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环境问题愈发的引人关注,“绿色”理念开始渗入到越来越多的领域。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要求给学生提供未来发展所需要的基本化学知识和技能,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的亲密关系,运用化学为人类未来做出贡献。可见我们必须重视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渗透绿色化学理念。本文将结合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材,联系具体的实践,寻找教材与绿色化学的相通点,对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渗透绿色化学理念进行初步指导并给予建议。
【关键词】初中化学;渗透;绿色化学
一、研究背景
1.1提出本课题的背景
初中的化学课程开设时间较晚,且受到中考压力影响,教材与教师重视应试技巧的传授,忽略了对学生综合素质和对化学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1]而国民素质的提高更需要从小培养下一代的环保意识,重视绿色化学在促进人类环保事业中的地位,维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
1.2绿色化学的产生背景和含义
近几十年来,随着环境问题的爆发,如白色污染、温室效应、冰川消融等,人类更加注重环境保护,寻求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诸如此类问题的解决迫切需要化学在为人类创造文化财富的同时,又能服务于地球环境。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绿色化学应运而生。
“绿色化学”又称“环境友好学、“环境无害学”、“清洁化学”,产生和发展于近21世纪,是化学领域的一个“新生儿”,它能够充分利用资源和能源,在无毒、无害的条件下进行试验,实现“零排放”,生产出有利于环境保护和人类健康的产品。
二、绿色化学理念的基本原则
2.1循序渐进地渗透绿色理念
由于化学课程是从初三开始开设并贯穿整个高中甚至大学,因此观念要从低到高建立,从较低层次的渗透逐步过渡到较高层次的渗透,让学生从了解最基本的化学现象开始,进而能分析这些化学现象,并最终能运用绿色化学理念分析解决问题。
2.2在实践中确立绿色化学理念
虽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但“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简单的课本知识和理论是难以真正培养学生的绿色化学理念的。[2]因此,树立科学的绿色化学理念必须将理论与具体的实践体验相结合,在学习过程中逐步确立。
三、在教学过程中渗透绿色化学理念
3.1通过具体的化学现象感染学生
初中化学课本的第一章为《开启化学之门》,作为学生接触化学的端,教材在这一章节较多的展示了生活中常见的化学现象和环境问题,比如白色污染、“三废”的处理等等,教师在讲授本章节的内容时,可以结合视频资料,加之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情感,从而讓学生体会到环境问题的严峻,以此感染学生,调动学生情感,引发他们对环境问题的关注,从而引起他们对绿色化学的重视。
3.2分析案例让学生了解绿色化学理念的思路
在学生了解了基本的化学知识和化学理论之后,教师要趁着学生学习化学的欲望趁热打铁,及时结合一些实例分析它的研究过程与方法。比如在学习侯氏制碱法这一部分内容时,可以向学生提出侯德榜当年所遇到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分析他的研究思路和研究过程。又如在研究酸雨问题时,可以通过实验模拟酸雨形成的过程,让学生结合知识设计实验步骤,观察并记录实验过程和实验现象。让学生懂得,只有掌握酸雨的形成过程,才能利用绿色化学原理来防治酸雨,最终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懂得,人类生存与发展的资源都来自于大自然,大力提倡发展绿色化学,培养学生的绿色化学理念。
3.3在化学实验中渗透绿色化学理念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不仅是学习化学的一个程序,也是学好化学的一种途径。但实验后产生的可能对环境有害的废水、废气等却常常被我们忽视。因此化学实验教学应遵循绿色化学理念,减少实验物用量,不使用、不产生有害物质。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绿色化学理念,技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又能让学生亲身体验环境问题,将绿色化学理念运用于实验室环境污染的治理的中,从而掌握用绿色化学理论知识解决环境问题的技能,提高环保意识。
3.4对实验进行绿色化改造
很多化学实验都多多少少会对环境造成危害,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在进行实验操作时,对实验进行绿色改造。比如在高钾锰制取氧气的实验中,实验产生的剩余固体可以通过溶解、过滤、干燥得到二氧化锰固体,用作双氧水制取氧气的催化剂,而产生的滤液还可用于其他化学实验的反应物。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要以身作则,给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遵循绿色化学原则,培养学生的绿色化学素养和环保意识。[3]
结束语:化学绿色理念的渗透教学是一个过程,通过这样循序渐进地学习和相关内容知识的引导,有利于帮助学生初步树立绿色化学理念,能够发现并描述一些污染现象,并提出对治理环境污染的看法。同时,作为化学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以身作则,用所学知识为人类环保事业做力所能及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纪露希.高中化学学习中错题反思策略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0.
