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中教师自我知识构建的几点思考

来源 :语文周刊·高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zixing02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现代教育思想的指导下,充分运用网络资源,充分发挥网络功能,建立有利于有效教学的现代教学环境,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已经走进了校园。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网络为教学创设了一个平等、开放的对话环境,使得课堂教学在时空上得到无限的延伸和扩展。网络化学习环境为培养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提供了有效的平台,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创新思维提供了条件和实践机会,同时对教师自身的知识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应对,值得我们每个教师深思。
  首先,教师要有自己的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模式
  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是指学习者利用计算机网络提供的学习支持服务系统,自主性的选择认知工具、确定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通过可选择的交互方式主动探究学习过程,实现有意义知识建构的学习方式。教师可以利用网络环境所提供的学习资源和学习建议,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思维,围绕自我学习目标,自主性的进行信息获取,同时对自我的学习活动进行监控、调节、激励和强化,完善自我知识体系。教育部启动的“国培计划”、中国教师研修网等都为教师的自主学习搭建了坚实的平台。
  我们提倡给学生足够的自主学习的空间,作为教师就应该了解这个空间,才能够引导学生自我获取知识。古人云:“授人以鱼,仅供一餐之需;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自我获取知识的能力,就等于为学生开创了一条自我探索和运用知识的途径,交给了学生进一步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
  其次,教师自身的知识结构应该是多元化的
  创新型教师必须具有高度综合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现代信息素质,在掌握现代化的教育技术的基础上,真正具备多层次、多元化的知识结构。教师要始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如何围绕学生发展的中心进行系统的自我反思,不断充实自我,不断调整改进。要具备丰富的学识和崇高的职业道德,现代教育中的教师只有“一桶水”已经远远不够了,课前广发汲取,课后进行反思性的归纳,整理,提升,形成一些规律性的东西,指导以后的教学实践和供他人参考借鉴,这样,经过持之以恒的日积月累,并不断地改进完善,推陈出新,定会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从而推进新课改向纵深发展。
  第三,利用网络资源优势,立足教师专业化发展,提升业务素质
  要充分认识网络化学习环境的优势,不断构建民主化学习氛围。每一位学习者都渴望尊重、渴望关注、渴望表达,在网络环境中,每一个学习者都是平等的,教师可以和学生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其中答疑解惑。学习者不需害怕因为不成熟的答案会被人笑话,有了这个参与过程中获得的学习的体验,才会有学习者的知识建构。网络学习环境为学习者之间的协作、交流提供了极大地支持,如电子邮件、BBS、WIKI平台、博客等不受地点和时间的限制,实现了充分的协作、交流和反馈。
  教师的“教”离不开学生的“学”。网络学习环境为师生的相互交流增强了课堂教学科学性和可行性。教师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现状及时进行调整,特别是对生成性课程资源的调整。这样的调整,看似教师的行为,实为学生的需求,正如一位名教师所说的:“教是因为需要教”。因此,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基于个性化学习的网络资源,必将创新出新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法,推动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共享,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对一些中心问题的研究,引领者教师们更新教学观念,去积极创新教学模式和方法,促进教师自我知识构建。
其他文献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中尤其是高三“二统”后的语文复习少慢差费现象早已引起语文界的广泛关注,甚至引发了社会各界参予的大讨论。面对现状在高三年级学生有限的复习时间内,指导学生用尽可能少的时间取得尽可能多的实效,就成为高三语文复习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1.师生“结对”合作,精心制定双向复习计划。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复习计划尤其是“二统”后的复习计划是高考取得高分的关键。复习开始前,教师就要对高三学年的复习
