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科学探究真正发生

来源 :中国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369747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基于深度学习的“现象教学”是为了解决科学课堂教学中的两大问题:对生活中的科学现象熟视无睹、积极实验却没有形成科学概念。“现象教学”是以教材为线索,围绕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展开的科学实践活动,从现象的真实性、探究的有序性、思维的深刻性三个视角进行研究,摸索出“现象教学”的三种基本模式:现象引入—探究—发现规律;现象引入—设计—创造作品;现象引入—探究—发现规律—创造作品。
  【关键词】现象教学 科学探究 科学实践
  一、什么是“现象教学”
  “现象教学”源自芬兰,即基于现象(主题)的教学,指按照某一现象或是主题来实现跨学科的主题教学。我校在科学课中所进行的 “现象教学” 是以教材为线索,围绕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展开的科学实践活动。即结合教材内容,以学生感兴趣的现象或问题作为切入点,努力在科学探究与生活之间建立联系,让学生应用科学知识(工程技术)解释生活现象(解决生活问题)。它包括三部分内容:生活现象,从贴近学生生活的科学现象出发,提出驱动性的问题(任务),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科学活动,在活动中习得科学方法,建构科学概念;工程实践,运用科学方法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现象教学”有两大要旨:让学生建构“科学实践”与“生活现象”的联系;让学生建构“科学探究”与“科学概念”的联系。例如,“让一杯浊水变清”一课,生活现象是边远山区水源混浊,科学活动是学生建构了“过滤的方法可以让浊水变清”的科学概念,工程实践是让学生制作净水器,解决让浊水变清的问题。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我们发现,科学教学存在两大问题。
  第一,学生们对实验室的实验很感兴趣,却对生活中的一些科学现象(科学问题)熟视无睹,更不会主动进行探索与研究;
  第二,学生在科学课上积极参与探究活动,却没有形成科学概念。
  如何让科学课堂教学从知识型教学、技能型教学转向能力型教学?基于对这些问题的思考,我们决定在科学学科开展基于深度学习的“现象教学”探索
  实践。
  二、“现象教学”如何实施
  1.梳理教材
  我们从现象的真实性(创设真实情境与设计驱动性问题)、探究的有序性(建立探究任务与安排探究环节)、思维的深刻性(掌握探究方法与建构科学概念)三个研究视角对一至六年级的教材进行了梳理,选取12个适用“现象教学”的课例进行研究与改造。例如,一年级的《纸的吸水性》被改造为《制作纸水杯》,二年级的《枫树与竹叶》被改造为《这是谁的叶子》,三年级的《蚕宝宝变样了》被改造为《蚕宝宝生长记》,四年级的《控制灯泡的亮与灭》被改造为《给电路装开关》,五年级的《水去哪里了》被改造为《怎样让衣服快速干》,六年级的《呼吸》被改造为《你的肺活量有多大》……
  2.探索课型
  我们成立了“现象教学”研究工作坊,近两年来,共改造了72节课例,打造出16节经典课例。同时,我们对这些课例进行提炼,探索出“现象教学”的三种基本课型:现象引入—探究—发现规律;现象引入—设计—创造作品;现象引入—探究—发现规律—创造作品。着力通过教学结构化探索,构建“现象教学”教学模型。
  (1)現象引入—探究—发现规律
  三年级“材料与沉浮”课程的设计意图是让学生了解,不同的物体放进水里,有些会沉,有些会浮,也就是不同材料的物体在水中的漂浮能力不同。
  传统的教学一般是教师在第一个环节出示铁块、铝块、塑料块和木块,让学生猜测什么物体会下沉,什么物体会上浮,再进行实验验证等。
  简玲珊老师把它改造为“让苹果沉下去”。首先,创设一个真实的情境:苹果浮在水面上,教师让学生观察现象并提出核心问题:“你能让苹果沉下去吗?”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实验方案,并展开探究,根据实验结果进行汇报和交流。然后,由学生分析并总结:不同材料的物体,在水中的漂浮能力不同,改变同一物体的大小或状态都不能改变它在水中的漂浮能力。这属于“现象引入—探究—发现规律”的课型。
  (2)现象引入—设计—创造作品
