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化学物质的微溶性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qingshuic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物质的水溶性是中学化学的重要内容,在整个化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可以说贯穿于全过程。从物质的溶解度到复分解反应的发生以及其他在溶液中进行的反应,几乎都要考虑到物质的水溶性,因此是中考常考内容。而微溶性物质种类较少,常常被我们忽视,从而成了中考的难点。
  一、微溶性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
  1.(2005江苏南通)我国化学专家侯德榜的“候氏制碱法”为世界制碱工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他以食盐、水、氨气、二氧化碳为原料,先制得碳酸氢钠和氯化铵,进而生产出纯碱。
  下表是几种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0℃  20℃  40℃  60℃
  NaHCO3   6.9  9.6   12.7  16.4
  NaCl    35.7  35.8  36.6  37.3
  NH4Cl    29.4  37.2  45.8  55.2
  以“候氏制碱法”制取NaHCO3的化学方程式是:NaCl+CO2+NH3+H2O=NaHCO3+NH4Cl。该反应能进行的原因是:______。
  点评:
  该题充分考察了物质的溶解性。从表面看该反应不符合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所以有些学生无从下手。而复分解不一定非生成气体、水和难溶性物质才能发生,若生成物中有微溶性物质存在,也可能向正方向不断进行。这是初中学生的一个误区和初中知识的局限性,应引起我们的注意。
  2.(2006山东东营)工业烧碱中含有杂质碳酸钠,为了测定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某工厂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方案:准确称量一定质量的烧碱样品于烧杯中蒸馏水溶解,再加入过量氯化钡溶液至沉淀完全,过滤、洗涤、烘干、称量。氯化钡溶液和氯化钙溶液都能与该样品溶液反应生成沉淀,但使用氯化钡溶液所得的结果具有更高的精确度,原因是:______。
  点评:
  这是中考中出错率很高的一道题,学生往往把注意力都集中在CaCl2和BaCl2的性质上,而没有注意CaCl2与NaOH溶液混合时生成的Ca(OH)2是微溶。本题的考查有隐身性,因此,应注意Ca(OH)2属微溶。
  二、离子检验中的应用
  (2004浙江杭州)某污水的PH=5,主要含有碎菜叶、碎塑料薄膜、泥沙、少量氯化钠和硫酸铜等物质。现欲将其经过滤处理后用于清洗厕所,为此:
  1.从耐腐蚀角度考虑,应选择______(填“铁管”、“铝管”或“陶瓷管”)来引流这种污水。
  2.要测定过滤后的水中是否还存在Cl-,检验的方法是:取少量污水先滴加过量的______(写化学式)溶液至无沉淀生成,过滤,然后继续往滤液中滴加稀硝酸和______溶液,观察有无白色沉淀生成。
  点评:
  本题表面考察了Cl-的检验,实则考察了Ag2SO4微溶,因此许多同学错答了加AgNO3溶液。而正确答案应该是先加适量或过量Ba(NO3)2除去SO42-后,再检验C-。因此应注意Ag2SO4的微溶性。
  三、气体除杂中的应用
  (2006山东菏泽)探究小组中的同学在学习中发现:通常用饱和石灰水检验CO2,用浓NaOH溶液吸收CO2。针对这一发现,小明设计了下列实验探究请你参与,如图:
  1.比较甲乙两装置的实验现象可以看出,吸收CO2的量甲______乙(填“>”、“<”或“=”)。
  2.另一位同學小华通过计算来验证小明的结论,计算结果却发现,等质量的Ca(OH)2和NaOH吸收的CO2的质量,Ca(OH)2大于NaOH。因此,他认为通常吸收CO2应该用饱和石灰水。请你对小华同学的结论进行分析:______。
  点评:
  问题的探究既要注重定性分析,还得注重定量分析。如气体的除杂,不是吸收就可以,还要大量吸收,而本题就注重考察了这一点。因Ca(OH)2属微溶,尽管Ca(OH)2是饱和溶液,也只能吸收少量CO2。
  四、气体制取中的应用
  例:实验室制取气体CO2,能否选用药品大理石和稀硫酸为原料?
