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架”理论在英语精读课中的应用及启示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yy36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英语精读属于英语专业低年级阶段的专业必修课程,综合训练基本语言技能的一门重要课程,本文旨在通过对支架理论的介绍来探讨其在英语精读课堂中应用及启示,通过分析发现支架教学模式对英语精读课的教学方法及教学理念有所改进与提升。
  【关键词】:“支架”理论;英语精读教学;教学方法
  一、引言
  英语精读课属于英语专业低年级阶段的专业必修课程,其主要目的在于通过语言基础训练与篇章讲解分析,传授系统的基础语言知识(语音、语法、词汇、篇章结构、语言功能/意念等),综合训练基本语言技能(听说读写译),使学生逐步提高语篇阅读理解能力,了解英语各种文体的表达式和特点,扩大词汇量和熟悉英语常用句型,具备基本的口头与笔头表达能力,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综合能力,同时指导学习方法,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并使学生的文化素养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如何能做到有效的提高基础语言知识以及基本语言技能?传统的精读教学普遍采用注入式教学模式,教师一般会将稳重的语法知识点归纳总结,对重点语句进行分析,对所涉及的重点词的用法,词义,近义反义词等进行详解,表面看此种做法讲解到位,然而形式单一,此种教学模式对文章整体性信息关注不够,对于学生来说,对文章整体把握不利,特别是素质教育上欠缺, 随着时代的进步,教育不断改革,教师也在不断进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扮演的角色也在发生变化,笔者主张在精读教学过程的运用支架理论来引导促进教学,进行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且通过实践有所启示。
  二、支架理论概述
  支架理论概念的出现,受到国内外语言学界和应用语言学界的极大关注,他不仅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而且在外语教学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支架理论”源自于维果茨基的社会建构主义理论和他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支架教学是让学生进入最临近发展区的教学 ,支架教学为学生提供了一种便于知识理解的概念框架。作为一种教学策略,支架教学从社会文化理论和临近发展区中发展而来 ,它把支架教学阐述为教师等人在支持學习者发展中,提供支持结构,以让其进入下一阶段和水平的角色 .它在基于学习者临近发展区之上提供了支持 ,从而让学生能够完成自己无法独立完成的任务。支架教学在具体教学实践中表现为:当学习者学习新的或难的任务时 ,教师通常给予他们很多帮助 ;当学习者逐步掌握解决任务的方法时, 这些帮助或支持就会逐步减少,以便把学习的责任从教师转移给学生。支架促进和提升了学习者以前的知识能力,并将新的信息内化。为此,教师应在授课之前,把复杂的学习任务加以分解,以便把学习者的理解逐步引向深入。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俄国心理学家和哲学家L.S.Vygotsky提出了“最近发展区域”理论。主要观点是:独立解决问题能力较差的学习者的水平, 在成人的指导下或与能力较强的同伴的合作中可以得到提高。若格夫和沃茨彻(Rogoff&Wertscher)【1】(Fisher, 1994)是这样论述和定义“最近发展区域理论”的:“在两者或更多者合作解决问题时,参与者积极参与,共同合作。这种不同主体间互动的必然结果是参与者对会话和所要解决的问题的不同的理解,通过相互交流,在成人的帮助下,儿童关于如何做的概念得到发展,超出其原有的认识水平,并在某种程度上接近成人的水准……在最近发展区域内,参与者均具有重要的作用,即使在参与者的认识不清楚的情况下。”这种解释与麦瑟(Mercer)【2】发现的“课堂上的成员互为支架,互相帮助”的概念完全一致。Mercer更为确切地指出:“不同能力个体会话时的不同心理活动令新手的现有能力得到发展。”60年代,韦格斯基的这一理论被译成英语,并被广泛接受。在此基础上,一些学者如布鲁纳(Bruner)、伍德(Wood)【3】等人提出了“支架”理论(scaffolding)。支架理论旨在通过有效的教师、学习者对话的互动形式,帮助学习者完成自己无法独立完成的任务。这一理论的发展进一步突出了会话在学习中的功能。学习者与学习者会话中同样存在着类似教师学习者会话的支架模式:在解决问题的课堂活动中,能力较差的学习者的知识与能力较强这的合作中可以得到增长。
