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作文教学的几点思考

来源 :语文周报·高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ddlau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几年来的语文教学让我一直困惑着:到底该如何上好作文课呢?
  传统的作文课堂上,多是教者滔滔不绝的作文技巧的讲解,教师讲解得激情洋溢,学生听得专心无比,学生说起写作技巧来也是头头是道,可就是下笔作文时依旧抓耳挠腮,就是咬破了笔尖也很难写出一篇令自己满意的作文来。这些实际上就是传统作文课弊病的表现。
  那么传统的作文教学具体存在哪些问题呢?
  一、偏重于写作理论知识的指导
  传统的作文课过于注重作文理论知识的指导,通常的做法是简单导入之后教者给出作文题,在接下来的大量时间里,教者便围绕作文题作一层又一层的分析:教学生如何使内容新颖,如何让作文的形式多样、立意变得深刻。甚至细化到每一句话——语言如何生动优美。结果往往是教者在台上“指点江山,激昂文字”,台下的学生则昏昏然欲睡。可见我们的学生并不需要这样的作文课。
  二、忽视了学生真情实感的抒发
  初中学生已经能够从丰富的日常生活中提炼写作材料,能够铺展材料,能够构思表达。那么教者就应该尽可能少去指手画脚,我们应该尊重孩子的写作欲望。我们通常认为只要教会孩子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那么他们的语言就会优美。而事实是没有哪一个学生,包括我们自己,在写作的时候刻意去把哪一句话设计成比喻句拟人句。我坚信,只要学生的写作激情被调动起来,个性化的作文内容,别具匠心的作文形式,灵动优美的语言必将会出现在我们学生的作文中。
  那么,如何使我们的学生在作文中写出真情,写出实感呢?
  一、在阅读中调动学生写作的欲望
  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不是将课堂的重心放在个别字词的理解及写作手法的理性分析上,而是高屋建瓴,带领学生探索作者的生活经历,品味作者表达的情感,一定能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只有调动了学生的写作欲望,学生作文时才能有感而发,学生写好作文自然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二、从生活中收集学生创作的素材
  美的人,美的事,美的道德情操,往往能掀起学生心中情感的涟漪。所以,好的语文老师应该带领他的学生走进生活。最好的方法是让学生参加各种有益的社会实践,让他们认识美,感受美,审视美。这种方法直观、有效,但对于现在的学生,尤其是高中的学生来说这几乎不可能。那么教者应该教会学生在有限的生活圈子内留心观察身边的人和事,随时为自己的创作搜集素材。日记或周记能很好地帮助我们记忆易逝的岁月。个人认为应很好地发挥其在作文教学中的作用。同时教者也应该借助于网络,从网上搜集一些令人感动的人和事,给学生提供感受美的机会。
  三、在鼓励中激发学生写作的灵感
  每个学生都希望被老师寄予厚望,也都希望自己漂亮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的同时得到老师的表扬。所以,作文教学中请不要吝啬我们的鼓励,学生一句形象的描写,我赞扬着;学生一段生动的心理刻画,我赞叹着;学生一篇精彩的作文,我更是喜形于色。表扬他们,鼓励他们,不仅是在他们取得进步的时候,也包括失败的时候。我们甚至可以主动地为学生提供一个健康的竞赛氛围,给参赛者物质或精神上的奖励,那时学生们收获的不会仅仅是一支笔,他们真正收获的将会是一种伴随他们一生写作的成就感。
  总之,调动学生的写作兴趣,远比教会他们生硬地观察、内容上的引用、形式上的模仿珍贵得多,但愿我们的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都能写出属于自己的作品,展现个性化的风采。
其他文献
从事农村高中教育多年,我们的学生几乎都是乡镇中学的初中毕业生,成绩好的都进城上重点中学了,现在的可以说就是要付出更多努力,才能走进大学校门的这一批潜能生们。多年的教育教学使我们对潜能生的学习辅导也有一些探索研究,其中有一部分是自主性学习。  因学生来自农村,他们原来接受基础教育的环境条件都要差一些,特别是有很大一部分都是跟随婆婆爷爷一起生活的留守儿童,从小他们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学习条件、生活条
期刊
我们从孩提时的胡乱涂鸦,就可想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世界,创造是每个人的本能。美术教育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是提高学生素质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美术教学中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潜能,把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作为教学关键。  一、充分开发教学资源,适当使用现代化教具,让每位学生在课上“动”起来。传统教学中的一支粉笔,一本书已无法传达新文本多元的信息,现代化教具的引入可以达到事半功倍
