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个性化”在社交困难学生成长中的作用探索

来源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gpd14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去个性化是西方心理学家提出的心理学理论,其本质是在群体环境中的个体自我观察与评价水平降低了,对来自社会评价的敏感性以及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印象的关心程度都降低了。因而通过集体活动可以有效改善社交困难学生的自我评价机制,促使其增强自信心、正确评价自己,以达到悦纳自己、自如社交的目标。
  〔关键词〕去个性化理论研究;积极;社交困难学生;成长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1)06-0017-03
  
  本来性格内向、羞于在人前讲话的人,看演唱会时也会跟着大声唱歌,看体育比赛时也会高声为运动员呐喊助威。同一个人在不同的状况下怎么会有这么大的差别呢?当人把自己湮没于团体之中时,个人意识会变得非常淡薄,心理学将这种现象称为“去个性化”,即群体成员失去个体感,而淹没在群体、群众之中,也叫“无个性化”。
  
  一、关于去个性化的研究
  
  去个性化(deindividuation),又叫个性消失,最早是法国社会学家G·勒邦提出的,意指在某些情况下个体丧失其个体性而融于群体当中。此时人们丧失其自控力,以非典型的、反规范的方式行动[1]。
  费斯廷格在20世纪50年代,R·C·齐勒在20世纪60年代都曾先后研究过个性消失现象。P·G·津巴多在20世纪70年代初发表的一次实验(即女大学生电击实验)研究具有代表性。
  女大学生电击实验:
  1969年,心理学家津巴多试图发现,摆脱正常社会约束和从事极端否定的行为的去个性化是如何产生的。他做了一个有趣的电击实验[2]。
  津巴多召集了一些女大学生作为被试,要求对隔壁一个女大学生进行电击,不需要负任何道义上的责任,完全是为了科学实验的需要。通过镜子被试们可以看到那个被自己电击的女大学生。被试分为两组。第一组被试都穿上了带头罩的白大褂,每个人只露出了两只眼睛,因而彼此间谁也不认识。整个实验在昏暗中进行。这种情景被津巴多称为“去个性化的条件”。第二组被试穿着平常的衣服,每个人胸前都有一张名片挂着。在实验时,主持人很有礼貌地叫着每个人的名字。每个人彼此都能看得很清楚。这一情景称为“个性化”。
  结果证实在去个性化条件下的被试比在个性化条件下的被试在按电钮时表现出较少的约束。去个性化小组比个性化小组按电钮的次数多达将近两倍,并且每一次按下电钮的持续时间也较长。
  由此,津巴多认为,去个性化产生的环境具有两个特点:一是匿名性。即个体意识到自己的所作所为是匿名的,没有人认识自己,所以个体毫无顾忌地违反社会规范与道德习俗,甚至法律,作出一些平时自己一个人决不会作出的行为。二是责任模糊。当一个人成为某个集体的成员时,他就会发现,对于集体行动的责任是模糊的或分散的。参加者人人有份,任何一个个体都不必为集体行为而承担罪责,由于感到压力减少,觉得没有受惩罚的可能,没有内疚感,从而使行为更加粗野、放肆。有的成员甚至觉得他们的行动是允许的或在道德上是正确的,因为集体作为一个统一体参加了这一行动。
  据此,《中国大百科全书·心理学卷》提出,去个性化是指群体中个人丧失其同一性和责任感的一种现象,导致个人做出在正常单独条件下不会做出的事情。
  
