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作文的思考

来源 :语文周报·高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lep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个性的培养是作文训练的重点。写作本身就是一项创造性的劳动,它需要综合运用多种能力,其中语文思维能力是核心,而语言表达能力是关键,如何才能使学生具备创新的作文个性,使作文的表达个性化?
  首先,要学会肯定,激发学生作文的创新意识。人的个性是有差异的,学生作为写作主体,必然呈现着多样化的写作个性。有的倾向于艺术型,有的倾向于思想型,有的二者平衡。艺术型的人或重实感、或重想象,一般擅长写记叙文、抒情文;思想型的人或重于归纳、或重于演绎,一般擅长写议论文、说明文。同样注重感受,也是人各有异的。如面对百花齐放的春天的花园,有的人敏感多情“伤春惜春”,感叹“落花流水春去也”;有的人乐观开朗,感到春意盎然,万物欣欣向荣。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寻找独特的个性体验和心理触角,在作文中大胆展现“人无我有”的独特个性。
  其次,学会信任,鼓励作文表现自我的真实与个性。学生作为一个生命个体有他们自己自我追求。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说指出。人有五种需要: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后三种需要在每个人的身上都有其巨大的潜能,人人都有发展自我潜能的需要,人人都有积极向上的愿望和获得成功的愿望。因此,就要鼓励学生在作文中表达自我。情感是个性特征的一个重要内容。作文离不开真情实感,情感能否冲向灵魂的深处,能否与作者产生共鸣,往往是衡量作文是否创新的关键,作文写出的应是“心的歌,心的声”。叶圣陶主张写作要“求真求诚”。然而,当前的学生作文中情感失真现象十分严重,学生消极对待作文,往往用成人化、道德化、政治化的眼光看世界,不敢相信自己的感觉了,不敢在作文中写出自己的感受,自己的思想,却习惯了牵强附会地去联想、去讴歌、去讽喻、去感慨。
  最后,教会表达,创作出个性化作文。作文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作文是一种将思维和语言结合在一起的创造性活动。作文教学的关键是让学生找到感觉,有了感觉才能找到文思,才能有条理地架构文章,才能找准章法,所以,教师要帮助学生寻找个性化的表达,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写作优势和审美个性,以美的存在为目标,自觉运用新颖的村料和独特的表达方式。
  个性化的语言特征源于独立的人格特征和思维品质。因此,要培养学生具有独立自主的精神,有自己的主见与认识理解,有自己的观点;自信自尊,不盲目服从,不轻信他人;要勇于向常规发出挑战。今天的中学生吸收和消化新语词的时间大大缩短了,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开放,给了个性化语言生存无限大的可能性空间。作文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寻求鲜活的个性化的语言。在作文评改方式上可以通过互评互改、小组讨论、教师点评后学生自评自改等让学生参与的方式,事半功倍,真正达到教会学生表达。
  学生个性作文的培养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需要师生的共同努力,尤其是老师的用心引导。笔者认为在作文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知识基础是作文创新的前提;培养作文的创新能力是作文创新的的重要保证;培养创新的作文个性则是作文创新的重要内容。三个方面又是紧密结合、互相渗透的,最终目标是为了培养学生作文的创造性,进而提高学生语文的综合素质和学生自身的整休素质,使学生成为创造性人才。在作文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不是抽象、不可为的,而是可以通过一些可操作性的实践进行的。
  创新教育也可以称为创造性教育,它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新型的教育模式。如何在作文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是一个崭新的课题,也是一个值得深入探究的有价值的课题。在作文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目前我们需要面对与研究的课题很多。如:如何实现作文教学过程的最优化以促进创新?如何实现作文教学方法的创新?以及如何做一个创新型的语文教师?这些都有待于我们广大的语文教师行动起来,在实践中不断的摸索,总结经验,寻找规律。
其他文献
在现代教育思想的指导下,充分运用网络资源,充分发挥网络功能,建立有利于有效教学的现代教学环境,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已经走进了校园。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网络为教学创设了一个平等、开放的对话环境,使得课堂教学在时空上得到无限的延伸和扩展。网络化学习环境为培养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提供了有效的平台,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创新思维提供了条件和实践机会,同时对教师自身的知识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应对,值得我