期刊
如今,那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满堂灌”式的课堂教学现象虽早已不复存在,但遗憾的是,取而代之的却是一种典型的“满堂问”式的教学。在这种“满堂问”的支配下,教师在课堂上连续提问,或是非问,或选择问,或填空问,或自问自答,学生则习惯性地举手,仓促地回答问题,或置之不理,保持沉默。对于学生的回答,教师也只作简单的肯定、否定,或不置可否,然后自己补充讲解,再提出问题……  这种“满堂问”的教学,表现上看,学生似
期刊
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改革学生的学习方式,要求学生们能够自觉、主动、合作、探究地去学习,而作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和参与者的教师来讲,要教给他们方法,要在训练中培养他们的能力,使他们养成学习文言文的良好习惯。我的做法是,分三步走,唱好三支曲,即:一读二译三悟。    一、诵读    有老师总结说,教文言文最好的方法就是诵读了。这话不假。我在教学中用此法,可以说屡试不爽。我教每一篇文言课文,步骤都一样,第一节
期刊
语文是语言的艺术,语文教师的课堂语言对学生语言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要想组织得好、引导得好,就离不开教师富有魅力的美的语言。教师只有用美的语言创设融洽的情感氛围,创造一种使学生感到亲切、愉悦的教学情境,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从而去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我们的语文课堂才会焕发活力,学生的审美情趣才能得以提升。那么什么样的教
期刊
从事农村高中教育多年,我们的学生几乎都是乡镇中学的初中毕业生,成绩好的都进城上重点中学了,现在的可以说就是要付出更多努力,才能走进大学校门的这一批潜能生们。多年的教育教学使我们对潜能生的学习辅导也有一些探索研究,其中有一部分是自主性学习。  因学生来自农村,他们原来接受基础教育的环境条件都要差一些,特别是有很大一部分都是跟随婆婆爷爷一起生活的留守儿童,从小他们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学习条件、生活条
期刊
我们从孩提时的胡乱涂鸦,就可想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世界,创造是每个人的本能。美术教育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是提高学生素质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美术教学中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潜能,把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作为教学关键。  一、充分开发教学资源,适当使用现代化教具,让每位学生在课上“动”起来。传统教学中的一支粉笔,一本书已无法传达新文本多元的信息,现代化教具的引入可以达到事半功倍
期刊
一、在阅读中进行审美教育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阅读和写作是审美教育的双翼。阅读的材料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以文采见长,它们雕章琢句,辞采华美,意境优美,气韵流动,给人美感,如苏教版必修二“慢慢走,欣赏啊”专题中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余光中的《听听那冷雨(节选)》即属于这一类。这类文章“美”在辞采和意境,使人纯净,引人联想,教人趋美,其审美价值不言自明。另一部分则是以思想感情取胜的,它们真实地
期刊
学生接触文言文的时间如果从初中阶段算起,其实也不短,可是为什么高中大多数学生,甚至于高三的很多学生对文言文阅读理解依然是心有恐惧?我担任语文教学工作的时间虽然不长,但我对文言文教学的思考与研究却是一直没敢放弃。因为我知道它既是语文学习的重点也是学生学习语文的难点,我有一些思考现将其简单写出来,希望对大家有一点帮助。  学生在阅读文言文时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读不懂,为什么读不懂,究其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期刊
《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标志着我国的语文教学改革步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已成为我国教学改革的主旋律。笔者认为新课程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和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为了实现这一目的,我在语文课堂实践中采用了“加减法”。  一、添加兴趣,删减约束。亚里士多德说过:“古往今来人们开始探索,都应起源于对自然万物的惊异。”莎士比亚说过:“
期刊
《雷雨》是曹禺的第一部戏剧作品,是曹禺的成名作,也是他的代表作。它以其鲜明的时代特色、独特的戏剧结构、丰满的人物形象、个性化的语言,展示出作者对时代的敏锐感受、对社会的精微剖析,从而成为中国现代话剧史上的一座重要的里程碑。其艺术上的成就一直被人们所称道。  但就《雷雨》创作而言,其人物形象就更值得我们去考究。《雷雨》在戏剧中塑造了众多的人物形象,各个跃然于纸上,栩栩如生。如冷酷、凶残、专横、虚伪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