  支架式教学模式有三种:1)认知支架 心理学家奥苏贝尔主张在正式学习新的知识以前,向学生提供一些他们比较熟悉的材料,这些材料在抽象,概念和包容水平上又普遍高于待学的新知识。让学生事先学习这些材料,通过人为的措施将其中最能与新知识建立联系的高度概括写那个观念“移植”到学生的认知结构中去,以保证学生正式学习新材料时能利用这些观念来掌握新知识。 由于这种引导材料呈现在正式学习材料之前能帮助学生把新知识组织和纳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奥苏贝尔称之为“先行组织者”。 先行组织者起的作用就是为学生假设一座由已知通向未知的 “观念桥梁”, 使将要学习的未知知识与头脑中熟悉的观念联结起来。这种“观念桥梁”被称为认知支架。【4】如现代大学英语精读第四册【5】unit1 Thinking as a Hobby 把思考当成一种爱好,学生一开始不是很能理解思考怎么会成为一种爱好,教师先给学生布置一个任务:What is hobby?What is your hobby? 学生给出定义Hobby is an activity which one enjoys doing in one’s free time. 然后举例,大家谈论自己的爱好,且说明为什么会选择这个喜好,教师立即引导学生思考作者的爱好,学生带着好奇心去了解作者为何将思考作为自己的爱好,此环节起到认知支架作用,通过联想对比,学生自然过渡到作者的这个特殊爱好,且是引人深思的一个爱好。2)情感支架 现代教学论强调师生在教学过程中情感活动与认知活动的协调,主张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使学生体验到自豪、快乐、惊奇、赞叹等积极情感,以增强大脑的工作效率,治疗脑细胞的萎缩、惰性。美国心理学家佛隆(V.H.Vroom)认为:人总是渴求满足一定的需要和达到一定的目标,这个目标反过来对于激发一个人的动机具有一定的影响, 而这个激发力量的大小取决于目标价值和期望值的乘积,也就是说,如果一个学生把某种教育目标的价值看得越大,估计能实现的概率越高,那么该目标的激发动机就越强烈, 焕发的内部动力也就越大,反之,如果期望的概率低或目标价值太小,则目标的激发力量也就越小。 这就要求教师找准学生的情感支点,创设问题情境,唤醒学生的目标价值和期望值。3)能力迁移支架 培养学生的能力是课堂教学的三大任务之一。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真正的学校乃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学生能力的形成是有一定的过程的,它是有规律的,利用一定的信息载体可以使思维的火花迸发。我们说学生能力的形成,是在认知结构的形成并引发认知冲突,激发思维去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实现的,那么激发学生思维的工具就是能力迁移支架。 通过能力迁移支架,激发学生的认知结构,使学生的思维呈开放型,这时学生把同类相关的材料和信息重新排列组合形成链条和回路,找出问题的层次和关节点,进行认知重组。因此,认真设计问题材料,是构建能力迁移支架的一个重要方面,学生在获取能力、解决问题时,思维往往处于积极状态,而在这种状态下,学生的能力才能得到发展,可见问题材料是学生获取能力的主要源泉。【6】   三、“支架”理论在英语精读课中的应用
  “支架”理论的核心是:一方面“通过有效的教师-学习者对话的互动形式,帮助学习者完成其自己无法独立完成的任务”,从而既发挥了教师的指导作用,又体现了“以学习者为中心(learner-centered)”的现代教育理念【7】,形成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模式;另一方面,通过“课堂上的成员互为支架互相帮助”,取长补短,从而共同得到提高。以上述观点为基本指导思想,以现代大学英语精读第四册unit9 The Damned Human Race为例, 分析课文时, 笔者先引入名人名言,如:I sometimes think that God in creating man somewhat overestimated His ability. —Oscar Wild
  Men! The only animal in the world to fear.
  —D.H. Lawrence
  We are perverse creatures and never satisfied.
  —Nan Fairbrother
  Man—a creature made at the end of the week's work when God was tired.
  —Mark Twain
  通过分析理解这些名言的含义来进一步理解本文的标题,猜测作者会从哪些方面来分析人性,让人们直面人性的丑陋,使人们清醒地看待人与自然,与动物的关系。然后设计以下问题让学生思考并讨论:
  1.What is your understanding of human nature?
  2.Have you found any defect? Or nothing negative at all?
  3.Please name three major defects of human nature.