[2]焦蓉.高中化学实验绿色化的初步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5.
[3]陈秀清.鄂尔多斯市高中化学教育现状及实施“新课标”教材选择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
【关键词】初中化学;渗透;绿色化学
一、研究背景
1.1提出本课题的背景
初中的化学课程开设时间较晚,且受到中考压力影响,教材与教师重视应试技巧的传授,忽略了对学生综合素质和对化学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1]而国民素质的提高更需要从小培养下一代的环保意识,重视绿色化学在促进人类环保事业中的地位,维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
1.2绿色化学的产生背景和含义
近几十年来,随着环境问题的爆发,如白色污染、温室效应、冰川消融等,人类更加注重环境保护,寻求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诸如此类问题的解决迫切需要化学在为人类创造文化财富的同时,又能服务于地球环境。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绿色化学应运而生。
“绿色化学”又称“环境友好学、“环境无害学”、“清洁化学”,产生和发展于近21世纪,是化学领域的一个“新生儿”,它能够充分利用资源和能源,在无毒、无害的条件下进行试验,实现“零排放”,生产出有利于环境保护和人类健康的产品。
二、绿色化学理念的基本原则
2.1循序渐进地渗透绿色理念
由于化学课程是从初三开始开设并贯穿整个高中甚至大学,因此观念要从低到高建立,从较低层次的渗透逐步过渡到较高层次的渗透,让学生从了解最基本的化学现象开始,进而能分析这些化学现象,并最终能运用绿色化学理念分析解决问题。
2.2在实践中确立绿色化学理念
虽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但“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简单的课本知识和理论是难以真正培养学生的绿色化学理念的。[2]因此,树立科学的绿色化学理念必须将理论与具体的实践体验相结合,在学习过程中逐步确立。
三、在教学过程中渗透绿色化学理念
3.1通过具体的化学现象感染学生
初中化学课本的第一章为《开启化学之门》,作为学生接触化学的端,教材在这一章节较多的展示了生活中常见的化学现象和环境问题,比如白色污染、“三废”的处理等等,教师在讲授本章节的内容时,可以结合视频资料,加之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情感,从而讓学生体会到环境问题的严峻,以此感染学生,调动学生情感,引发他们对环境问题的关注,从而引起他们对绿色化学的重视。
3.2分析案例让学生了解绿色化学理念的思路
在学生了解了基本的化学知识和化学理论之后,教师要趁着学生学习化学的欲望趁热打铁,及时结合一些实例分析它的研究过程与方法。比如在学习侯氏制碱法这一部分内容时,可以向学生提出侯德榜当年所遇到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分析他的研究思路和研究过程。又如在研究酸雨问题时,可以通过实验模拟酸雨形成的过程,让学生结合知识设计实验步骤,观察并记录实验过程和实验现象。让学生懂得,只有掌握酸雨的形成过程,才能利用绿色化学原理来防治酸雨,最终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懂得,人类生存与发展的资源都来自于大自然,大力提倡发展绿色化学,培养学生的绿色化学理念。
3.3在化学实验中渗透绿色化学理念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不仅是学习化学的一个程序,也是学好化学的一种途径。但实验后产生的可能对环境有害的废水、废气等却常常被我们忽视。因此化学实验教学应遵循绿色化学理念,减少实验物用量,不使用、不产生有害物质。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绿色化学理念,技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又能让学生亲身体验环境问题,将绿色化学理念运用于实验室环境污染的治理的中,从而掌握用绿色化学理论知识解决环境问题的技能,提高环保意识。
3.4对实验进行绿色化改造
很多化学实验都多多少少会对环境造成危害,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在进行实验操作时,对实验进行绿色改造。比如在高钾锰制取氧气的实验中,实验产生的剩余固体可以通过溶解、过滤、干燥得到二氧化锰固体,用作双氧水制取氧气的催化剂,而产生的滤液还可用于其他化学实验的反应物。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要以身作则,给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遵循绿色化学原则,培养学生的绿色化学素养和环保意识。[3]
结束语:化学绿色理念的渗透教学是一个过程,通过这样循序渐进地学习和相关内容知识的引导,有利于帮助学生初步树立绿色化学理念,能够发现并描述一些污染现象,并提出对治理环境污染的看法。同时,作为化学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以身作则,用所学知识为人类环保事业做力所能及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纪露希.高中化学学习中错题反思策略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0.
[2]焦蓉.高中化学实验绿色化的初步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5.
[3]陈秀清.鄂尔多斯市高中化学教育现状及实施“新课标”教材选择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