  二、有关的理论观点
  
  罗杰斯(C. Rogers,1981)等人认为去个性化与个人注意力的转移有关。处在群体中的个人会把注意力从自己的行为转移到群体的行为上去。每个人看到的都是大家的共同行为,大家都没有停下来帮助躺在路边的老人,大家都在施行电击,因而降低了个人对惩罚的恐惧感,人人都变得“胆大妄为”了。
  理论研究认为去个性化状态的影响因素有——
  1.外部因素
  (1)匿名性: 《中国大百科全书·心理学卷》提出,发生去个性化现象的关键因素是匿名的作用。生活在群体中的人既有代表群体的一面,也有代表个体的一面。所以,当他代表群体或以群体的面目出现时,由于可以匿名,使人难以辨认个体的真实姓名和身份,谁也不知道他是谁以及他在干什么,他就很可能任意行为,不受规范的约束。此时群体的无标准的整体行为战胜了个体的规则行为,个体的独特性没有了,个体的自我纠正能力没有了。
  (2)责任分散因素: 费斯廷格等人提出,在群体中的个人觉得他对于集体行为是不负责任的,因为当个人隐匿在群体中,不易作为特定的个体被辨认出来时,他就会发现,对于集体行动的责任是模糊的或分散的。由于感到压力减少,觉得没有受惩罚的可能,没有内疚感,从而使行为更加粗野、放肆。有的成员甚至觉得他们的行动是允许的或在道德上是正确的,因为集体作为一个统一体参加了这一行动。一个学生违反纪律,是一个人的事,所谓一人做事一人当,但如果是几个学生一起闹,那么责任完全由一个人承担的可能性就相当小,个体甚至可以把责任推给别人。
  2.内部因素
  去个性化者的主观状态: 已有的对去个性化状态的研究表明,匿名、重视群体、期望、避免道德责任的消极评价、群体大小、唤醒水平、模糊情景的新颖性、乱用药物、卷入群体活动的程度等因素影响或导致了去个性化状态的产生。
  自信心不足是产生去个性化现象的重要原因。学生在群体活动和交往中因感到自信心不足、力量有限,就会不顾判断标准去迎合群体的心理,丧失责任感和自我控制能力,即群体的淹没性。比如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想发表自己的见解但又害怕出错,从而迎合群体的现象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对他人的期望也能产生去个性化现象。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只有个性才能作用于个性的发展和形成,只有性格才能养成性格”。教师的认知优势、年龄优势、社会地位等在学生心目中产生一定的权威形象,这一权威形象使得从幼儿园到高校的学生都有模仿老师的倾向,教师的世界观、价值观、理想、兴趣和认知方式、认知态度、认知风格会对学生的学习和行为产生深远的影响,教师往往被学生看作“社会的代表”“伦理的化身”,成为学生学习、模仿的榜样。
  3.去个性化行为的发生离不开群体诱因
  “重视群体”是去个性化产生的条件之一,因此对于处于去个性化状态的个体,群体的行为极具导向性,由群体中极少数人的某些行为引发整个群体的这种行为的可能性就大大增加[3]。
  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个体常常会被淹没在群体之中,当个体自我认同被群体的行动与目标认同所取代,个体便会进入“去个性化状态”,这种状态将淡化个体的自我观察和自我评价,降低个体责任与个人对于社会评价的关注[4]。
  
  三、理论产生的背景及发展分析
  
  去个性化理论产生的背景是欧洲群众运动盛行时期,群体成员的非理性、反社会行为自然成为研究者关注的焦点,人们寻求这种行为产生的条件,并希望揭示其心理机制。现代社会中,频繁的群众运动不再是主流,但去个性化现象仍然存在,并且在现代科技文明发展的背景下呈现更加多样的形式。这就需要研究者重新理解去个性化现象的心理实质,探究去个性化行为的表现形式,所以在分析思路上,要将个体置于群内或群际关系中,这种关系取向分析是现代社会心理学主流取向之一。在研究对象上,需要关注的是个体对群体规则行为的表现,相对于反社会行为它更加中立,从而扩大了研究范围,有利于去个性化理论的发展和应用。
  