  结合现实生活,学生与学生通过讨论学生们提到人类的贪婪 ,自私,残忍,报复,欲望等,然而学生也提到只是部分人,不是所有人类,所以世间存在美与丑,善与恶的。通过分析课文,不难发现作者用对比的手法将人类与“高等动物”作比较,分析了人类的种种特征和性格,并與那些持有“人类是优秀的”这种观点的人展开辩论。最后得出结论:人类是从“高级动物”退化而来并且堕落了。笔者与学生们一起分析完文章的篇章结构,写作手法后来分析文章宗旨及作者表达的思想,每一段都设计有一到两个问题,通过思考来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思想。最后对作者Mark Twain的这篇对人性丑陋的一面的揭露来做一个客观合理的认识与评价,笔者设计另一个问题:Mark Twain has shown us so many ugly traits and dispositions of human beings. Do you agree with all of it? Tell us your opinion about any one of those traits. 学生通过这个问题开始思考作者的观点,有些同学认为作者的观点是危言耸听,有过分夸张之嫌,有些认为作者的观点是有一定道理但并非都是真实的反应了人类的特性,那么作者为什么会写这篇文章呢?学生开始各种猜测与思考,有学生谈到作者是擅长用夸张讽刺手法来写警醒人类。最后教师呈现出来自作者本人的信息:“I am not pessimistic or cynical. Behind all the bitterness is a warm and human heart. I do not really believe that human beings are incurably cruel, greedy and wicked. Otherwise I would not have bothered to write those essays. I write about ugly human traits and dispositions precisely because I think human beings are capable of mending their ways if they can open their eyes to their own weaknesses and understand the conditions that give rise to them and nurture them. In other words, My policy is to frighten in order to enlighten.”学生的观点得到了证实,获得了满足感与自信心,这是情感支架与信息支架的搭建,学生顺利理解作者意图并且训练了批判性思维方式。
  四、结语
  随着时代发展,教育教学理念的进步,传统的灌输式单一教学模式越来越无法适应社会需求,支架理论的引入已经受到国内外语言学界及教育者的关注与重视, 支架理论提倡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进行积极有效的互动,它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搭建支架,设计组织教学活动,教师的扶梯作用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独立思考能力提升起着极其重要作用。通过支架理论这一视角,教师在改善教学方法的同时,教学理念也得以提升。支架理论的应用,如同《孙子兵法》里很多用兵对阵的智慧,对教育学生也有参考意义。孙子曰:“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对学生自然以“上兵伐谋”,需要智慧和沟通能力,教师直接说来的道理,强行灌输给学生,学生也许当时明白可以理解,可是印象不深刻,且教师课堂行为有过多说教之嫌,效果不佳,教师做好“扶梯”起个搭手作用,带领学生来分析理解课文,学生觉得道理是自己分析领悟出来的,不但理解深刻很多,也容易记住,并且会成为他们思想的一部分。同时支架模式教学充分发挥了教师的指导作用,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也是对教师指导能力的一个新的挑战,并且能够减轻教师负担,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Fisher, E. Distinctive Features of Pupil— Pupil Classroom Talk andTheir Relationship to Learning:HowDiscursive ExplorationMight be Encouraged[A].In Language, Literacy and Learning in Educational Practice[C]. Ed. Stierer, B. London: The Open University Press, 1994.
  [2]Mercer,N.Neo-Vygotskian Theory and Classroom Education[A].InLanguage, Literacy and Learning in Educational Practice[ C]. Ed.Stierer, B. London: The Open University Press, 1994.
  [3] Wood,D.,Bruner,J.S.,&Ross,G.The Role of Tutoring in Problem Solving[J].Journal ofChild Psychology and Psychiatry, 1976.
  [4]Bransford,J.,Brown,A.& Cocking,R.How People Learn:Brain,Mind,and Experience & School[M].Washington,DC:National Academy Press,2000.
  [5]杨立民 现代大学英语 精读4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2.
  [6] 张国荣“支架”理论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9):37-39.
