生态度的因素显著影响了学生评教的数据误差,并且通过“教学效果”的感知误差显著影响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态度”的感知误差。  关键词:学生评教;影响因素;评教误差;结构方程模型 
期刊
摘 要:以英国四所研究型大学为例,对其财务收支情况进行了调查与分析,在此基础上对英国高等教育机构的经费管理特点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英国;研究型大学;收入;支出    英国是世界上高等教育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其高等教育系统长期以来坚持独立办学、保证学术自由和科研自由的传统。以承担教学和科研工作为主要工作职责的研究型大学,更是英国知识进步与创新的重要发源地。本文以剑桥、牛津、华威和诺丁汉四所研究型大
期刊
摘 要:近年来,虽然中国经济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但就业岗位的有限增长与大学生实现就业之间的矛盾仍然很突出。由于用人单位所有制性质的不同,导致他们对大学毕业生素质的需求有差异。对比分析这种差异,对高校教育模式的转变、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以及提高就业率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用人单位;大学生;核心素质;差异研究    近年来劳动力市场的供求矛盾突出,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大学生的就业困境。但是供需之间
期刊
摘 要:生源地助学作为社会助学的重要内容,对于开展多元贫困生资助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河南范县开展的生源地社会助学活动的调查,梳理出其资助流程和成果,总结出其资助的若干特点,联系当前高校资助,进行了一些比较分析。  关键词:贫困生;生源地;社会资助    我国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伴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和学费额度的增加,高校涌现出大量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以下简称贫困生)。数据统计,2007年全国
期刊
摘 要:高等教育哲学尚未获得完备的理论形态,“人本论”、“生存论”、“认识论”、“政治论”、“智慧论”和“资本论”等对立统一的理论的出现,预示和表征了高等教育哲学的“内在紧张”。本文从比较的视角展示了中外高等教育哲学研究的概况和核心关注。  关键词:高等教育哲学;内在紧张;比较的视角    一、高等教育哲学“内在紧张”的内涵  高等教育哲学“内在紧张”是理论在实现自身的过程中把握了实践的需要,与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