  一年级“我们来观察”一课的教材通过大量的图片提示,让学生运用不同的感官观察身边的物体,涉及的被观察对象较多,缺乏实物体验,不利于科学概念的建构。
  刘云老师以制作小橘灯为主题,让橘子贯穿整个探究活动。首先创设生活情境:缩口布袋子里放着一个苹果,一个橘子和一个小番茄,教师请同学们戴上眼罩,帮爱吃橘子的老师“找橘子”。学生通过用手摸、用鼻子闻等方法找出橘子,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并总结:“你是用身体上的哪个感官找到橘子的?”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观察不同颜色的橘子、剥开成熟的(橙色)橘子观察、描述、品尝,进一步全面认识橘子的特征。最后,出示小橘灯,引导学生设计小橘灯(画)、制作小橘灯。本节课属于“现象引入—设计—创造作品”的课型。
  (3)现象引入—探究—发现规律—创造作品
  六年级“让污水变清”的传统教法是出示砂子、石子、活性炭、滤网等材料,引导学生观察这些材料的结构,直接制作简易净水器。由于孩子们对于滤材与过滤效果之间并没有形成有效的联系,很难得出过滤能让浊水变清的概念。
  陈晓敏老师结合生活现象,设计情境:“水龙头流出来的水有时是黄色的,直接喝对我们的身体可能不好,你们能想办法让这些浊水变清吗?”进而提出设计简易净水器的任务。在实践探究的过程中,老师给学生提供结构性材料,提问:“这里是一些常见的过滤材料:沙子、石子、碳、无纺布等,请认真观察一下,它们各有什么特点?你认为哪一种材料过滤效果最好?”学生观察材料的特性,根据自己的认识,选择一种材料进行实验。通过实验探究,建构过滤可以让浊水变清、不同材料过滤效果不同的科学概念。在这基础上,引导学生从多次过滤、多层过滤、滤材顺序等方面进行思考,设计、制作简易净水器。最后各小组将净水器和过滤效果进行汇报、交流、质疑、反思。这属于现象引入—探究—发现规律—创造作品的课型。   3.培训技能
  为了让学生把目光从实验室的实验转向生活中的现象,我们尝试寻找和创设一些生活趣味实验,如用20厘米的铁丝制作陀螺、水顶球、全息投影等,由张国华、刘云和简玲珊老师组织全体科学教师进行实验技能研修,提前思考解决方案与引导方法,不仅提高了教师的科学实验专业技能,还同时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三、“现象教学”实践成效
  “现象教学” 让学生从科学实验走向科学实践,从科学探究走向建构科学概念,既促进了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又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发展了高阶思维、提升了科学素养。
  1.学生——“期盼每一天都有科学课”
  学生们说:“科学课真的很有趣,在科学课上,我们学会了运用科学的方法、知识去研究、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如果每天都有科学课那就太好了。”
  因为爱上科学,学生的科学素养也有了很大的提升。经对比我们发现,学生的“实验操作测评优秀率”从2008—2009学年的73%上升到了2017—2018学年的98%,同期的“研究方案测评优秀率”从66%上升到93%,“主动探究生活现象(问题)学生人数比例”从47%上升到81.5%。
  2.教师——“越来越享受科学教学的快乐”
  老师们说:“‘现象教学’ 点燃了学生好奇的火把,有效破解了学生热衷实验室的实验、却对生活中的科学现象熟视无睹的问题。给孩子们上科学课是一种幸福!”
  在享受快乐中幸福前行,教师们的专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市365所小学,共有11位科学学科带头人,我校有2人,占比18%;85位科学学科教学能手,我校有6人,占比7%。
  2015—2017年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抽查(四年级)发现,常用实验室的科学教师比例的全国平均数是60.9%,我校比例为100%,探究教学高水平教师比例的全国平均数是37%,我校占比为91%。
  从一节节经典的课例、一件件极具创意的作品、一个个趣味科学实验秀、一份份颇具坐标价值的研究報告之中,我们欣喜地看到,“现象教学”让科学探究真正发生了。
  参考文献
  [1] 郭元祥.知识的性质、结构与深度教学[J].课程·教材·教法,2009(11).
  [2]樊雅琴, 王炳皓, 王伟,唐烨伟. 深度学习国内研究综述[J]. 中国远程教育, 2015(8).
  [3]李松林.回归课堂原点的深度教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6.