  点评:这是一道常规题,很直接地考察反应后生成物CaSO4的性质。正因为CaSO4在水中微溶,生成的CaSO4覆盖在大理石表面,使反应停止。因此应注意CaSO4的微溶性。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阐述了新课程理念下语文课评价的标准是:教育性与发展性的统一;科学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实用性与先进性的统一;多样性与充分性的统一。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 语文课 教学评价  “什么样的语文课是好课?”目前,课程论专家、教材论专家、教育专家眼中的标准并不一致。在20世纪90年代对语文有工具论与人文论之争,进入21世纪逐步归结到课堂“以人的发展”为最高标准的口径上,在“综合”的旗帜下,许多语文
期刊
阅读是学生满怀深情地踏上语言的桥梁,去晤见作者、触摸灵魂的过程,是学生与作者进行心灵对话、获取智慧经验和情感的过程。《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学生是阅读的主体,是作品“最后的完成者”。每一个学生的生活经历、人生感受、思想理念各不相同,阅读时的切入点也不相同,因此,每个学生在解读文本时的接受创造也是各不相同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就是学生在阅读
期刊
陶渊明是中国古典文学史上杰出的诗人,他把田园生活的题材带进了诗歌中,开拓了一个全新的表现领域,奠定了其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不朽的地位。  他蔑视富贵、安贫乐道、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品德,获得了后世进步理想人士的敬仰,人们常常把他的这种可贵品德与“凌风傲雪”的菊花相提并论。由于陶渊明对菊花的爱好和描写,在后世人的心目中,菊花几乎成了陶渊明的化身。但是,如果结合当时文人士大夫的生活情趣,就会发现,陶
期刊
数学教学的本质是促进学生的思维活动、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数学素质。作为人的科学文化素质重要组成部分的数学素质所包含的运用数学意识的培养,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进行呢?  下面谈些不成熟的体会和看法。  一、数学教学与数学应用息息相关  看以下实例:  1.在平面几何教学中,几何图形的对称美、“黄金分割”的和谐美,在服装设计、建筑装饰行业中是一个长盛不衰的永恒话题,从中可以挖掘诸多几何知识的应用实例。 
期刊
数学课,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重要的办法是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加强操作。在教学中,教师单从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语言直观上下功夫还是远远不够的,要解决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与形象性的矛盾,还应充分利用直观教学的各种手段。“直观”具有看得见、摸得到的优点,有时能直接说明问题,有时能帮助理解问题,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使学生从学习中得到无穷的乐趣。多年来,我以自身的教学体验,结合同仁们的教学
期刊
音乐教学应当追求一种无权威的学习机制。陶行知说过:您若变成小孩,师生立刻成为朋友,学校立刻成为乐园,谁也不觉得您是先生,您便成了真正的先生。  音乐教师想成为真正的先生就必须立刻放下架子,变成小孩,把自己融入学生中,扮演“合作伙伴”、“设计师”的角色,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教学过程和方法,运用组织、设计、分工、讨论等方式开展音乐学习和实践活动,让学生从自己有兴趣的体验里获得知识与能力,把音乐学习看成是
期刊
摘 要:本文阐述了语文阅读教学的四大误区,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语文阅读教学的三个阶段,即个性爱好探究性阅读阶段、教师指导探究性阅读、应考探究性阅读阶段,从而为语文阅读教学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关键词:阅读教学 阅读能力 探究阅读 个性爱好  语文“新课标”的“阅读教学建议”第四条中扼要阐述了如何“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和创造性阅读能力”的新课题,其目标主要是想通过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来“拓展思维空间
期刊
语文是一门最富情感的学科,语文教师应该是情感丰富之人,语文课堂则应该是情深深趣浓浓的快乐时空。语文教师能否在课堂上巧妙地创设语文情境,煽动学生情趣,使学生主动愉快地参与语文学习的全过程,是语文课程成功与否的关键。  作为语文教师,努力让课堂给学生审美享受,给学生文化熏陶,点燃思想火花,激发创作欲望,这才是本分。多年来我时时提醒自己,莫做教书匠,要成为教育过程的真正能手、艺术家、诗人。为此,我没有一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有这样的表述: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学生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那么,语文教学如何才能落实好课程标准的要求呢?笔者认为,其关键在于语
期刊
摘 要:美术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教学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审美能力、鉴赏能力的培养是发展学生创造能力的基础;激发想象,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关键。  关键词:有效教学 方法 创造能力 培养  新课程的理念是重实践、重能力、重全面发展,作为基础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美术学科,具有树人育才的丰富内涵,因此我们如何真正以素质教育为中心,依照学科教学特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鉴赏能力和创造能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