期刊
我所主持的“以问题驱动教学进程的三单学教案”课题研究,是镇江市规划课题,它的研究范围可以涵盖所有学科,它所研究的是课堂教学的关键因素和本质特征。我们认为推动课堂教学进程的关键因素是指向于课程目标而又本于教学内容的问题情境,本质特征是师生间思维的对话,思维活动的介质是问题,载体是活动。  “以问题驱动教学进程的三单学教案”课题研究,以问题性思维和问题教学为理论基础,把教学内容转化作问题,引导学生通过
期刊
在高考这个竞技场上,几百万人在同一时间面对同一道作文题,要想使你的“作品”让阅卷者“一见钟情”夺人眼球,首尾短短的几行文字不可小觑。明代谢榛云“起句如爆竹,骤响易彻,结句当如撞钟,清音有余”。元人乔梦符有“凤头、猪肚、豹尾”之说,“凤头”指开头小巧玲珑,俊秀倩丽,“猪肚”指文章的主干饱满充实;“豹尾”指文章的结尾结实有力,色彩斑斓,卒章显志,启人深思。那么,如何巧铸“凤头”和“豹尾”,让阅卷者迅速
期刊
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学习效率的高低取决于学生能否主动学习;学习应该始终处于课堂的中心地位,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习服务的。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是对这种教学关系的最好诠释。构建“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走出了一条“轻负担、高质量”的教学改革之路。在不断探索中,我们将新的理念转化为普适性的教学策略,使教师从根本上改变了教学方式,养成了新的课堂行为习惯,建立了民主平等的课堂新文化。使学生养成了自主学习、合作学
期刊
几年来的语文教学让我一直困惑着:到底该如何上好作文课呢?   传统的作文课堂上,多是教者滔滔不绝的作文技巧的讲解,教师讲解得激情洋溢,学生听得专心无比,学生说起写作技巧来也是头头是道,可就是下笔作文时依旧抓耳挠腮,就是咬破了笔尖也很难写出一篇令自己满意的作文来。这些实际上就是传统作文课弊病的表现。   那么传统的作文教学具体存在哪些问题呢?   一、偏重于写作理论知识的指导  传统的作文课过于注重
期刊
在作文教学中提倡学生认真、仔细地观察是最基本不过的事。写作本身是一种创造,是一种独创性的精神劳动。这种劳动就是将自己在某一特定的条件下,观察到的特定物像引发思想深处的意味、激动、痛苦、振憾、憎恶等等,然后诉之笔墨,而这一系列心理、情绪活动幻化成形的过程一定会伴着联想、想象、感悟来展开的,离开了联想、想象与感悟的文章,立意就难以突显,理性的光芒更是难以展露。因此,如能在平时的工作和教学中,经常性地,
期刊
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当今语文教学中提得最多、最响的一个话题。而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兴趣是一种具有浓厚情感的志趣活动,它可以使人集中精力去获得知识,并创造性地完成当前的活动。就中学生来说,对一门课程感兴趣,会促使他刻苦钻研,并且进行创造性的思维,不仅会使他的学习成绩大大提高,而且会大大地改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那如何才能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呢?
期刊
怎样让语文课堂活跃起来,是所有语文教师的共同愿望,也是避免枯燥乏味,吸引学生回归文本的重要途径。然而,要达到这一目的,恐怕尚非易事。种种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不断改革就说明了这一点。笔者认为,除不断改革的课堂模式化,优化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也尤为重要。  一、好的课堂语言,应做到“五讲”“四美”  1.讲实际,要言之有物。“物”是指语文教学的具体内容,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讲课不应夸夸其谈,不信口开河,不空
期刊
在语文新课程实践中,如何把新课标的理念渗透在语文课的教学之中,真正体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使学生真正得到发展,这是每一个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在语文教学中,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来实现这一点。  一、拓展合作空间,改变合作方式的单一化、形式化  新课标倡导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学习,在课堂教学中,大多数教师都注意在教学过程渗透这一理念,但合作的
期刊
我国面向新世纪振兴教育的行动计划明确指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这是从幼儿教育到大学研究生教育的共同任务。”每个教师都应树立创新教育理念,从多方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基础在教育,责任在教师。要培养有创新能力的学生,就必须要有具备创新精神的教师。语文教学的创新,首先要解决认识问题。我们对语文教学目的的认识,也应该从传统教学追求高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