期刊
一、在阅读中进行审美教育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阅读和写作是审美教育的双翼。阅读的材料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以文采见长,它们雕章琢句,辞采华美,意境优美,气韵流动,给人美感,如苏教版必修二“慢慢走,欣赏啊”专题中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余光中的《听听那冷雨(节选)》即属于这一类。这类文章“美”在辞采和意境,使人纯净,引人联想,教人趋美,其审美价值不言自明。另一部分则是以思想感情取胜的,它们真实地
期刊
学生接触文言文的时间如果从初中阶段算起,其实也不短,可是为什么高中大多数学生,甚至于高三的很多学生对文言文阅读理解依然是心有恐惧?我担任语文教学工作的时间虽然不长,但我对文言文教学的思考与研究却是一直没敢放弃。因为我知道它既是语文学习的重点也是学生学习语文的难点,我有一些思考现将其简单写出来,希望对大家有一点帮助。  学生在阅读文言文时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读不懂,为什么读不懂,究其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期刊
《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标志着我国的语文教学改革步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已成为我国教学改革的主旋律。笔者认为新课程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和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为了实现这一目的,我在语文课堂实践中采用了“加减法”。  一、添加兴趣,删减约束。亚里士多德说过:“古往今来人们开始探索,都应起源于对自然万物的惊异。”莎士比亚说过:“
期刊
《雷雨》是曹禺的第一部戏剧作品,是曹禺的成名作,也是他的代表作。它以其鲜明的时代特色、独特的戏剧结构、丰满的人物形象、个性化的语言,展示出作者对时代的敏锐感受、对社会的精微剖析,从而成为中国现代话剧史上的一座重要的里程碑。其艺术上的成就一直被人们所称道。  但就《雷雨》创作而言,其人物形象就更值得我们去考究。《雷雨》在戏剧中塑造了众多的人物形象,各个跃然于纸上,栩栩如生。如冷酷、凶残、专横、虚伪的
期刊
在现代教育思想的指导下,充分运用网络资源,充分发挥网络功能,建立有利于有效教学的现代教学环境,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已经走进了校园。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网络为教学创设了一个平等、开放的对话环境,使得课堂教学在时空上得到无限的延伸和扩展。网络化学习环境为培养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提供了有效的平台,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创新思维提供了条件和实践机会,同时对教师自身的知识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应对,值得我
期刊
我所主持的“以问题驱动教学进程的三单学教案”课题研究,是镇江市规划课题,它的研究范围可以涵盖所有学科,它所研究的是课堂教学的关键因素和本质特征。我们认为推动课堂教学进程的关键因素是指向于课程目标而又本于教学内容的问题情境,本质特征是师生间思维的对话,思维活动的介质是问题,载体是活动。  “以问题驱动教学进程的三单学教案”课题研究,以问题性思维和问题教学为理论基础,把教学内容转化作问题,引导学生通过
期刊
在高考这个竞技场上,几百万人在同一时间面对同一道作文题,要想使你的“作品”让阅卷者“一见钟情”夺人眼球,首尾短短的几行文字不可小觑。明代谢榛云“起句如爆竹,骤响易彻,结句当如撞钟,清音有余”。元人乔梦符有“凤头、猪肚、豹尾”之说,“凤头”指开头小巧玲珑,俊秀倩丽,“猪肚”指文章的主干饱满充实;“豹尾”指文章的结尾结实有力,色彩斑斓,卒章显志,启人深思。那么,如何巧铸“凤头”和“豹尾”,让阅卷者迅速
期刊
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学习效率的高低取决于学生能否主动学习;学习应该始终处于课堂的中心地位,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习服务的。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是对这种教学关系的最好诠释。构建“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走出了一条“轻负担、高质量”的教学改革之路。在不断探索中,我们将新的理念转化为普适性的教学策略,使教师从根本上改变了教学方式,养成了新的课堂行为习惯,建立了民主平等的课堂新文化。使学生养成了自主学习、合作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