  责任编辑:孙昕
  heartedu_sx@163.com
其他文献
【關键词】名校分校 新教师 工作压力 职业倦怠  教师工作压力的概念来源于一般工作压力,是教师由于职业所赋予的要求、期待、职责而受到的压力。我国研究者石林等人认为,中小学教师工作压力源主要包括教育教学改革、学生问题、学校管理、工作特征、职业发展问题、身心特征、家庭问题和社会问题。[1]大量研究表明,工作压力是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中小学教师的工作压力与其心理健康问题呈显著的正相关。[2]我国
编者按  疫情尚未结束,反思早已开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教育部、各地区、各学校积极开展延期开学期间的“停课不停学”工作。面对突发情况,区域、学校如何通过综合部署,力保各项措施稳步实施?线上教学如何有效开展?如何利用特殊情境,积极开发和整合课程资源,建立价值观教育的长效机制?本期专题聚焦“停课不停学”下的教育教学思考,围绕相關话题,呈现教育研究者的理性思考及典型区域、学校的实践经验,以期为读者
《慈母情深》是当代著名作家梁晓声先生的经典作品,节选自他的中篇小说《母亲》,题目为入选教材时编者另外添加,入编在人教版五年级上自读课文,同时也入编为统编新教材教读课文。让儿童去阅读这样的优秀篇目,体验母亲对子女的深情、期望、鼓励、扶持,整个阅读与学习的过程无疑将产生直抵人心的震撼。阅读此文的历程,也必将成为儿童难以磨灭的童年记忆。文中,作者使用的表述呈现方式,细腻的笔法,自然巧妙的场景描写等,无不
一、案例背景  新的课程标准指出:“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的”,“要面向儿童的生活实际”,“让课堂回归生活”。以儿童生活实际为基础,不仅要求教师在设计教学时走进学生的生活世界,掌握学生对话题的已有经验与认识,而且要找准学生的兴趣点。借助iPad教学中对过程性数据的挖掘,我可以更快速、更便捷、更全面地掌握学生们对于知识的兴趣点和掌握程度,能打破传统课堂中的学习时间和空间的界限,将师生、
随着语文课程改革的推进,避免阅读的低质量、碎片化、低效化,以专题阅读、整本书阅读等形式,推动阅读教学改进,提升学生阅读素养,已经引起许多语文教师的重视。专题的学习特点和设计思路可以为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活动设计提供抓手。当整本书阅读基于专题学习的思路进行开展和推进时,学生的阅读活动将呈现出整体化、高效化特征,阅读质量将得以提升。笔者尝试以专题学习的手段,设计、开展了七年级学生的《西游记》整本书阅读活动
编者按:在丰富多样的教育生态中,“小规模学校”是一种存在形式。实践证明,就近、分散和小型是今后教育发展的方向,因此,“小规模学校”越来越多地被提及和关注,并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和现实需求。一个成熟的教育系统必然存在不同类型的教学机构,并服务于不同的社会群体,从这个意义上讲,“小规模学校”不仅是教育的现实存在,更是民生情怀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此,应努力创建“小规模学校”,让其朝着个性化学习和社会化课程的
主持人的话  《街头日记》(又译《自由作家》)是一部基于一位美国教师真实故事改编的电影。在这个故事中,我们直面激烈的师生冲突以及冲突背后更为深重难解的美国社会的种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无疑,艾琳老师是一位英雄,以一己之躯直面矛盾,帮助她深陷社会困境、家庭困境甚至个人生命困境的学生们重新发出更好地活着的希望,从而愿意开始学习。但是,我们并不想只把艾琳老师看作一位孤胆英雄。在这个故事中,我们更愿意探讨普遍
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至今已有四十个年头了。四十年来,高考长期以文理分科的形象出现在人们面前。虽然大大小小的高考改革从未停止,但文理分科的局面始终保持了下来。因此,当浙江、上海开始试行“不分文理科”时候,就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一、新方案,旧思路  高考年年都在改,为何偏偏这次改革被冠以“新高考”的头衔?我们不禁要问:“新高考”到底“新”在何处?其实,“新高考”并没有多大的神秘之处,甚至可以
“好学校应该更加重视人的感受,关心学生的成长,关注教师的发展,关注校园里每一个人的幸福感。让每一个孩子能在清晨醒来时,对即将开始的一天充满期待和向往;让每一个孩子结束一天的学习回家时,能对学校充满留恋和不舍,让每一个生命都在校园里开花。”这是北京科技大学附属中学(以下简称“科大附中”)王世东校长的筑梦自白和教育情怀,也是科大附中的教育价值追求。  在一个炎热的午后,笔者一行走访了科大附中,在深入了
窦桂梅可以说是小学语文教育界乃至小学教育界一朵盛开的玫瑰花。她的主题教育思想,以语文立人为导向,用主题统整课程资源,将语言的理解与运用作为重要载体,促进儿童思维和精神的发展,最终提升儿童语文素养,塑造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思想,指向儿童完整人的发展,在促进语言生长的同时,实现文化的积淀与价值的  引领。  在清华大学附属小学举办的首届北京国际儿童阅读论坛上,窦桂梅执教了《大脚丫跳芭蕾》的绘本阅读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