  四、对去个性化理论的质疑
  
  Reicher、Postmes 和Spears(1995)对去个性化理论进行了总体评价,认为它们都包含一些共同的核心因素。首先,概念中都包含“自我丧失或分隔”之义,即一个人失去自我调控;其次,都认为群体是去个性化的前置变量之一,群体颠覆了自我、理智和行为控制。再次,认为去个性化将导致抑制解除行为。然而,许多研究都不支持这一理论甚至报告了相反的结果(Postmes & Spears,1998)。Postmes和Spears(1998)对有关去个性化的60 项研究进行了元分析,结果发现:(1)匿名、群体规模、责任分散等去个性化操作对反规则行为的影响较小。(2)作为去个性化操作与反规则行为之间的中介变量,自我觉察的效果不显著。即不能证明去个性化操作是通过自我觉察的降低而导致抑制解除行为。(3)去个性化操作和情境规则(situational norm)之间的相关最显著,即在去个性化条件下,被试更多地表现出与情境规则相一致的行为,而不是违反规则的行为。这与去个性化理论相矛盾。(4)与个体条件相比,在群体条件下去个性化操作与反规则行为的相关程度更高;群体规模越大,反规则行为越强烈。这一结果表明去个性化是一种群体现象[5]。总之,元分析结果显示,并没有足够的证据支持去个性化理论的主要观点。匿名性、群体规模和自我觉察等去个性化操作几乎不影响那些违背一般社会规则的行为(如反社会行为),反而增加了个体对情境性规则的遵守[6]。既然“重视群体”是去个性化产生的条件之一,因此对于处于去个性化状态的个体,群体的行为极具导向性。在这一方面,只要我们施加积极正确的导向,就可以使去个性化服务于我们所研究的积极方面,而不仅仅研究消极的方面。以上质疑,也为我们探讨其积极作用提供了方向和动力,为我们进行实践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持。
  
  五、对去个性化积极作用的分析与利用
  
  目前国内国际的关于去个性化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其消极意义的研究上,而忽视了其积极作用的研究。笔者认为,去个性化有助于减少社会责任,减轻社会压力,因此会助长更为诚实的自我表达和较少自我约束的行为。在群体环境中,个体会转移注意力,对自我的要求和评判降低,对于自我要求苛刻、不好意思行动的人来说,这是一个落实行动、展示自我的好机会。去个性化状态下,人的自我约束力有所降低,但要想发生暴力或违规行为也必须有一定的诱因,同样的道理,如果诱因是积极的,向上的,那发生的集体行为将是对社会积极有利的。譬如在集体场合,如广场、车站,如果有个道德不良的人欺负老弱病残,只要有一个人挺身而出,伸张正义,大多数的人就会振臂高呼,成为正义的化身(网上曾出现不少这样的帖子);若有一个人乱扔垃圾,别的也会对随手乱扔垃圾变得满不在乎。因而去个性化并不是发生反社会行为或侵犯行为的必然条件,只是使个人自我意识削弱而自觉地遵循群体规则。