  [7]束定芳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
其他文献
音乐是积聚灵感、催发情感、激活想象的艺术,它是实施美育教育的主要途径之一 。在优美的旋律中,同学们不仅能感觉到诗情画意,也能得到审美素养的提高。然而,实践证明:传统的教学模式并不能有效激发学生热爱音乐的本性。一直以来,音乐课都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要求学生学唱,没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更别提审美素养的提高。在新的教学理念下,如何激发学生的音乐灵性,以满足学生的“自我认知”、“自我表现”的需要?如何让
期刊
教材是落实教学大纲,实现教学计划的重要载体,也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据。要培养小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师必须科学地、创造性地运用教材,打破教材对学生思维的禁锢,还学生自由创新的空间。  一、教材内容生活化  数学学习的基础首先是学生的生活经验。现代数学教学在教学设计上很重要的新理念,就是要引导学生从生活经验的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密切数学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教育心理
期刊
【摘要】:在美术鉴赏的课程中开设中国传统艺术教学,紧扣“元代青花瓷”的学习内容,从青花瓷的烧造历史、元代青花瓷的艺术价值与收藏价值逐步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本文拟从欣赏与实践体验的角度对高中中国传统艺术教学进行实践研究。  【关键词】:青花瓷;传统艺术  一、中国传统艺术实践课开设的必要性  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鉴赏》在内容的选择上特别突出了中国传统艺术在各个领域
期刊
【摘要】:心理健康教育如同筑起少年儿童抵御狂风暴雨、干旱水涝、病虫灾害的防护墙。我们教师在重视小学生身体健康的同时也要高度重视他们的心理健康。让心理健康教育进入课堂,融入家庭,促进少年儿童形成健康的心理。  【关键词】: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行为;家庭教育  少年儿童就像种子,教师像培育他们的园丁;适宜的爱是恰到好处的阳光雨露,心理健康教育就如筑起小学生抵御狂风暴雨的防护墙。  一、开展刚入学的
期刊
【摘要】:本文以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理论为基础,分析了微信辅助大学英语教学的可行性,利用移动技术设计了基于微信的大学英语混合式学习模式并在实际教学中应用模式,取得了较好的实践效果。  【关键词】:微信;大学英语;混合式学习;教学设计  一、背景及可行性分析  《新媒体联盟地平线报告(2015高等教育版)》提出的加快高等教育技术应用的六大趋势中包括:混合学习的广泛应用。混合学习作为短期趋势,将在未
期刊
【摘要】:文化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下积淀下来的精神财富,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与发展基石。我国古诗词蕴含了大量的中华传统文化,是文学智慧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通过古诗词教学向当代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具有巨大的优势与深远的意义。但是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小学语文教学包括古诗词教学中往往存在着忽视传统文化教育的倾向。当前小学古诗词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教育状况不容乐观。为了进一步了解小学古诗词文化教育存在的问题,本文
期刊
【摘要】:本文将结合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特点,对存在的误区进行阐述,为教师提供可行的对策。  【关键词】:信息技术;运用;对策  一、小语课堂信息技术运用问题例状  1.精作鲜又少,“拿来”入课堂  当前,教学的发展趋势表现为“创新课堂”、“信息技术及多媒体应用”,在成功课例中,这种趋势也表现出无可比拟的优势。但是,任何教学技术都不应脱离服务于课文、教学的宗旨,不能仅仅为营造活跃气氛就忽略语文学科
期刊
【摘要】:国家和省、校创新创业训练项目是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也是高等学校对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多年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和其它学生类科研项目的经历,就如何提高各级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以期为实现大学生培养目标的实现提供借鉴。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指导教师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目标的需求,
期刊
【摘要】:道德教育为大学生自身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新时期新阶段对大学生的道德教育工作提出新的挑战。  【关键词】:大学生;道德教育;存在问题;建议举措  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肩负着人民的重托、历史的责任。大学时期是培养正确的道德判断力、增强道德责任感、提高道德实践能力尤其是自觉践行能力、锤炼良好道德品质的重要时期,在这个时期形成的道德观念对同学们一生影
期刊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大量通讯设备的发明,极大地方便了各地域间人们的信息交流与共享。特别是手机的发明,使得信息的相互流通很便捷。在各大独立院校,根据问卷调查采集来的数据显示,学生的手机拥有率超过百分之九十五,而且学生的手机使用时间有占生活时间的很大部分。网络购物、网络社交平台、网络游戏的大量出现,使得一部分学生过度的依赖手机,而对现实生活的学习、人际交往非常的漠视。本课题将对高校内一部分存
期刊