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只要我们选择利用去个性化的这个积极方面,施以积极的诱因,就会在帮助内向胆小的孩子大胆交际方面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有研究表明,社交困难的学生往往存在自卑或不自信的心理。心理学家分析,社交困难往往缘于过于自卑,以至无法作出正常的社会应对。一位心理学教授就曾这样指出:“社交困难者对自己太过于专注,例如一次普通的谈话,很简单,就是注意对方的谈话内容。但害羞的人所担忧的却是他给对方留下的是怎样的印象。这样一分神,他就往往跟不上对方讲话的内容。所以社交困难者必须停止考虑自己而将注意力转移。”
  我校是一所山区农村中学,学生大多来自耕种劳作的乡村,家长在孩子教育方面没有过多的精力可投入,在农田劳作后,脾气往往变得暴躁,孩子稍有不如意,动辄大声呵斥,甚至拳脚相向,使许多孩子觉得外界对自己的要求太高,而自己做事情总是做不对或做得不够好,形成自卑,造成性格内向,不善与人交往,久而久之造成孤僻、不合群、社交困难等。
  通过调查,在日常生活中,有些学生缺乏对自己的正确评价,往往对自己过于苛求,估计太低。如有些学生感到自己的身体、相貌缺乏魅力,或感到自己能力欠缺,产生自卑心理,然而事实上,他们并不一定是没有魅力、能力差,或学业成就低下者,反而是因为自己期望过高,不切实际,对别人的言行过于敏感,总是认为别人看不起自己。其实,在他们深层的心理体验里则是自己看不起自己,他们害怕挫折、失败,特别是在权威、强者或一些强词夺理的人面前,总是感到手足无措,有时则表现出一种戒备和敌对情绪。长此下去,他们就人为地把自己的交往范围限制在父母、家庭这样一个小圈子中,有的则会产生厌世心理。对于这种人,我们有责任使其对自己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了解自我,接受自己,悦纳自己。
  我们尝试组织这样的学生多参加集体活动,如班集体之间的拔河比赛、篮球比赛、乒乓球比赛、跳绳比赛等团体对抗活动,分小组进行的对抗赛等,使其融入集体,并能在集体活动中忘却自我,忘记自己过高的要求和过低的自我评价,并通过过程中的激励加以强化,以使他们变得自信积极。譬如在班级篮球赛当中,本来内向孤僻、很在意别人的评价的同学,会忘记自我,而以班集体为中心,以班级荣誉为目标。当班级处于下风时,积极地加油助威;当班级胜出时,表现为兴高采烈,甚至与别的同学相拥欢呼,这些动作对于内向羞涩的学生来说,在日常生活中是很难做出的,甚至都不敢想象。而在集体活动中,他们的自我意识降低,过于苛刻的自我评价不再束缚个性行为,从而表现出自己性格特征里大方、活泼的方面。在活动结束后,回顾他们的表现,连他们自己都惊讶,才知道原来自己也有活泼、开朗的外向型性格特质,这样促使其正确认识自己的性格组成,首先从思想上放松,增强自信心。在以后的生活学习中,借助团体性的活动,应用去个性化理论,有意识地进行引导和训练,促进其有意识地发挥长处,改善性格缺陷。从而改善因为性格缺陷而导致的社交困难现象,保障这些学生以后走上社会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
  
  注释及参考文献:
  [1]郑艳. 心理学理论视角的网络去个性化现象分析——从弗洛姆到罗洛梅的分析[J].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09,02.
  [2]白玉萍.破译心灵密码——经典实验启示[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2004,6.
  [3]产生去个性化的因素.百度百科 http://baike.baidu.com/view/140219.htm
  [4] 张承先,顾明远,季啸风等.教育大辞典[M].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7.
  [5] http://www.100md.com 2009年4月1日 《心理科学进展》,2009(2).
  [6]兰玉娟,佐斌.去个性化效应的社会认同模型[J].心理科学进展, 2009, (17).
  
  (作者单位:山东省莒县东莞中心初中,日照,276528)
  编辑/何 妍 终校/于 洪
其他文献
〔编者按〕众所周知,教师职业具有特殊性,教师在教育自己的孩子时,虽然与其他家长有共同之处,但也有其独特的优势和劣势。本刊记者就教师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以及教师教育子女的优势和劣势这一问题专访了北京市教科院基础教育研究所副研究员王晓春。  〔中图分类号〕G4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1)09-0010-03    记者:王老师您好!我们知道教师的生活方式一般都比较有规
期刊
〔关键词〕心理辅导;亲子关系;家庭治疗    一、个案背景  小海,男,10岁,小学四年级学生,非婚生子。父亲与法定妻子有一男一女两个孩子,四人居住在香港;母亲与前夫有一女孩。小海幼年时,父亲与小海母子过着聚少离多的日子,父亲住在香港,小海母子住在深圳,父亲开始是每周,后来是每月一次前来看望小海母子。小海对父亲的香港身份比较骄傲,但是父子感情不是很深。在小海二年级时,父亲与母亲分手。之后,母亲、姐
期刊
〔摘要〕幸福是外部事物对主观内部进行“刺激—反应”的心理过程表现,由此产生各种“心理效应”现象。影响幸福的因素不仅包括人的基本需要,还有其他诱因,而最主要的是人的心理品质。了解幸福的“心理效应”现象,有助于幸福感的建构,也有助于对人的心理教育。  〔关键词〕幸福;心理效应;现象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1)09-0007-03    一、对幸
期刊
九月属于收获,九月属于教师,继九月上半月刊推出“教师的专业成长”专题之后,本期我们特别策划和编辑了“教师的幸福感”专题。幸福是人生命成长过程中的一种基本需要,是人生追求的至高境界。教育作为培养人的一种特殊活动,教师必然是通过自身来改变学生、发展学生,而改变学生的前提是自己的成长、发展,不断提高改变学生的能力。我们常常发现:一旦教师体验到专业成长和教学成功的幸福,便会自然远离职业倦怠。  什么是教师
期刊
〔关键词〕中职生;主题班会;感恩教育  【活动目的】大人的忙碌,家庭的变故,社会的影响,使得大多数90后的中职生情感价值观还不够成熟。他们有着独特的性格特点:内心孤独,待人冷漠,处事草率,行为偏激,思想上也就缺乏了感恩意识,缺少了对自己乃至对社会的责任感。为此,我们将用“一棵苹果树”的故事作为引子,向全校师生展开以“感恩教育”为主题的班会活动,希望中职学生理解父母的含辛茹苦,并能从中感悟到:感恩,
期刊
〔关键词〕工作小结;心理教育;实践探索    到2010年底,我已是一名在一线工作了20年的中学心理教师了。我于1991年从南京师范大学学校教育专业本科毕业,2004年获得教育管理专业的教育学硕士学位,有一定的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的理论基础。  1991~1994年,我回老家靖江斜桥中学,改行教初一、高一英语和初二历史,做了一年班主任。1994年,调入南京五中,在初中部工作四年,1998年以后一
期刊
【关键词】家长会;家长;心理伤害  【家长会目标】  1. 认识家源性心理伤害现象。  2. 引导家长加强学习,提高自己的家教能力。  3. 掌握消除家源性心理伤害的方法,让孩子快乐地成长。  【家长会重点】  启发家长识别家源性心理伤害现象。  【家长会难点】  了解消除家源性心理伤害的方法,并持之以恒地用于家庭教育之中。  【适用年级及课时】小学生家长会,建议用两课时。  【会前准备】  1.
期刊
〔关键词〕高中生;适应不良;心理辅导    一、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徘徊    一个秋意正浓的下午,心理辅导室的电话铃急促地响了起来,电话的另一头是一位母亲焦急的声音:“老师,求您帮帮我家小帆好吗?她吵着要回老家,我急得不得了,今天刚买好火车票准备赶往上海,麻烦您能不能找她谈一谈,先稳住她,我马上赶来……”  于是,高一女生小帆进入了我的视线,“老师,您好!”走进心理辅导室之前小帆先大大方方地打了个招
期刊
〔关键词〕中学;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探索    “以学校的每一天造就每一个学生的本色人生”,是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三余中学坚持不懈的教育信念。它包含着三方面的问题:为学生提供了怎样的教育平台与机会?怎样去培养自己的学生?把学生培养成了什么样的人?“学校的每一天”的状态,直接反映了学校的办学境界。“造就”就是“教育”,就是如何去研究、思考和选择最有效的教育途径与教育策略;如何关注学生的“每一个”;在学
期刊
〔关键词〕留守儿童;意象对话;习惯性偷窃  案例背景:来访者小松,男,小学五年级学生。因经常偷窃,管教无效,由父母带来咨询。父母外出务工多年,初中文化水平。    一、父母的困惑    小松母亲说,从四年级开始,孩子就开始偷东西,原来是偷手表、mp3、mp4、收音机等小件物品,现在发展到偷钱、手机。我们不断地向失窃者赔礼道歉,丢尽了脸面。他还有一个特点,如果没有抓到“现形”就死不承认物品是他偷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